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238发布日期:2019-10-19 03:03阅读:183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无线充的接收端线圈一般采用阿尔法线圈,既线圈的进线口和出线口都在线圈的外圈。现在的绕线方式采用简单的单轴绕线机,操作流程为:第一步,手工上料;第二步,手工外挂线;第三步,机器绕线;第四步,手工剪两端线头;第五步,手工下料。次流程生产效率低,成品浪费大,并且排线不均,极易出现伤线以及圈数不均的现象,造成产品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品质稳定、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包括机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侧固定有左主轴和左伺服电机,所述固定座右侧固定有右主轴和右伺服电机,所述左伺服电机带动左主轴转动,所述右伺服电机带动右主轴转动;所述左主轴包括轴线处开设有中通孔的左内芯,所述左主轴端部连接有左夹具,所述左主轴设有飞叉机构,所述飞叉机构包括固定于左内芯的第一换向轮和转换架,所述转换架呈Z字型,所述转换架两端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远离左内芯端设有第二换向轮和第三换向轮,线缆从左内芯的中通孔进入后,经过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和第三换向轮的转换方向后放置于左夹具端部;所述右主轴包括右夹具,所述左夹具和右夹具相对而设;设于固定座上的收放线机构,用于将飞叉机构出来的线缆收线后拉到左夹具和右夹具之间并作为第二放线端进行放线;设于机架上的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设于固定座前端,用于将左夹具和右夹具绕好的线圈掉落后输送出去;设于机架上的剪线机构,所述剪线机构设于固定座后端,用于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剪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放线机构包括夹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夹线杆,所述夹线杆下方设有夹线座,所夹线座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夹线连接块和第二夹线连接块,所述夹线座下方设有第一夹线头和第二夹线头,所述第一夹线头和第二夹线头可沿夹线座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夹线连接块与第一夹线头铰接,所述第二夹线连接块和第二夹线头铰接,所述第一夹线连接块和第二夹线连接块向内旋转时,第一夹线头和第二夹线头向内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线杆沿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夹线拉杆,所述夹线拉杆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夹线连接块和第二夹线连接块铰接,所述夹线拉杆上端的侧壁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夹线拉杆通过连接通孔连接有调节圆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放线机构还包括固定于固定座右侧顶部的收放线固定板,所述收放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收放线气缸和可沿收放线固定板移动的收放线滑台,所述第一收放线气缸的气缸轴与收放线滑台连接,所述收放线滑台上固定有丝杆座,所述丝杆座内设有收放线丝杆,所述收放线丝杆上套设有收放线滑块,所述丝杆座上固定有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与收放线丝杆连接,所述夹线机构固定于收放线滑台上,第一收放线气缸和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控制夹线机构的水平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放线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滑台上的收放线连接板,所述收放线连接板上设有导轨,所述收放线连接板设有第二收放线气缸和可沿收放线连接板导轨上下滑动的收放线连接架,所述收放线连接架与第二收放线气缸的气缸轴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放线连接架固定有第二收放线伺服电机和第三收放线气缸,所述第二收放线伺服电机与夹线杆上端连接,所述第三收放线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调节圆盘上方,所述夹线拉杆下方与夹线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为夹线拉杆提供向上复位的回弹力。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内芯端部设有左齿轮轴,所述左内芯外圈设有左外轴,所述左内芯通过左外轴固定于固定座的左侧,所述左外轴与左内芯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左内芯另一端连接有左夹具,所述左夹具在轴线处开设有小孔,所述左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设有齿轮轴,所述左齿轮轴与左伺服电机的齿轮轴通过皮带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右主轴包括右内芯,所述右内芯外圈固定有右中轴,所述右中轴外圈设有右外轴,所述右内芯通过右外轴固定于固定座的右侧,所述右外轴与右中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右中轴端部固定有右夹具,所述右夹具开设有两端开口的阶梯内腔,所述阶梯内腔内设有弹簧,所述阶梯内腔内上内设有向外伸出的小轴,所述弹簧设于小轴与右内芯之间,所述右夹具开设有侧通孔,所述右内芯端部固定有穿出侧通孔的固定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右主轴右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有右齿轮轴,所述右齿轮轴端部固定有连接圆盘,所述右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设有齿轮轴,所述右伺服电机与右齿轮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固定座右侧还固定有右第一气缸和右第二气缸,所述右第一气缸的气缸轴与连接圆盘连接,所述右第二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取料圆盘,所述取料圆盘设于固定杆右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剪线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剪线座,所述剪线座内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剪线杆,所述剪线座固定有第一剪线气缸,所述剪线杆固定有剪线架,所述第一剪线气缸的气缸轴与剪线架连接,所述剪线架固定有垂直的剪线框和第二剪线气缸,所述剪线框设有可沿剪线框上下滑动的剪线滑板,所述剪线滑板与第二剪线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剪线滑板固定有第一剪线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有益效果是:线缆从左主轴的左内芯进入,再通过第一换向轮换向,再通过第二换向轮和第二换向轮转换方向。换向后的线缆通过收放线机构夹住,收放线机构先将线缆夹住,再旋转进行收线。收线后的收放线机构将线缆拉到左夹具和右夹具之间,左夹具和右夹具将线缆夹紧,左伺服电机带动左夹具转动,右伺服电机带动右夹具转动,从而将线缆绕制,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左伺服电机和右伺服电机的转速,使阿尔法线圈的绕制更为精准,在线缆的绕制过程中,收放线机构作为第二放线端进行放线。阿尔法线圈绕制完成后,通过剪线机构将线缆剪断,绕制好的线圈掉落在运输机构上,通过运输机构将线圈输送出。通过全自动的阿尔法线圈绕制,可有效控制线缆的绕制过程,提升产品品质,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左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右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收放线机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收放线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夹线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剪线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热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运输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图3,一种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包括机架10和固定座14,固定座14左侧固定有左主轴16和左伺服电机13,固定座14右侧固定有右主轴23和右伺服电机21,左伺服电机13带动左主轴16转动,右伺服电机21带动右主轴23转动;左主轴16包括轴线处开设有中通孔的左内芯161,左主轴16端部连接有左夹具164,左主轴16设有飞叉机构,飞叉机构包括固定于左内芯161的第一换向轮和转换架165,转换架165呈Z字型,转换架165两端开设有过线孔,远离左内芯161端设有第二换向轮166和第三换向轮167,线缆从左内芯161的中通孔进入后,经过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166和第三换向轮167的转换方向后放置于左夹具164端部;右主轴23包括右夹具233,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相对而设;设于固定座14上的收放线机构17,用于将飞叉机构出来的线缆收线后拉到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之间并作为第二放线端进行放线;设于机架10上的运输机构23,运输机构23设于固定座14前端,用于将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绕好的线圈掉落后输送出去;设于机架10上的剪线机构24,剪线机构24设于固定座14后端,用于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剪断。

固定座14呈U形,并且固定座14的开口朝上。

机架10上还设有线轴架11和张力器12,张力器12设于线轴架11上方。固定座14左侧还固定有绕线杯15,线缆的原料方在线轴架11上,线缆绕过张力器12后穿过绕线杯15后再进入左内芯161,对线缆起到换向和调节作用。

请参考图6,收放线机构17包括夹线机构,夹线机构包括夹线杆171,夹线杆171下方设有夹线座172,所夹线座172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夹线连接块173和第二夹线连接块174,夹线座172下方设有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可沿夹线座172水平移动,第一夹线连接块173与第一夹线头175铰接,第二夹线连接块174和第二夹线头176铰接,第一夹线连接块173和第二夹线连接块174向内旋转时,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向内移动。

夹线杆171沿轴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夹线拉杆177,夹线拉杆177下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夹线连接块173和第二夹线连接块174铰接,夹线拉杆177上端的侧壁开设有连接通孔,夹线拉杆177通过连接通孔连接有调节圆盘。

请参考图4和图5,收放线机构17还包括固定于固定座14右侧顶部的收放线固定板178,收放线固定板178上设有第一收放线气缸179和可沿收放线固定板178移动的收放线滑台,第一收放线气缸179的气缸轴与收放线滑台连接,收放线滑台上固定有丝杆座251,丝杆座251内设有收放线丝杆,收放线丝杆上套设有收放线滑块,丝杆座251上固定有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258,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258与收放线丝杆连接,夹线机构固定于收放线滑台上,第一收放线气缸179和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258控制夹线机构的水平位置。

收放线机构17还包括固定于滑台上的收放线连接板252,收放线连接板252上设有导轨,收放线连接板252设有第二收放线气缸254和可沿收放线连接板252导轨上下滑动的收放线连接架253,收放线连接架253与第二收放线气缸254的气缸轴连接。

收放线连接架253固定有第二收放线伺服电机255和第三收放线气缸256,第二收放线伺服电机255与夹线杆171上端连接,第三收放线气缸256的气缸轴连接有挡板257,挡板257设于调节圆盘上方,夹线拉杆177下方与夹线杆171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为夹线拉杆177提供向上复位的回弹力。

收放线连接架253还固定有第四收放线气缸259,第四收放线气缸259的气缸轴连接有第二剪线头260,第二剪线头260设在夹线机构的后方。

夹线机构通过第一收放线伺服电机258和第一收放线气缸179调整水平位置,再通过第二收放线气缸254调整垂直方向的位置。开始时,将夹线机构移动到第三换向轮167,通过第三收放线气缸256将调节圆盘下压,从而带动夹线拉杆177下压,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张开,线缆进入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之间,再通过第三收放线气缸256将调节圆盘上移,夹线拉杆177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上移,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合并,将线缆夹紧,再通过第二收放线伺服电机255带动夹线机构转动,从而将一部分线缆缠绕在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上。再将夹线机构往后拉,将线缆处于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之间,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合并进行绕线,绕线完成后,通过剪线机构24将线圈与夹线机构之间的线缆剪断,第一夹线头175和第二夹线头176松开,掉出废料。再将夹线机构移动到线圈和第三换向轮167之间,夹线机构将线缆夹住,并通过第二剪线头260将线圈和第三换向轮167之间的线缆剪断,从而线圈绕制完成,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分开,线圈掉落到运输机构23。

左内芯161端部设有左齿轮轴163,左内芯161外圈设有左外轴162,左内芯161通过左外轴162固定于固定座14的左侧,左外轴162与左内芯161之间设有轴承,左内芯161另一端连接有左夹具164,左夹具164在轴线处开设有小孔,左伺服电机13的电机轴设有齿轮轴,左齿轮轴163与左伺服电机13的齿轮轴通过皮带连接。

右主轴23包括右内芯231,右内芯231外圈固定有右中轴,右中轴外圈设有右外轴232,右内芯231通过右外轴232固定于固定座14的右侧,右外轴232与右中轴之间设有轴承,右中轴端部固定有右夹具233,右夹具233开设有两端开口的阶梯内腔,阶梯内腔内设有弹簧,阶梯内腔内上内设有向外伸出的小轴234,弹簧设于小轴234与右内芯231之间,右夹具233开设有侧通孔,右内芯231端部固定有穿出侧通孔的固定杆235。右主轴23右端固定有连接座236,连接座236连接有右齿轮轴,右齿轮轴端部固定有连接圆盘237,右伺服电机21的电机轴设有齿轮轴,右伺服电机21与右齿轮轴通过皮带连接,固定座14右侧还固定有右第一气缸19和右第二气缸20,右第一气缸19的气缸轴与连接圆盘237连接,右第二气缸20的气缸轴连接有取料圆盘,取料圆盘设于固定杆235右侧。

通过右第一气缸19推动连接圆盘237,使小轴234与右内芯231相抵,将小轴234合膜后深入到左夹具164的小孔内,将线缆压紧。再通过右伺服电机21带动右内芯231旋转,从而带动右夹具233旋转,进行绕线。绕线完成后,松开右第一气缸19,通过右第二气缸20推动取料圆盘,使取料圆盘带动固定杆235移动,从而带动小轴234伸出,松开右第二气缸20时,小轴234通过弹簧回复力使小轴234回到阶梯内腔,反复几次后将线圈脱下。

请参考图7,剪线机构24包括固定于机架10上的剪线座241,剪线座241内设有可自由滑动的剪线杆242,剪线座241固定有第一剪线气缸244,剪线杆242固定有剪线架243,第一剪线气缸244的气缸轴与剪线架243连接,剪线架243固定有垂直的剪线框245和第二剪线气缸246,剪线框245设有可沿剪线框245上下滑动的剪线滑板247,剪线滑板247与第二剪线气缸246的气缸轴连接,剪线滑板247固定有第一剪线头249,剪线框245还固定有废料仓248。第一剪线头249通过第一剪线气缸244和第二剪线气缸246调节位置。

请参考图8,在固定座14左侧上方固定有热风机构18,热风机构18包括固定于固定座14的热风固定块181,热风固定块181固定有热风气缸183和热风架182,热风架182设有热风杆186,热风固定块181套设于热风杆186上,热风气缸183的气缸轴与热风架182连接,通过热风气缸183可调节热风架182的位置,热风架182上固定有热风枪184,热风枪184设有热风喷嘴185,热风喷嘴185设于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之间,对线缆进行加热。

请参考图9,运输机构23包括固定于机架10的运输架221,所述运输架221上固定有皮带轮组件222,皮带轮组件222通过运输电机223带动。

上述方案中,线缆从左主轴16的左内芯161进入,再通过第一换向轮换向,再通过第二换向轮166和第二换向轮166转换方向。换向后的线缆通过收放线机构17夹住,收放线机构17先将线缆夹住,再旋转进行收线。收线后的收放线机构17将线缆拉到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之间,左夹具164和右夹具233将线缆夹紧,左伺服电机13带动左夹具164转动,右伺服电机21带动右夹具233转动,从而将线缆绕制,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左伺服电机13和右伺服电机21的转速,使阿尔法线圈的绕制更为精准,在线缆的绕制过程中,收放线机构17作为第二放线端进行放线。阿尔法线圈绕制完成后,通过剪线机构24将线缆剪断,绕制好的线圈掉落在运输机构23上,通过运输机构23将线圈输送出。通过全自动的阿尔法线圈绕制,可有效控制线缆的绕制过程,提升产品品质,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