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669发布日期:2019-11-01 22:0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



背景技术:

低压塑壳断路器在光伏汇流箱中应用广泛,随着光伏发电对塑壳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需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高电压、高分断能力的塑壳断路器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高电压下低压塑壳断路器分断过程中的飞弧距离往往较低电压下更远,这对塑壳断路器在光伏汇流箱中的安全应用是不利的。

现有技术通常从三个方向来解决光伏汇流箱中塑壳断路器分断时飞弧带来的安全问题:1)优化灭弧系统降低飞弧距离。但该方法目前很难彻底解决飞弧问题。2)在断路器排气口增加过滤装置,消除飞弧。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大大降低飞弧距离,但同时存在增加成本等的缺点。3)增加端子罩,一方面将飞弧与主回路隔离,另一方面增大断路器进出线方向高度,保证飞弧距离小于端子的高度,实现零飞弧。目前,前述三种方法在解决低压塑壳断路器在高电压情况下分断过程中的飞弧问题均有被使用,也有生产厂商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其中增加端子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实施难度小,且相对最有效,但现有的端子罩在高电压情况下强度不够,达不到理想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其能在提高断路器防护等级的同时,保证端子罩自身的强度,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所述的端子罩包括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的端子侧的前端子罩和设置于断路器本体的背面的底板,所述的前端子罩形成朝向断路器本体的开口,所述的前端子罩包括一块位于上方的顶板、两块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面板和一块远离断路器本体的后板,所述的前端子罩至少包括两个通孔,所述的底板上至少包括两个带有螺纹孔一的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底板上的连接件的螺纹孔一配合,将前端子罩与底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子罩呈平行六面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的底板一体制作或分体制作后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与底板的分体制作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实现的,具体的,所述的底板的安装连接件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连接件为拉铆螺母直接固定在底板上,并且该拉铆螺母上设置有螺纹孔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与底板的分体制作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实现的,具体的,所述的底板的安装连接件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轴,该连接轴内设置有螺纹孔一,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穿过底板上的定位孔与螺纹孔一旋配,将连接件与底板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子罩在靠近断路器本体侧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的凸块与断路器本体上的凹槽卡接配合,实现所述的前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子罩上方的顶板上留有紧固螺钉的安装孔一,所述的断路器本体上设有紧固螺钉的螺纹孔二,将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一后旋进螺纹孔二中,实现前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子罩上的通孔具有上方沉孔和下方沉孔,所述的上方沉孔便于第一紧固螺钉安装,所述的下方沉孔与连接件定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或四个,当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通孔开设在前端子罩上远离断路器本体的一侧;当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时,四个通孔两两分组分别开设在前端子罩上靠近和远离断路器本体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板上还开设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与断路器本体上的安装孔二对应,当断路器需要安装时,供断路器的安装螺钉穿过断路器本体上的安装孔二和底板上的圆孔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孔和安装孔二分别为两个或四个,当圆孔和安装孔二分别为两个时,所述的圆孔和安装孔二优先开设在断路器本体上靠近前端子罩的一侧;当圆孔和安装孔二分别为四个时,所述的圆孔和安装孔二均两两分组分别开设在断路器本体上靠近和远离前端子罩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前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之间通过卡接配合后用螺钉紧固起来,前端子罩与底板之间也通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螺钉紧固起来,为了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断路器本体与底板也可通过螺钉紧固起来,本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端子罩强度,提高了断路器的防护等级,解决了低压塑壳断路器在高电压情况下分断过程中的飞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板和连接件一体制作时的端子罩装配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板和连接件分体制作时的端子罩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端子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断路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罩与断路器本体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端子罩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端子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子罩、11.前端子罩、111.顶板、1111.安装孔一、112.侧面板、113.后板、114.通孔、1141.上方沉孔、1142.下方沉孔、115.相间隔板、116.凸块、117.加强筋、12.底板、121.连接件、1211.螺纹孔一、122.定位孔、123.圆孔;2.断路器本体、21.凹槽、22.螺纹孔二;23.安装孔二;3.第一紧固螺钉;4.第二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阅读图1a至图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端子罩,所述的断路器包括端子罩1和断路器本体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为多极塑壳断路器,所述的端子罩1包括安装于断路器本体2的端子侧的前端子罩11和设置于断路器本体2的背面的底板12,所述的前端子罩11大致呈平行六面体形且形成朝向断路器本体2的开口,其宽度与断路器本体2的宽度相同,具体结构包括一块位于上方的顶板111、两块面对面平行设置的侧面板112和一块远离断路器本体2的后板113,所述的前端子罩11上设有实现其与底板12连接的通孔114,所述的前端子罩11内部具有竖直方向设置的相间隔板115,所述的相间隔板115的长度不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相间隔板115优先选择延伸至与断路器本体2底面齐平。所述的相间隔板115之间及相间隔板115与两侧的侧面板112之间形成的腔对应断路器本体2的每一极。在所述的前端子罩11内部加设了加强筋117,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前端子罩1的顶板111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根与相间隔板115交叉的加强筋117,该加强筋117与相间隔板115一体连接,更具体的在前端子罩11的两侧的侧面板112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与加强筋117一体连接的锥形加强筋。由于前端子罩1相间中有加强筋117的存在,增强了前端子罩11的强度,防止前端子罩11受热收缩变形影响断路器性能。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前端子罩11在靠近断路器本体2侧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凸块11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块116优先选择设置在相间隔板115上,所述的凸块116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凹槽21卡接配合,实现前端子罩11与断路器本体2的连接。所述的前端子罩11上方的顶板111上留有紧固螺钉的安装孔一1111,所述的断路器本体2上设有与紧固螺钉配合的螺纹孔二22,将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一1111后旋进螺纹孔二22中,实现前端子罩11与断路器本体2之间的连接。

如图1a、图1b、图4、图5所示,所述的底板12的一端至少包括两个带有螺纹孔一1211的连接件121,所述的前端子罩11上至少包括两个通孔114,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穿过所述通孔114与底板上的连接件121的螺纹孔一1211配合,将前端子罩11与底板12固定,实现前端子罩11与断路器本体2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孔1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个通孔114开设在前端子罩11上远离断路器本体2的一侧。所述的前端子罩11上的通孔114具有上方沉孔1141和下方沉孔1142,所述的上方沉孔1141便于第一紧固螺钉3安装,所述的下方沉孔1142与连接件121定位配合。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穿过前端子罩11上的两个通孔114和底板12上的两个连接件121的螺纹孔一1211配合,将前端子罩11与底板12固定,从而实现前端子罩11与断路器本体2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121与所述的底板12连接方式有几种,优选的一种连接方式如图1a所示,所述的连接件121为拉铆螺母直接固定在底板12上,具体的,所述的底板12在安装有连接件121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122,拉铆螺母穿过定位孔122直接铰接在底板12上,并且该拉铆螺母上设置有螺纹孔一1211。优选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如图1b所示,具体的,所述的连接件121可通过第二紧固螺钉4连接将连接件121安装到底板12上,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将连接件12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到底板12上的连接方式:所述的底板12的一端在安装有连接件121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122,优选的所述的连接件121为连接轴,该连接轴内设置有螺纹孔一1211,通过第二紧固螺钉4穿过底板12上的两个定位孔122与底板12上的两个连接轴的螺纹孔一1211配合,将两个连接轴与底板12连接固定,实现连接轴与底板12的连接固定。

请继续阅读图1a,并结合2、图3、图4和图5,简要描述一下将端子罩1安装到断路器本体2的过程:首先,将前端子罩11从图1a所示位置向断路器本体2方向插入,使所述的凸块116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凹槽21卡接;接着,将前端子罩11向下推到底并使安装孔一1111和断路器本体2上的螺纹孔二22对齐,将紧固螺钉穿过安装孔一1111后旋进螺纹孔二22中,所述的前端子罩11和断路器本体2安装好后;再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穿过前端子罩11上的两个通孔114后与底板12上的两个连接件121的螺纹孔一1211配合,将前端子罩11与底板12固定,从而实现端子罩1与断路器本体2固定。这里如果底板12和连接件121是分体制作的,如图1b所示,那么在前端子罩11和断路器本体2安装之前,先将底板12和连接件121安装好。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b至图6,所述的底板12上还开设有圆孔123,所述的圆孔123与断路器本体2上的安装孔二23对应,当断路器需要安装时,供断路器的安装螺钉穿过断路器本体2上的安装孔二23和底板12上的圆孔123安装。所述的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的数量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分别为两个或四个,当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分别为两个时,所述的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优先开设在断路器本体2上靠近前端子罩11的一侧。请参阅图6,当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分别为四个时,所述的圆孔123和安装孔二23均两两分组分别开设在断路器本体2上靠近和远离前端子罩11的两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子罩1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前端子罩11在靠近断路器本体2的一侧还增设有两个通孔114,那么底板12上同样增设两个对应的连接件121。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穿过前端子罩11上的四个通孔114和底板12上的四个连接件121的螺纹孔一1211旋配,将前端子罩11与底板12进一步连接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