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625发布日期:2019-11-12 22:4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电路的安全运行技术领域,涉及绝缘子的保护设备,具体的说是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的大力建设,增加了需要铁路线杆,春季鸟类在铁路线杆上搭鸟巢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鸟巢搭建过程中对铁路供电系统会产生一定的隐患,例如绝缘子和腕臂组装后线路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若鸟巢搭建过程中,导电物体将高压端和低压端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会导致线路短路跳闸,及时导电物体没有将高压端和低压端连接起来,但是鸟巢的搭接大大缩短了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容易发生表面闪络,如图3所示,导致线路跳闸,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对绝缘子进行绝缘保护,减少线路损坏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相互连接的腕臂、绝缘子上,关键在于,所述的绝缘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及与绝缘子的伞裙配套的凸环,所述的套筒本体上设置有一组沿套筒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凸棱,所述的凸环上绕其圆周设置有一组与第一凸棱相互连接的第二凸棱。

所述的绝缘套筒为硅橡胶材质。

所述的套筒本体、凸环、第一凸棱及第二凸棱的厚度均为2.8-3.2mm。

所述的第一凸棱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的第二凸棱为弧线或曲线。

所述的第一凸棱贯穿第二凸棱设置。

所述的套筒本体上还设置有与腕臂、绝缘子的连接螺栓配套的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绝缘套筒套设在绝缘子、腕臂上,对绝缘子和腕臂进行隔绝保护,尤其是对绝缘子上的伞裙进行保护,使其不受外界环境,如雨、雪、紫外线等的影响,减缓绝缘子上位于绝缘套筒套中的伞裙憎水性降低的时间,延长伞裙的使用寿命;第一凸棱、第二凸棱提供了爬电距离,有效避免了闪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绝缘子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绝缘子高压端与低压端连接短路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绝缘子闪络放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腕臂,2代表绝缘子,3代表套筒本体,4代表伞裙,5代表凸环,6代表第一凸棱,7代表第二凸棱,8代表高压端,9代表低压端,10代表导电物体,11代表鸟巢,12、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腕臂绝缘子绝缘套筒,该绝缘套筒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相互连接的腕臂1、绝缘子2上,关键是,所述的绝缘套筒包括套筒本体3及与绝缘子2的伞裙4配套的凸环5,所述的套筒本体3上设置有一组沿套筒本体3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凸棱6,所述的凸环5上绕其圆周设置有一组与第一凸棱6相互连接的第二凸棱7。

具体实施例,如图4-6所示,该绝缘套筒为硅橡胶材质,硅橡胶材质的电气性能优异,绝缘套筒的厚度即套筒本体3、凸环5、第一凸棱6及第二凸棱7的厚度均为2.8-3.2mm,优选3mm,保证击穿电压不低于27.5kV(高于最高运行电压)。

所述的第一凸棱6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的第二凸棱7为弧线或曲线,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凸棱6为直线,第二凸棱7位弧线,第一凸棱6、第二凸棱7均提供了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

所述的第一凸棱6贯穿第二凸棱7设置,第二凸棱7的内径大于伞裙的内径,第一凸棱6提供爬电距离防止沿纵向闪络,第二凸棱7防止沿轴向闪络。

所述的套筒本体3上还设置有与腕臂1、绝缘子2的连接螺栓配套的容置腔12,防止套筒本体3与连接螺栓产生干涉。

使用时,绝缘套筒借助绝缘抱箍固定在腕臂1上。将套筒本体3、凸环5分别与腕臂1、绝缘子2配套安装,套筒本体3将腕臂1与绝缘子2的连接处进行防护,即,防止绝缘子2的低压端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杜绝了鸟类搭巢过程中有导电物体将高压端、低压端连接起来的情况发生,即便有鸟类搭巢,也不会与低压端接触;同时套筒本体3上的第一凸棱6、第二凸棱7提高了腕臂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且第一凸棱6、第二凸棱7配套组合,即防止了纵向闪络,又防止了轴向闪络,避免了表面闪络的发生,保证线路正常运行,减少维护次数,降低因线路损坏导致的经济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