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缆施工用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9822发布日期:2019-12-24 22:2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电缆施工用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低压电缆施工用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在电力系统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将两个导线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目前常用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工具,人工不停的拧动将两根导线缠绕在一起,但是这样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压电缆施工的高效接线装置,该高效接线装置利用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剥线、缠绕电缆的操作,提高了接线速度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上部的切割机构以及设置在壳体内下部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刀片,第一刀片的两侧竖直设置有滑杆,滑杆之间设置有与滑杆滑动连接且其上固定有第二刀片的滑块,以使第二刀片可沿滑杆上下移动从而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形成切割电缆的切割空间,所述第二刀片上设置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推杆以形成手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固定框架,在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圆形卡扣,每个圆形卡扣为两块弧形板拼接而成,且两块弧形板拼接后其内部形成容纳夹持电缆的电缆容腔,环绕两块弧形板外侧的固定框架上设置有若干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调节电缆容腔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所述固定框架由壳体内部设有的电动机带动其转动,从而使两个圆形卡扣内夹持固定的电缆缠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为其供电的蓄电池,且在壳体外部设置有控制电动机和蓄电池的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两块弧形板的内壁设置有增大电缆摩擦力的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伸缩杆为可伸缩结构,该伸缩杆包括一个内管和一个内部设置有弹簧的空心外管,外管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框架上,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内管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外管内且可通过外管内部的弹簧复位,另一端与弧形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滑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滑块的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刀片底部水平线处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限定第二刀片移动距离的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切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储存切割残渣的储渣箱,所述储渣箱的上方设置有与壳体铰接的箱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壳体的四角设置有加强壳体稳定性的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剥好皮的两根线缆分别插入在圆形卡扣内的电缆容腔中,圆形卡扣在伸缩杆与弹簧的作用下配合橡胶垫将线缆卡住,并通过开关使得电动机带动固定框架转动,从而将两根被圆形卡扣卡住的线缆相互缠绕,代替人力完成接线,提高了接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缆伸入切割机构的切割空间中,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将线缆夹住并转动线缆可以对线缆进行剥皮,也可根据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力将线缆切断,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便捷,满足不同线缆的切割需求;

3)本实用新型可将剥好的皮或者截断的线缆储存在储渣箱内收集,并可通过储渣箱上方的箱门使线缆的皮或丢弃的线缆能够得到定时且有效的清理,避免乱扔乱弃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中标记:1、壳体,101、支座,2、切割机构,201、第一刀片,202、第二刀片,203、滑块,204、滑杆,205、推杆,206、限位块,207、复位弹簧,208、切割空间,209、储渣箱,2091、箱门,3、绕线机构,301、固定框架,302、圆形卡扣,3021、弧形板,3022、伸缩杆,3023、电缆容腔,3024、橡胶垫,303、电机,304、蓄电池,305、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电缆施工用接线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上部的切割机构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下部的绕线机构3,其中,切割机构2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刀片201,第一刀片201的两侧竖直设置有滑杆204,在两个滑杆204之间,第一刀片201的上方横向设置有滑块203,滑块203的两侧设有贯穿孔分别套设在滑杆204上,使滑块203可在两滑杆204之间上下移动,在滑块203上固定有第二刀片202,滑块203带动第二刀片202移动从而在相互平行的第一刀片201和第二刀片202之间形成切割电缆的切割空间208,所述第二刀片202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推杆205,推杆205在壳体1外部的部分为手柄状,便于手工推动推杆205,在两个滑杆204上,第一刀片201与第二刀片202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207,复位弹簧207一端在滑块203的下方,复位弹簧207的另一端在第一刀片201底部水平线的上方且设有固定复位弹簧207的限位块206,该限位块206可限定复位弹簧207向下移动的同时,从而也限定了第二刀片202的移动距离,使第二刀片202最大移动距离为刚好与第一刀片201重合,同时该复位弹簧207在推杆205向下挤压带动滑块203以及第一刀片201向下移动时被压缩,再向下挤压的力消失时,复位弹簧复位从而使第一刀片201和推杆205恢复原位;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外部的固定框架301,在固定框架301内部设置有两个圆形卡扣302,每个圆形卡扣302为两块弧形板3021上下拼接而成从而形成一个可夹持电缆的电缆容腔3023,类似圆形的孔可使电缆穿入其中,在两块弧形板3021外侧,靠近固定框架301的一侧外壁上各设置有3个伸缩杆3022,该伸缩杆3022为可伸缩的弹性结构,由一个外管和内管构成,外管较大且内部空心,在外管内部设置有弹簧,外管的一端焊接或用螺丝螺母固定在固定框架301上,另一端具有开口,内管一端设置在外管内部且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弧形板3021连接,该伸缩杆3022可推动弧形板3021移动,以便卡住伸入电缆容腔3023中的不同直径的电缆。

如图2和3所示:所述弧形板3021远离固定框架301的内侧垫有紧贴弧形板3021且形状与弧形板3021相同的橡胶垫3024,以增大电缆的摩擦力,固定框架301的外侧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延伸至壳体内部设有的电机303上与电机303同轴转动,在电机303的后方远离固定框架301的一侧,设置有为电机303供电的蓄电池304,且在壳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电机303和蓄电池304的开关305,在切割机构2的后方,设置有与切割机构2连通的储渣箱209,切割机构2切割后的残渣会自动掉落在储渣箱209中储存且储渣箱209上方与壳体1接触处设置一箱门2091,该箱门2091与壳体铰接;所述壳体1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四角分别设置一个支座101以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使用时该接线装置时先将需要接线的电缆插入第一刀片201与第二刀片202之间的切割空间208中,然后按压推杆205、通过推杆205推动第二刀片202沿着滑杆204向下移动,当第一刀片201和第二刀片202将电缆夹住后,随即转动电缆,使得第一刀片201和第二刀片202将电缆的表皮切开,然后将电缆从第一刀片201与第二刀片202中拽出,即可完成剥皮,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力按压推杆205,通过第一刀片201与第二刀片202将电缆切断,剥好的皮或者截断的电缆会掉落在壳体1内部的储渣箱209中收集起来,后期可打开箱门2091将其清理掉,最后将剥好皮的两根电缆头分别插入两个圆形卡扣302之间的电缆容腔3023中,此时圆形卡扣302上的伸缩杆3022被压缩使弧形板3021移动从而增大电缆容腔3023的面积再配合橡胶垫3024将电缆卡紧,这时就可以通过开关305使得电动机303带动固定框架301转动,从而将两根被圆形卡扣302卡住的电缆相互缠绕,从而完成接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