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检修接地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6242发布日期:2020-01-15 00:5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检修接地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检修接地工具。



背景技术:

接地工具是电力施工中的必备设备,施工过程中需将电力设备接地,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尤其在电缆检修时,有时电缆的接地线会出现故障,但检修需要对电缆可靠接地,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对电缆可靠接地的接地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检修接地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检修接地工具,包括:钳口(101)、绝缘杆(301)、接地线(201)、接地杆(401);钳口(101)上设置有接地线引出端,接地线(201)一端通过所述接地线引出端与钳口(101)连接、另一端与接地杆(401)连接;

所述钳口(101)包括上端板(110)、下端板(140)、侧板(120)和移动板(130);上端板(110)设置在侧板(120)上端,下端板(140)设置在侧板(120)下端;侧板(120)内侧面设置有滑轨;移动板(130)一侧通过滑轨与侧板(120)滑动连接;

所述上端板(110)包括上卡接部(115)和上验电部(111),上卡接部(115)和上验电部(111)形成阶梯状,且上验电部(111)高于上卡接部(115);

所述移动板(130)包括下卡接部(138)和下验电部(132),下卡接部(138)和下验电部(132)形成阶梯状,且上验电部(111)低于上卡接部(115);

下验电部(1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341),下卡接部(138)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下卡接部(138)通过第一通孔套穿在第一限位杆(1341)上;

上卡接部(115)和下卡接部(138)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13);上验电部(111)上设置有上互感铁芯(114),下验电部(132)上设置有与所述上互感铁芯(114)适配的下互感铁芯(133);

下端板(140)上设置有位于下卡接部(138)下方的第二通孔和位于下验电部(132)下方的第三通孔;下卡接部(138)下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361),第一支撑杆(1361)穿过第二通孔,且与第二通孔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杆(1361)下端连接有横杆(139);横杆(139)下端设置有支撑管(137),且横杆(139)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支撑管(137)连通;第四通孔位于第三通孔正下方;

所述绝缘杆(301)与支撑管(137)可拆卸卡接,绝缘杆(301)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内插装一活动杆(320),活动杆(320)下端连接一伸出绝缘杆(301)外的把手(310),绝缘杆(301)上设置有把手滑动卡槽(330);活动杆(320)向上移动时,穿过支撑管(137)和第三通孔抵住下验电部(132);

还包括:电流检测导线、信号调理电路、第一控制器、第一报警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电流检测导线缠绕在下互感铁芯(133)上,电流检测导线与信号调理电路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一报警器电连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还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二控制器、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电流互感器安装于接地线(201)上,电流互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器、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设置在接地杆(401)上;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控制器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上端板(110)还包括上加固部(112);上加固部(112)与上卡接部(115)对称设置在上验电部(111)两侧;

移动板(130)还包括下加固部(131);下加固部(131)与下卡接部(138)对称设置在下验电部(132)两侧;

上加固部(112)和下加固部(131)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13)。

进一步地,下验电部(13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34),下加固部(131)上设置有第五通孔,下固定部通过第五通孔套穿在第二限位杆(134)上。

进一步地,下端板(140)上还设置有位于下加固部(131)下方的第六通孔;

下加固部(131)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6),第二支撑杆(136)穿过第六通孔,且与第六通孔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杆(136)下端连接横杆(139)。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杆(1341)和第二限位杆(134)上均设置有限位卡环(135)。

进一步地,下端板(140)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141),下卡接部(138)上还设置第七通孔,下加固部(131)上还设置有第八通孔;下卡接部(138)通过第七通孔套穿过第三限位杆,下加固部(131)通过第八通孔套穿过第四限位杆(1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检修接地工具,钳口上设置验电部件,一方面可实现先验电后卡接,防止带电卡接,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可持续监测电缆带电情况,且接地线上设置电流互感器,可同时监测接地线电流情况,通过比较电缆和接地线上的带电情况,可可靠确实电缆接地状况,当接地故障时,可报警提醒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端板和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绝缘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钳口,201-接地线,301-绝缘杆,110-上端板,120-侧板,130-移动板,140-下端板,111-上验电部,112-上加固部,113-卡接槽,114-上互感铁芯,115-上卡接部,131-下加固部,132-下验电部,133-下互感铁芯,1341-第一限位杆,134-第二限位杆,135-限位卡环,1361-第一支撑杆,136-第二支撑杆,137-支撑管,138-下卡接部,139-横杆,141-第四限位杆,310-把手,320-活动杆,330-把手滑动卡槽,401-接地杆,410-显示屏,411-第二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检修接地工具,其结构包括钳口101、绝缘杆301、接地线201和接地杆401;钳口101上设置有接地线引出端,接地线201一端通过接地线引出端与钳口101连接、另一端与接地杆401连接。钳口101卡接电力设备,接地线201与钳口101连接,接地杆401接地,实现电力设备接地。

本实施例中,钳口101包括上端板110、下端板140、侧板120和移动板130;上端板110设置在侧板120上端,下端板140设置在侧板120下端;侧板120内侧面设置有滑轨;移动板130一侧通过滑轨与侧板120滑动连接,移动板130可沿侧板120上下滑动,为增强其稳固性,可在下端板140上设置限位杆,移动板130套穿在限位杆上,沿限位杆滑动。

本实施例的钳口101还设置验电功能,以先检验电力设备是否带电,若带电,则停止移动板130继续活动,避免再接触电缆,造成人员伤害。具体地,上端板110包括上卡接部115和上验电部111,上卡接部115和上验电部111形成阶梯状,且上验电部111高于上卡接部115。移动板130包括下卡接部138和下验电部132,下卡接部138和下验电部132形成阶梯状,且上验电部111低于上卡接部115。上卡接部115和下卡接部138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13,用于卡接电缆。上验电部111上设置有上互感铁芯114,下验电部132上设置有与上互感铁芯114适配的下互感铁芯133,上互感铁芯114和下互感铁芯133为弧形,扣合后形成互感器。

为实现钳口101的自由活动,实现先验电后卡接,避免带电接地,该装置还设置以下具体结构:下验电部1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341,下卡接部138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下卡接部138通过第一通孔套穿在第一限位杆1341上,以实现下验电部132无法上升时,下卡接部138可继续上升。下端板140上设置有位于下卡接部138下方的第二通孔和位于下验电部132下方的第三通孔;下卡接部138下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361,第一支撑杆1361穿过第二通孔,且与第二通孔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杆1361下端连接有横杆139;横杆139下端设置有支撑管137,且横杆139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支撑管137连通;第四通孔位于第三通孔正下方。绝缘杆301与支撑管137可拆卸卡接,绝缘杆301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内插装一活动杆320,活动杆320下端连接一伸出绝缘杆301外的把手310,绝缘杆301上设置有把手滑动卡槽330;活动杆320向上移动时,穿过支撑管137和第三通孔抵住下验电部132。

另外,为方便使用,进一步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固性,上端板110还包括上加固部112;上加固部112与上卡接部115对称设置在上验电部111两侧;移动板130还包括下加固部131;下加固部131与下卡接部138对称设置在下验电部132两侧。上加固部112和下加固部131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13,用于卡接电力设备。下验电部13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34,下加固部131上设置有第五通孔,下固定部通过第五通孔套穿在第二限位杆134上。下端板140上还设置有位于下加固部131下方的第六通孔;下加固部131下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6,第二支撑杆136穿过第六通孔,且与第六通孔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杆136下端连接横杆139。下端板140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141,下卡接部138上还设置第七通孔,下加固部131上还设置有第八通孔;下卡接部138通过第七通孔套穿过第三限位杆,下加固部131通过第八通孔套穿过第四限位杆141。钳口101形成对称结构,安装有互感器的验电部位于中间,两边卡线,且移动板130沿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141滑动,增强了钳口101使用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1341和第二限位杆134上还均设置有限位卡环135,当卡接部和加固部卡接在电力设备上时,保证验电部固定,互感器持续检验电力设备带电情况,以防误上电。

本实施例还设置电流检测导线、信号调理电路、第一控制器、第一报警器。电流检测导线缠绕在下互感铁芯133上,电流检测导线与信号调理电路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器输出端与第一报警器电连接,当电力设备穿过互感器,且电力设备带电时,电流检测导线上产生电流,经信号调理电路调理后传输入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停止动作。第一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通信,将报警信号传输至后台。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电流互感器、第二控制器、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电流互感器安装于接地线201上,电流互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接地线201上的电流,第一控制器比较电缆上电流和接地线201上电流,当电缆有电而接地线201无电时,说明接地故障,而非只检验接地线201上的电流,以确保接地检测的准确性。

第二控制器、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设置在接地杆401上;显示屏410、第二报警器411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控制器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控制器无线通信。第一控制器将电缆和接地线电流传输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在显示屏410显示电流,当接地故障时,报警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报警器411报警。

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可使用本领域常用的控制器。

本工具的工作原理是:绝缘杆301卡接支撑管137,将活动杆320向上推动抵住下验电部132,将上端板110的上卡接部115和上加固部112卡接电缆,同时上验电部111的上互感铁芯114跨过电缆。转动绝缘杆301,第一支撑杆1361、第二支撑杆136和活动杆320同时向上推动下卡接部138、下加固部131和下验电部132。设计时,保证下互感铁芯133首先与上互感铁芯114扣合,而此时下卡接部138和下加固部131还未接触电缆。若电缆带电,则由上下互感铁芯133组成的互感器感应到电流,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报警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停止动作,避免电缆带电卡接。若电缆不带电,则在上下互感铁芯133扣合时,因上下互感铁芯133相抵,再转动绝缘杆301则无法推动移动板130,此时将活动杆320向下移动,使其不再抵住下验电部132。下验电部132向下移动,而第一限位杆1341和第二限位杆134上的限位卡环135使下卡接部138和下加固部131提拉下验电部132。继续转动绝缘杆301,第一支撑杆1361、第二支撑杆136同时向上推动下卡接部138、下加固部131,同时带动下验电部132向上移动。当下卡接部138、下加固部131卡接住电缆时,上下互感铁芯133再次扣合,以持续监测电力设备带电情况。拆卸时,逆向转动绝缘杆301即可。检修过程中,可给电缆通电,电流互感器检测接地线上的电流,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比较电缆和接地线电流,并将检测值传至第二控制器在显示屏410显示,当接地线故障时,第二报警器411报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