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2295发布日期:2020-02-08 00: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端子机机器中的送线主要由人工和线轴操作,需要将线材两端分别放入机器内进行打端子,打端子过程中全程靠手拿住线缆,待打完端子后再拿下线缆换取另一根线材打端子,生产效率低,这已经不符合现代产业的要求,因此急需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人工拿线缆打端子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包括第二步进带,所述第二步进带上滑移连接有出线机体,所述出线机体上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滑移连接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气缸,设于所述气缸端部的夹块,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控制气缸旋转的转轴,以及控制所述转轴运动的步进电机。

采用上述方案,线缆一侧打完端子后,经设备推送到出线机构处,第二步进带运动带动出线机体接近线缆,然后出线机体从滑动槽上滑移进一步贴近线缆,待到达距离后,夹块位于线缆上下两侧,气缸驱动夹块闭合夹住线缆,出线机体退回,第二步进带带动出线机体靠近端子机,线缆进入端子机后进行打端子操作,端子打完后,步进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得气缸和夹块旋转,气缸驱动夹块松开,线缆会随重力下落收集,步进电机带动气缸和夹块复位,第二步进带再运动带动出线机体靠近线缆,循环不断,较人工操作,有着极高的效率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内为导轨气缸驱动收集组件来回运动。

采用上述方案,导轨气缸驱动收集组件运动时更为平稳,导轨气缸作为常见部件,实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转动角度为45-60度。

采用上述方案,旋转角度过小时,线缆滑落不顺畅,过大需要在气缸下方预留较大的转动空位,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出结论在45-60度比较合适。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机体侧边一体连接有收集槽。

采用上述方案,收集槽跟随出线机体一起来回运动,随时收集滑落的线缆,达到剪切收集自动化。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导滑道。

采用上述方案,引导滑道可以使线缆向后方滑动,避免聚集在引导滑道的前端,可以收集更多的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的侧板插接于底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在收集槽内收集的线缆较多时,取出较为不便,可将侧板从底板上拔出,从侧边将线缆取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用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取代人为操作,可以准确的将线缆对接端子机,并进行收集,出线高效,有着很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二步进带;2、出线机体;3、滑动槽;4、箱体;5、气缸;6、夹块;7、转轴;8、收集槽;9、引导滑道;10、侧板;11、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的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包括第二步进带1,第二步进带1上滑移连接有出线机体2,出线机体2上开有滑动槽3,滑动槽3上滑移连接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箱体4,设于箱体4外部的气缸5,设于气缸5端部的夹块6,设于箱体4内用于控制气缸5旋转的转轴7,以及控制转轴7运动的步进电机。

线缆一侧打完端子后,经设备推送到出线机构处,第二步进带1运动带动出线机体2接近线缆,然后出线机体2从滑动槽3上滑移进一步贴近线缆,待到达距离后,夹块6位于线缆上下两侧,气缸5驱动夹块6闭合夹住线缆,出线机体2退回,第二步进带1带动出线机体2靠近端子机,线缆进入端子机后进行打端子操作,端子打完后,步进电机带动转轴7转动,使得气缸5和夹块6旋转,气缸5驱动夹块6松开,线缆会随重力下落收集,步进电机带动气缸5和夹块6复位,第二步进带1再运动带动出线机体2靠近线缆,循环不断,较人工操作,有着极高的效率提升。

进一步地,滑动槽3内为导轨气缸5驱动收集组件来回运动,导轨气缸5驱动收集组件运动时更为平稳,导轨气缸5作为常见部件,实用可靠。

进一步地,转轴7的转动角度为45-60度,旋转角度过小时,线缆滑落不顺畅,过大需要在气缸5下方预留较大的转动空位,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出结论在45-60度比较合适。

进一步地,出线机体2侧边一体连接有收集槽8,收集槽8跟随出线机体2一起来回运动,随时收集滑落的线缆,达到剪切收集自动化。

进一步地,收集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导滑道9,引导滑道9可以使线缆向后方滑动,避免聚集在引导滑道9的前端,可以收集更多的线缆。

进一步地,收集槽8的侧板10插接于底板11上,在收集槽8内收集的线缆较多时,取出较为不便,可将侧板10从底板11上拔出,从侧边将线缆取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头端子机的出线机构,用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取代人为操作,可以准确的将线缆对接端子机,并进行收集,出线高效,有着很强的推广意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