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侧汇流结构、电池模组和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1207发布日期:2020-02-11 1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汇流结构包括固定板及汇流板;

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单体电池正极的第一固定通孔,及多个用于固定单体电池的负极金属片的第二固定通孔;

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汇流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固定通孔对应的汇流通孔;

所述汇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极片,所述极片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正极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包括第一汇流板、第二汇流板及第三汇流板;

所述第一汇流板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同侧;

所述第二汇流板包括第二连接件及第二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同侧;

所述第三汇流板包括第三连接件及第三汇流排,所述第三汇流排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同侧的第三汇流排间隔设置;

所述汇流通孔间隔设置在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及第三汇流排上;

所述第一汇流板及所述第二汇流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汇流排及所述第二汇流排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排及第二汇流排之间,且所述第三汇流排与所述第一汇流排及所述第二汇流排交错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与所述第三汇流排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及第三汇流排上的汇流通孔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固定通孔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

所述第一极片盖合在所述第一汇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极片盖合在所述第二汇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极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汇流板形状相同,所述第二极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汇流板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汇流排对应的第一极耳臂,所述第二极片包括有与所述第二汇流排对应的第二极耳臂;

所述第一极耳臂及第二极耳臂上分别设置有正极极耳,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上的正极极耳位于所述第二极耳臂上靠近所述第三汇流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板及所述第二汇流板为“e”字型,所述第三汇流板为“丰”字型。

7.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及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同侧汇流结构;

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及负极金属片,其中,所述负极金属片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一侧;

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一固定通孔中,所述负极金属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第二固定通孔中;

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金属片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后与所述汇流板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正极极耳通过激光焊接或电阻焊接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的负极金属片与所述汇流板通过激光焊接或电阻焊接的方式连接。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包括发动机及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发动机电性连接,为所述发动机提供电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