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8705发布日期:2020-04-03 15:0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wireharness)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用于控制系统,用于交换不同的装置,用于过度两段线路等。

线束中主要的用于连接的是端子部分,通过将线束中的线路分压在端子上,然后,通过端子与不同装置上的端口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不同装置的连接。

现有的线束端子中主要采用的限位方式是卡扣限位方式,而卡扣的结构过于单薄,无加强结构,这使得卡扣的限位方式在多次拆装的过程中容易损坏,严重时还需要更换端子,而更换后的端子则无法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且线束中的线路繁多使得更换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旨在解决现有线束中端子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束,包括导线以及连接所述导线两端的端子,所述端子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弹性件外端接触的弧形限位件,其中,所述弧形限位件的弧形端伸出所述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每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限位件为球体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外表面套设有硅胶保护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上还设置有用于提示工作状态的led发光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端部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线的连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内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部匹配的环形凹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有卡扣的第一卡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连接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都设置有所述环形凹部用于卡紧所述环形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上的凹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弹性件外端接触的弧形限位件,其中,所述弧形限位件的弧形端伸出所述凹槽。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弧形限位件的配合实现所述端子的限位,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弧形限位件是处于所述凹槽内的,只有所述弧形限位件的弧形端伸出所述凹槽,这使得所述限位结构不会暴露在外,从而所述限位结构也不会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线;11、环形凸部;2、端子;21、凹槽;22、弹簧;23、弧形限位件;24、第一卡接件;25、第二卡接件;251、环形凹部;252、卡槽;3、led发光件;4、硅胶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1只画出了所述导线的一端设置有端子,而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不画出所述端子。

实施例如下:

一种线束,结合附图1至附图4所示,包括导线1以及连接所述导线1两端的端子2,所述端子2两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子2上的凹槽21、设置在所述凹槽21内的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槽21内与所述弹性件外端接触的弧形限位件23,其中,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弧形端伸出所述凹槽21。

其中,与所述端子2连接的端口上设置有限位槽。这样当所述端子2插入端口时,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弧形端会受到端口内壁的挤压,使所述弧形限位件23压迫所述弹性件回缩到所述凹槽21内,所述端子2则可以继续插入端口内,当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端口内的限位槽时,所述弧形限位件23受到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弹出所述凹槽21卡入端口内的限位槽,从而实现所述端子2的限位。而当所述端子2需要拔出时,由于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弧形端为弧形,所以所述弧形限位件23可以直接移出端口的限位槽,使所述弧形限位件23压迫所述弹性件回缩到所述凹槽21内,从而拔出所述端子2。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配合实现所述端子2的限位,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弧形限位件23是处于所述凹槽21内的,只有所述弧形限位件23的弧形端伸出所述凹槽21,这使得所述限位结构不会暴露在外,从而所述限位结构不会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22,通过将所述弹性件设置成弹簧22,可以增加弹性效果,从而更好的对所述端子2进行限位,且便于与所述弧形限位件23接触。当然,所述弹性件还可以设置成压簧、弹片、塑胶弹簧22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限位件23包括:与所述弹簧22接触且处于凹槽21内的接触部、以及伸出所述凹槽21的弧形部。其中,所述弧形部为弧形结构,以便于与端口连接时,产生挤压力,从而实现弧形限位件23的回缩。而所述接触部可以为弧形结构,也可以为圆柱结构、棱柱结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子2的每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结构。

通过在所述端子2的每侧都设置多个限位结构。可以加强所述端子2的限位效果,避免所述端子2与端口连接时出现松动。并且,在其中一个限位结构损坏的情况下,所述端子2还可以通过另一个限位结构进行限位,避免了其中一个限位结构损坏时,无法进行限位使用的情况。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如附图3所示,所述端子2的每侧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结构。相当于所述端子2的两侧共设置有四个所述限位结构。这里提及的所述端子2的每侧只是所述端子2的两侧面,并不包含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以及后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所述弧形限位件23为球体结构。如钢珠、滚珠等。

通过将所述弧形限位件23设置成球体结构,可以使所述弧形限位件23在所述凹槽21内滚动,从而使所述弧形限位件23与所述弹簧22的接触更好,进而使所述弧形限位件23能更好的受到所述弹簧22的弹力,配合端口内的限位槽实现限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端子2外表面套设有硅胶保护套4。通过在所述端子2的外表面设置所述硅胶保护套4,可以有效的保护所述端子2,避免所述端子2出现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导线1上还设置有用于提示工作状态的led发光件3。通过设置所述led发光件3,可以随时了解所述导线1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端子2与端口的连接是否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导线1端部设置有环形凸部11,所述端子2与所述导线1的连接端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内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部11匹配的环形凹部251。

通过在所述导线1端部设置所述环形凸部11,在所述端子2上设置所述卡接结构。这样所述端子2可以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紧所述导线1的环形凸部11,从而与所述导线1的外保护层连接,避免在拉动所述导线1时,拉断所述导线1与所述端子2的连接线,从而更好的保护所述导线1与所述端子2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或附图3所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有卡扣的第一卡接件24、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接件24连接的第二卡接件25,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二卡接件25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252,所述第一卡接件24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5都设置有所述环形凹部251用于卡紧所述环形凸部11。

通过设置两个卡接件,且所述第一卡接件24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5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可以使所述卡接结构能更好的卡紧所述导向上的环形凸部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件24的四个角上都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卡接件25的四个角上都设置有卡槽252。这样设置可以加强所述第一卡接件24与所述第二卡接件25的连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