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5158发布日期:2020-01-31 16:2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线钳,具体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时对接线位置的夹持。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国民生活生产的基本保障,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电流回路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其正确性是不可忽视的。结合在变电站工作现场的结合,在对35kv高压开关柜和10kv高压开关柜二次电流回路的验证和试验的时候,由于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导致试验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困难和不方便。从而提出对高压开关柜内夹线钳的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存在很大的帮助。

在工作现场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升流时,用来将电流互感器的一次极性端和升流仪器的一次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将大电流输送至一次设备电流互感器。正因为输送的是大电流,对夹线钳的接触面的大小、材料的导电性和本身的可操控性有很大的要求。

(1)工作现场中,往往高压开关柜都是带电的,高压又是极具危险性的。所以带电作业对我们现有工具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高压开关柜的尺寸大小有限,并且开关柜内的ct多是安装在很里面,并在两侧加装有隔离挡板。所以在空间上对工作的施展也起到了极大地限制作用。

(3)由于开关柜内置ct在接线的时候尤其是在靠里侧的一面的接线位置是有限的,往往只有四个螺杆的底部能让夹线钳接触。接触面的面积很小,在现有夹线钳接线的情况下,要想完成理想接线是很困难的。

目前夹线钳的使用现状如下:

由于在开关柜内条件的限制,目前使用的夹线钳在户外电流互感升流时使用还是高效率的,但是针对开关柜内的电流互感器还是有些捉襟见肘。所以,现在提出对开关柜电流互感器夹线钳的针对性改进。

我们发下目前的夹线钳在用于电流互感器试验时,存在如下可改进之处:

1.材料的选择: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的都是大电流,所以对材料的导电性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为: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ρ=rs/l

2.夹线钳夹持的松紧:

保证夹线钳与电流互感器接线板的螺柱接触紧固可靠是必须做到的。这对在新的夹线钳的紧固性提出了要求,并且要满足使用的要求。

3.操作的灵活性:

由于是在有限的开关柜内部空间内操作,这对操作的灵活方便也是很重要的。剪刀的使用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能分能合,可靠夹持。

4.操作的安全性:

运作中有可能与带电设备相距不远,造成安全距离不够,所以对夹线钳的操作杆的绝缘性也有很高的限制,并且必须保证能够可靠绝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其能够增加与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柱的螺帽接触面积,使得大电流测试中更加的可靠稳定;同时还通过倾斜手持部来使得适应于狭窄的高压开关柜的柜内空间,使得试验过程更加轻松顺利可靠的完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包含操作杆和安装在操作杆上的夹线钳本体,所述夹线钳本体包含夹持部和手持部,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手持部为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夹持部之间形成钳口,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铰接件铰接,铰接件上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靠近后将钳口打开的拉杆;

所述夹线钳本体的钳口包含螺帽夹持钳口,螺帽夹持钳口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螺帽夹持钳口沿着中心分为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且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对称的安装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所述第二手持部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操作杆的绝缘杆体上,第一手持部的底端通过夹持拉索与绝缘杆体上的拉杆连接,所述夹持拉索绕过安装在绝缘杆体上的滑轮;

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对称的位于同一手持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称的位于同一夹持工作平面,手持工作平面与夹持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且大于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帽夹持钳口的内壁的两个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i,且i=19mm;螺帽夹持钳口的壁厚为k,且k=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线钳本体的钳口还包含圆形钳口,圆形钳口相比螺帽夹持钳口更加靠近手持部;圆形钳口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圆形钳口的直径d=20.6mm;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相向一面分别延伸设置上铰接件和下铰接件,上铰接件与下铰接件通过铰接轴配合后铰接连接,铰接轴上组装有扭转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的长度为a,手持部的长度为b,夹持部的厚度为g,圆形钳口距离钳口末端的距离为f;a=100mm,b=150mm,g=10mm,f=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钳本体为铜材料制作;手持部上套装有绝缘胶套,绝缘胶套上设置有防护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绝缘杆体上开设有槽,所述滑轮安装在槽的顶端,所述拉杆滑动安装在槽上且垂直于槽的高度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增加扭转弹簧复位力量的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手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手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铰接;第一手持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第二手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和放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夹线钳本体的钳口包含螺帽夹持钳口,螺帽夹持钳口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螺帽夹持钳口沿着中心分为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且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对称的安装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如此一来,螺帽夹持钳口与高压开关柜内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螺帽的规格一致,相比原先(现有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减少试验过程的发热,提升试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手持部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操作杆的绝缘杆体上,第一手持部的底端通过夹持拉索与绝缘杆体上的拉杆连接,所述夹持拉索绕过安装在绝缘杆体上的滑轮;向下拉动拉杆即可让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距离减小,可以打开钳口,夹持后放松拉杆可以让钳口可靠夹持,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对称的位于同一手持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称的位于同一夹持工作平面,手持工作平面与夹持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且大于120度。通过设置手持工作面和夹持工作么的夹角使得在狭窄空间内夹持钳更加的短小,适应性更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与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柱的螺帽接触面积,使得大电流测试中更加的可靠稳定;同时还通过倾斜手持部来使得适应于狭窄的高压开关柜的柜内空间,使得试验过程更加轻松顺利可靠的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夹线钳本体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夹线钳本体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线钳本体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线钳本体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帽夹持钳口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夹线嵌本体,101-钳口,102-第一夹持部,103-第一手持部,104-第二夹持部,105-第二手持部,106-夹持拉索,107-铰接件,108-扭转弹簧,109-复位弹簧;200-操作杆,201-滑轮,202-绝缘杆体,203-拉杆;1011-螺帽夹持钳口,1012-圆形钳口,1013-上铰接件,1014-下铰接件,10111-左夹持部,10112-右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7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轻便式夹线钳,包含操作杆200和安装在操作杆200上的夹线钳本体100,所述夹线钳本体100包含夹持部和手持部,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102和第二夹持部104,手持部为第一手持部103和第二手持部105,夹持部之间形成钳口101,第一夹持部102和第二夹持部104通过铰接件107铰接,铰接件107上安装有扭转弹簧108;所述操作杆200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手持部103和第二手持部105靠近后将钳口101打开的拉杆203;上述结构和技术为现有技术,见于图1和图2所示,以及现有的高压开关柜内电流互感器试验的夹线钳,也常见于升流钳以及电流互感器升流试验中的夹线钳,上述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功能结构,不再赘述其细致的连接关系和组装以及相互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如下:

所述夹线钳本体100的钳口101包含螺帽夹持钳口1011,螺帽夹持钳口101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螺帽夹持钳口1011沿着中心分为左夹持部10111和右夹持部10112,且左夹持部10111和右夹持部10112对称的安装在第一夹持部102和第二夹持部104上;所述第二手持部105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操作杆200的绝缘杆体202上,第一手持部103的底端通过夹持拉索106与绝缘杆体202上的拉杆203连接,所述夹持拉索106绕过安装在绝缘杆体202上的滑轮201;

所述第一手持部103和第二手持部105对称的位于同一手持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夹持部102和第二夹持部105对称的位于同一夹持工作平面,手持工作平面与夹持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且大于120度。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螺帽夹持钳口1011的内壁的两个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i,且i=19mm;螺帽夹持钳口1011的壁厚为k,且k=4mm。本实施例公开的规格使得保证螺帽夹持钳口的轻便性的同时,能够更可靠和更大面积的配合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板的螺帽规格。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夹线钳本体100的钳口101还包含圆形钳口1012,圆形钳口1012相比螺帽夹持钳口1011更加靠近手持部;圆形钳口101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圆形钳口的直径d=20.6mm;所述第一夹持部102和第二夹持部104的相向一面分别延伸设置上铰接件1013和下铰接件1014,上铰接件与下铰接件通过铰接轴配合后铰接连接,铰接轴上组装有扭转弹簧108。本实施例增加了圆形钳口,提升了功能;本实施例公开的铰接结构是一种优选的具体铰接结构;扭转弹簧的作用在夹持钳领域都是让钳口趋向于闭合状态,因此安装后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只要能让钳口可靠闭合,就能达到扭转弹簧的具体安装要求。

优选的,如图4和5所示:所述夹持部的长度为a,手持部的长度为b,夹持部的厚度为g,圆形钳口距离钳口末端的距离为f;a=100mm,b=150mm,g=10mm,f=50mm。本实施例公开的参数让整个夹线钳更加的轻便。图5中的h为手持工作面与夹持工作面的锐角夹角。

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夹持钳本体100为铜材料制作;手持部上套装有绝缘胶套,绝缘胶套上设置有防护条。铜材的电阻率和价格综合起来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材料,有利于可靠和低成本的同时具备。防护条是为了防滑;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部”实际上是钳子类产品的惯用手持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操作会在操作杆上以及其余位置的接线,因此手持部不是具体操作时手持位置。

优选的,如图3和7所示:所述绝缘杆体202上开设有槽,所述滑轮201安装在槽的顶端,所述拉杆203滑动安装在槽上且垂直于槽的高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使得拉杆拉动更加顺畅。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增加扭转弹簧复位力量的复位弹簧109。复位弹簧的起的作用与扭转弹簧一致,因此其安装时候的力量方向是迫使钳口夹紧的方向,之所以安装后复位弹簧是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可靠夹紧的技术目的而设计的优选实施方式。

优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手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手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铰接;第一手持部和第一夹持部之间、第二手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通过锁紧螺钉锁紧和放松。本实施例公开的结构可以让手持工作面和夹持工作面的倾斜角度便捷的调整,随意翻折调节即可,适应范围更广,调节过程简便。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