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9029发布日期:2020-04-17 17:4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作为照明器件,相对传统照明器件,发光二极管有相当大优势——寿命长、光效高、无辐射、低功耗、绿色环保。目前led主要用于显示屏、指示灯、背光源等领域。

一方面,显示屏用led与传统的led相比,其设计使用电流小,因此对电流突波、以及静电(电流大)较为敏感,容易被击穿。而另一方面,显示屏led尺寸较小,分布较密;当某一芯片被击穿后,就会产生漏电,漏电会产生热,使得靠近的led芯片也容易被烧毁,即现有的显示屏led芯片,其可靠度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静电烧毁。而在显示屏使用过程中,静电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因素:如在组装和日常使用过程中,人体会带有静电,往往就会造成显示屏led被击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其可靠度高,可有效减少烧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其包括:

衬底;

设于衬底上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依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

设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透明导电层;

设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第一电极;和

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设有至少一个不贯穿所述透明导电层的孔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孔洞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孔洞为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孔洞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中心区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孔洞包括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边缘区,所述第二孔洞设于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中心区;所述第一孔洞的深度<第二孔洞的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由azo、ito、zno、izo或gzo中的一种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由ito制成,其厚度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透明导电层上的钝化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透明导电层设置了孔洞,有效避免了电流集中,使得正反电性距离拉远,电流能够良好的散开,提高了芯片可靠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不同位置孔洞的深度控制,有效实现了电流突波、静电电流的均匀分布,有效防止了经典烧毁,提升了芯片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高可靠度的显示屏led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度的显示屏芯片,其包括衬底1、外延层2、透明导电层3、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其中,外延层2依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21、有源层22和第二半导体层23;透明导电层3设于第二半导体层23上方,第一电极1设于第一半导体层21上,第二电极5设于透明导电层3上。其中,透明导电层3上设有至少一个孔洞31,其不贯穿透明导电层31。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led芯片中,由于透明导电层整体电阻率较低,因此当电流突波、静电电流(电流较大)进入led芯片后,会以最短路径从第二电极5流向第一电极4,很容易造成电流集中,从而造成烧毁问题,会造成led芯片的可靠度下降。而由于显示屏用led芯片的设计使用电流小,这种烧毁现象就会更加容易出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电流拥挤的地方设置了孔洞31,孔洞可大幅度提升其所在位置的透明导电层3的电阻率,强制大电流分散,从而减小烧毁发生的几率,大幅度提升显示屏led芯片的可靠度。

具体的,孔洞31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圆形或椭圆形,此两种形状对电流扩散作用较佳;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之中,孔洞31为椭圆形(图2),椭圆形孔洞31能够有效地强制分散大电流,防止静电烧毁问题。同时,椭圆形孔洞31容易光刻刻蚀。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之中,为了实现孔洞31对于电流的充分分散功能,将孔洞31设在透明导电层3的中心区域。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之中,孔洞31包括第一孔洞32和第二孔洞33,其中,第一孔洞33设于透明导电层3的边缘区,第二孔洞34设于透明导电层的中心区域;且第一孔洞的深度<第二孔洞的深度。通过不同深度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可有效控制透明导电层3各个区域的电阻率,有效控制电流的分散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屏led芯片的可靠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透明导电层3设置孔洞,有效实现了大电流的充分分散,提升了显示屏led芯片的可靠度。但是,设置孔洞3的透明导电层3电阻率整体提升,会使得显示屏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较小电流)显示效果较差,为此,需要对透明导电层3以及孔洞31的具体性质加以控制。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导电层3为zno层、azo层、gzo层、izo层或ito层;但不限于此;优选的,透明导电层4为ito层;ito层的带隙宽,透光率高,且电阻率低,使得较小电流容易分散。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明导电层3采用磁控溅射(pvd)工艺形成,其形成的透明导电层3具有致密度良好、成膜均匀的优点,在后期形成孔洞31时,可有效防止透明导电层3被穿透;同时,由于成膜均匀,使得其电阻率相对均匀,有利于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小电流的分散。

进一步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中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优选的,控制透明导电层3的厚度为较厚的透明导电层3可防止透明导电层3被穿透,也有利于正常使用过程中小电流的分散。

此外,为了维持正常使用状态以及提升可靠度之间的平衡,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孔道31的横截面积与透明导电层的横截面积之比为(0.05~0.3):1,优选的为(01.~0.3):1;当孔道面积小于透明导电层面积的0.05倍时,无法实现对电流突波、静电电流的有效分散,无法提升显示屏led芯片的可靠度;当孔道面积大于透明导电层面积的0.3倍时,则会对显示屏led芯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具体的,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之中,led芯片还包括钝化层6;钝化层6覆盖第一半导体层21表面和侧壁、第二半导体层22表面和侧壁、透明导电层3表面和侧壁、第一电极4表面和侧壁、第二电极5表面和侧壁以及有源层22侧壁。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表面通过刻蚀暴露出钝化层6外。钝化层6可有效保护led芯片。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由cr、al、ti、pt、ni、au、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优选的,第一电极5与第二电极6由cr、al、ti、pt和au制成,其结构为,cr层,依次设于cr层上的al层、ti层、pt层和au层。其中,cr层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防止合金层脱落,且可与半导体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al层能够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有利于提升led芯片的整体性能;同时为了防止al层中的al迁移,在al层上部设置了ti层;pt与au具有导电性良好,稳定,延展性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