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8715发布日期:2020-04-03 15:0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插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进行跨国差旅的人数不断增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发展的过程不同,所制定的插座的标准也会不一致。目前,世界上的用电插脚存在许多标准,包括中国标准、美国标准、欧洲标准、英国标准等,每个国家使用的插脚形状不同,比如中国标准的插脚特征是三个或两个扁头,美国标准的插脚,其特征是一圆两扁。当我们购买进口的电器时,往往会发现其附带的插头或者插座不能与现有的插座或插头相匹配;或者当人们需要频繁来回多个国家时,所携带的电器产品的插头无法与当地的电源插座相匹配,就需要分别携带适用于各个国家的转换插座,导致需要携带的转换插座的数量较多,携带的转换插座较为凌乱,给工作和日常带来不便。另外,欧洲各国之间的来往较为密切,而德国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插座标准不同,使人们在欧洲跨国出行时会因为携带不同插座而给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换插座无法同时满足多个国家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多个国家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插座,包括第一转换插座、第二转换插座和/或第三转换插座,所述第二转换插座与所述第一转换插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转换插座与所述第一转换插座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换插座为符合德标或欧标的插座,所述第二转换插座为符合美标的插座,所述第三转换插座为符合英标或澳标的插座;其中,所述第一转换插座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凸台通过收缩机构连接的第二凸台和在所述第二凸台上设置的适应于德标或欧标的第一插脚,所述第二凸台通过所述收缩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凸台处于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收缩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凸台内部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卡合,在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内设有与所述弹性件一体连接的卡块,所述卡块能够使所述第二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一凸台处于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凸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伸出端,以使所述第二凸台分别处于伸出或收缩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支腿和卡齿,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侧壁上,所述卡齿设置于所述支腿的相反侧,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第二凸台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插脚上设置有连接块,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所述弹簧的伸缩来调整两个所述第一插脚间的距离以使其适应于韩国或小南非国家的插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头和挡块,所述连接头上设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插脚相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挡块之间形成滑槽,两个所述连接块的挡块相互卡合至所述滑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连接至两个所述挡块的内侧,通过所述弹簧的伸缩能够调整两个第一插脚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转换插座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孔,所述第一插座孔包括国标五孔插座孔和英标插座孔,所述国标五孔插座孔和英标插座孔交叉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转换插座上设置有第二插脚,所述第二插脚为可折叠插头,在所述第二转换插座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收纳所述第二插脚的槽位,使所述第二插脚能够打开或折叠;在所述第二转换插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插座孔,在所述第二转换插座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插座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三转换插座上设置有第三插脚,所述第三插脚包括英标插头和澳标插头,所述英标插头和澳标插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推扭和第二推扭,所述第一推扭和第二推扭能够分别调节所述英标插头和澳标插头的伸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三转换插座上设置有第四插座孔,所述第一转换插座通过所述第一插脚与所述第四插座孔相插接连接所述第三转换插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三转换插座内部设置有滑动杆、插座弹片和插脚弹片,所述插座弹片包括分别对应设置于第四插座孔下端的零线插座弹片和火线插座弹片,所述零线插座弹片和火线插座弹片的侧边分别设置有零线滑动杆和火线滑动杆,所述零线滑动杆和所述火线滑动杆的下端分别与火线插座弹片和零线插座弹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零线滑动杆和火线滑动杆的下端外侧分别设置有火线插脚弹片和零线插脚弹片,所述火线插脚弹片和零线插脚弹片分别与第三插脚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插座,通过设置第一转换插座、第二转换插座和第三转换插座,使该转换插座能够实现德标插头、欧标插头、美标插头、英标插头以及澳标插头的使用功能;并且通过在第一转换插座上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通过收缩机构使第二凸台能够相对于第一凸台在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间转换,同时将第一插脚的直径设置为同时适应于德标和欧标的形式,使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能够同时作为德标和欧标插头使用。当第二凸台相对于第一凸台处于伸出状态时,该第一转换插座作为欧标插头使用,当第二凸台相对于第一凸台处于收缩状态时,该第一转换插座作为德标插头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换插座,通过在第一凸台内部设置弹性件,在第二凸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使弹性件与第一限位槽卡合时,第二凸台收缩在所述第一凸台内,该转换插座作为德标插头使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卡合时,第二凸台伸出于所述第一凸台,该转换插座作为欧标插头使用。通过在第一插脚上设置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从而通过弹簧的伸缩改变两个第一插脚之间的距离,使该转换插座能够适应于韩国和小南非等国家;通过将第二转换插座的第二插头插入第一转换插座的第一插孔中,将第一转换插座的第一插脚插接在第三转换插座的第四插座孔中,能够实现三种不同插座的拼接,减小插座的占用体积,使携带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第二凸台伸出于第一凸台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二凸台伸出于第一凸台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二凸台位于第一凸台内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弹簧为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弹簧为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转换插座的底座底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二转换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三转换插座为英标插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三转换插座为澳标插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三转换插座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三转换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三种插座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换插座;11-底座;111-国标五孔插座孔;112-英标插座孔;12-第一凸台;121-开口;122-第一凹槽;123-凸条;13-第二凸台;131-第一限位槽;132-第二限位槽;14-第一插脚;15-弹性件;151-卡块;152-支腿;153-卡齿;16-连接块;161-连接头;162-挡块;163-滑槽;17-弹簧;2-第二转换插座;21-第二插脚;22-槽位;23-第二插座孔;24-usb充电口;25-第三插座孔;3-第三转换插座;31-英标插头;32-第一推扭;33-澳标插头;34-第二推扭;35-插接定位槽;351-卡扣;352-第二凹槽;36-第四插座孔;371-零线滑动杆;3711-零线凸起;3712-零线连接弹片;372-火线滑动杆;3721-火线凸起;3722-火线连接弹片;381-零线插座弹片;382-火线插座弹片;391-零线插脚弹片;392-火线插脚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插座,包括第一转换插座1、第二转换插座2和/或第三转换插座3,第一转换插座1的一端与第二转换插座2可拆卸连接,第一转换插座1的另一端与第三转换插座3可拆卸连接。第一转换插座1为符合德标或欧标的插座,第二转换插座2为符合美标的插座,第三转换插座3为符合英标或澳标的插座。其中,第一转换插座1包括底座11、与底座11固定连接的第一凸台12、与第一凸台12通过收缩机构连接的第二凸台13和在第二凸台13上设置的适应于德标或欧标的第一插脚14,第二凸台13通过收缩机构能够相对于第一凸台12处于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通过设置有第一转换插座1、第二转换插座2和/或第三转换插座3,使转换插座能够适应于德标、欧标插座、美标插座、英标以及澳标插座。第一转换插座1的第二凸台13能够相对于第一凸台12处于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以使第一转换插座1能够作为德标或欧标插头使用。德标插头连接插脚的绝缘塑胶为圆形,圆外径为36.5mm。欧标插头连接插脚的绝缘塑胶为类矩形,塑胶大小为13x35mm,斜宽为26mm。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换插座1的第一凸台12为圆形对应于德标的圆形绝缘塑胶,第二凸台13为类矩形对应于欧标的类矩形绝缘塑胶,第二凸台13的长边小于第一凸台12的直径。当第二凸台13相对于第一凸台12处于伸出状态时,该转换插座适应于欧标,当第二凸台13相对于第一凸台12处于收缩状态时,该转换插座适应于德标。德标插头的插脚的直径为4.8mm,欧标插头的插脚的直径为4.0mm,而德标插座同时适应于插脚直径为4.0mm和4.8mm的插头,所以将第一插脚14的直径设置为4.0mm,第一插脚14的顶部设置为圆头,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换插座1可以适应于德标和欧标插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图6所示,收缩机构包括在第一凸台12内部设置的弹性件15,弹性件15与第二凸台13相卡合。在第一凸台12上设有开口121,在开口121内设有与弹性件15一体连接的卡块151,卡块151能够使第二凸台13相对于第一凸台12处于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当卡块151向第一凸台12的外侧方向拨动时,弹性件15与第二凸台13相分离,此时能够拉动第一插脚14来调整第二凸台13相对于第一凸台12的状态,当不推动卡块151时,在弹性件15的弹性力作用下,弹性件15与第二凸台13相卡合,从而固定第二凸台13相对于第一凸台12的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图6所示,在第二凸台13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31和第二限位槽132。第一限位槽131相对于第二限位槽132位于第二凸台13的伸出端,以使第二凸台13分别处于伸出或收缩状态时弹性件15分别位于第二限位槽132和第一限位槽131内。弹性件15与第二限位槽132和第一限位槽131的卡合结构,使该收缩机构结构简单,第二凸台13相对于的第一凸台12的状态较为稳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弹性件15包括支腿152和卡齿153,支腿152固定于第一凸台12侧壁上,卡齿153设置于支腿152的相反侧,支腿152与卡齿153为一体式结构。支腿152与卡齿153分别设有两个,使弹性件15两侧的支腿152和卡齿153形成对称结构。卡块151设置于支腿152与卡齿153之间的过渡段的上面。弹性件15为塑胶材质,两侧的支腿152形成弧形结构,为弹性件15提供弹性力。弹性件15通过卡齿153与第二凸台13卡合。弹性件15的使用减少弹簧的使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弹性力。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7~图8所示,在第一插脚14上设置有连接块16,在两个连接块16之间设置有弹簧17,通过弹簧17的伸缩来调整两个第一插脚14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插脚14的直径为4.0mm,而韩国和小南非等国家的插座内的弹片结构只用于插脚直径为4.8mm和5.0mm的插头,直径为4.0mm的插头插入这些国家的插座内容易松动,甚至会掉落,容易导致接触不良从而损坏用电器。因此通过弹簧17的收缩能够调整两个第一插脚14间的距离,使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的第一插脚14用于韩国和小南非等国家的插座时,通过弹簧17的作用,使第一插脚14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插座,通过接触插座内的弹片通电。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7~图8所示,连接块16包括连接头161和挡块162,连接头161上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第一插脚14相连接,连接头161向一侧延伸连接挡块162,连接头161与挡块162为一体式结构,使连接头161与挡块162之间形成滑槽,两个连接块16的挡块162相互卡合至另一个连接块16的滑槽内,弹簧17的两端连接至两个挡块162的内侧,通过弹簧17的伸缩能够调节两个第一插脚14之间的距离。弹簧17在压缩状态时,两个第一插脚14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在弹簧17的作用下,两个第一插脚14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从而适应于欧标插座。当弹簧17处于伸展状态时,两个第一插脚14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适应于韩国和小南非等国家的插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在第一转换插座1的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孔,第一插座孔包括国标五孔插座孔111和英标插座孔112,国标五孔插座孔111和英标插座孔112交叉设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在第二转换插座2上设置有第二插脚21,第二插脚21为可折叠插头,在第二转换插座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收纳第二插脚21的槽位22,使第二插脚21能够打开或折叠;在第二转换插座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插座孔23,在第二转换插座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插座孔25。优选的,第二插座孔23为两极插座孔,第三插座孔25为国际半圆插座孔。通过分别在侧面和底面上设置插座孔使插座孔的排列位置更实用,避免将两种插孔设置在同一表面上,而出现的同时使用时相互干扰的状况,从而减小第二转换插座2的设计体积。优选的,在第二转换插座2的侧面上还设置有usb充电口24,具有usb充电功能,使其适应性更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1~图12所示,在第三转换插座3上设置有第三插脚,第三插脚包括英标插头31和澳标插头33,英标插头31和澳标插头33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推扭32和第二推扭34,第一推扭32和第二推扭34能够分别调节英标插头31和澳标插头33的伸缩。其中,英标插头31的插脚连接在一块连接板上并连接有第一推扭32,第一推扭32通过行程槽突出于外壳外表面,澳标插头33的插脚连接在另一块连接板并连接有第二推扭34,第二推扭34通过另一个行程槽突出于外壳外表面,两块连接板错开设置。当向上推动第一推扭32时,英标插头31伸出于第三转换插座3的上表面,实现英标插头31的功能。当向上推动第二推扭34时,澳标插头33伸出于第三转换插座3的上表面,实现澳标插头33的功能。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第三转换插座3上设置有插接定位槽35,在定位槽35内设置有第四插座孔36,第四插座孔36为德标插座孔。插接定位槽35的周边设置有卡扣351和第二凹槽352,在第一凸台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22和凸条123,第一凹槽122和凸条123分别与卡扣351和第二凹槽352相卡接,第一插脚14与第四插座孔36插接,从而使第一转换插座1与第三转换插座3卡接,能够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与紧凑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在第三转换插座3内部设置有滑动杆、插座弹片和插脚弹片,插座弹片包括分别对应设置于第四插座孔36下端的零线插座弹片381和火线插座弹片382,零线插座弹片381和火线插座弹片382的侧边分别设置有零线滑动杆371和火线滑动杆372。零线滑动杆371和火线滑动杆372的上端分别设有流线型零线凸起3711和火线凸起2721,下端分别设有零线连接弹3712和火线连接弹片3722。零线凸起3711和火线凸起2721分别凸出于零线插座弹片381和火线插座弹片382的上侧,零线连接弹3712和火线连接弹片3722分别与火线插座弹片382和零线插座弹片381通过导线连接。零线连接弹3712和火线连接弹片3722外侧分别设置有火线插脚弹片392和零线插脚弹片391,且零线连接弹3712与火线插脚弹片392和火线连接弹片3722与零线插脚弹片39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火线插脚弹片392和零线插脚弹片391分别与第三插脚的火线和零线相连接。当第一插脚14的零线插脚插入第四插座孔36时触碰零线滑动杆371的上端的零线凸起3711,由于杠杆作用使零线滑动杆371的上端向内侧倾斜,零线滑动杆371下端的零线连接弹片3712向外侧倾斜接触火线插脚弹片392的上端,进而连接第三插脚的火线插脚。若第一插脚14的火线插脚不插入,则火线滑动杆372无法与零线插脚弹片391连接,因此无法形成连通线路,不会导电,只有当两个插脚同时插入第四插座孔36时,插座才能通电使用,从而具有触电保护作用,使插座的使用更加安全。

上述第一转换插座1、第二转换插座2和第三转换插座3内的电路部分、导电铜片等为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做过多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通过设置第一转换插座1、第二转换插座2和第三转换插座3分别实现德标插头或欧标插头,美标插头,英标插头或澳标插头的功能,同时在转换插座上设置有多种插孔,能够适应于多个国家的使用需求。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插座能够通过将第二转换插座2的第二插头21插入第一转换插座1的第一插孔111中,将第一转换插座1的第一插脚14插接在第三转换插座3的第四插座孔36中,实现三种不同插座的拼接。三种转换插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拼接后在全球多个国家使用。根据出行需要,当只去往一个国家时,可以单独携带一种转换插座,当去往多个国家时,可以选择携带任意两种或者三种转换插座。每种转换插座的插头都具有收起和拼接的功能,以减少体积,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