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562发布日期:2020-03-27 13:5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高效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绞线机(3张)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最终呈螺旋状,达到线材束的工艺要求,方便线束的安装与装配,同时还能够使线束屏蔽其他的信号,达到防止其受其他信号干扰的目的。现有技术的绞线机一般是将多根单线固定好以后,利用人工控制机器实现线束的旋转缠绕,待工人感觉缠绕圈数差不多的时候,将机器停止,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绞线精度高,同一规格的线束缠绕圈数及缠绕均匀度往往差别较大,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绞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上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两夹持平台,所述两夹持平台上均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夹持机构,且所述两夹持平台上的夹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平台上的两安装座和穿设于所述两安装座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配合,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两安装座之间的部分套设有两皮带轮,且相邻的两夹持机构的转轴均通过皮带驱动连接,所述转轴朝向机架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束的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多根电线组合成的线材束的两端分别夹紧在两夹持平台上的夹持机构上,然后夹持机构在设置在机架上的对应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两夹持平台上的夹持机构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将线材束绞合在一起,完成电线的绞合过程,此时夹持机构停止转动,并松开线材束,线材束掉落到容纳槽中,且本实用新型的两夹持平台上均设置有多个夹持机构,因此可以同时对多个线材束进行绞合,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两夹持平台分别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驱动其在导轨上来回移动,用以调节两夹持平台之间的距离,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绞合不同长度的线材束。

其中,并列设置的夹持机构中,位于两侧的夹持机构中的其中一个的转轴上的其中一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以使该转轴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其他转轴转动,且本实用新型中各夹持机构上的转轴均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相邻的转轴驱动连接,因此同一夹持平台上的转轴均可以在同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同一夹持平台上的各夹持机构同步转动,以保证再每一夹持机构上的线材束的绞合进度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对各线材束的绞合情况进行同一调节,便于操作。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供转轴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线材束的传感器。

挡板用于防止在将线材束夹持到夹持机构上时伸入到夹持机构后方的转轴处,从而避免造成电线和设备的损坏,另外,夹持机构的两侧的连接杆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两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较小,将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置在线材束在夹持机构的预设夹持位置出,可以用于检测线材是否被夹持在正确的位置,以保证线材束绞合的精确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两侧的滑杆和支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且所述夹持平台与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滑杆的外侧,且所述支撑杆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夹持平台的侧面相抵接。

其中,滑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容纳槽的两侧,两滑杆均与夹持平台可滑动的连接,因此能使得夹持平台保持水平,避免夹持平台偏转,以增加线材束的绞合精度;另外,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杆的外侧,支撑杆上设置的滚轮与夹持平台的侧边抵触,从而避免夹持平台在滑杆上偏移,进一步地保证线材束的绞合精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杆通过固定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台的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且所述固定台的上端的宽度值小于所述滑杆的直径值,所述夹持平台对应所述滑杆和固定台设置有与所述滑杆和固定台相匹配的滑槽。

固定台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可以用于支撑滑杆,从而可以避免滑杆因承重而发生形变,进而保证夹持平台在滑杆上始终保持直线运动,以进一步提高绞线的精度;另外,固定台的上端的宽度值小于所述滑杆的直径值,当与滑杆和固定台相匹配的滑槽套设在滑杆和固定台上后,可以防止夹持平台相对于滑杆跳动,可以进一步保证夹持平台始终在滑杆上做直线运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对于线材束的绞合精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平行所述转轴设置。

放置槽用于放置电线,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拿取,以将其夹持在夹持机构上。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平行所述放置槽设置。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尺。

刻度尺用于操作人员对电线的长度进行测量,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书写的白板。

可以在白板上对产品的要求进行标注,以供操作人员在操作是进行查看。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杆上还设置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夹持平台固定连接。

置物台用于放置各种工具,其通过连接部与夹持平台固定连接,因此其会随着夹持平台的移动而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拿取工具对夹持平台进行操作。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多根电线组合成的线材束的两端分别夹紧在两夹持平台上的夹持机构上,然后夹持机构在设置在机架上的对应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两夹持平台上的夹持机构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将线材束绞合在一起,完成电线的绞合过程,此时夹持机构停止转动,并松开线材束,线材束掉落到容纳槽中,且本实用新型的两夹持平台上均设置有多个夹持机构,因此可以同时对多个线材束进行绞合,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绞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绞线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绞线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高效绞线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容纳槽,12-夹持平台,121-安装座,122-转轴,123-皮带轮,124-皮带,125-夹持机构,126-挡板,127-连接杆,131-滑杆,132-固定台,141-支撑杆,142-滚轮,15-放置槽,17-置物台,18-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一种高效绞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容纳槽11,所述容纳槽11的上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可移动地设置有两夹持平台12,所述两夹持平台12上均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夹持机构125,且所述两夹持平台12上的夹持机构12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持机构125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平台12上的两安装座121和穿设于所述两安装座121的转轴122,所述转轴122与所述安装座121可转动地配合,所述转轴122位于所述两安装座121之间的部分套设有两皮带124轮123,且相邻的两夹持机构125的转轴122均通过皮带124驱动连接,所述转轴122朝向机架1内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线材束的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多根电线组合成的线材束的两端分别夹紧在两夹持平台12上的夹持机构125上,夹持机构125可以为夹子等现有夹持结构,然后夹持机构125在设置在机架1上的对应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两夹持平台12上的夹持机构125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将线材束绞合在一起,完成电线的绞合过程,此时夹持机构125停止转动,并松开线材束,线材束掉落到容纳槽11中,且本实用新型的两夹持平台12上均设置有多个夹持机构125,因此可以同时对多个线材束进行绞合,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两夹持平台12分别通过设置在机架1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以为油缸,驱动其在导轨上来回移动,用以调节两夹持平台12之间的距离,以使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绞合不同长度的线材束。

其中,并列设置的夹持机构125中,位于两侧的夹持机构125中的其中一个的转轴122上的其中一个皮带124轮123通过皮带124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以使该转轴122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其他转轴122转动,且本实用新型中各夹持机构125上的转轴122均通过皮带124和皮带124轮123与相邻的转轴122驱动连接,因此同一夹持平台12上的转轴122均可以在同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同一夹持平台12上的各夹持机构125同步转动,以保证再每一夹持机构125上的线材束的绞合进度保持一致,从而可以对各线材束的绞合情况进行同一调节,便于操作。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座121之间还设置有挡板126,所述挡板126上设置有供转轴122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127,所述连接杆127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线材束的传感器。

挡板126用于防止在将线材束夹持到夹持机构125上时伸入到夹持机构125后方的转轴122处,从而避免造成电线和设备的损坏,另外,夹持机构125的两侧的连接杆127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两连接杆127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由于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较小,将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置在线材束在夹持机构125的预设夹持位置出,可以用于检测线材是否被夹持在正确的位置,以保证线材束绞合的精确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两侧的滑杆131和支撑杆141,所述滑杆131与所述转轴122平行设置,且所述夹持平台12与所述滑杆131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杆141竖直设置于所述滑杆131的外侧,且所述支撑杆14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142,所述滚轮142与所述夹持平台12的侧面相抵接。

其中,滑杆13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容纳槽11的两侧,两滑杆131均与夹持平台12可滑动的连接,因此能使得夹持平台12保持水平,避免夹持平台12偏转,以增加线材束的绞合精度;另外,支撑杆14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杆131的外侧,支撑杆141上设置的滚轮142与夹持平台12的侧边抵触,从而避免夹持平台12在滑杆131上偏移,进一步地保证线材束的绞合精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杆131通过固定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固定台的横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且所述固定台132的上端的宽度值小于所述滑杆131的直径值,所述夹持平台12对应所述滑杆131和固定台132设置有与所述滑杆131和固定台132相匹配的滑槽。

固定台13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可以用于支撑滑杆131,从而可以避免滑杆131因承重而发生形变,进而保证夹持平台12在滑杆131上始终保持直线运动,以进一步提高绞线的精度;另外,固定台132的上端的宽度值小于所述滑杆131的直径值,当与滑杆131和固定台132相匹配的滑槽套设在滑杆131和固定台132上后,可以防止夹持平台12相对于滑杆131跳动,可以进一步保证夹持平台12始终在滑杆131上做直线运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对于线材束的绞合精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放置槽15,所述放置槽15平行所述转轴122设置。

放置槽15用于放置电线,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拿取,以将其夹持在夹持机构125上。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15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平行所述放置槽15设置。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15的底部或者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尺。

刻度尺用于操作人员对电线的长度进行测量,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书写的白板18。

可以在白板18上对产品的要求进行标注,以供操作人员在操作是进行查看。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杆131上还设置有置物台17,所述置物台17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夹持平台12固定连接。

置物台17用于放置各种工具,其通过连接部与夹持平台12固定连接,因此其会随着夹持平台12的移动而移动,方便操作人员拿取工具对夹持平台12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