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6139发布日期:2020-04-14 20:3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选频装置,其可以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利用滤波器的这种选频作用,可以滤除干扰噪声或进行频谱分析,达到用户的某些特定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滤波器的体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以更小的外形来实现更优的性能显得至关重要,而滤波器的拓扑结构直接影响到整个滤波器的尺寸,以简单的拓扑结构实现更多的交叉耦合来保证更优的性能才能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如何设置简单的拓扑结构并增加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规的滤波器要实现感性交叉耦合一般通过耦合片来达成,但是通过耦合片来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偏小、不适合量产。并且,在滤波器的量产过程中,滤波器的装配和滤波器来料存在一定的公差而导致返工,使得滤波器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在量产过程中对来料的加工精度的要求会比较高,使得加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滤波器不适合量产,滤波器的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偏小、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波器,其包括壳体、扣合所述壳体的盖板及交叉耦合片,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交叉耦合片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间隔,所述底板形成多个并列间隔设置的谐振柱,第一个所述谐振柱的底部外周缘和第三个所述谐振柱的底部外周缘均向所述侧板延伸形成有连接部,所述交叉耦合片包括主体和自所述主体中部向所述盖板延伸的延伸片,所述交叉耦合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将所述交叉耦合片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多个耦合螺杆,所述盖板设有对应多个所述耦合螺杆的多个调试螺孔,多个所述耦合螺杆对应穿设多个所述调试螺孔,多个所述耦合螺杆均与所述交叉耦合片耦合并间隔,所述延伸片与靠近所述延伸片的侧板之间耦合有一所述耦合螺杆,所述谐振柱也耦合有所述耦合螺杆,多个所述耦合螺杆与所述谐振柱间隔。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有谐振腔,所述耦合螺杆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谐振腔,所述耦合螺杆可沿垂直所述盖板方向在所述调试螺孔内移动,以调节所述耦合螺杆与所述交叉耦合片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谐振腔内的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交叉耦合片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部设有固定槽,通过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交叉耦合片与两个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将所述交叉耦合片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配合以限定信号流经多个所述谐振柱的次序。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和所述盖板表面镀银或镀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滤波器的壳体内设置交叉耦合片,交叉耦合片形成有向盖板延伸的延伸片,作为交叉耦合片的一部分的延伸片增大了滤波器内的电容感应面积,所以增加了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交叉耦合片以及成品的滤波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滤波器组装方便,体积较小,提升了滤波器量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可减少产品的返工、降低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部分滤波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i-i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i-i向的另一视角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目前,常规的滤波器要实现感性交叉耦合一般通过耦合片来达成,但是通过耦合片来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偏小、不适合量产。并且,在滤波器的量产过程中,滤波器的装配和滤波器来料存在一定的公差而导致返工,使得滤波器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在量产过程中对来料的加工精度的要求会比较高,使得加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本实用新型在滤波器100的壳体10内设置交叉耦合片30,交叉耦合片30形成有向盖板20延伸的延伸片32,作为交叉耦合片30的一部分的延伸片32增大了滤波器100内的电容感应面积,增加了滤波器100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100包括壳体10、扣合壳体10的盖板20及交叉耦合片30,壳体10包括底板11和自底板11向上延伸的侧板12,交叉耦合片30与底板11和侧板12间隔,底板11形成多个并列间隔设置的谐振柱13,第一个谐振柱13的底部外周缘和第三个谐振柱13的底部外周缘均向侧板12延伸形成有连接部131,交叉耦合片30包括主体31和自主体31中部向盖板20延伸的延伸片32,交叉耦合片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31固定连接以将交叉耦合片30固定于壳体10内。

本实用新型在滤波器100的壳体10内设置交叉耦合片30,交叉耦合片30形成有向盖板20延伸的延伸片32,作为交叉耦合片30的一部分的延伸片32增大了滤波器100内的电容感应面积,增加了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交叉耦合片30以及成品的滤波器100的结构相对简单,滤波器100组装方便,体积较小,提升了滤波器100量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可减少产品的返工、降低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地,滤波器100大致呈矩形体,其包括壳体10和盖板20,盖板20扣合壳体10。壳体10包括一底板11和自底板11的四周边缘向上延伸的四个侧板12。盖板20与侧板12上可均设置固定螺孔,通过固定螺钉穿设盖板20与侧板12上的固定螺孔,或在壳体10内设置与固定螺钉对应的固定结构,固定螺钉穿设盖板20的固定螺孔以及该固定结构,以将盖板20该设于壳体10上。在更多的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卡合固定、焊接固定等方式将盖板20盖设于壳体10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谐振柱13为三个,三个谐振柱13等距间隔且并列设置于底板11上,谐振柱13呈中空的圆筒状。在第一个谐振柱13与第三个谐振柱13朝向交叉耦合片30的一侧延伸形成两个连接部131。连接部131为绝缘材料。请结合图4与图5,连接部131具备一定高度,以使交叉耦合片30与底板11和侧板12间隔,使得交叉耦合片30相对壳体10绝缘设置,避免影响交叉耦合片30的交叉耦合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延伸片32为一个,一个延伸片32自交叉耦合片30靠近侧板12的中部边缘向盖板20延伸形成,如此,既增加了交叉耦合片30的电容反应面积,以增加耦合调谐量,同时使得交叉耦合片30的结构也较为简单规则,设置难度较低,便于生产制造。

在更多的实施例中,谐振柱13的数量可以为其他,连接部131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交叉耦合片30可以与更多或更少数量的连接部131固定连接,在保证交叉耦合片30相对壳体10稳固性的前提下具体设置即可;延伸片32的数量还可以为2个、3个、4个等多个,以进一步提高交叉耦合片30的电容反应面积以及增加滤波器100的耦合调谐量,延伸片32还可设置于交叉耦合片30的其他位置,以适应更多的滤波器100规格,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即可。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更进一步地,滤波器100还包括多个耦合螺杆40,盖板20设有对应多个耦合螺杆40的多个调试螺孔21,多个耦合螺杆40对应穿设多个调试螺孔21,多个耦合螺杆40均与交叉耦合片30耦合并间隔,延伸片32与靠近延伸片32的侧板12之间耦合有一耦合螺杆40,谐振柱13也耦合有耦合螺杆40,多个耦合螺杆40还与谐振柱13间隔。

耦合螺杆40采用金属制成,耦合螺杆40与调试螺孔21之间的配合度好,耦合螺杆40穿设调试螺孔21并可相对调试螺孔21运动,耦合螺杆40进入壳体10的深度可控,不会因为过度深入滤波器100内而造成电容的过量变化,以达到在预设范围内调试滤波器100内的电容的目的,并根据具体的调试需求设置耦合螺杆40的数量。延伸片32主要与靠近延伸片32的侧板12之间的耦合螺杆40产生电容反应,延伸片32增大了交叉耦合片30与该耦合螺杆40之间的耦合面积,以增大滤波器100的耦合调谐量,其余的耦合螺杆40与谐振柱13以及壳体10内的其他结构间隔,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以达到调整滤波器100的耦合调谐量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在谐振柱13远离底板11的一端设置法兰环,法兰环的外径大于谐振柱13的外径,可防止因误操作或其他原因造成耦合螺杆40与谐振柱13的接触,导致滤波器100内的电容发生变化,使得调试数据错误。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至图5,更进一步地,底板11与侧板12围成有谐振腔14,耦合螺杆40至少部分插设于谐振腔14,耦合螺杆40可沿垂直盖板20方向在调试螺孔21内移动,以调节耦合螺杆40与交叉耦合片30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谐振腔14内的电容。

具体地,谐振腔14即壳体10内的空间,当滤波器100接入信号时,谐振腔14内可产生电容反应并形成谐振回路,耦合螺杆40沿垂直盖板20方向在调试螺孔21内移动(升降),以调整自身相对交叉耦合片30之间的距离,同时调整了耦合螺杆40与谐振腔14的反应面积,达到调节谐振腔14内电容的目的。耦合螺杆40进入该谐振腔14内的深度以及设置于谐振腔14内的耦合螺杆40的数量,影响了耦合螺杆40与谐振腔14产生电容反应的反应面积,可直接影响谐振腔14内的电容变化,根据耦合螺杆40通过调试螺孔21的相对活动改变在谐振腔14的反应面积,达到在预设范围内调试耦合调谐量的目的。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与图2,更进一步地,滤波器100还包括固定件15,交叉耦合片30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图未示),连接部131设有固定槽(图未示),通过固定件15穿设固定孔与固定槽,以使交叉耦合片30与两个连接部131固定连接,以将交叉耦合片30固定设置于壳体1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件15可以为绝缘螺钉,固定孔可以为一般的圆孔或螺孔,固定槽为螺孔,通过固定件15(绝缘螺钉)、交叉耦合片30两端的固定孔与连接部131的固定槽(螺孔)的配合,将交叉耦合片30固定于壳体10内,交叉耦合片30在滤波器100内的稳固性较高,并且便于自壳体10拆卸,重复性较高。在别的实施例中,交叉耦合片30还可通过其他方式与连接部131固定连接,如胶粘固定、绝缘铆钉固定等方式,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选择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实施例五

更进一步地,滤波器100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0的信号输入端(图未示)与信号输出端(图未示),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配合以限定信号流经多个谐振柱13的次序。

当从外界接入信号时,外界的信号源与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将信号导入滤波器100内,信号在滤波器100内调试后,再由信号输出端导出至外界的信号接收端。具体地,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可以分别设置在壳体10相对的两端,如信号输入端设置于图3所示的壳体10的左端,则信号输出端可以设置于右端,此时信号先流经左侧第一个谐振柱13,再至中间的谐振柱13,最后流经右侧的谐振柱13,由信号输出端流出,完成信号的输入输出过程;若信号输入端设置于图3所示的壳体10的右端,则信号输出端可以设置于左端,此时信号先流经右侧第一个谐振柱13,再至中间的谐振柱13,最后流经左侧的谐振柱13,由信号输出端流出。即,滤波器100内的信号的流向始终由信号输入端流入,再流经距离信号输入端由近至远的谐振柱13,最后由信号输出端流出。

实施例六

更进一步地,壳体10的内表面和盖板20表面镀银或镀铜。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与盖板2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金属合金,即底板11与侧板12可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如铝。并且,可选择在壳体10的内表面和盖板20的表面电镀形成金属电镀层,如银膜或铜膜,以抑制互调失真。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0的内表面和盖板20的表面电镀形成银膜或铜膜。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壳体10与盖板20的具体材料来选择性地在壳体10的内表面或盖板20表面电镀形成金属镀层或不电镀,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滤波器100的壳体10内设置交叉耦合片30,交叉耦合片30形成有向盖板20延伸的延伸片32,作为交叉耦合片30的一部分的延伸片32增大了滤波器100内的电容感应面积,增加了交叉耦合的可调谐量,交叉耦合片30以及成品的滤波器100的结构相对简单,滤波器100组装方便,体积较小,提升了滤波器100量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可减少产品的返工、降低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