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4959发布日期:2020-05-12 18:3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是在原有钢壳、铝壳、塑壳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动力锂电池,以其更轻、更薄、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放电平台稳定、功率性能出色、环保无污染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玩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移动通讯基站、大型服务器备用ups电源、应急照明、便携移动电源及矿山安全设备等多种领域。

在软包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的侧封边与气袋边封装后都需要将边宽切除一部分,从而保证余下部分边宽的精度,余下边宽通常与电池厚度有关,电池越薄,余下的边宽度也就越窄,以此来达到后面工序将边折起来后,边不会高出电池主体的效果,即不增加电池成品外形体积,提高电池容量的目的。

现有的裁切工艺中,采用两边对称刀片直接冲切,首先需要人工将电池摆上模具后开启冲切,后将裁切好的电池取下装盘送往下一步折边工序,需要非常多的人工和设备完成切边和折边工序,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切边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电芯切边和折边工序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切边装置,包括滑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固定组件、以及沿所述固定组件的移动路径依次固定设置的切边组件、弯曲组件和折边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固定座,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升降并压合固定所述固定座上的电芯的压合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可夹持贴合于所述固定座两侧、且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形成夹持待加工电芯的凹槽的贴合体。

优选的,所述切边组件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电芯滑动方向两侧的滚刀组;所述滚刀组包括两个相切合的滚刀,且待加工电芯两侧边于两个所述滚刀之间通过。

优选的,所述切边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滚刀旋转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多组设置于电芯滑动方向两侧的呈角度设置的滚轮组,每组滚轮组包括两个相切合的滚边轮,且切边后电芯两侧边于两个所述滚边轮之间通过。

优选的,所述折边组件通过第三气缸驱动沿电芯宽度方向夹合电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体优点如下:

(1)在固定座两侧设置有贴合体,与固定座形成一与待加工电池相匹配的凹槽,一次性可供多个待加工电池稳定放置,同时加工,极大的提高了裁切效率。且固定座上设置有压合体,使电池在裁切过程中能保持固定状态,保证裁切的质量。

(2)采用圆形滚刀旋转裁切,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电池的切边工作。

(3)固定组件、切边装置和折边组件于同一直线设置,电池放置于固定组件后沿着滑槽运动即可一次性完成切边与折边工艺,无需工作人员重复多余操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边组件和弯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贴合体;2、滑轨;3、固定组件;31、固定座;32、压合体;;33、第一气缸;4、切边装置;41、电机;42、滚刀;5、弯曲组件;51、滚轮;6、第二气缸;7、折边组件;71、折边装置;72、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在软包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的侧封边与气袋边封装后都需要将边宽切除一部分,现有的裁切工艺中,采用两边对称刀片直接冲切,首先需要人工将电池摆上模具后开启冲切,后将裁切好的电池取下装盘送往下一步折边工序,需要非常多的人工和设备完成切边和折边工序,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请参见图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装料装置,包括滑轨2、滑动设置于滑轨2上的固定组件3、以及沿固定组件3的移动路径依次固定设置的切边组件、弯曲组件5和折边组件7。

具体的,固定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电池的固定座31,为了使电池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在固定座31上方设置有由第一气缸33驱动升降的压合体32;将电池放置完毕后,气缸驱动压合体32下降,将电池夹紧于压合体32和固定座31之间,从而保证电池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电池加工完毕后,第一气缸33驱动压合体32上升,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加工好的电池取下。

由于人工放置电池于固定座31上时存在一定误差,并不能十分准确的将电池与固定座31放置于同一中心线上,如此会使电池加工后边缘会因为误差而不够平整,影响产品品质,且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的将其放正,在放置过程中需要认真仔细的放置,该过程十分耗时耗力。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于固定座31两侧设置有贴合体1,该贴合体1由第二气缸6驱动其沿固定座31宽度方向移动;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工作人员在放置电池时,气缸驱动贴合体1贴合于固定座31两侧,使贴合体1与固定座31形成与电池相匹配的凹槽,工作人员仅需将电池包部分放置于凹槽内,电池其余待切割边缘即会相应的落于凹槽两侧,使电池无需人工校准即可一步到位的放于固定座31中心线上,工作人员一次将多个代加工电池放置于凹槽上,启动装置,第一气缸33驱动压合体32下降,固定电池后,第二气缸6驱动贴合体1相对分离,使固定组件3能够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体1与固定座31形成的凹槽使工作人员一步到位的完成电池位置的摆放;同时,贴合体1使固定于工作台上,并不随着固定座31移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加工时的耗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的,沿电池移动加工方向,固定组件3先经过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切边组件,切边组件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并间隔开的滚刀42,和驱动滚刀42旋转的电机41;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固定组件3顺着滑槽到达切边组件时,压合体32将电池固定于固定座31上,且将电池待切割的侧边暴露于外部,当切边装置4开启时,电机41驱动滚刀42旋转,暴露在外的电池边缘经过滚刀42时被切割下来,电池完成裁切步骤,该过程快捷简便,加工效率高。

具体的,滚刀42为圆形滚刀42,可适应于多种类型的电池。

常见的电池加工工序中,电池裁切好后工作人员需将裁切好的电池取下,送往下一步折边的工序,然后再将其摆放于折边装置71的模具中准备折边,该过程要非常多的人工和设备完成切边和折边工序,效率低下,从而增加了电池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固定组件3经过切边组件的切边后即进入到弯曲组件5,弯曲组件5相对并间隔设置有多组呈角度设置的滚轮51组,每组滚轮51包括两个相切合的滚边轮,电池裁切好的边缘会经过每个滚轮51的间隙中,使电池的边缘逐渐呈现一定的角度弯曲,随后再进入到折边组件7中;固定组件3从压合体32固定完毕后,无论是切边过程还是边缘的弯曲过程,都处于运动状态,无需停下进行,整个过程十分快速,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具体的,固定组件3到达折边组件7时停下,第三气缸72驱动折边组件7向固定组件3向内夹合,使电池上弯曲的边缘进一步的折叠,从而完成折边工序。随后固定组件3沿滑轨2返回贴合体1位置,压合体32在第一气缸33驱动下上升,工作人员将裁切且折边完毕的电池取下后,继续放置待加工电池,如此循环反复操作。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贴合体1于固定座31的贴合形成于电池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使工作人员可一步到位的将电池放于准确位置上准备下一步的裁切;设置压合体32将电池固定在固定座31上,使电池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切边组件具有圆形滚刀42,可适应于多种类型电池的切割;在裁切装置后设置有弯曲组件5,使电池裁切后的边缘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且滚轮51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固定座31无需停下弯曲,仅需在移动过程中即可完成弯曲工序;在固定组件3经过弯曲组件5的弯曲工序后进入到折边组件7中,于折边组件7停下在折边装置71的压合下进行进一步的折边;最后,固定组件3沿着滑轨2返回贴合体1处,工作人员将加工好的电池取下;

整个加工过程采用线性往返运动的方式,且中途停留时间短,整个加工过程十分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的加工效率,且裁切与折边一体化的设置节约了工作人员放置或取下电池的工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