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395发布日期:2020-06-26 21:5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动车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都会配备有充电电池,而充电电池是充电次数有限的可充电的电池,配合充电器使用,市场上一般卖5号、7号,但是也有1号,充电电池的好处是经济、环保、电量足、适合大功率、长时间使用的电器(如随身听、电动玩具等)。充电电池的电压比型号相同的一次性电池低,aa电池(5号充电)是1.2伏,9v充电电池实际上是8.4伏。现在一般充电次数能在1000次左右,截止至2012年2月只有五种:镍镉、镍氢、锂离子、铅蓄、铁锂。

现目前的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由于电动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蓄电池,但是蓄电池的使用情况却难以得知,且蓄电池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容易在充电后发生膨胀而形变,倘若继续充电使用,此时的蓄电池则非常的危险,由于不能及时得知蓄电池是否产生形变,有可能会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蓄电池安装在电动车上后的稳定性也不佳,而蓄电池的散热性能不佳,也会影响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难以得知蓄电池是否发生膨胀而形变,存在安全隐患,且安装稳定性不够,散热性能不佳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包括包括外壳和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安装于外壳内部中端,且所述蓄电池四面中端均相接有负极端子,所述蓄电池顶端相接有至少两个接线端子,且所述外壳四壁均开有若干个散热槽,所述外壳内部四壁的中端均相接有凹盒,且所述凹盒内部均置放有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外壳外部的微调杆,且所述蓄电池四壁中端均相接有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一端均相接有电线,且所述凹盒上端并相邻于外壳内壁均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所述蓄电池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底板相对接的凹槽板,且所述底板上端四角均贯穿有螺栓,四个所述螺栓分别与凹槽板上端四角螺纹连接,所述凹槽板前端中部相接有报警器,且所述外壳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侧开有至少两个与接线端子相对应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负极端子间隔至少1-2mm,且四个所述负极端子均通过每个负极端子上的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四个所述正极端子均通过每个所述正极端子上的电线分别与报警器相接,且所述报警器通过电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盒及活动板均由塑料组成,且所述活动板通过阻尼转轴上下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微调杆与外壳螺纹连接,且所述正极端子随微调杆的转动而活动,并微调杆及外壳均由塑料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位于通槽的正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槽内侧均相接有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接触时,代表蓄电池已经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快速的通过报警器得知,然后及时断电,以免继续充电而使蓄电池发生爆炸,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使电动车在充电时更加安全,而通过打开盖板,便于及时更换蓄电池,底板和凹槽板提高了蓄电池在外壳内的稳定性,且便于快速便捷的把蓄电池安装在凹槽板上,并且凹盒、外壳、活动板及微调杆均由塑料组成,操作整个装置时,可以防止触电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而散热槽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外壳1、蓄电池2、盖板3、通槽4、接线端子5、散热槽6、凹盒7、底板8、电线9、报警器10、凹槽板11、螺栓12、活动板13、正极端子14、负极端子15、阻尼转轴16、微调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包括外壳1和蓄电池2,下面对一种监测保护电动车充电的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蓄电池2安装于外壳1内部中端,且所述蓄电池2四面中端均相接有负极端子,所述蓄电池2顶端相接有至少两个接线端子5,且所述外壳1四壁均开有若干个散热槽6,所述外壳1内部四壁的中端均相接有凹盒7,且所述凹盒7内部均置放有正极端子14,所述正极端子14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至外壳1外部的微调杆17,且所述蓄电池2四壁中端均相接有负极端子15,所述正极端子14和负极端子15一端均相接有电线9,且所述凹盒7上端并相邻于外壳1内壁均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16,所述阻尼转轴1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所述蓄电池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8,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底板8相对接的凹槽板11,且所述底板8上端四角均贯穿有螺栓12,四个所述螺栓12分别与凹槽板11上端四角螺纹连接,所述凹槽板11前端中部相接有报警器10,且所述外壳1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内侧开有至少两个与接线端子5相对应的通槽4,所述正极端子14与所述负极端子15间隔至少1-2mm,且四个所述负极端子15均通过每个负极端子15上的电线9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四个所述正极端子14均通过每个所述正极端子14上的电线9分别与报警器10相接,且所述报警器10通过电线9、正极端子14和负极端子15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所述凹盒7及活动板13均由塑料组成,且所述活动板13通过阻尼转轴16上下活动,所述微调杆17与外壳1螺纹连接,且所述正极端子14随微调杆17的转动而活动,并微调杆17及外壳1均由塑料组成,所述接线端子5位于通槽4的正下端,所述散热槽6内侧均相接有散热片;

具体的,由于在蓄电池2的四面中端都安装了负极端子15,因为负极端子15通过电线9与蓄电池2相连,当蓄电池2由于充电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时,蓄电池2就会向四周发生膨胀而产生形变,而膨胀形变后的蓄电池2会带动正极端子14进行移动,因为正极端子14与负极端子15之间相隔了1-2mm,所以移动后的负极端子15会慢慢的与正极端子14接触,从而使报警器10通过电线9及蓄电池2处于通电状态,报警器10由电子阀门控制器和蜂鸣器组成,所以报警器10会及时的发出蜂鸣声,达到及时通知用户的作用,用户则从而可以快速的通过报警器10得知蓄电池2已经发生形变,从而可以及时断电,以免继续充电而使蓄电池2发生爆炸,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使电动车在充电时更加安全,而通过打开盖板3,将新的蓄电池2通过底板8对接在凹槽板11上,由于凹槽板11对底板8位置的限位,从而可以快速的通过螺栓12将蓄电池2固定在凹槽板11上,以免蓄电池2发生偏移,避免影响正极端子14与负极端子15之间的正常间隔,且底板8和凹槽板11提高了蓄电池2在外壳1内的稳定性,而在凹盒7上有活动板13,通过拉动活动板13,活动板13会通过阻尼转轴16在凹盒7上打开,便于负极端子15对接至凹盒7内,当转动微调杆17时,微调杆17可以控制正极端子14与负极端子15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免两者之间的距离过长或过短,避免影响到对蓄电池2是否变形时的监控,并且凹盒7、外壳1、活动板13及微调杆17均由塑料组成,在操控整个装置时,可以防止触电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而散热槽6内有散热片,通过散热片吸附热量,再由散热槽6排出,且散热槽6在外壳1的四周设置了多个,因此可以更加全面的对蓄电池2进行散热,提高蓄电池2的使用寿命,因为接线端子5在通槽4下端,所以接线端子5接线后则可以穿过通槽4与电动车相连,避免打开盖板3,减少操作麻烦;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