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393发布日期:2020-04-14 20:4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源适配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和按摩仪等设备中;引线,即是从封装元器件体内向外部引出的导线,在表面组装元器件中,指翼形引线、j形引线等外引线的统称。

而在目前的应用中,智能手机的充电头也属于电源适配器的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引线组件一般有引线和设置在外壳上与引线连接的usb接口,位于电源适配器上的usb接口一般是母头,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的引线组件的接口处一般都没有防尘措施,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因为内部堆积的灰尘的原因造成相关故障,如在与数据线的公头连接后接触不良,无法为手机充电等问题,现在也有相关的防尘措施,如防尘塞,不过一般是用于手机端的母头接口,而且即使用于电源适配器上usb接口处,由于是外来组件,与电源适配器的连接也不会紧密,且物品较小,容易丢失。因此,可以设计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解决了目前手机电源适配器引线组件中usb接口处没有防尘装置而易堆积灰尘造成设备故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包括电源适配器外壳和位于电源适配器外壳的中心位置的usb接口槽,所述电源适配器外壳内对称设有两个安装腔,且两个所述安装腔相对的一侧均与usb接口槽连通,所述安装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一端穿过设置在安装腔内顶壁的导向槽并与电源适配器外壳的外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板包括平板和对称设置在安装腔侧壁上的两个导向杆,所述平板通过两侧设置的滑块与对应的导向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平板相对的一侧和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磁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平板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绝缘橡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适配器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与对应的安装腔连通,每个所述活动槽内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包括一侧设置有第二磁吸的t型板,且所述第二磁吸与对应第一磁吸相吸合,所述t型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放置槽,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放置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sb接口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对应滑板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板的端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推板和设置的两个滑板可以在电源适配器不使用单独放置时使用两个滑板封闭usb接口槽,将usb接口槽与外界隔绝开,避免灰尘等物质进入usb接口槽内堆积过多难以清理,从而造成设备故障,无法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

1-电源适配器外壳;2-安装腔;3-活动板;4-滑板;5-usb接口槽;6-推板;7-导向槽;

301-第二磁吸;302-放置槽;303-t型板;

401-滑块;402-第一磁吸;403-平板;404-限位杆;405-限位槽;406-导向杆;407-绝缘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骨架的引线组件,包括电源适配器外壳1和位于电源适配器外壳1的中心位置的usb接口槽5,所述电源适配器外壳1内对称设有两个安装腔2,且两个所述安装腔2相对的一侧均与usb接口槽5连通,所述安装腔2内滑动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推板6,且所述推板6远离滑板4的一端穿过设置在安装腔2顶部的导向槽7并与电源适配器外壳1的外表面齐平。

所述滑板4包括平板403和对称设置在安装腔2侧壁上的两个导向杆406,所述平板403通过两侧设置的滑块401与对应的导向杆406.滑动连接。

两个所述平板403相对的一侧和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磁吸402。

所述滑块401上设置有限位杆404,所述安装腔2的侧壁上设有与限位杆404对应的限位槽405。

两个所述平板403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绝缘橡胶层407。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手机的电源适配器的使用中,usb接口属于电源适配器引线组件的一部分,负责将电源适配器内部的引线通过usb接口与外部接通,在实际使用中,usb接口槽5处在与对应的数据线usb接口脱离连接后,usb接口槽5处没有遮挡,且因为usb接口槽5的结构,在放置在桌面上或者出去时放置在包里时,易使得灰尘灰尘或异物堆积在usb接口槽5内,在长时间的灰尘堆积后,一时的数据线和电源适配器接触不良,造成故障,或者因为相关异物进入usb接口槽内,在与数据线连接施加压力时,可能会因为异物而造成内部接口损坏,虽然现在有相应的防尘塞,但防尘塞属于外部物件且体型较小,易丢失,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针对usb接口槽5的防尘装置。

当电源适配器与数据线连接时,两个平板403相对的一侧不会与数据线的usb接口发生接触,不影响整个电源适配器的正常使用,且两个平板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绝缘橡胶层407,即使平板403与数据线的接口处相接触时,也不会有安全隐患,当数据线与电源适配器脱离连接时,为防止灰尘堆积和异物进入usb接口槽5中,推动两个推板6相向运动,需说明的是两个推板6的表面与电源适配器外壳1的表面齐平,且推板6的表面为粗糙面,增加与人手部之间的摩擦力,更方便推动推板6运动,使得两个平板403逐渐相向运动,逐渐靠近,滑块401则沿着相应的导向杆406滑动,当两个平板4相互接触时,usb接口槽5被封闭,与外界隔开,不会有灰尘或者异物进入usb接口槽5内,且由于两个平板4相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磁吸402,使得两个平板4由于磁力的作用不会因为在包内翻滚或者其它情况而,轻易分开,且两个平板4相接触时,限位杆404也进入相对应的限位槽405,且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杆404和限位槽405是过盈配合,更进一步的保证平板4不会轻易分离,当需要打开平板403时,反向推动推板6至原位置即可。

进一步的,考虑到对于损坏的滑板4的更换,所述电源适配器外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与对应的安装腔2连通,每个所述活动槽内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活动板3。

所述活动板3包括一侧设置有第二磁吸301的t型板303,且所述第二磁吸301与对应第一磁吸402相抵,所述t型板303上对称设有两个放置槽302,且所述导向杆406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放置槽302内。

当滑板4的某些结构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锁紧螺钉取下活动板3,在活动槽的顶部相同位置也开设有导向槽405,与安装腔2上的导向槽405连通,当取下活动板3后,可以推动推板6沿着导向槽405将滑板4推出至电源适配器1的外部,更换相同的滑板4,然后将滑板4安装回安装腔2内,通过锁紧螺钉将活动板3安装好,也可以用此方法将滑板4取下进行清洗。且考虑到两个平板403分开后的稳定性,不会轻易与数据线接触,在t型板303与平板403相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吸301,依靠磁力限制平板403的运动,另外,由于活动槽与安装腔2的连通,使得导向杆406只有一端固定在安装在安装腔2的内侧壁上,另一端悬空,因此在t型板303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放置槽302,使得导向杆406悬空的一端放置在放置槽302内,且与放置槽302过盈配合,保证导向杆406的稳定性。

为了使得滑板4在滑动过程中更加稳定,所述usb接口槽5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有对应滑板4的滑槽。

滑板4在滑动过程中沿着滑槽运动,使得滑板4运动更为稳定,运动方向不会出偏

所述推板6的端面为粗糙面。

在推板6与电源适配器外壳1的外表面齐平的端面设置成粗糙面,使得在推动过程不会打滑,影响使用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