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及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0291发布日期:2020-10-30 21:3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及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以及一种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用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的电器设备,其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电能传递。其中,电力变压器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由于变压器油箱容量足够大,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绕组和铁心中的损耗会产生大量热量,对于自身损耗相对也较大,必须通过安装散热装置方式来降低变压器的温度,避免变压器过热而造成绝缘损坏等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关技术中,电力变压器常用的散热装置为片式散热器,片式散热器通常由薄钢板挤压成型后焊接而成,焊接工作量大,易出现渗漏,且达不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及电力变压器,以解决目前的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且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包括:多组散热单元、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上端连接的第一主油管,以及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下端连接的第二主油管;

所述多组散热单元呈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散热单元包括:若干散热管、与所述若干散热管上端连接的第一汇流管,以及与所述若干散热管下端连接的第二汇流管;其中,所述每组散热单元的第一汇流管与所述第一主油管连接,所述每组散热单元的第二汇流管与所述第二主油管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散热单元中的若干散热管呈横向间隔排布;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每组散热单元中的若干散热管上的若干横向加强板,用于沿横向固定所述每组散热单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多组散热单元中位于最外两侧的散热管上的若干纵向加强板,用于沿纵向固定所述多组散热单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

外侧护板,所述外侧护板设置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沿纵向的最外侧,且与所述若干纵向加强板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护板采用透气栅格或者带网状孔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油管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放气塞;以及,所述第二主油管上设置有用于排油的放油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油管设置有用于多组散热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主油管设置有用于多组散热器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采用铝合金材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为矩形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包括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以及变压器本体,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多组散热单元,通过多组散热单元替代钢板制成的散热片,其中每组散热单元由若干散热管形成,无需钢板挤压成型并焊接,减少散热器生产中的焊接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若干散热管相较于散热片而言,其采用多列多组的形式,增加了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散热器与空气对流散热效率,并且,每个散热单元中散热管间通过横向加强板进行连接,提高散热单元的机械强度,使散热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主油管;2-第一汇流管;3-散热单元;31-散热管;4-横向加强板;5-纵向加强板;6-第二主油管;7-第二汇流管;8-放油塞;9-第二连接座;10-外侧护板;11-第一连接座;12-放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如图1-4所示,所述散热器包括多组散热单元3,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3上端连接的第一主油管1,以及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3下端连接的第二主油管6。

本实施例中,多组散热单元通过第一主油管和第二主油管分别与变压器连接,其中,第一主油管可以为进油管,其上设置有进油口,第二主油管可以为出油管,其上设置有出油口,第一主油管通过进油口与变压器的出油管连接,变压器运行时会加热变压器油,且加热后的变压器油从第一主油管进入,并引导至各组散热单元中进行冷却,由各组散热单元冷却后的变压器油通过第二主油管的出油口重新流入变压器内对铁芯绕组进行降温,达到散热目的。

所述多组散热单元3呈纵向间隔排布,每组散热单元3包括:若干散热管31、与所述若干散热管31上端连接的第一汇流管2,以及与所述若干散热管31下端连接的第二汇流管7。

其中,所述每组散热单元3的第一汇流管2与所述第一主油管1连接,所述每组散热单元3的第二汇流管7与所述第二主油管6连接。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片式散热器进行散热,目前的片式散热器通常由薄钢板挤压成型后焊接而成,其焊接工作量大,增加生产成本,且容易出现变压器油渗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设置多组散热单元替代现有的散热片,其中每组散热单元由若干散热管形成,无需钢板挤压成型并焊接,减少散热器生产中的焊接工作量,并且,若干散热管相较于散热片而言,其采用多列多组的形式,增加了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每组散热单元包括两根汇流管,即第一汇流管和第二汇流管,将有铝合金拉制成型的多个铝合金散热管两端与第一汇流管和第二汇流管焊接,组成一个散热单元,通过第一汇流管和第二汇流管为每组散热单元的散热管集中引流,具体地,第一汇流管与第一主油管焊接,第二汇流管与第二主油管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单元焊接于第一主油管和第二主油管,形成不同散热功率的散热器,散热单元组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可调整散热单元数量,也可调整散热管数量或长度,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电力变压器中,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散热单元3中的若干散热管31呈横向间隔排布;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置在每组散热单元3中的若干散热管上的若干横向加强板4,用于沿横向固定所述每组散热单元3。其中,每组散热单元的若干散热管呈横向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是每根散热管平行设置,散热单元内的若干散热管之间通过横向加强板进行管间焊接,提高散热单元自身结构的机械强度,满足转运,安装及长期运行时结构强度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纵向间隔排布以及横向间隔排布,仅为区分每组散热单元的排布方式与单元内若干散热管间的排布方式进行区分,并无其它特殊限定含义,本实施例中,多组散热单元最外两侧设置的纵向加强板的方向与多组散热单元的排布方向一致,而横向加强板的方向与单元内散热管的排布方式一致。

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31采用铝合金材质。

电力变压器产品由于容量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且达不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利用铝合金材质相对较高的导热系数及较轻的密度特性,将铝合金制作的成型管作为基本散热单元,通过在上下端部设置汇流管及主油管构成散热器,使用于电力变压器产品,实际使用时根据散热功率需求调整散模块规格及数量即可。

铝合金传热系数为钢板的四倍左右,且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散热器可以将散热器的自身重量降低约70%,可有效降低电力变压器的整体重量。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电力变压器使用的铁制焊接结构散热器,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散热功率的提升和散热器自身重量的下降,有助于提升电力变压器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同时由于铝合金材质可满足防锈、防潮、防烟雾等要求,使用铝合金散热器可取消喷漆,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管31为矩形管。

本实施例采用的散热管为成型矩形铝合金管,矩形管相较于圆形管而言,有较大的惯性矩和截面模数,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其结构能够减轻自身重力,同时能够节省材料,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多组散热单元3中位于最外两侧的散热管31上的若干纵向加强板5,用于沿纵向固定所述多组散热单元3。

通过在每组散热单元位于外侧的散热管间设置若干纵向加强板,在设置单元内加强板的基础上设置单元间的加强板,将各铝合金散热管连接为一整体框架结构,可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散热器的机械强度,减小由于空气流通是铝合金散热管间的震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

外侧护板10,所述外侧护板10设置于所述多组散热单元3沿纵向的最外侧,且与所述若干纵向加强板5连接。

通过在多组散热单元的最外侧设置外侧护板,可避免铝盒金散热器受外力冲击时,例如,变压器转运及运行过程中风扇对散热管的损伤,铝合金散热管表面可能因外力冲击出现的损伤,从而导致的渗漏问题,具体地,外侧护板与散热管呈平行设置,与若干纵向加强板连接,使其与散热单元构成整体,加强散热器的外侧防护。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护板10采用透气栅格或者带网状孔结构。

为了避免增加外侧护板实现散热器结构的稳定性,但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外侧护板可以采用透气的栅格或带网状孔结构,既能达到保护散热管不受外力作用损伤的目的,同时,不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提高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油管1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放气塞12;以及,所述第二主油管6设置有用于排油的放油塞8。

通过在铝合金散热器的第一主油管上端设置放气塞,可以用于放气,保证铝合金散热器在电力变压器注油时第一主油管不窝气,同时,在铝合金散热器的第二主油管上端设置放油塞,用于排出多余的变压器油,便于检修或者维护时排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主油管1设置有用于多组散热器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座11,以及第二主油管6设置有用于多组散热器相互连接第二连接座9。

其中,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为螺纹座,当需要安装多组铝合金散热器时,通过该第一连接座与其它散热器的相关连接组件相互连接,以及通过第二连接座与其它散热器的相关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提高整体稳定性,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装以及维护操作。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应还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所述电力变压器包括所述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以及变压器本体,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一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电力变压器,其铝合金散热器的第一主油管通过端部法兰与电力变压器本体联接,形成散热器油循环回路,当变压器内部油温升高时热油从第一主油管进入到多组散热单元,通过铝合金散热管散热降温后从第二主油管流回变压器本体,实现将油温降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变压器用散热器以及电力变压器,通过多组散热单元替代钢板制成的散热片,其中每组散热单元由若干散热管形成,无需钢板挤压成型并焊接,减少散热器生产中的焊接工作量,降低散热器的生产成本,并且,若干散热管相较于散热片而言,其采用多列多组的形式,增加了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散热器与空气对流散热效率,并且,每个散热单元中散热管间通过横向加强板进行连接,提高散热单元的机械强度;散热管采用成型矩形铝合金管,其散热效果更好,整体重量更轻,进一步的,各散热单元间通过纵向加强板进行连接,以提高散热器整体的机械强度,同时减小散热单元因空气流动引起的震动,同时,在散热器的主油管上增加相应的连接座,满足散热器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多组连接,其适用性更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