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7473发布日期:2020-06-09 20:3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也称矿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光伏发电因为其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玻璃表层、eva胶膜、硅电池片、eva胶膜、背板五大部分层压而成。其中,背板作为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支撑体,要求其具有电气绝缘性、阻水汽渗透性、耐候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同时与封装胶膜之间有很好的粘接性能。

专利号cn104253174b公布了一种导热型太阳能电池封装背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导热材料经过处理剂处理后分散于辅助液态树脂中,进行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然后将分散体和背板主体树脂进行充分搅拌,充分混合后投入到混合装置中,进行界面偶合;其中纳米导热材料占辅助液态树脂质量百分比为1-40%,优选6-13%;2)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采用涂布工艺涂覆于太阳能电池的pet薄膜层上,经40℃-100℃的阶梯形干燥后,即得导热型太阳能组件封装薄膜。本发明的导热型太阳能电池封装背板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太阳能电池封装背板膜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导热性能,既能满足光伏组件封装要求,又能满足组件运行过程中的散热需求。

上述专利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只能固定的植被制备同一种规格大小的背板,使得不同型号的背板的制备变得较为麻烦。

2、上述专利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胶体涂附在背板表面,使得胶体的涂附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旨在通过安装的储胶室,能够将胶体储存起来,而后通过电机b的作用,将胶体通过注胶头挤出,使得太阳能板的粘接工作更加便捷,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包括传送台和加工座,所述传送台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间隙连接在传送台表面,所述传送台一侧间隙连接有加工座,所述加工座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表面插接有支柱板,所述支柱板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的输入端,所述转动轴一端插接在加工装置底端,所述加工装置一侧镶嵌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杆a的输入端,所述连杆a一端插接在胶粘装置一侧,所述胶粘装置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杆b的输入端,所述连杆b的一端插接在压板的一端,所述压板底端开设有储胶室。

可选的,所述胶粘装置的一侧开设有注胶口,且所述注胶口安装在压板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储胶室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注胶头,所述注胶头的一侧向前链接有光电检测元件,所述光电检测元件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胶粘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板内部,所述支板内部开设有板槽。

可选的,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入端与光电检测元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机a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机b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板槽、支板和伺服电机,使用时,将背板的人主层放置在传送带表面,使得传送带带动主板运转,同时伺服电机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作用,带动转动轴运转,从而使得支板转移,同时安装的胶粘装置,通过电机a带动连杆a,使得胶粘装置产生移动,从而能够使得胶粘装置在主板上方移动,而后通过电机b带动连杆b向下伸缩,使得压板向下运动,从而将储胶室内部的胶体通过注胶口排出,使得胶体能够将主板牢牢沾黏,从而在主板上贴附涂覆层、聚酯薄膜层、粘接层和阻隔层,从而完成背板的制备过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红外传感器和光电检测元件,使用时,安装在注胶头一侧的光电检测元件,能够发射红外线,从而产生微弱的电流,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红外传感器内部,而后红外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红外控制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电机a和电机b的运转,使得电机b带动连杆b将压板向下压,将储胶室内部的胶体通过注胶口,精确的涂附在需要粘黏的地方,使得背板的粘黏更加准确,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板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胶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的电路控制图。

图中:1、传送台;2、传送带;3、加工座;4、底座;5、加工装置;6、输送电机;7、支柱板;8、伺服电机;9、转动轴;10、红外传感器;11、电机a;12、连杆a;13、支板;14、胶粘装置;15、板槽;16、电机b;17、连杆b;18、压板;19、注胶口;20、储胶室;21、光电检测元件;22、注胶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包括传送台1和加工座3,所述传送台1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电机6,所述输送电机6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间隙连接在传送台1表面,所述传送台1一侧间隙连接有加工座3,所述加工座3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4,所述底座4表面插接有支柱板7,所述支柱板7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的输入端,所述转动轴9一端插接在加工装置5底端,所述加工装置5一侧镶嵌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0,所述红外传感器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a11,所述电机a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杆a12的输入端,所述连杆a12一端插接在胶粘装置14一侧,所述胶粘装置14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b16,所述电机b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杆b17的输入端,所述连杆b17的一端插接在压板18的一端,所述压板18底端开设有储胶室20,通过安装的储胶室,能够将胶体储存起来,而后通过电机b的作用,将胶体通过注胶头挤出,使得太阳能板的粘接工作更加便捷,提高使用效果。

参照图2所示,所述胶粘装置14的一侧开设有注胶口19,且所述注胶口19安装在压板18的下方,通过安装的注胶口,便于胶粘剂的补充。

参照图2所示,所述储胶室2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注胶头22,所述注胶头22的一侧向前链接有光电检测元件21,所述光电检测元件2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安装的光电检测元件,能够监测到背板表面的光线变化。

参照图3所示,所述胶粘装置14滑动连接在支板13内部,所述支板13内部开设有板槽15,通过安装的板槽,能够使得胶粘装置在板槽内部滑动。

参照图5所示,所述输送电机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0的输入端与光电检测元件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电机a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电机b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使用时,将背板的主层放置在传送带2表面,使得传送带2带动主板运转,安装在注胶头22一侧的光电检测元件21,能够发射红外线,从而产生微弱的电流,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红外传感器10内部,而后红外传感器10将信号传递给红外控制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8、电机a11和电机b16的运转,伺服电机8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作用,带动转动轴9运转,从而使得支板13转移,同时安装的胶粘装置14,通过电机a11带动连杆a12,使得胶粘装置14产生移动,从而能够使得胶粘装置14在主板上方移动,使得电机b16带动连杆b17将压板18向下压,将储胶室20内部的胶体通过注胶头22,精确的涂附在需要粘黏的地方,使得背板的粘黏更加准确,提高加工精度,同时胶体能够将主板牢牢沾黏,从而在主板上贴附涂覆层、聚酯薄膜层、粘接层和阻隔层,从而完成背板的制备过程,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上述输送电机6为市面上常见的yth型外装式电动滚筒型号,伺服电机8为市面上常见的pom品牌的2wxerdpb型号,红外传感器10为市面上常见的tb12j-d15n1型号,电机a11和电机b16为市面上常见的diy495型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层太阳能背板制备装置,包括传送台1、传送带2、加工座3、底座4、加工装置5、输送电机6、支柱板7、伺服电机8、转动轴9、红外传感器10、电机a11、连杆a12、支板13、胶粘装置14、板槽15、电机b16、连杆b17、压板18、注胶口19、储胶室20、光电检测元件21、注胶头22,上述电器元件均为现有技术产品,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使用的需要,选取、安装并完成电路的调试作业,确保各用电器均能正常工作,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申请人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