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1752发布日期:2020-08-28 16:3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市场中,不同客户通常需要定制各种不同需求的按键,比如不同字符、颜色的按键。另一方面,在客户使用一段时间后,部分经常操作的按键会出现表面字符磨损、色泽变差等现象。这时候,便捷的更换键帽是一种相当便利的维修更换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按键结构,键帽通常是从主机内部组装或者外部装后再用螺丝固定,靠硅胶支撑保持表面平整;按键键帽与硅胶之间使用胶水固定,如单个按键有问题,通常需要整个按键模组更换,维修难度和成本均较高。另一种按键结构,键帽设计有用于防止脱落的卡扣结构,也不便于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该按键结构可在不拆机的情况下更换键帽,键帽维修更换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键帽、安装板、弹性件、以及一对支架,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所述弹性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键帽接触;

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一对支架的开口形成包围所述弹性件的空间;

所述支架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轴和第二卡轴,所述第一卡轴与所述键帽可拆卸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卡轴与所述安装板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大致呈u型,其包括第二支臂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两端的第一支臂,所述第一卡轴、第二卡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卡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所述第二卡轴将所述第一支臂分割成与所述第二支臂连接的第一半臂和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第二半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臂和所述第二半臂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半臂远离所述第一半臂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卡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轴、第二卡轴、第三卡轴的轴线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支臂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卡轴、第三卡轴沿背离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轴沿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键帽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的四角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通孔两侧边缘朝向所述键帽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卡轴可转动安装的第二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为导光板,所述导光板采用液态硅胶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硅胶件,所述弹性件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一对支架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面壳、设置在所述面壳内的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面壳上的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键帽的中间通过弹性件直接接触支撑,键帽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卡轴可拆卸卡扣安装,将第一卡轴卡进键帽中即可组装好键帽,将第一卡轴从键帽中脱离即可拆卸键帽,拆装简单,有效地降低了键帽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可在不拆机的情况下更换键帽,避免客户群体在拆装过程中损坏产品内部;在不修改电子设备主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按键需求,可直接更换键帽,有效地提升产品出货效率,提升特殊场合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结构隐藏键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键帽与支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无按压状态下按键结构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压状态下按键结构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可包括键帽5、安装板2、弹性件3、以及一对支架4。

安装板2上设有可供弹性件3穿过的通孔,弹性件3穿过所述通孔与键帽5接触以支撑键帽5。进一步地,还可通过键帽5与弹性件3预压,以保持键帽5的表面整齐。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可以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键帽5可以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安装板2可以为导光板,其可以采用液态硅胶成型。

安装板2与键帽5之间通过支架4连接,支架4可以采用尼龙等耐磨材料制成。支架4的一侧设有开口46,该一对支架4的开口46形成包围弹性件3的空间。进一步地,开口46的内壁与弹性件3的外壁之间可留有间隙,两个支架4之间也可留有间隙,以避免转动时发生干涉。

所述一对支架4可对称环绕在弹性件3的外侧。支架4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轴41和第二卡轴42。其中,支架4通过第一卡轴41与键帽5可拆卸卡扣连接,支架4通过第二卡轴42与安装板2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4大致呈u型,其包括第二支臂45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支臂45两端的第一支臂44。其中,第二支臂45的长度可大于第一支臂44的长度,第一支臂44、第二支臂45的截面均可大致呈方形。第二支臂45背离开口46的一侧的截面可以为圆弧形,以避免支架4在转动时刮伤键帽5。

第一卡轴41、第二卡轴42均设置在第一支臂44上。其中,第一卡轴41可设置在第一支臂44与第二支臂45相连接的一端端部,其可由第二支臂45延伸形成。第二卡轴42大致可设置在第一支臂44的中部,其将第一支臂44分割成与第二支臂45连接的第一半臂441和远离第二支臂45的第二半臂442。这样,在键帽5受压后,支架4绕着第二卡轴42上下旋转,当第二半臂442向上旋转至与键帽5接触后,被键帽5挡住,从而可避免过度按压。

进一步地,第一支臂44的第一半臂441与第二半臂442之间呈钝角设置。在无按压状态下,第一支臂44的第二半臂442可水平延伸设置,第一半臂441可斜向上延伸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轴4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臂44远离第二支臂45的一端端部。

进一步地,第二半臂442远离第一半臂441的一端还可设置有第三卡轴43,第一卡轴41、第二卡轴42、第三卡轴43均可呈长圆柱形。在自然无按压状态下,第三卡轴43与键帽5之间留有可供第三卡轴43向上旋转的空间。在按压后,第三卡轴43可向上旋转至与键帽5接触,从而可增大第二半臂442与键帽5之间的接触面积。

第一卡轴41、第二卡轴42、第三卡轴43的轴线方向均可与第二支臂45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第一卡轴41、第三卡轴43可沿背离开口46的方向延伸,其可由第一支臂44的外壁面垂直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卡轴42可沿朝向开口46的方向延伸,其可由第一支臂44的内壁面垂直向内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第一半臂441的长度可大于第二半臂442的长度,第一卡轴41与第二卡轴42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第三卡轴43与第二卡轴42之间的距离。第一卡轴41、第二卡轴42、第三卡轴43可呈直径、长度均相等的长圆柱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帽5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槽51,第一卡轴41可转动安装在第一卡槽51中。键帽5与支架4之间通过第一卡轴41、第一卡槽51可拆卸卡扣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卡槽51可设置在键帽5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的四角,其可由键帽5的四角朝向支架4的方向延伸形成。组装好后,键帽5的四个角落通过第一卡轴41和第一卡槽51的卡扣配合拉住上下方向,避免键帽5脱离支架4。

在一些实施例中,键帽5朝向弹性件3一侧的两端还可设有避让槽52,以提供给第一支臂44一定的转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2的通孔两侧边缘朝向键帽5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安装部52。安装部52上可开设有可供第二卡轴42可转动安装的第二卡槽21。安装部52沿垂直于第二卡轴42轴线方向的两侧还凹陷形成有台阶53,以在按压键帽5后,支架4绕着第二卡轴42上下旋转,当第一半臂441向下旋转至与台阶53接触后,被台阶53挡住,从而可避免过度按压。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键帽5的中间通过弹性件3直接支撑,键帽5的四个角落通过第一卡轴41和第一卡槽51的卡扣配合支撑。装配时,先将支架4安装到安装板2上,然后再安装键帽5,使第一卡轴41卡进第一卡槽51,即完成组装,组装方便快捷。将第一卡槽51和第一卡轴41相互拆离,即可拆卸键帽5,完成键帽5的维修更换,拆装简单,效率高。

如图5所示,该按键结构在自然无按压状态下,键帽5的中间通过弹性件3直接支撑,支架4的第二半臂442水平设置,其与键帽5的避让槽52之间留有一定的转动空间。支架4的第一半臂441斜向上设置,第一卡轴41和第一卡槽51相互卡扣。

如图6所示,该按键结构在按压状态下,键帽5受压,支架4以第二卡轴42为中心上下旋转,弹性件3受压,从而实现按键功能。支架4的第一半臂441向下旋转,第二半臂442向上旋转,当第二半臂442端部处的第三卡轴43向上旋转至与键帽5上的避让槽52接触时,被键帽5顶住,从而可以避免过度按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面壳1、设置在面壳1内的电路板6、以及安装在面壳1上的至少一个按键结构。安装板2、弹性件3可安装在电路板6上,所述至少一个按键结构的安装板2、弹性件3均可一体成型,以提高加工效率。每个按键结构的键帽5独立设置,以便于完成单个键帽的维修更换。面壳1可置于安装板2上,面壳1与安装板2之间还可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孔和定位柱来进行定位。弹性件3朝向电路板6的一侧还可设有按键触点,按压后,弹性件3通过该按键触点与电路板6接触,实现按键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按键本体的行程需要铰接支架协同实施,使用时需要一定的长宽尺寸,因此其更加适用于一些大型按键产品。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有如下优势:

a.键帽拆装快捷方便,有效地降低了键帽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b.可在不拆机的情况下更换键帽,控制主机结构的拆装,避免客户群体在拆装过程中损坏产品内部;

c.在不修改电子设备主机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按键需求,可直接更换键帽,有效地提升产品出货效率,提升特殊场合使用效率。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