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950发布日期:2020-05-22 21:2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八木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



背景技术:

八木天线是由一个有源振子(一般用折合振子)、一个无源反射器和若干个无源引向器平行排列而成的端射式天线,八木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引向器感应的电磁波会向主振子辐射,辐射信号经过四分之一波长的路程使其滞后90°恰好抵消了前面引起的“超前”,两者相位相同,于是信号迭加,得到加强,反射器略长于二分之一波长,呈感性,电流滞后90°,再加上辐射到主振子过程中又滞后90°,两者加起来刚好差180°,起到了抵消作用,一个方向加强,一个方向削弱,便有了强方向性。

八木天线大多是直接固定在一根固定柱上,由于八木天线的长度很长,在外界有风的时候,八木天线会产生很大的晃动,在晃动过程中会影响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同时过度的晃动会使八木天线折断。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解决了传统八木天线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正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本体,所述本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限位柱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左侧与固定柱顶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移动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限位杆、移动块、第三弹簧和限位块,所述移动柱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柱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贯穿间隔板并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限位杆的表面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内腔底部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的内侧与移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贯穿第一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二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底部与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内腔顶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的内腔并与移动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内腔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贯穿第三滑槽的内腔并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放置有第二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材质为丁晴橡胶。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机构、固定板、移动柱、第四弹簧、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本体在被风吹动时会产生晃动,此时本体的右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继而对移动柱进行挤压,此时移动柱对移动板进行挤压,移动板对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与此同时,移动板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对限位块进行挤压,此时限位块受力向两侧移动,对第三弹簧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弹性回弹,从而对移动柱减震,继而对本体进行第一次减震,此时限位柱受力向下移动,对第二固定块进行挤压,从而对第一滑块进行挤压,此时第一滑块带动第二固定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弹簧受力,通过第四弹簧的弹性回弹,从而对限位柱进行限位,继而对本体进行二次减震,防止八木天线在外界的影响下产生很大的晃动,在晃动过程中影响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同时过度的晃动会使八木天线折断,解决了传统八木天线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限位杆、移动块、第三弹簧和限位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本体进行第一次减震,增加了八木天线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固定块进行限位,增加了第二固定块的稳定性,同时第四弹簧对第一滑块进行限位,从而对本体进行二次减震,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增加了移动板的稳定性,通过第三滑槽和第三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限位块进行限位,防止限位块受力发生大幅度倾斜,增加了限位块的稳定性,通过固定框和第二配重块的配合,增加了本木天线的稳定性,通过防滑垫的配合,增加了支撑板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八木天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限位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固定柱;2、第一安装板;3、本体;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固定框;7、第二配重块;8、固定板;9、移动柱;10、限位柱;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第三滑块;14、第三滑槽;15、第二安装板;16、减震机构;161、移动板;162、第一弹簧;163、第二弹簧;164、限位杆;165、移动块;166、第三弹簧;167、限位块;17、第四弹簧;18、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限位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包括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正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本体3,所述本体3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柱9,所述移动柱9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的内腔设置有减震机构16,所述限位柱10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左侧与固定柱1顶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固定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

所述减震机构16包括移动板161、第一弹簧162、第二弹簧163、限位杆164、移动块165、第三弹簧166和限位块167,所述移动柱9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1,所述移动板16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2,所述移动板16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64,所述限位柱10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间隔板,所述限位杆164的底部贯穿间隔板并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65,所述限位杆164的表面缠绕有第二弹簧163,所述限位柱10内腔底部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66,所述第三弹簧16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7,所述限位块167顶部的内侧与移动块165的底部活动连接,通过移动板161、第一弹簧162、第二弹簧163、限位杆164、移动块165、第三弹簧166和限位块167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本体3进行第一次减震,增加了八木天线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柱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的右侧贯穿第一滑槽4的内腔并与第二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7,所述第四弹簧17的底部与第一滑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滑槽4和第一滑块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二固定块进行限位,增加了第二固定块的稳定性,同时第四弹簧17对第一滑块5进行限位,从而对本体3进行二次减震。

所述限位柱10内腔顶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二滑块12的内侧贯穿第二滑槽11的内腔并与移动板161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滑槽11和第二滑块12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161进行限位,增加了移动板161的稳定性。

所述限位柱10内腔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15,所述第二安装板15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14,所述第三滑槽14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13,所述第三滑块13的顶部贯穿第三滑槽14的内腔并与限位块16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三滑槽14和第三滑块13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限位块167进行限位,防止限位块167受力发生大幅度倾斜,增加了限位块167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柱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的内腔放置有第二配重块7,通过固定框6和第二配重块7的配合,增加了本木天线的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材质为丁晴橡胶,通过防滑垫的配合,增加了支撑板18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八木天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二配重块7放置于固定框6内,随后本体3在被风吹动时会产生晃动,此时本体3的右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8向下移动,继而对移动柱9进行挤压,此时移动柱9对移动板161进行挤压,移动板161对第一弹簧162和第二弹簧163进行挤压,与此同时,移动板161带动限位杆16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165对限位块167进行挤压,此时限位块167受力向两侧移动,对第三弹簧166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162、第二弹簧163和第三弹簧166的弹性回弹,从而对移动柱9减震,继而对本体3进行第一次减震,此时限位柱10受力向下移动,对第二固定块进行挤压,从而对第一滑块5进行挤压,此时第一滑块5带动第二固定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弹簧17受力,通过第四弹簧17的弹性回弹,从而对限位柱10进行限位,继而对本体3进行二次减震,防止八木天线在外界的影响下产生很大的晃动,在晃动过程中影响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同时过度的晃动会使八木天线折断。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八木天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机构16、固定板8、移动柱9、第四弹簧17、第一滑块5和第一滑槽4的配合,本体3在被风吹动时会产生晃动,此时本体3的右侧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8向下移动,继而对移动柱9进行挤压,此时移动柱9对移动板161进行挤压,移动板161对第一弹簧162和第二弹簧163进行挤压,与此同时,移动板161带动限位杆16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165对限位块167进行挤压,此时限位块167受力向两侧移动,对第三弹簧166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162、第二弹簧163和第三弹簧166的弹性回弹,从而对移动柱9减震,继而对本体3进行第一次减震,此时限位柱10受力向下移动,对第二固定块进行挤压,从而对第一滑块5进行挤压,此时第一滑块5带动第二固定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弹簧17受力,通过第四弹簧17的弹性回弹,从而对限位柱10进行限位,继而对本体3进行二次减震,防止八木天线在外界的影响下产生很大的晃动,在晃动过程中影响设备对信号的接收,同时过度的晃动会使八木天线折断,解决了传统八木天线稳定性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