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接地开合闸联锁功能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7400发布日期:2020-06-30 19:5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具有接地开合闸联锁功能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荷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联锁功能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负荷开关是一种功能介于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之间的电器,具有灭弧装置,能够通断一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输配电领域。

负荷开关包括机架,机架设置有接地操作轴、负荷开关控制轴、分闸按钮及合闸按钮,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需要在合闸按钮按下之前需要旋转接地操作轴至非接地位置,而在分闸按钮之后才能旋转接地操作轴至接地位置,由于传统负荷开关并无两者之间的联锁机构,故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因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能的具有接地开合闸联锁功能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设置有负荷开关控制轴及控制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的接地操作轴、分闸按钮及合闸按钮,所述的接地操作轴具有延伸至机架外的手柄安装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联锁臂、第二联锁臂及联动销,所述的第一联锁臂中部铰接于机架,其一端为接地联锁端并与手柄安装端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为第一联动端,所述的第二联锁臂中部铰接于机架,其一端为分合闸联锁端并与合闸按钮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为第二联动端,所述的联动销与负荷开关控制轴联动配合且穿过第一联动端和第二联动端构成与第一联动端和第二联动端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手柄安装端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旋转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二联锁臂摆动,第二联锁臂的分合闸联锁端阻挡于合闸按钮下方,合闸按钮无法向下按压;所述的手柄安装端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旋转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分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二联锁臂摆动,第二联锁臂的分合闸联锁端远离阻挡合闸按钮的位置,合闸按钮可向下按压;所述的合闸按钮被按下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合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一联锁臂摆动,第一联锁臂的接地联锁端阻挡于手柄安装端,手柄无法安装于手柄安装端;所述的分闸按钮被按下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分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一联锁臂摆动,第一联锁臂的接地联锁端远离手柄安装端,使手柄可安装于手柄安装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闸时阻挡手柄安装于接地操作轴,对其进行操作,在接地时阻挡合闸按钮按下,杜绝合闸的可能,自动实现接地与分合闸的联锁,从而提高安全性能,避免事故方式,合理利用负荷开关控制轴在切换位置时所产生的旋转,通过联动销可同时带动第一联锁臂及第二联锁臂进行摆动,使结构更为精简,该摆动可通过联动销偏心安装于负荷开关控制轴,在摆动销偏心转动时外周面挤压第一联锁臂及第二联锁臂供摆动销穿过位置的内侧壁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合闸按钮设置有与合闸按钮同步动作并与负荷开关控制轴联动的操作杆,所述的第二联锁臂的分合闸联锁端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推动销及回位弹簧,所述的操作杆外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板包括沿往复滑移于机架的滑移部分及位于限位凸起下方的限位部分,所述的限位部分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的推动销固定于分合闸联锁端并与限位板相抵,所述的回位弹簧设置于机架与限位板之间并将限位板向推动销复位,所述的手柄安装端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二联锁臂摆动,推动销推动限位板移动,限位缺口与限位凸起位置相错,操作杆无法下移,合闸按钮无法按压;所述的手柄安装端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带动第二联锁臂摆动,推动销推动限位板移动,限位缺口与限位凸起位置相对应,操作杆的限位凸起可穿过限位缺口下移,合闸按钮可以按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限位组件,在第二联锁臂摆动时推动销驱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限制与合闸按钮同步动作的操作杆按压,相对第二联锁臂直接限位合闸按钮,缩小第二联锁臂规格的同时提高限位稳定性,此外,增设回位弹簧,使限位板保持与推动销的抵配,及时进行回位,避免阻碍合闸按钮的正常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移部分沿移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槽,所述的机架对应各条形槽设置有穿过条形槽的导向螺栓,所述的限位板限位于导向螺栓的头部与机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至少两个条形槽,并配合导向螺栓,实现限位板的移动导向,加工简单,装配便利,导向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二;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接地开合闸联锁功能的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有负荷开关控制轴及控制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的接地操作轴2、分闸按钮3和合闸按钮4,负荷开关控制轴为现有构件,未在附图中表示,其位置即为联动销位置,接地操作轴2具有延伸至机架1外的手柄安装端21,还包括第一联锁臂5、第二联锁臂6及联动销7,第一联锁臂5中部铰接于机架1,其一端为接地联锁端51并与手柄安装端21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为第一联动端52,第二联锁臂6中部铰接于机架1,其一端为分合闸联锁端61并与合闸按钮4位置相对应,另一端为第二联动端62,联动销7与负荷开关控制轴联动配合且穿过第一联动端52和第二联动端62构成与第一联动端52和第二联动端62的联动配合,手柄安装端21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2旋转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二联锁臂6摆动,第二联锁臂6的分合闸联锁端61阻挡于合闸按钮4下方,合闸按钮4无法向下按压;手柄安装端21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2旋转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分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二联锁臂6摆动,第二联锁臂6的分合闸联锁端61远离阻挡合闸按钮4的位置,合闸按钮4可向下按压;合闸按钮4被按下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合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一联锁臂5摆动,第一联锁臂5的接地联锁端51阻挡于手柄安装端21,手柄无法安装于手柄安装端21;分闸按钮3被按下直至负荷开关控制轴旋转至分闸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一联锁臂5摆动,第一联锁臂5的接地联锁端51远离手柄安装端21,使手柄可安装于手柄安装端21,在合闸时阻挡手柄安装于接地操作轴2,对其进行操作,在接地时阻挡合闸按钮4按下,杜绝合闸的可能,自动实现接地与分合闸的联锁,从而提高安全性能,避免事故方式,合理利用负荷开关控制轴在切换位置时所产生的旋转,通过联动销7可同时带动第一联锁臂5及第二联锁臂6进行摆动,使结构更为精简,该摆动可通过联动销7偏心安装于负荷开关控制轴即可实现。

合闸按钮4设置有与合闸按钮4同步动作并与负荷开关控制轴联动的操作杆41,第二联锁臂6的分合闸联锁端61设置有限位组件64,限位组件64包括限位板8、推动销63及回位弹簧81,操作杆41外周设置有限位凸起411,限位板8包括沿往复滑移于机架1的滑移部分82及位于限位凸起411下方的限位部分83,限位部分83设置有限位缺口831,推动销63固定于分合闸联锁端61并与限位板8相抵,回位弹簧81设置于机架1与限位板8之间并将限位板8向推动销63复位,手柄安装端21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2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二联锁臂6摆动,推动销63推动限位板8移动,限位缺口831与限位凸起411位置相错,操作杆41无法下移,合闸按钮4无法按压;手柄安装端21插入手柄并驱动接地操作轴2旋转至接地位置时负荷开关控制轴通过联动销7带动第二联锁臂6摆动,推动销63推动限位板8移动,限位缺口831与限位凸起411位置相对应,操作杆41的限位凸起411可穿过限位缺口831下移,合闸按钮4可以按压,增设限位组件64,在第二联锁臂6摆动时推动销63驱动限位板8移动,限位板8限制与合闸按钮4同步动作的操作杆41按压,相对第二联锁臂6直接限位合闸按钮4,缩小第二联锁臂6规格的同时提高限位稳定性,此外,增设回位弹簧81,使限位板8保持与推动销63的抵配,及时进行回位,避免阻碍合闸按钮4的正常操作。

滑移部分82沿移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槽84,机架1对应各条形槽84设置有穿过条形槽84的导向螺栓85,限位板8限位于导向螺栓85的头部与机架1之间,开设至少两个条形槽84,并配合导向螺栓85,实现限位板8的移动导向,加工简单,装配便利,导向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