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7590发布日期:2020-06-05 19:4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开关,具体是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开关是电磁铁与开关的结合体。当电磁铁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活动铁芯推或拉动开关触点闭合,从而接通所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是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活动铁芯移动,从而一方面拉动传动啮合机构使起动机小齿轮前移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另一方面推动开关触点接通,使直流电动机通电运转,从而带动发动机起动。

为了减少电磁开关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发生打齿等问题,起动机与电磁开关利用包括继电器、整流器等组合的驱动保护电路来减少因误触启动导致的齿轮损伤问题。但电磁开关铁芯在长期使用以及装配精度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因行程不到位导致铁芯端子与静触点端子未接触而无法通电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电磁开关只能进行更换而十分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包括:安装于铁芯套筒内的铁芯、位于铁芯一端的静端子和端子套管,所述铁芯套筒上分别设置驱动线圈和保位线圈,驱动线圈和保位线圈均连接至驱动电路中;

所述静端子固定于端子套管内,且静端子套设于铁芯外,与铁芯活动连接,铁芯端部位置设置对称的两组导电片,所述静端子上分别设置两组位置与导电片对应的导电体,导电体与导电片表面接触;

所述端子套管内对应两组导电体的位置分别设置动触点机构和静触点,所述动触点机构包括:电磁盘、磁铁薄片和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与磁铁薄片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盘固定位于磁铁薄片一侧,电磁盘上螺旋盘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保位线圈或驱动线圈串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静触点包括一导电触头,且该导电触头固定在端子套管上并与一组导电体保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触点机构还包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在导电触头与端子套管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性件为一压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片呈条状,并沿铁芯轴向固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体和导电片均可采用石墨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行程的触点控制电磁开关回路通断,保持铁芯与端子的始终接触状态,解决了因铁芯行程不准确导致的触点无法闭合接触的问题,提高电磁开关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套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铁芯端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包括:安装于铁芯套筒1内的铁芯13、位于铁芯13一端的静端子5和端子套管4,所述铁芯套筒1上分别设置驱动线圈12和保位线圈11,驱动线圈12和保位线圈11均串联在电磁开关驱动电路中(图中未示意),分别用于驱动铁芯13移动和保持铁芯13处于行程位置;

所述静端子5固定于端子套管4内,且静端子5套设于铁芯13外,与铁芯13活动连接,铁芯13端部位置设置对称的两组导电片131,导电片131沿铁芯13轴向设置,所述静端子5上分别设置两组位置与导电片131对应的导电体51,导电体51上设置与导电片131表面接触的凸起;

所述端子套管4内对应两组导电体51的位置分别设置动触点机构3和静触点6,其中,所述动触点机构3包括:电磁盘31、磁铁薄片32、压簧33和导电触头34,所述导电触头34与磁铁薄片32固定连接,并在导电触头34与端子套管4间设置压簧33,所述电磁盘31固定位于磁铁薄片32一侧,电磁盘31上螺旋盘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保位线圈11或驱动线圈12串联,在保位线圈11或驱动线圈12通电后电磁盘31线圈同时通电产生磁场,并与磁铁薄片32间产生斥力,驱动磁铁薄片32以及导电触头34移动,导电触头34移动至与导电体51接触,从而使铁芯13至导电触头34间形成通电回路,从而使开关触点通电接通,断电后通过压簧33使触头回位实现触点断开。

所述静触点6同样包括一导电触头34,且该导电触头34固定在端子套管4上并与一组导电体51保持接触,两组导电触头34分别电连接至电磁开关驱动电路中,通电后铁芯13至两组导电触头34与驱动电路形成回路,回路通断仅由动触点机构3控制,可减少结构复杂性。

导电体51和导电片131均可采用石墨材料,类似于电刷结构,石墨材料优异的耐磨性以及低阻性,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可靠接触,由于铁芯13与导电体51间在任何时候均保持连接,因而即使铁芯13行程不准确也不影响回路的形成,提高电磁开关可靠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包括:安装于铁芯套筒(1)内的铁芯(13)、位于铁芯(13)一端的静端子(5)和端子套管(4),所述铁芯套筒(1)上分别设置驱动线圈(12)和保位线圈(11),驱动线圈(12)和保位线圈(11)均连接至驱动电路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5)固定于端子套管(4)内,且静端子(5)套设于铁芯(13)外,与铁芯(13)活动连接,铁芯(13)端部位置设置对称的两组导电片(131),所述静端子(5)上分别设置两组位置与导电片(131)对应的导电体(51),导电体(51)与导电片(131)表面接触;

所述端子套管(4)内对应两组导电体(51)的位置分别设置动触点机构(3)和静触点(6),所述动触点机构(3)包括:电磁盘(31)、磁铁薄片(32)和导电触头(34),所述导电触头(34)与磁铁薄片(32)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盘(31)固定位于磁铁薄片(32)一侧,电磁盘(31)上螺旋盘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导线与保位线圈(11)或驱动线圈(12)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6)包括一导电触头(34),且该导电触头(34)固定在端子套管(4)上并与一组导电体(51)保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机构(3)还包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在导电触头(34)与端子套管(4)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一压簧(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31)呈条状,并沿铁芯(13)轴向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51)和导电片(131)均可采用石墨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打齿电磁开关防护结构,包括:安装于铁芯套筒内的铁芯、位于铁芯一端的静端子和端子套管,所述静端子固定于端子套管内,且静端子套设于铁芯外,与铁芯活动连接,铁芯端部位置设置对称的两组导电片,所述静端子上分别设置两组位置与导电片对应的导电体,导电体与导电片表面接触;所述端子套管内对应两组导电体的位置分别设置动触点机构和静触点,所述动触点机构包括:电磁盘、磁铁薄片和导电触头,所述导电触头与磁铁薄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伸缩行程的触点控制电磁开关回路通断,保持铁芯与端子的始终接触状态,解决了因铁芯行程不准确导致的触点无法闭合接触的问题,提高电磁开关使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艺达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