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5291发布日期:2020-07-31 21:3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硅片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再生能源随着人类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寻找新能源改善现有能源结构变得非常紧迫。太阳能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是最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目前,晶硅太阳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丝网印刷、高温烧结、互联、层压封装等生产工艺,工艺流程较长,且在工艺过程中晶硅电池片或硅片往往会因机械应力、热应力等的因素引入一些缺陷,例如隐裂。隐裂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也是硅片分选检测中需要重点检测的缺陷之一。

现有的检测装置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外部的光线遮挡住,但是不同场地的光线照射角度不同,需要操作人员另外增加遮挡板遮闭外部光线,降低了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具有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精确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传送带装置,相邻两个所述传送带装置之间设置有检测空间,所述检测空间处安装有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框架、照明部、拍照部及两个遮挡板,所述照明部及所述拍照部均位于所述框架内部,所述拍照部位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平台上方,所述照明部位于所述传送带装置平台下方,且所述照明部位于所述拍照部的正下方,所述遮挡板安装在所述框架外部两侧,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拍照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穿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带动所述遮挡板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片经过检测空间时,通过照明部及拍照部对硅片进行检测。另外操作人员可以调控遮挡板来阻挡外部的光线,提高了检测装置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两个第一转动杆及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在所述框架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遮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遮挡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且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遮挡板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直齿条、螺管、两个导杆及螺杆,两个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底部,所述直齿条滑动套设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导杆外周面,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周面,且所述第一齿轮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直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螺管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直齿条之间,所述螺管与所述直齿条相对一侧相焊接,所述螺杆螺纹套接在所述螺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曹邹人员转动螺杆,螺杆与螺管螺纹连接,由于两个直齿条受到导杆的限制作用,直齿条自身不会转动,螺管与两个直齿条相焊接。当螺杆转动时,螺杆带动螺管沿着螺杆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动。随着螺管的运动,螺管带动直齿条运动,直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框架,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框架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可方便操作人员轻松转动螺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部,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凹槽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杆在第一凹槽内部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遮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设置有伸长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伸长板从遮挡板内部第二凹槽处拉出,改变遮挡板的自身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凹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伸长板的两侧焊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槽共同限制了伸长板的运动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位于所述遮挡板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旋转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在遮挡板内部运动,使橡胶块与伸长板相接触,由于橡胶块受到螺杆与伸长板的共同作用力,橡胶块与伸长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确定饿了伸长板位于遮挡板上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传送带装置、检测空间、检测结构、框架、照明部、拍照部、调节组件及遮挡板等,操作人员可以改变遮挡板的角度,将传送带装置外部的光线遮挡住,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2.通过遮挡板、伸长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动块等,操作人员可以改变遮挡板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壳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遮挡板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一壳体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装置;2、检测空间;3、检测结构;31、框架;32、照明部;33、拍照部;34、遮挡板;4、调节组件;41、第一壳体;42、第一转动杆;5、转动组件;411、第一通孔;5、转动组件;51、第一齿轮;52、直齿条;53、螺管;54、导杆;55、螺杆;551、旋钮;412、第一凹槽;421、第二凹槽;422、伸长板;423;第一滑槽;341、第一滑动块;342、第二通孔;343、第二螺杆;6、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遮光板调节的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传送带装置1,相邻的两个传送带装置1之间设置有检测空间2,检测空间2处放置有检测结构3。当硅片从一个传送带装置1穿过检测空间2进入另一个传送带装置1上时,检测结构3对硅片进行检测。

参照图2,检测结构3包括框架31、照明部32、拍照部33及两个遮挡板34。照明部32及拍照部33均位于框架31内部,拍照部33位于传送带装置1平台上方,照明部32位于传送带装置1平台下方,且照明部32位于拍照部33的正下方,遮挡板34安装在框架31外部两侧,遮挡板34位于拍照部33的上方。

参照图3及图4,为了提高检测结构3的检测精确度,操作人员调节遮挡板34的位置,将传送带装置1外部的光线遮挡住。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壳体41、两个第一转动杆42及转动组件5。第一壳体41焊接在框架31内部。第一壳体41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12(见图6),第一转动杆42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凹槽412内部,第一转动杆42与第一凹槽412转动连接。遮挡板34的一侧与第一转动杆42的外周面相焊接,第一壳体4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11,遮挡板3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孔411。转动组件5安装在第一壳体41内部,转动组件5带动两个第一转动杆42转动。

参照图3及图4,转动组件5包括两个第一齿轮51、两个直齿条52、螺管53、两个导杆54及螺杆55。第一齿轮51焊接套设在第一转动杆42的外周面。第一齿轮51与第一固定杆位置相对应。两个导杆54的一端均焊接在第一壳体41内壁底部。直齿条52套设在对应的导杆54的外周面,直齿条52与第一齿轮51相互啮合。螺管53焊接在两个直齿条52之间,螺杆55的一端延伸至螺管53内部,螺管53与螺杆55螺纹连接。且螺杆55的一端延伸至框架31的外部。操作人员转动螺杆55,因为直齿条52受到导杆54的限制,直齿条52与螺管53相焊接,所以螺管53不会随着螺杆55转动而转动。当螺杆55转动时,螺杆55带动螺管53沿着螺杆55所在直线方向运动,螺管53带动直齿条52沿着导杆54所在直线方向运动。直齿条52带动第一齿轮51转动,第一齿轮51带动第一转动杆42转动,第一转动杆42带动遮挡板34转动。

参照图2,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轻松转动螺杆55,螺杆55位于框架31外部的一端焊接有旋钮551。

参照图5,为了改变遮挡板34的自身长度,遮挡板34远离遮挡板3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21,第二凹槽421内部滑动连接有伸长板422。为了限制伸长板422在遮挡板34内部运动的距离。第二凹槽42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23,伸长板422的两侧焊接有第一滑动块341,第一滑动块341的一端均延伸至所对应的第一滑槽423内部。第一滑动块341与第一滑槽423相适配。

参照图5,为了确定伸长板422位于遮挡板34上的位置。遮挡板3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42,第二通孔342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343,第二螺杆343位于遮挡板34内部的一端胶水粘接有橡胶块6。

参照图5,橡胶块6随着第二螺杆343运动,橡胶块6受到第二螺杆343及伸长板422的共同作用力,橡胶块6受到挤压开始变形,橡胶块6与伸长板422之前的摩擦力增大。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硅片随着传送带装置1进入相邻的传送带装置1时,硅片经过检测空间2时,检测结构3对硅片进行检测。

为了降低外部光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操作人员转动螺杆55,由于螺管53受到直齿条52的限制作用。螺杆55带动螺管53沿着螺杆55所在直线方向运动,螺管53带动直齿条52运动,直齿条52带动第一齿轮51运动,第一齿轮51带动第一转动杆42转动,第一转动杆42带动遮挡板34运动。

为了改变遮挡板34的长度,操作人员拉动伸长板422,当伸长板422伸出一定长度之后,操作人员转动第二螺杆343,第二螺杆343带动橡胶块6运动,橡胶块6受到第二螺杆343及伸长板422的共同作用力,橡胶块6开始变形,增加了橡胶块6与伸长板422之间的摩擦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