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电池盒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6347发布日期:2020-06-23 22:2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电池盒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电池盒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为了响应节能减碳的环保政策,电动车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电动车电池盒放置于电动车车架上,一般使用电动车电池盒上的提手,将电动车电池盒从电动车车架上放入或取出。

当电池盒放入电动车车架上后,将电池盒上的充电口连接线连接到电动车上的充电口,电动车就得电,可以工作;将电池盒上的充电口连接线拔出电动车的充电口,电动车就失电,停止工作。

但实践证明,这种使用充电口连接线为电动车供电的方法,充电口连接线容易脱落、接触不良,或者烧断,主要有如下原因:

1、为了压缩成本,厂家一般使用较细的导线,导致充电口连接线线径细了;

2、电池盒固定不佳,经常性动引起充电口连接线折损,用电就发热烧断;

3、电池盒液漏溢出腐蚀了导线;

4、焊接技术低下,充电口头没“吃”透锡,焊点不牢;

5、充电口连接线与电池盒正负极的螺丝拧紧时,使充电口连接线受伤,过电流就烧断。

而当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坏了后,用户要整个电池盒更换或者维修,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因此改变现有电池盒与电动车充电连接方式,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电池盒及用电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容易损坏,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盒连接器,包括:

连接板,设置在电池盒底部,所述连接板上至少设有两个金属插孔,所述金属插孔与所述电池盒的正负极电气连接;

分离式底座,设置在用电设备上,其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金属插孔相匹配的金属插头,所述金属插头通过电源线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插孔,包括:

金属盖板、金属卡弹件、金属触片,其中,

所述金属触片包括两片,对称卡设在所述金属卡弹件内侧,形成卡弹孔,并与所述电池盒电气连接;

所述金属盖板盖设在所述金属触片和金属卡弹件上,同时通过螺钉与所述金属卡弹件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卡弹件,包括:

金属框,及对称固定在所述金属框内的弹簧件;

所述金属触片对称卡设在所述弹簧件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金属框上,沿所述弹簧件的伸展方向,对称设有限位槽;

所述金属触片对称卡设在所述弹簧件的末端,同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触片上设有焊接孔,

所述金属触片卡设在所述金属卡弹件内侧后,所述焊接孔露出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焊接孔,用于焊接与所述电池盒电气连接的导线。

优选地,

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四个金属插孔,所述分离式底座上设有四个与所述金属插孔相匹配的金属插头;

其中两个金属插孔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第一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用电设备的控制单元供电;

另外两个金属插孔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第二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用电设备的执行单元供电。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及分离式底座皆由绝缘材料制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盒,包括:

上述的电池盒连接器;

若用电设备为电动车,所述电池盒连接器的分离式底座固定在电动车的电池仓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

上述的电池盒。

优选地,所述用电设备为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电池盒底部增设连接板,在用电设备上增设分离式底座,由于连接板与电池盒电器连接,分离式底座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所以当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将电池盒直接坐放在分离式底座上即可,分离式底座上的金属插头插到连接板上的金属插孔中,即可实现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电气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充电口连接线的前提下,通过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和分离式底座实现了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稳定、紧密接触,由于电池盒不再需要设置充电口连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容易损坏,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的分离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插孔和金属插头装配前的爆炸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插孔和金属插头装配前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盒装上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盒装上连接板后,坐设在分离式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a和图1b,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盒连接器,包括:

连接板1,设置在电池盒底部,所述连接板上至少设有两个金属插孔11,所述金属插孔11与所述电池盒的正负极电气连接;

分离式底座2,设置在用电设备上,其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金属插孔11相匹配的金属插头21,所述金属插头21通过电源线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各种需要直流供电的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车、直流电风扇等;及,各种需要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风扇、电饭煲、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电设备为需要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中需要设有逆变器,分离式底座通过逆变器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后,电池盒才可以坐设在分离式底座上,为用电设备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盒底部增设连接板,在用电设备上增设分离式底座,由于连接板与电池盒电器连接,分离式底座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所以当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将电池盒直接坐放在分离式底座上即可,分离式底座上的金属插头插到连接板上的金属插孔中,即可实现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电气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充电口连接线的前提下,通过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和分离式底座实现了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稳定、紧密接触,由于电池盒不再需要设置充电口连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容易损坏,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1及分离式底座2皆由绝缘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保证电池盒的电量只通过金属插孔和金属插头输送给用电设备,降低电量损耗、防止短路,保证系统安全。

参见图1a和图1b,优选地,

若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四个金属插孔11,所述分离式底座2上设有四个与所述金属插孔11相匹配的金属插头21;

其中两个金属插孔11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第一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用电设备的控制单元供电;

另外两个金属插孔11分别与所述电池盒的第二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用电设备的执行单元供电。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电设备为电动车,其中两个金属插孔11分别与电池盒的第一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电动车的电机供电,驱动电动车运行;另外两个金属插孔11分别与电池盒的第二供电单元的正负极相连,用于为电动车的控制器供电,以使控制器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控制电动车的运行状态。

参见图2a和图2b,优选地,所述金属插孔11,包括:

金属盖板111、金属卡弹件112、金属触片113,其中,

所述金属触片113包括两片,对称卡设在所述金属卡弹件112内侧,形成卡弹孔114,并与所述电池盒电气连接;

所述金属盖板111盖设在所述金属触片113和金属卡弹件112上,同时通过螺钉与所述金属卡弹件112一起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卡弹件112,包括:

金属框1121,及对称固定在所述金属框1121内的弹簧件1122;

所述金属触片113对称卡设在所述弹簧件1122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金属框112上,沿所述弹簧件的伸展方向,对称设有限位槽1123;

所述金属触片113对称卡设在所述弹簧件1122的末端,同时限位在所述限位槽1123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触片113上设有焊接孔1131,

所述金属触片113卡设在所述金属卡弹件112内侧后,所述焊接孔1131露出在所述连接板1上;所述焊接孔1131,用于焊接与所述电池盒电气连接的导线。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插孔安装到连接板后的,正面如图3所示,反面如图1a所示,其中图3所示的一面直接与电池盒电气连接,图1a所示的一面与分离式底座相连接。

另外,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盒,包括:

上述的电池盒连接器;

若用电设备为电动车,所述电池盒连接器的分离式底座2固定在电动车的电池仓内。其中,电池盒装上连接板1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电池盒装上连接板1后,坐设在分离式底座2上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盒底部增设连接板,在用电设备上增设分离式底座,由于连接板与电池盒电器连接,分离式底座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所以当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将电池盒直接坐放在分离式底座上即可,分离式底座上的金属插头插到连接板上的金属插孔中,即可实现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电气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充电口连接线的前提下,通过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和分离式底座实现了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稳定、紧密接触,由于电池盒不再需要设置充电口连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容易损坏,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

上述的电池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各种需要直流供电的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动车、直流电风扇等;及,各种需要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风扇、电饭煲、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电设备为需要交流供电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中需要设有逆变器,分离式底座通过逆变器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后,电池盒才可以坐设在分离式底座上,为用电设备供电。

优选地,所述用电设备为电动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盒底部增设连接板,在用电设备上增设分离式底座,由于连接板与电池盒电器连接,分离式底座与用电设备电气连接,所以当用电设备需要用电时,将电池盒直接坐放在分离式底座上即可,分离式底座上的金属插头插到连接板上的金属插孔中,即可实现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电气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充电口连接线的前提下,通过电池盒连接器的连接板和分离式底座实现了电池盒与用电设备的稳定、紧密接触,由于电池盒不再需要设置充电口连接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盒充电口连接线容易损坏,导致用户使用成本高、维修操作麻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