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7607发布日期:2020-07-31 21:4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汽车线束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电器件连接,因此会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连接器在连接处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造成产品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02341.5,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包括主连接套、插头副、副连接套、插口副和连接螺丝、插头副与主连接套螺纹连接,插口副与副连接套螺纹连接,主连接套与副连接套卡接,并由两个连接螺丝紧固,此连接器的主连接套和副连接套之间的缝隙处存在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造成产品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以及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穿过的线束,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采用螺丝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第二外壳的端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充塞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端头和所述第二外壳的端头之间。

其中,所述橡胶圈为u字型,所述连接板从所述橡胶圈的开口插入,并与所述橡胶圈抵触,使得连接板的两侧,及与第一外壳之间的缝隙以及与挡板之间的缝隙都由橡胶圈密封。

其中,所述橡胶圈的内部具有气泡,所述气泡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插入连接板的时候,连接板的端头挤压气泡,橡胶圈的其他部位膨胀,增强防水性。

其中,所述橡胶圈与所述第一外壳粘接,并与所述挡板粘接,保证橡胶圈不脱落。

其中,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弹簧,在橡胶圈老化时由弹簧补偿弹性压力。

其中,所述挡板上具有盲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盲孔内,通过此盲孔,限制弹簧的弹力方向。

其中,所述弹簧朝向所述橡胶圈的一端设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橡胶圈抵触,所述凸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凸板避免弹簧刮伤橡胶圈,且凸板的上表面为圆弧型,使得与橡胶圈的表面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拉力筋,所述拉力筋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弹簧的两侧,避免橡胶圈被扯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支架采用螺栓固定,两者之间的缝隙由挡板和连接板错开,避免水汽直接渗入内部,在缝隙中还塞入橡胶圈,挡板和连接板对橡胶圈造成积压,橡胶圈变形对接触面施加一压力,橡胶圈与挡板和连接板之间紧密接触,获得将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之间的缝隙堵住,放置水汽对内部零件造成腐蚀,获得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汽车连接器、10-第一外壳、15-线束、20-第二外壳、30-挡板、31-盲孔、40-连接板、50-橡胶圈、51-气泡、60-弹簧、70-凸板、80-拉力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100,在电动汽车的电脑板线束15与电瓶连接时,第一外壳10内的插头与电脑不板方向的线束15连接,第二外壳20内的插座与电瓶方向的线束15连接,将第二外壳20内的连接板40插入第一外壳10的内壁与第一外壳10内的挡板30之间,挡板30为l型,由挡板30和连接板40将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之间的缝隙变的曲折蜿蜒,增加水汽从缝隙渗入两外壳内部的难度,在连接板40插入之前,在第一外壳10与挡板30之间塞入了橡胶圈50,橡胶圈50的横截面为u字形,连接板40对橡胶圈50造成挤压,橡胶圈50变形,对连接板40的表面、第一外壳10的表面,挡板30的表面,以及两外壳端口面施加一个弹力,形成紧密接触,避免水汽深入,在连接板40插入的时候,连接板40的端头挤压橡胶圈50内的气泡51,使得橡胶圈50膨胀,增加与表面之间的紧密度,橡胶圈50采用胶水固定第一外壳10的内壁上和挡板30上,当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拆卸维修后,再次安装在一起时,能够保证橡胶圈50不移位。

实施例2,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00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点在于,在橡胶圈50与挡板30之间设有弹簧60,弹簧60位于挡板30上的盲孔31内,弹簧60的下端与挡板30固定连接,弹簧60的上端固定有凸起70,在弹簧60的两侧还设有拉力筋80,在弹簧60的弹力作用下,由凸起70将橡胶圈50向上顶,橡胶圈50将连接板40向上顶,进而增加橡胶圈50与第一外壳10之间的弹性压力,橡胶圈50老化时,由此弹簧60起到补偿弹性压力的作用,凸起70抵持橡胶圈50时,弹簧60两侧由钢丝材质构成的拉力筋80限制橡胶圈50被扯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以及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穿过的线束,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采用螺丝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第二外壳的端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充塞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端头和所述第二外壳的端头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为u字型,所述连接板从所述橡胶圈的开口插入,并与所述橡胶圈抵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的内部具有气泡,所述气泡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与所述第一外壳粘接,并与所述挡板粘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具有盲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盲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朝向所述橡胶圈的一端设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橡胶圈抵触,所述凸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性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拉力筋,所述拉力筋的数量为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弹簧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性汽车连接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支架采用螺栓固定,两者之间的缝隙由挡板和连接板错开,避免水汽直接渗入内部,在缝隙中还塞入橡胶圈,挡板和连接板对橡胶圈造成积压,橡胶圈变形对接触面施加一压力,橡胶圈与挡板和连接板之间紧密接触,获得将第一外壳的第二外壳之间的缝隙堵住,放置水汽对内部零件造成腐蚀,获得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