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的连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207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c卡的连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能与IC卡的电极部连接的接触部,可供IC卡插入拔离的IC卡的连结器。
图7表示具有技术的IC卡的连结器的平面图,图8是图7这VIII-VIII线断面图,(a)表开始插入IC卡时的状态,(b)表将IC卡插入到卡的搬送通路的终端时的状态。
在这些图中,整体以40来表示的IC卡的连结器,由上板41以及底板42形成备有卡插入口44与两侧部45a、45b的卡插入通路43,在底板42则穿设有沿着箭头E-F方向而延伸存在的矩形的窗46。
47是表面向上板而立设的一对的导引壁,而在彼此相对的位置穿设倾斜的导引沟48。
49是表嵌装于底板42的凹部,而与被插入到卡插入通路43的IC卡30的一侧抵接,而将另一侧推压到其中一个侧壁45a的提供侧向力的板簧。
50是一大扁平的大约直方体状而被嵌到窗46的移动件,而接触件51则被安装到底面,被植设在前方的两侧的凸部52则被卡入上述导引沟48,由该导引沟48可以在图中的箭头G-H方向自由移动地被导引。
由在突设于移动件50的后端下部的突起53与突设在上述底板42的突起56之间所设的拉伸螺旋弹簧54,移动件50会被朝箭头H方向弹压,而形成在大约中央部的卡合凹部55则位卡插入通路53。
57是一使接触件51与印刷电路基板58能够电气连接的弹性印刷基板。
在此一构造中,当自卡插入口44将IC卡30朝图中箭头E方向插入时,则如同图(a)所示,IC卡30的前端会与移动件50的卡合凹部55抵接。
再者,当将IC卡30朝箭头E方向插入时,则由IC卡30的前端将移动件50朝E方向推压,而移动件50的凸部52会为导引沟48所导引而抵抗压缩弹簧54而朝箭头G方向移动,如同图(b)所示,接触件51会于卡插入通路43内进出,而与IC卡30的电极部(未图示)接触。
在此一状态下,在接触件51与IC卡30的电极部之间进行数据的传授,而改写电极部的数据。此时的接触件51与印刷基板58之间的数据的传授则是经由弹性印刷基板57而进行。
当结束对IC卡30的电极部的数据改写时,则使IC卡30朝箭头F方向移动,而自卡插入口44拉离,当IC卡30被拉离时,移动件50会根据压缩弹簧54的弹性回复力,凸部52会为导引沟48所导引而朝箭头H方向移动,而接触件51会自卡插入通路43退出。
在上述习知的IC卡的连结器中,由于是一使备有接触件51的移动件50移动的构造;因此不仅必须在接触件51与印刷基板58之间要设置具有可挠性的弹性印刷基板57,也必须搭载位于接触件51与弹性印刷基板57之间的另外的印刷基板,因此,零件数目会增加。而且,在移动件50移动时,由于不得不设置一考虑弹性印刷基板57的挠曲的收容空间,因此会对小型化造成阻碍。
再者,由于是一使移动件50朝箭头G-H方向的斜方向移动的构造,因此,在卡搬送路径43的上下方向必须要有能够使移动部50移动的动作空间,因此IC卡的连结器会有在厚度方向变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即有监于以上的问题而开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零件数目与达成装置的小型化以及轻薄化的IC卡的连结器。
为了要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IC卡的连结器,其主要是一由从卡插入口将IC卡插入到卡插入通路而使IC卡的电极部与接触件的接点部连接的IC卡的连结器,至少形成有卡插入通路的底面的基底3、基部为该基底所保持,而藉由摇动端侧的接点部的弹性变形可以在卡插入通路内自由进退而由具有弹簧特性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接触件23,由与被插入到卡插入通路的IC卡合的卡合,靠朝着与卡插入通路呈平行的方向移动,可以与上述接触件卡合,抵接接触件的弹性回复力而进出卡插入通路内的移动件17,以及使该移动部朝卡插入口侧弹压机构。
因此,由于是一使移动件朝与卡插入通路呈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构造,因此,连结器整体的厚度变薄。
又,根据本发明,弹压机构是一卡合在移动件的前端而由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板簧。
因此,板簧会被嵌插到基底的狭缝内而被保持。
又,根据本发明,接近于板簧,备有配合板簧而用于检测IC卡的插入的检测端子。
因此,靠由于插入IC卡而发生弹性变形的板簧抵接到检测端子可以检测出IC卡的插入。
又,根据本发明,由将接触件的基端部设成可以安装在印刷基板的导线(lead),可以直接将接触件安装在印刷基板上,且连结器被安装在印刷基板上。
以下请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取下本发明的IC卡的连结器的盖子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表示将IC卡插入到IC卡连结器的状态以取下盖子表示的平面图。
图3表示图1的III-III线断面图。
图4表示图2的IV-IV线断面图。
图5表示图2的V-V线断面图。
图6表示图2的VI-VI线断面图。
图7表示取下以往的IC卡的连结器的盖子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表示图7的VIII-VIII线断面图,(a)表开始插入IC卡的状态,(b)表将IC卡插入到卡搬送通路的终端的状态。
在这些图中,在整体以符号1表示的IC卡的连结器,是由将由侧断面大略呈L字状(正面看为コ字状)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盖子2以及大略呈平板状的中合成树脂所形成的基底3重合一起而形成具有卡插入口4的卡插入通路5。在盖子2的后端突设有背面2a,而在下面的大略中央部一体形成有凸部2b,在基底3的上面的两侧则一体形成一对的凸条体3a,3a。
6,6表示在基底3的两侧,如在箭头A-B方向延伸的突出形成在上述凸条体3a,3a的上面的侧壁,而可朝向箭头C方向弹性变形,而其前端部呈彼此相对突设有6B,6B的支撑臂6A则朝向A方向延伸设置。
在基底3的大略中央,则并列在箭头A-B方向穿设由上面来看是矩形的窗7,8,而这些窗7的前部侧的端缘7A与窗8的后部侧的端缘8a的下面,则相对于端缘7a,8a,将由侧面来看配置在斜下方的保持台部9,10一体形成在基底3。
而如使这些端缘7a,8a的下面与保持台部9,10的上面之间连通,沿着端缘7a,8a分别设有4个穿设在A-B方向的狭缝9a,10a。而分隔该4个狭缝9a,10a之间的3个分隔壁9b,10b则被突设在保持台部9,10上。
在上述窗8的端缘8a上,直方体状的卡动部11被突设在上方,而如狭长窗7,8般将二对在箭头A-B方向细长地被形成的矩形的导引沟12,13穿设在基底3上。
如图5所示,在与导引沟12,13对应的位置的基底3的下面,则如使其彼此面向突出形成在卡搬送方向(以图中的箭头A-B方向表示)延伸的二对断面呈L字状以及倒L字状的导引突起14,14。
17表示呈平板状而由上面来看呈矩形的移动件,在其中央穿设矩形的孔18,在前后的两侧部,二对可以卡入在上述导引沟19,20则被突设在上方。
在这些凸条体19,20的下面则形成有可与上述导引突起14卡合的段部19a,20a(19a未图示),而在其中一个凸条体20的上面的后端部,则突起20b被突设在上方。
该移动件17,则靠使凸条体19,20嵌合在导引沟12,13而让段部19a,20a嵌合在导引突起14,14可以使突起20b自导引沟13突出到卡搬送通路5内,在基底3的下方,则与卡插入通路5呈平行地,在图中箭头A-B方向呈自由往复运动状被导引。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该移动件17的上面与上述基底3的窗7,8对应的位置,则与箭头A-B方向呈垂直相交,朝上方突设长度大约与窗7,8的宽度相同的凸部21,22。
在基底3的后方的两侧部的下面,如图6所示,则根据与上述保持台部9,10相同的突出量一体形成有朝下方突设的一对的凸部15,15。在这些凸部15,15,则在上下方向穿设可供后述的板簧25,26插入的狭缝15a,15a。
如图3所示,23是由整体呈细长薄片的具有弹簧特性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4个接触件,由侧面来看则被折弯成曲杆状,由前端的基端部23b的宽度被形成极细的基部23a,自该基部23a被折弯成相对于水平线呈倾斜的嵌合部23c,以及在该嵌合部23c的摇动端侧朝上方突设的接点部23d所形成。
该接触件23,则将基部23a,自基端部23b侧从窗7的端缘7a的下面嵌插到狭缝9a内,而使基部23a的水平部载置在保持台部9的上面,靠着基部23a的两垂直部嵌合在保持台部9的端缘7a的前、后面,可以限制其朝箭头A-B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而为保持台部9所保持。
24表示内整体呈细长薄片而具有弹簧性能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4个接触件,由侧面来看被折弯成直角,由前端的端部24b的宽度被形为极细的基部24a、以及自该基部24折弯成相对于水平线呈倾斜,而在摇动端侧朝上方突设有接点部24b的嵌合部24c所形成。
该接触件24,则将其基部24a,自基端部24b侧,自窗8的端缘8a的下面嵌插到狭缝10a内,使基部24a的水平部载置到保持台10的上面,由保持台部10的后面与盖子2的背面部2a来挟持基部24a的垂直部,可以限制朝箭头A-B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而为保持台部10所保持。
这些接触件23,24的基端部23b,24b则被嵌插在形成在后述的印刷基板28的通孔内,而形成为可以安装在印刷基板28的导线(lead)。
在如此被保持的接触件23,24的嵌合部23c,24c的下面,上述移动件17的凸部21,22则会产生对接。
25,26表示由整体细长薄片状而具有弹簧性能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板簧,是由前端的基端部25b,26b的宽度被形成为极细的基部25a,26a,以及自这些基部25a,26a的上端,如与宽度方向垂直相交而延设,由上面来看,在厚度方向被折弯成一字形的嵌合部25c,26c所形成。
这些板簧25,26,靠将基部25a,26a,如图6所示,嵌插到凸部15,15的狭缝15a,15a内,如图1所示,使嵌合部25c,26c与上述移动件17的凸条体20的突起20b嵌合而为基底3所保持。
27由导电材料所形成,而用于检测IC卡30被插入到卡插入通路5的终端的检测端子,如使其上部接近于其中一个板簧25的嵌合部的后方般地被植设在基底3,而其下部27b则自基底3突出。
28是形成用于控制IC卡的连结器1的控制电路等,而被固定在安装有IC卡的连结器1的装置本体(未图示)上的印刷电路基板。
在该印刷电路基板28的上面,则使基底3的保持台部9,10以及凸部15的各底面相对,藉着将上述接触件23,24的基端部23b,24b嵌插入该印刷电路基板28的通孔内加以焊接而安装,除了可以使接触件23,24连接到印刷电路基板28上的电路外,IC卡的连结器1也被固定到印刷电路基板28。
如此,由于靠将接触件23,24的基端部23b,24b安装到印刷电路基板28,可以将IC卡的连结器固定在印刷电路基板28,因此可以不用经由托架等即能够将IC卡的连结器1固定到装置本体,藉此除了可以减少零件数目外,也可以防止装置本体的大型化,且能够缩短IC卡的连结器1的组装的作业时间。
上述板簧25,26的基端部25b,26b以及检测端子27的下部27b也被嵌插到印刷电路基板28的通孔内,靠焊接被安装。
下面说明此一构造的IC卡的连结器的动作。
如图3所示,当IC卡30未被插入到卡搬送通路5内时,移动件15会与凸条体20的突起20b卡合,而靠板簧25,26的弹性回复力朝图中的箭头B方向移动。
因此,接触件23,24的嵌合部23c,24c不会为移动件17的凸部21,22所推压,且接触件23,24的接点部23d,24d,则靠嵌合部23c,24c的弹性回复力自卡搬送路径5退出而位于窗7,8内。
在此状态下,若将IC卡30自卡插入口4朝箭头A方向插入到卡搬送通路5内时,则IC卡30的上下面会为盖子2的凸部2b与基底3的凸条体3a,3a所导引,而两侧则由基底3的两侧壁6,6所导引。
如图2所示,被插入到卡搬送通路5内的IC卡30的前端部的两侧,当抵接到支撑臂6a,6a的突起6b,6b时,由于支撑臂6a,6a会朝箭头C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因此由该支撑臂6a,6a的弹性回复力,IC卡30会被保持,而防止其自卡插入口4脱落。
在由支撑臂6a,6a所保持的状态下,若持续地将IC卡30的前端部的两侧,当抵接到支撑臂6a,6a的突起6b,6b时,由于支撑臂6a,6a会朝箭头C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因此由该支撑臂6a,6a的弹性回复力,IC卡30会被保持,而防止其自卡插入口4脱落。
在由支撑臂6a,6a所保持的状态下,若持续地将IC卡30朝箭头A方向插入时,则IC卡30的前端会抵接在移动件17的凸条体20的突起20b。
而且,当抵抗板簧25,26连箭头B方向的弹压力,将IC卡30朝箭头A方向插入时,如图4所示,移动件17也会随着朝箭头A方向移动。
因而,由移动件17的突起21,22,由于接触件23,24的嵌合部23c,24c会抵抗这些嵌合部23c,24c的弹性回复力而朝箭头D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因此,接点部23d,24d会在卡搬送通路5内进出,而接点部23d,24d会抵接在IC卡30的电极部31。
在此一状态下,当持续将IC卡30朝A方向插入时,这些接点部23d,24d则在A-B方向限制其移动而成为固定状态,由于电极部31相对于该固定状态的接点部23d,24d滑动,因此,藉由该电极部31可以除去接点部23d,24d的表面的肮脏,亦即自我清洁(self cleaning)。
当将IC卡30的前端抵接到止动部11,因将IC卡30插入到卡搬送通路5内的终端为止时,则因为移动件17的凸条体20的突起20b产生弹性变形的其中一个板簧25的嵌合部25c会抵接在检测端子27的上部27a。
由于由板簧25与检测端子27检测电路被关闭(ON),因此检测出完成IC卡30将卡搬送通路5的插入。由此检测,在接触件23,24以及与其接触的IC卡30的电极部31之间会进行数据的传受,改写电极部31的数据。
如此,由配设导电性的检测端子27,除了对板簧25赋予使移动件17朝B方向弹压的功能外,由于一并具备有可以检测出IC卡已完成插入到卡搬送通路5的动作的检测功能,因此可以减少零件数目以及达成小型化。
当完成对IC卡30的电极部31的数据的更写时,当抵抗支撑臂6a,6a的保持力而将IC卡30朝图中箭头B方向拉离时,则可以解除靠IC卡30的前端朝向移动件17的凸条体20的突起20b的A方向的推压状态。
因此,如图3所示,由于移动件17可以藉由板簧25,26的嵌合部25c,26c的弹性回复力朝箭头B方向移动,因此可以解除藉由移动件17的突起21,22朝向接触件23,24的嵌合部23c,24c的D方向的推压状态。
由此,嵌合部23c,24c会产生弹性回复,接点部23d,24d会自卡搬送通路5退出而位于基底3的窗7,8内,而离IC卡30的电极部3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接触件23,24是在基底3侧被保持,但是藉由将移动件17在盖子2侧支撑成可以自由移动状,也可以使接触件23,24保持在盖子2侧。
而且,虽然是将接触件23,24设成薄片状的板簧,但是并不限于此,其也可以是钢线状的细长的销(pin),主要是要由具有弹簧特性的导电材料所形成即可。
而且,虽然将接触件23,24的基部23a,24a的基端部23b,24b形成极细的段部,但是并未特别限定于该形状,主要是要前端部有自基底3的底面突出的长度,且可以形成为安装在印刷电路基板28的导线即可。
根据本发明,靠使移动件朝与卡搬送通路几乎平行地移动,可以使IC卡的连结器达成薄化。
而且,将接触件的基部保持在基底,藉由移动件的移动抵抗接触件的弹性回复力使接点部在卡搬送通路内进出,由于IC卡的电极部相对于固定状态的接点部滑动,因此可以进行自我清洁,且减少接点不良的情形,减轻保养检修作业。
而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弹压机构设成由可以嵌合在移动件的前端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板簧,由于只靠嵌插在基底的狭缝内即可以加以保持,因此组装容易。
而且,根据本发明,靠具备一接近于板簧而可以检测出IC卡的插入的检则端子,因此靠因为IC卡的插入而产生弹性变形的板簧抵接到检测端子可以检测到IC卡的插入,因此除了对板簧赋予使移动件的回复趋势的功能外,由于也一并具有用于检测到IC卡完成插入到卡搬送通路内的动作的功能,因此可以减少零件数目以及达成小型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将接触件的基部保持在基底,而设成可以安装在印刷基板的导线,可以直接将接触件安装到印刷基板上,因此不需要如以往般需要弹性印刷基板或是其他的印刷基板,而能够减少零件的数目,且达成小型化。
而且,藉著将接触件直接安装到印刷基板,由于可经由接触件将IC卡的连结器安装到装置本体上,因此不需要用于组装的托架等,可以缩短组装时间,且达成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IC卡的连结器,其主要是一由从卡插入口将IC卡插入到卡插入通路而使IC卡的电极部与接触件的接点部连接IC卡的连结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形成有卡插入通路的底面的基底3、基部为该基底所保持,而由摇动端侧的接点部的弹性变形可以在卡插入通路内自由进退而由具有弹簧特性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接触件23,由与被插入到卡插入通路的IC卡合的卡合,靠朝着与卡插入通路呈平行的方向移动,可以与上述接触部卡合,抵抗接触件的弹性回复力而进出卡插入通路内的移动件17,以及使该移动;朝卡插入口侧弹压的弹压机构。
2.如权利要求1的IC卡的连结器,弹压装置是一以可以卡合在移动件的前端的导电材料所形成的板簧。
3.如权利要求2的IC卡的连结器,接近于板簧,而备有配合板簧而用于检测IC卡的插入的检测端子。
4.如权利要求1的IC卡的连结器,接触部的基部是一可以安装到印刷基板的导线。
全文摘要
由盖子2与积层于此的基底3形成备有卡插入口4的卡搬送通路5。接触件23的基部23a由基底3所保持,而限制在A-B方向的移动,且接点部23d由弹性变形而在卡搬送通路5内自由进退。移动件17则与卡搬送通路5平行地在A-B方向自由移动,而与IC卡30的前端卡合的突起20b则突出于卡搬送通路5内。在移动件17则突设有靠朝A方向移动而与接触件23卡合,而使接点部23d进出于卡搬送通路5内的凸部21。从而减少零件数目与使装置小型化。
文档编号H04M17/00GK1160250SQ9710088
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4日
发明者高坂泰 申请人:株式会社田村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