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4772发布日期:2020-05-19 20:3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以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自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从而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短,使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寿命短和使用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电池放置在常温环境中,然后通过电量检测设备检测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soc;

步骤2:将检测到的剩余电量数据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值小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余电量值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继续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3: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然后计算出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a、对充电电池进行多次充电,并测量出每次的充电电流,并计出每次充电电流的变化数据,记为⊿i;

b、根据公式k=[k-1-⊿i]计算出待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其中,k为充电电池的第k次充电电流;

c、根据公式⊿i=[a*t/t0+b]*i0,其中,a和b均为充电常数,t为充电电池的温度值,t0为室温且数值为25摄氏度,i0为电池最大充电倍率所对应的电流;

步骤4:根据步骤3中计算的充电电流k的数据,同样通过k值的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间隔性的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并计算每次剩余电量的差值d,同时将每次的剩余电量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小于充电电量阈值,且电量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则继续检测充电电压;如果剩余电量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5:检测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将实时电压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如果实时电压u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4的恒流充电;如果实时电压大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3重新计算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

步骤6: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压值为u,将充电电流i与充电截止电流imin进行比较,如果i大于imin,继续恒压充电;如果i小于imin,则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电。

优选的,在步骤3中,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删去误差较大的数据,最后取所有温度数值的平均值为充电电池的温度t。

优选的,在步骤3中,a和b均为充电常数,a的数值为0.6,b的数值为-0.5,i0的数值为2.5-3a。

优选的,在步骤4中,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过程中,间隔时间为十分钟,每十分钟记录一次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并计算出与上一次剩余电量的差值d,当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时,停止恒流充电。

优选的,在步骤5中,在检测充电电池的程中,当检测的充电电池的时电压值的变化值无限接近零时,则最后的实时电压为最终电压值,然后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阈值电压的数值为3.8v。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分析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电流与电压值,然后调整相应的恒流和恒压充电方式,最终实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充电,与传统充电方式缩短了25%的时间,而且根据电池的状态切换不同充电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快速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电池放置在常温环境中,然后通过电量检测设备检测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soc;

步骤2:将检测到的剩余电量数据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值小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余电量值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继续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3: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然后计算出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a、对充电电池进行多次充电,并测量出每次的充电电流,并计出每次充电电流的变化数据,记为⊿i,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删去误差较大的数据,最后取所有温度数值的平均值为充电电池的温度t;

b、根据公式k=[k-1-⊿i]计算出待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其中,k为充电电池的第k次充电电流;

c、根据公式⊿i=[a*t/t0+b]*i0,其中,a和b均为充电常数,t为充电电池的温度值,t0为室温且数值为25摄氏度,i0为电池最大充电倍率所对应的电流,a的数值为0.6,b的数值为-0.5,i0的数值为2.5a。

步骤4:根据步骤3中计算的充电电流k的数据,同样通过k值的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间隔性的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过程中,间隔时间为十分钟,每十分钟记录一次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并计算出与上一次剩余电量的差值d,当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时,停止恒流充电,同时将每次的剩余电量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小于充电电量阈值,且电量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则继续检测充电电压;如果剩余电量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5:检测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在检测充电电池的程中,当检测的充电电池的时电压值的变化值无限接近零时,则最后的实时电压为最终电压值,然后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阈值电压的数值为3.8v;如果实时电压u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4的恒流充电;如果实时电压大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3重新计算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

步骤6: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压值为u,将充电电流i与充电截止电流imin进行比较,如果i大于imin,继续恒压充电;如果i小于imin,则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电。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电池放置在常温环境中,然后通过电量检测设备检测待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soc;

步骤2:将检测到的剩余电量数据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值小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余电量值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继续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3: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然后计算出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a、对充电电池进行多次充电,并测量出每次的充电电流,并计出每次充电电流的变化数据,记为⊿i,检测充电电池的温度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删去误差较大的数据,最后取所有温度数值的平均值为充电电池的温度t;

b、根据公式k=[k-1-⊿i]计算出待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其中,k为充电电池的第k次充电电流;

c、根据公式⊿i=[a*t/t0+b]*i0,其中,a和b均为充电常数,t为充电电池的温度值,t0为室温且数值为25摄氏度,i0为电池最大充电倍率所对应的电流,a的数值为0.6,b的数值为-0.5,i0的数值为3a。

步骤4:根据步骤3中计算的充电电流k的数据,同样通过k值的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恒流充电,间隔性的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检测不同时间端后的剩余电量过程中,间隔时间为十分钟,每十分钟记录一次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并计算出与上一次剩余电量的差值d,当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时,停止恒流充电,同时将每次的剩余电量与充电电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剩余电量小于充电电量阈值,且电量差值d无限接近于零,则继续检测充电电压;如果剩余电量大于充电电量阈值,则对充电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步骤5:检测充电电池的充电电压,在检测充电电池的程中,当检测的充电电池的时电压值的变化值无限接近零时,则最后的实时电压为最终电压值,然后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阈值电压的数值为3.8v;如果实时电压u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4的恒流充电;如果实时电压大于阈值电压,则继续进行步骤3重新计算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流;

步骤6:对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充电电压值为u,将充电电流i与充电截止电流imin进行比较,如果i大于imin,继续恒压充电;如果i小于imin,则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电。

本发明通过分析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电流与电压值,然后调整相应的恒流和恒压充电方式,最终实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快速充电,与传统充电方式缩短了25%的时间,而且根据电池的状态切换不同充电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