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5494发布日期:2020-07-31 22:0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纽扣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内芯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一般来说常见的有充电的和不充电的两种纽扣电池,充电的包括3.6v可充锂离子扣式电池(lir系列),3v可充锂离子扣式电池(ml或vl系列);不充电的包括3v锂锰扣式电池(cr系列)及1.5v碱性锌锰扣式电池(lr及sr系列);比较常见的纽扣电池有用于玩具和礼品上的ag3、ag10、ag13电池,电脑主机板上的电池,型号为cr2032用于电子词典里面的cr2025,用于电子表上面的cr2016或者sr44、sr626等。纽扣电池的型号名称前面的英文字母表示电池的种类,数字表示尺寸,前两位数字表示直径,后两位表示厚度。

总所周知,现有的纽扣电池中都会设置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而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都是设置在软包电芯组件两侧的,由此上正极底壳正极底壳则需要完全将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软包电芯组件包裹在里面,这样的结构则使得纽扣电池的整体结构较大,无法达到小型化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的软包内芯纽扣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软包内芯纽扣电池,包括:

正极底壳,所述正极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正极开口第二正极开口;

负极顶盖,所述负极顶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负极开口和第二负极开口,所述负极顶盖扣合于所述正极底壳上,以使所述第一正极开口与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对齐设置,所述第二正极开口与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对齐设置;及

软包电芯组件,所述软包电芯组件包括软包电芯主体及与所述软包电芯主体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软包电芯主体容置于所述正极底壳内,所述正极耳容置于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内,所述负极耳容置于所述第二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耳包括连接片及负极焊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软包电芯主体上,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焊接片连接,并且所述连接片容置于所述第二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内,所述负极焊接片露置于所述负极顶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和所述负极焊接片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和所述负极焊接片相互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包括弯折片及正极焊接片,所述弯折片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软包电芯主体,所述弯折片的另一端经弯折延伸后与所述正极焊接片连接,并且所述弯折片容置于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内,所述正极焊接片露置于所述正极底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片和所述正极焊接片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包内芯纽扣电池还包括正极钢片,所述正极钢片用于焊接于所述正极底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包内芯纽扣电池还包括负极钢片,所述负极钢片用于焊接于所述负极顶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正极开口以所述正极底壳的中心轴线呈180°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以所述负极顶盖的中心轴线呈180°对称设置。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软包内芯纽扣电池,通过将正极耳设置于第一正极开口和第一负极开口内,并且将负极耳设置在第二正极开口和第二负极开口内,可以有效地缩小正极底壳的壳体大小,使得纽扣电池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更容易进行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正极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负极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软包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另一视角的软包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另一视角的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另一实施方式的软包内芯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另一视角的负极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负极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另一视角的正极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软包内芯纽扣电池,包括:正极底壳100、负极顶盖200及软包电芯组件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底壳100上设置有第一电芯放置区,所述负极顶盖200上设置有第二电芯放置区,所述第一电芯放置区和所述第二电芯放置区共同围成电芯容置腔体,所述软包电芯组件300容置于该电芯容置腔体内,从而实现纽扣电池的结构。

请参阅图2,所述正极底壳1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正极开口110和第二正极开口12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正极开口110用于容置一部分的正极耳,所述第二正极开口120用于容置一部分的负极耳。

请参阅图3,所述负极顶盖2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负极开口210和第二负极开口220,所述负极顶盖扣合于所述正极底壳上,以使所述第一正极开口与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对齐设置,所述第二正极开口与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对齐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负极开口210用于容置正极耳,所述第二负极开口220用于容置负极耳。当负极顶盖扣合在正极底壳之后,需要将第一正极开口与第一负极开口对齐,同时将第二正极开口与第二负极开口对齐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正极耳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正极开口与第一负极开口对齐的开口内,同时使得负极耳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二正极开口与第二负极开口对齐的开口内。如此,相比于现有的壳体上没有开口的纽扣电池来说,本发明的纽扣电池可以有效地缩小正极底壳的壳体大小,使得纽扣电池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更容易进行装配。

请参阅图4,所述软包电芯组件300包括软包电芯主体310及与所述软包电芯主体310连接的正极耳320和负极耳330,所述软包电芯主体310容置于所述正极底壳内,所述正极耳容置于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内,所述负极耳容置于所述第二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内。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负极耳330包括连接片331及负极焊接片332,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软包电芯主体上,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焊接片连接,并且所述连接片容置于所述第二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内,所述负极焊接片露置于所述负极顶盖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片331用于连接软包电芯主体310内的负极片,并且还可以起到固定负极耳的作用;所述负极焊接片332用于引出电池的负极,将焊接在负极顶盖上,起到软包电芯主体310与负极顶盖200的电连接作用。同时,将负极焊接片露置于负极顶盖上,即将负极耳焊接在负极顶盖上面,露至在负极顶盖外面,可以实现方便对负极耳进行焊接的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片和所述负极焊接片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连接片和所述负极焊接片相互垂直设置。如此,通过设置垂直的负极耳,可以方便将电池的负极引出来,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和图6,所述正极耳320包括弯折片321及正极焊接片322,所述弯折片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软包电芯主体,所述弯折片的另一端经弯折延伸后与所述正极焊接片连接,并且所述弯折片容置于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内,所述正极焊接片露置于所述正极底壳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弯折片321用于引出电池的正极,即折弯片用于连接软包电芯主体310内的正极片,并且还可以起到固定正极耳的作用;所述正极焊接片322用于将电池的正极引出到电池外部,即将正极焊接片设置在正极底壳的外部,方便对正极耳进行焊接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弯折片和所述正极焊接片一体成型设置。如此,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结构,可以提高正极耳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现有的纽扣电池一般都是将正极耳焊接在底壳上,将负极耳焊接在顶壳上,然而,不论是底壳还是顶壳,由于现有的极耳很软,硬度不够,在进行电池装配的时候,不方便进行安装和焊接;另外,现有的顶壳和底壳装配后,容易出现结构稳定性或绝缘性差的情况。

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所述软包内芯纽扣电池还包括正极钢片400,所述正极钢片用于焊接于所述正极底壳上。如此,通过设置正极钢片,可以引出正极极耳,避免其在装配时被压坏,同时也方便进行装配。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软包内芯纽扣电池还包括负极钢片500,所述负极钢片用于焊接于所述负极顶盖上。如此,通过设置负极钢片,可以引出负极极耳,避免其在装配时被压坏,同时也方便进行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钢片500焊接于所述负极顶盖200的上表面上,所述正极钢片400焊接于所述正极底壳100的下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钢片500用于引出负极耳;所述正极钢片400用于引出正极耳,从而可以引出极耳,进行装配,从而方便进行装配,而且利用钢结构,相当于可以提高极耳的硬度,方便进行后续的插接及装配。

具体地,请参阅图7,所述负极钢片500包括第一焊接片体510及第一外接片体520,所述第一焊接片体510设置于所述负极顶盖20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外接片体与所述第一焊接片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焊接片体510用于焊接在钢壳上,所述第一外接片体520用于连接外部的装置或者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焊接片体和所述第一外接片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焊接片体采用电阻焊或者激光焊的方式焊接于所述负极顶盖200的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片体和所述第一外接片体相互垂直设置。如此,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结构,使得结构更稳定,更方进行焊接操作。

请参阅图6,所述正极钢片400包括第二焊接片体410及第二外接片体420,所述第二焊接片体设置于所述正极底壳10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外接片体与所述第二焊接片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焊接片体用于焊接在钢壳上,从而可以固定整个正极钢片400;所述第二外接片体用于连接外部的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焊接片体和所述第二外接片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焊接片体采用电阻焊或者激光焊的方式焊接于所述正极底壳10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焊接片体和所述第二外接片体相互垂直设置。如此,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结构,可以使得钢片的结构更稳定,焊接更牢靠。

请参阅图8,所述软包内芯纽扣电池还包括绝缘胶体600,所述绝缘胶体设置于所述负极底壳的侧壁上。如此,通过设置绝缘胶体,可以有效地避免正极底壳和负极顶盖进行导通,起到绝缘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体600用于实现负极顶盖200和正极底壳100隔离,使得实现绝缘效果,避免相互导通的情况。

具体地,所述绝缘胶体600上开设有环形容置槽610,所述负极顶盖200的侧壁嵌置于所述环形容置槽610内,并且所述绝缘胶体600及所述负极顶盖200盖合于所述正极底壳100内。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环形容置槽610,可以有效地将负极顶盖200的侧壁包覆在内,即使得负极顶盖200的侧壁都设置有绝缘胶体610,从而有效地实现负极顶盖200和正极底壳100的绝缘。

可以理解,现有的纽扣电池中,一般在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装配后,还需要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中设置密封圈,使得上壳体可以稳定地嵌置在下壳体内,并且为了使得密封性更好,还有可能需要将装配好的密封圈的纽扣电池上进行注胶操作,这样的方式则大大增加了纽扣电池的装配难度,工艺更为复杂,增加了装配的时间成本,降低了装配的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负极顶盖200包括顶部钢片230及负极绝缘侧壁240,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设置于所述顶部钢片23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部钢片230用于固定负极绝缘侧壁240;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用于包裹整个软包电芯组件300,并且使得负极顶盖200与电池下壳实现绝缘,即相互隔离后,使得正极底壳100和负极顶盖200不会出现相互导通的情况,并且,相比于现有的纽扣电池来说,可以节省在壳体侧壁上注塑的工艺操作,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容易装配、节省装配步骤以及增加绝缘性的效果。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底壳100包括底部钢片130及正极绝缘侧壁140,所述正极绝缘侧壁140设置于所述底部钢片13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部钢片130用于实现正极的电源输出,所述正极绝缘侧壁140用于实现与负极顶盖200相互绝缘,并且用于套置在负极顶盖200的负极绝缘侧壁240,从而可以实现相互挤压固定整个负极顶盖200,以使得电池的装配更稳定更牢靠。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绝缘侧壁140内开设有安装腔体,所述负极顶盖200和所述软包电芯组件300容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以使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正极绝缘侧壁140的内侧壁上。如此,通过设置安装腔体,用于放置软包电芯组件300,起到保护软包电芯组件300的作用,从而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底壳100为钢壳结构,所述负极顶盖200和所述软包电芯组件300容置于所述钢壳结构内,以使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钢壳结构的内侧壁上。如此,通过设置整个是钢结构的壳体,也可以实现对负极顶盖200的包覆,并且相比于塑胶侧壁的正极底壳100,钢结构的正极底壳100结构更坚固,保护电池的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内开设有电芯固定腔体,所述软包电芯组件300设置于所述电芯固定腔体内。如此,通过设置电芯固定腔体,可以将整个负极顶盖200和软包电芯组件300套置在内,保护软包电芯组件3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为pp绝缘层。即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为pp绝缘材料,同样所述正极绝缘侧壁140也为pp绝缘材料。如此,可以实现绝缘的作用,使得电池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绝缘侧壁240的厚度为0.2mm~0.5mm。如此,通过设置厚度为0.2mm~0.5mm负极绝缘侧壁240,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软包电芯组件300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绝缘防短路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正极开口和所述第二正极开口以所述正极底壳的中心轴线呈18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负极开口和所述第二负极开口以所述负极顶盖的中心轴线呈180°对称设置。如此,可以方便露出正极耳和负极耳。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软包内芯纽扣电池,通过将正极耳设置于第一正极开口和第一负极开口内,并且将负极耳设置在第二正极开口和第二负极开口内,可以使得有效地缩小正极底壳的壳体大小,使得纽扣电池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更容易进行装配。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