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自适应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2320发布日期:2020-08-21 14:3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快速自适应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自适应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插座大多是通过一个总的或者独立的机械开关控制插孔的通断电,当电源输入超过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时,插座往往不能自动调节电压而使用电设备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公开号为:cn104577545b,主题名称为一种自适应调节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插座组件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直流电源插座(10)及与其适配的输电电缆(20);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的输入端与市政电源连接,电器经过所述输电电缆(20)与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电气连接,所述输电电缆(20)将所述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发送至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将市政电源转换成与所述额定电压值相同电压值的直流电源,通过所述输电电缆(20)传输直流电源至所述电器实现供电;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设置一个以上插孔(11)、自适应变压模块(12)和控制电路(13),所述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与所述插孔(11)连接,用于获取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其输出端与所述自适应变压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自适应变压模块(12)的第二输入端与市政电源连接,其输出与所述插孔(11)连接;所述输电电缆(20)上与所述直流电源插座(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孔(11)相互配合的插头(21),所述插头(21)内部设置接地引脚、直流电源输出引脚和用于配置额定电压值的回路结构;所述接地引脚、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引脚和所述回路结构设置在绝缘基底的两个表面上,在所述插头(21)与所述插孔(11)配合之后,所述控制电路(13)从所述回路结构内读取所述额定电压值,并将所述额定电压值发送至所述自适应变压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自适应变压模块(12)根据所述额定电压值对从所述第二输入端获取的市政电源进行变压,从输出端输出与所述额定电压值相应电压值的直流电源到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引脚,电器与所述接地引脚和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引脚之间构成回路实现供电”。

以上述发明专利为例,其虽然也提及了自适应插座,但是其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的不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快速自适应插座,其能够根据用电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自动输出相应的电压值,而且通过sic安全组件进行切断保护,其具有动作时间短和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快速自适应插座,其具有快速自适应输出、安全性高、可靠性优异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自适应插座,安装于直流输入和用电设备之间并且根据用电设备所需的供电电压,自动输出相应的电压值,包括:dc/dc变换器、信号采集单元、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安全保护控制单元、sic安全组件、插座本体和状态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dc/dc变换器根据直流输入的直流电电压等级进行相应变换(考虑直流电电压等级主要有5v、12v、24v、48v等,用电设备插到插座本体上后,dc/dc变换器按照上述电直流电压等级依次递增变换),并且所述dc/dc变换器每次输出一个直流电电压等级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进行采集所述dc/dc变换器的安全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温度等),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将采集的安全参数分别传输到所述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和所述安全保护控制单元,所述dc/dc变换器将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输送到所述插座本体并且所述状态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显示是否输送成功、电压、电流和温度等);

所述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传输的安全参数进行判断当前所述dc/dc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根据相应的判断结果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述dc/dc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以满足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

所述安全保护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传输的安全参数进行诊断当前所述dc/dc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是否超过用电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根据相应的诊断结果通过所述sic安全组件进行动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本体位于所述dc/dc变换器和用电设备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ic安全组件位于直流电输入和所述dc/dc变换器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sic安全组件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信号采样单元、诊断单元和控制驱动单元,其中:

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直流输入的火线端l电性连接,并且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通过信号采样单元与dc/dc变换器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

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直流输入的零线端n电性连接,并且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漏极通过信号采样单元与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直流输入和dc/dc变换器之间并且实时采集直流输入传送到dc/dc变换器的电源的综合参数;

信号采样单元将采集的综合参数发送到诊断单元,诊断单元将采集的综合参数与预设的触发点进行判断处理;

诊断单元输出相应的信息到控制驱动单元,并且控制驱动单元分别相应控制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通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快速自适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快速自适应插座的sic安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00、直流输入;200、用电设备;300、快速自适应插座;310、dc/dc变换器;320、信号采集单元;330、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340、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50、sic安全组件;351、第一晶体管;352、第二晶体管;353、第三晶体管;354、第四晶体管;355、信号采样单元;356、诊断单元;357、控制驱动单元;360、插座本体;370、状态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发明的快速自适应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快速自适应插座的sic安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本发明所涉及的直流输入、用电设备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优选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自适应插座,安装于直流输入100和用电设备200之间并且根据用电设备200所需的供电电压,自动输出相应的电压值,包括:dc/dc变换器310、信号采集单元320、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330、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40、sic安全组件350、插座本体360和状态显示单元370,其中:

所述dc/dc变换器310根据直流输入的直流电电压等级进行相应变换(考虑直流电电压等级主要有5v、12v、24v、48v等,用电设备插到插座本体上后,dc/dc变换器按照上述电直流电压等级依次递增变换),并且所述dc/dc变换器310每次输出一个直流电电压等级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320进行采集所述dc/dc变换器310的安全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温度等),所述信号采集单元320将采集的安全参数分别传输到所述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330和所述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40,所述dc/dc变换器310将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输送到所述插座本体360并且所述状态显示单元370进行显示(显示是否输送成功、电压、电流和温度等);

所述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330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单元320传输的安全参数进行判断当前所述dc/dc变换器310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是否满足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并且根据相应的判断结果进行自适应调整所述dc/dc变换器310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以满足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

所述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40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单元320传输的安全参数进行诊断当前所述dc/dc变换器310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是否超过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并且根据相应的诊断结果通过所述sic安全组件350进行动作。

优选地,所述负载自适应控制单元330是在所述dc/dc变换器310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不够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时,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来满足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而所述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40和所述sic安全组件350是在所述dc/dc变换器310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等级超过用电设备200的工作电压时,进行断电保护。

具体的是,所述插座本体360位于所述dc/dc变换器310和用电设备200之间。

更具体的是,所述sic安全组件350位于直流电输入100和所述dc/dc变换器310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sic安全组件350包括第一晶体管351、第二晶体管352、第三晶体管353、第四晶体管354、信号采样单元355、诊断单元356和控制驱动单元357,其中:

第一晶体管351的漏极与直流输入100的火线端l电性连接,并且第一晶体管351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357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352的漏极通过信号采样单元355与dc/dc变换器310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352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357的一端电性连接;

第三晶体管353的漏极与直流输入100的零线端n电性连接,并且第三晶体管353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357的一端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354的漏极通过信号采样单元355与dc/dc变换器31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四晶体管354的栅极与控制驱动单元357的一端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的是,信号采样单元355通过诊断单元356与控制驱动单元357电性连接,信号采样单元355安装于直流输入100和dc/dc变换器310之间并且实时采集直流输入100传送到dc/dc变换器310的电源的综合参数;

信号采样单元355将采集的综合参数(综合参数包括直流输入100直接进来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发送到诊断单元356,诊断单元356将采集的综合参数与预设的触发点进行判断处理;

诊断单元356输出相应的信息到控制驱动单元357,并且控制驱动单元357分别相应控制第一晶体管351、第二晶体管352、第三晶体管353和第四晶体管354的通断。

优选地,sic安全组件350相当于双重保险,一是直接对于直流输入100进行采样、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在电流流入dc/dc变换器310之前就对直流输入进行保护;

二是电流已经输入dc/dc变换器310,并且通过dc/dc变换器310的反馈,通过信号采集单元320和安全保护控制单元340进行保护,这是为了dc/dc变换器310改变直流电电压等级时电压等级进行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直流输入、用电设备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