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6275发布日期:2020-10-09 22:1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插头是指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

现有家庭使用的插座和插头不具有防触电的功能,而现实生活中插座插头触电情况发生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儿童会因好奇心用棒状物体或手指头插入插座的的插孔中导致触电,另一种人们是在湿手的情况下使用插头时,手上带有水流到插头上使两个插脚接通,手就会形成导体造成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和插头不具有防触电的功能,在生活中使用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触电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安装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插座本体内开设有一个圆柱腔,所述圆柱腔靠近墙体的一侧腔壁上固定连接有火线接头和零线接头,所述插座本体远离火线接头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孔,两个所述第一插孔均与圆柱腔连通,所述插座本体的圆柱腔内设有防误插装置,所述插座本体位于第一插孔一侧的外壁上嵌设有一个永磁块。

在上述的防触电的插座中,所述防误插装置包括一块圆饼型的压板,所述圆柱腔的两侧箱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螺纹杆,所述压板的圆心位置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圆柱腔的环形腔壁转动连接,所述压板靠近第一插孔的一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扇形槽,每个所述扇形槽内设置有一个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与扇形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每个所述扇形槽底部开设有一个通槽,所述通槽贯穿压板的侧面,每块所述扇形板开设有一个第二插孔,两个所述第二插孔以螺纹杆为轴相互轴对称。

在上述的防触电的插座中,所述圆柱腔的上下位置的腔壁上焊接有一个限制块,两个所述限制块位于压板靠近第一插孔的一侧位置,每个所述扇形板的外弧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限制槽,两个所述限制槽以螺纹杆为轴相互轴对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的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插头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两根长度相同的插脚,所述插头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压电陶瓷,所述插头本体靠近插脚的一侧的外壁上嵌设有两条环形导电片,两条所述环形导电片分别围绕两个插脚进行嵌设,所述插头本体靠近插脚的一侧的外壁中间位置嵌设一个电磁铁,所述插头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警示灯,所述压电陶瓷与电磁铁、警示灯和两条环形导电片通过导线电连接成串联电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设有压板、扇形板等结构,在使用时,插头本体上的两个插脚需要通过插座本体上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才能够与火线接头和零线接头接触完成通电,比起一般的插座更具有安全性,同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第二插孔对插脚的压力使插头本体与插座本体更为紧密,不易松动;

2、本发明通过设有限制槽、限制块等结构,只有两块扇形板都接触限制块的限制后,压板才能够受压发生转动,在儿童将可导电的棒状物体插入第一插孔时,只会对一块扇形板挤压无法达到压板转动的条件,阻止棒状物继续插入与火线接头接触,避免了儿童触电的危险;

3、本发明在插座本体上设有压电陶瓷、环形导电片、警示灯等结构,在使用者在湿手的情况下,以水作为导电介质两个环形导电片接通插头内部的电路,使得压电陶瓷产生电流通过警示灯,发出警示的红光提醒使用者正处于湿手情况下使用插头,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4、同时电流使电磁铁带有磁力,在插头本体准备插入插座本体上的第一插孔时,与插座本体上的永磁块之间的斥力阻止插脚插入,在使用者没有观察到警示灯的灯光情况下,也能避免危险的发生,为使用插座插头的用户提供双重的防触电提醒和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中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中插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中压板部分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触电的插头插座中插头本体中的电路图。

图中:1插座本体、2插头本体、3圆柱腔、401火线接头、402零线接头、5第一插孔、6插脚、7螺纹杆、8压板、9第一弹簧、10扇形槽、11扇形板、12第二弹簧、13通槽、14限制块、15限制槽、16第二插孔、17环形导电片、18压电陶瓷、19永磁块、20警示灯、21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防触电的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插座本体1安装固定在墙壁上,插座本体1内开设有一个圆柱腔3,圆柱腔3靠近墙体的一侧腔壁上固定连接有火线接头401和零线接头402,插座本体1远离火线接头40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孔5,两个第一插孔5均与圆柱腔3连通,插座本体1的圆柱腔3内设有防误插装置,插座本体1位于第一插孔5一侧的外壁上嵌设有一个永磁块19。

防误插装置包括一块圆饼型的压板8,圆柱腔3的两侧箱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螺纹杆7,压板8的圆心位置与螺纹杆7通过螺纹连接,压板8与圆柱腔3的环形腔壁转动连接,螺纹杆7与圆板8的螺纹连接部分的螺纹升角大于压力角,避免发生自锁现象,压板8靠近第一插孔5的一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扇形槽10,每个扇形槽10内设置有一个扇形板11,扇形板11与扇形槽10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12,每个扇形槽10底部开设有一个通槽13,通槽13贯穿压板8的侧面,每块扇形板11开设有一个第二插孔16,两个第二插孔16以螺纹杆7为轴相互轴对称,圆柱腔3的上下位置的腔壁上焊接有一个限制块14,两个限制块14位于压板8靠近第一插孔5的一侧位置,每个扇形板11的外弧侧壁上开设有一个限制槽15,两个限制槽15以螺纹杆7为轴相互轴对称。

一种防触电的插头,包括插头本体2,插头本体2上固定连接有两根长度相同的插脚6,插头本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压电陶瓷18,压电陶瓷18在振动时会产生电流,这个电流不会很大,处于安全电流范围内,插头本体2靠近插脚6的一侧的外壁上嵌设有两条环形导电片17,两条环形导电片17分别围绕两个插脚6进行嵌设,因为插脚6之间有水作为导电介质才会有触电危险,一旦两个插脚6有水接通时2必然会使两条环形导电片17也处接通状态从而导通电路,插头本体2靠近插脚6的一侧的外壁中间位置嵌设一个电磁铁21,插头本体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警示灯20,压电陶瓷18与电磁铁21、警示灯20和两条环形导电片17通过导线电连接成串联电路,当压电陶瓷18产生电流后为电磁铁21、警示灯20提供电力,电磁铁21在通电后产生的磁力与永磁块19相斥。

本发明中,在正常使用时,插头本体2上的两个插脚6从插座本体1的第一插孔5插入,在插入时,两个插脚6先与两块扇形板11接触对其进行挤压,使两块扇形板11向扇形槽10内滑动离开限制块14的限制,而压板8与螺纹杆7之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传动,整个压板8受压后便开始旋转,两块扇形板11也会随压板11一同转动,从而与两个插脚6产生相对滑动,当扇形板11上的第二插孔16转动到与第一插孔5相同位置时,两个插脚6穿过第二插孔16分别与火线接头401和零线接头402接触连接,使用电器通电工作,由于第一弹簧9的弹力作用,第二插孔16对插脚6的压力使插头本体2与插座本体1更为紧密,不易松动,在拔掉插头本体2后,压板8和扇形板11会在第一弹簧9与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恢复如初。

当插座本体1未使用时,有儿童出于好奇用可导电的棒状物体插入第一插孔5时,只有一块扇形板11受挤压进入扇形槽10内,而另一块扇形板11上的限制槽15内仍有限制块14,此时的压板8受未被挤压的扇形板11限制,无法进行转动,避免棒状物与火线接头401接触,发生儿童触电的危险。

当使用者在湿手的情况下使用插头插座时,在拿起插头本体1过程中,会手上的水会留到插头本体2上,会使两个插脚6接通,而插头本体2在移动使所产生的抖动,会使内部的压电陶瓷18产生电流,而此时通过水为导体使得两个环形导电片17将电路接通,使得压电陶瓷18产生电流通过警示灯20,发出警示的红光提醒使用者湿手情况下使用插头有触电危险,同时电流使电磁铁21带有磁力,在插头本体2准备插入插座本体1上的第一插孔5时,与插座本体1上的永磁块19之间的斥力阻止插脚6插入,在使用者没有观察到警示灯20的灯光情况下,避免危险的发生,为使用插座插头防触电提供双重的提醒和保障。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插座本体1、插头本体2、圆柱腔3、火线接头401、零线接头402、第一插孔5、插脚6、螺纹杆7、压板8、第一弹簧9、扇形槽10、扇形板11、第二弹簧12、通槽13、限制块14、限制槽15、第二插孔16、环形导电片17、压电陶瓷18、永磁块19、警示灯20、电磁铁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