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6641发布日期:2020-10-31 09:3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显示设备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功能、应用的多样化,显示设备内部的电信号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很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导致显示设备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显示要求,其寿命也大幅减少。例如,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内部的信号相互串扰风险较大,很容易受到外界静电的破坏,出现异显、无显等不良,静电放电已成为oled柔性显示技术领域急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反射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与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显示基板为柔性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显示区相邻,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非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二非弯折部,所述第一非弯折部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之间;

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区以及至少部分第一非弯折部,所述反射层为导体;

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所述弯折部以及部分所述第一非弯折部,且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射层接触,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端接触,部分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覆盖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端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导电胶,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紫外固化胶与导电颗粒;

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厚度为60微米~120微米;所述导电颗粒为球形,所述导电颗粒的直径为1微米~10微米;

所述第一导电层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的导通电阻小于0.1ohms/inch2,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在的平面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子层与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所述第二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为有机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子层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靠近所述反射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层的第一端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子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子层为导电涂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第一端覆盖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子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端覆盖所述第二子层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为石墨烯、铜镍合金或银合金,所述银合金为镁银合金、铜银合金或镍银合金;

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为导电胶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散热膜、支撑柱、驱动芯片、第一柔性电路板与第二柔性电路板;

所述散热膜位于所述衬底上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散热膜接地;

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散热膜上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非弯折部;

所述驱动芯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散热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覆盖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散热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背膜与第二背膜,所述第一背膜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散热膜之间,所述第二背膜位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偏光片与玻璃盖板;

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玻璃盖板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堤坝与第二堤坝,所述第一堤坝与所述第二堤坝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堤坝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堤坝位于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堤坝与所述第二堤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与反射层接触,且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端接触,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端接地,因此,反射层上的静电可以经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得到释放,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受到静电破坏,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反射层12、第一导电层13与第二导电层14,显示基板11包括衬底(未示出)与封装层(未示出),封装层位于衬底上,显示基板11为柔性显示基板,显示基板11包括: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与显示区aa相邻,显示基板11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非弯折部111、弯折部112与第二非弯折部113,第一非弯折部111位于显示区aa与弯折部112之间,弯折部112位于第一非弯折部111与第二非弯折部113之间。

如图1所示,反射层12位于封装层远离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区aa以及至少部分第一非弯折部111,反射层12为导体。

第一导电层13覆盖弯折部112以及部分第一非弯折部111,且第一导电层13的第一端与反射层12接触,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接触,部分第二导电层14位于第二非弯折部113上,第二导电层14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端与反射层接触,且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端接触,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端接地,因此,反射层上的静电可以经由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得到释放,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受到静电破坏,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以上简要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1、反射层1212、第一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14、散热膜15、支撑柱16、驱动芯片(未示出)、第一柔性电路板17、第二柔性电路板18、第一背膜19、第二背膜21、触控层22、偏光片23、玻璃盖板24、第一透明光学胶层25与第二透明光学胶层26。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1包括衬底(未示出)、发光层(未示出)与封装层(未示出)。发光层位于衬底与封装层之间。发光层可以是有机发光层。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1为柔性显示基板11。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11包括: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与显示区aa相邻。显示区aa用于显示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基板11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非弯折部111、弯折部112与第二非弯折部113,第一非弯折部111位于显示区aa与弯折部112之间,弯折部112位于第一非弯折部111与第二非弯折部113之间。

如图1所示,反射层12位于封装层远离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区aa以及至少部分第一非弯折部111,反射层12为导体。例如,反射层12的材料可以为铝,但不限于此。当显示面板不执行显示功能时,可以实现镜子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一堤坝(未示出)与第二堤坝(未示出),第一堤坝(未示出)与第二堤坝(未示出)位于非显示区aa,第一堤坝位于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第二堤坝位于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反射层12覆盖第一堤坝与第二堤坝。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覆盖弯折部112以及部分第一非弯折部111,且第一导电层13的第一端与反射层12接触,第一导电层13的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接触,部分第二导电层14位于第二非弯折部113上,第二导电层14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的第一端覆盖反射层12靠近弯折部112的一端,这样,可以使第一导电层13与反射层12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覆盖第一导电层13的第二端。这样,可以使第一导电层13与第二导电层14接触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的材料为导电胶。例如,第一导电层13可包括紫外固化胶与导电颗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的厚度为60微米~120微米,例如,第一导电层13的厚度可为60微米、80微米、100微米或120微米。优选地,第一导电层13的厚度可为90微米。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颗粒为球形,导电颗粒的直径为1微米~10微米。例如,导电颗粒的直径为1微米、5微米、6微米或10微米,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3在第一方向上的导通电阻小于0.1ohms/inch2,第一导电层13在第二方向上的导通电阻小于0.1ohms/inch2。其中,第一方向为由非显示区aa指向显示区aa的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位于非显示区aa所在的平面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背膜19位于衬底背离封装层的一侧,用于阻止水汽经由衬底进入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膜15位于第一背膜19上远离封装层的一侧,散热膜15接地。散热膜15用于散热,还可以用于电子屏蔽。散热膜15包括铜箔,铜箔位于远离衬底的一侧,该铜箔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6位于散热膜15与第二背膜21之间,第二背膜21位于支撑柱16与第二非弯折部113之间。第二背膜21用于阻止水汽经由衬底进入显示面板。支撑柱16用于支撑第二非弯折部113,可以避免弯折部112的直径过小导致弯折部112中的信号线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芯片固定在第一柔性电路板17上,第一柔性电路板17也可以称为覆晶薄膜(cof)。第一柔性电路板17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部113远离弯折部112的一侧,第一柔性电路板17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层13的第二端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柔性电路板17的第二端位于散热膜15远离衬底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柔性电路板18的第一端覆盖第一柔性电路板17的第二端,第二柔性电路板18的第二端位于散热膜15远离衬底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4覆盖第一柔性电路板17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14为导电胶带。第二导电层14贴附于第一导电层13上并沿着第一柔性电路板17、第二柔性电路板18贴附于散热膜15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光学胶层25位于反射层12远离衬底的一侧,触控层22位于第一透明光学胶层25远离衬底的一侧,偏光片23位于触控层22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透明光学胶层26位于偏光片23远离衬底的一侧,玻璃盖板24位于第二透明光学胶层26远离衬底的一侧。其中,偏光片23为透明偏光片23,可以增强透光率。

本实施例中,从第二背膜21向第一背膜19的方向俯视显示面板,得到如图2与图3所示的俯视图。如图2与图3所示,散热膜15包括保护膜151与铜箔152。铜箔152接地。第一柔性电路板17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8接触,第一柔性电路板17与铜箔152接触,第二导电层14与第二柔性电路板18接触,第二柔性电路板18与铜箔152接触,静电经由第二导电层14、第一柔性电路板17、第二柔性电路板18、铜箔152得以释放。其中,保护膜151可去除。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电层13的第一端与反射层12接触,且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接触,第二导电层14的第二端接地,因此,反射层12上的静电可以经由第一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14得到释放,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受到静电破坏,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导电层13包括第一子层131与第二子层132,第一子层131位于显示基板11上,第二子层132位于第一子层131远离显示基板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131的材料为有机绝缘材料,用于将弯折部112中的金属层调整为中性层,即,将弯折部112中的金属层调整为不受拉力、不受压力的膜层。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13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部111靠近反射层12的一侧,第一子层131的第一端与反射层1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子层13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非弯折部113靠近弯折部11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层132为导电涂层,第二子层132的第一端覆盖反射层12靠近弯折部112的一端,第二子层13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非弯折部113靠近弯折部112的一侧;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覆盖第二子层132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层132的材料为石墨烯、铜镍合金或银合金。例如,银合金为镁银合金、铜银合金或镍银合金。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喷涂、印刷或刷涂工艺制备第二子层132。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层132的厚度为15微米~25微米,例如,第二子层132的厚度为15微米、20微米或25微米。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电层13的第一端与反射层12接触,且第二端与第二导电层14的第一端接触,第二导电层14的第二端接地,因此,反射层12上的静电可以经由第一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14得到释放,可以避免显示装置受到静电破坏,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