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0858发布日期:2020-11-04 03: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现有的电力电缆在生产的过程中只通过橡胶填充物进行对应的填充,从而来实现整体的饱满性,

但是,由于电缆为多根组成,长时间使用和折弯情况下出现一定的损坏,从而需要填充物进行一定的绝缘阻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电缆为多根组成,长时间使用和折弯情况下出现一定的损坏,从而需要填充物进行一定的绝缘阻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包括四根第一动力线芯组、一根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组、两根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第二控制线芯组;

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呈正四等分排列设置,两根所述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之间,且两根所述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均呈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线芯组通过第一加强件进行阻隔,且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组贯穿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外侧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包裹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两根所诉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橡胶环,所述第一橡胶环外侧设有多个橡胶隔板,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两根所诉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所述橡胶隔板中部。

进一步的,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

s1:制备第一动力线芯、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第一控制线芯和第二控制线芯;

s2:然后根据具标准进行多线组的缠绕形成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第二控制线芯组;

s3:将缠绕成型后的线组在进行对应的漆包操作,在进行对应的收卷;

s4:在牵引机的作用下对多股线缆进行牵拉,牵引机前方进行对应的第一加强件的定距安装,同时进行填充处理,然后进而二次漆包,最后框卷形成柔性电缆。

进一步的,s4中说到的牵引机包括升降支撑架,所述升降支撑架上设有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板,上下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设有皮带传送机,所述皮带传送机上均可拆卸连接多个气动牵拉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撑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腿上端均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上方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气缸,多个所述第一气缸上端可拆卸连接l型板。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传送机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承连接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外侧传动连接皮带,且所述皮带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气动牵拉结构均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皮带,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滑槽,多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中部设有第一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挤压板,且所述第一滑槽下方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转动阀,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侧边设有移动式加气结构,所述移动式加气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式加气结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侧边设有第二滑槽,所诉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滑杆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所述第一丝杆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滑杆均转动连接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一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中部设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一端设有第二橡胶盘,所述第二橡胶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一导管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管下方、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中部轴承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设有槽型管,所述槽型管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阀,所述槽型管上设有多个气孔,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滑条,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轴承连接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内壁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五连接管外侧设有第一齿形盘,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轴咬合连接所述齿形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首先通过在电缆内部间隔式设有第一加强件,利用加强件间隔式设置即保持了电缆的柔韧性,又使得整体结构导电性能更为的好的;

同时通过设置有牵引机,利用牵引机在制备的时候利用气压进行对应的挤压,然后在皮带传送进行对应的运动,从而使得牵引更为的匀速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升降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动牵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式加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支撑架,11-第一支撑腿,12-l型板,13-第一气缸,2-第一支撑板,21-第二滑槽,3-皮带传送机,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转动轮,33-皮带,4-气动牵拉结构,41-第一连接板,411-第一滑槽,412-橡胶垫,413-第一连接杆,414-第一挤压板,42-第一连接管,421-第二连接管,422-第三连接管,423-单向阀,424-转动阀,5-移动式加气结构,51-第一丝杆,52-第一滑杆,53-第二驱动电机,54-第二滑板,541-第二伸缩杆,542-第二连接盘,543-第一转动杆,544-槽型管,545-气孔,546-第一滑条,547-空腔,548-第五连接管,548a-第三滑槽,548b-第一齿形盘,549-第二驱动电机,55-第一气泵,551-第四连接管,552-第三滑槽,553-第一橡胶板,554-第一导管,555-第二橡胶盘,556-第一连接盘,557-第一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照图1,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包括四根第一动力线芯组、一根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组、两根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第二控制线芯组;

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呈正四等分排列设置,两根所述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之间,且两根所述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均呈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线芯组通过第一加强件进行阻隔,且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组贯穿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外侧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包裹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两根所诉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

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第一橡胶环,所述第一橡胶环外侧设有多个橡胶隔板,四根所述第一动力线芯组、两根所诉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所述第二控制线芯组分别位于两个相邻所述橡胶隔板中部。

实施例.请参照图2-4,一种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

s1:制备第一动力线芯、第二加强动力线芯、第一控制线芯和第二控制线芯;

s2:然后根据具标准进行多线组的缠绕形成第一控制线芯组和两根第二控制线芯组;

s3:将缠绕成型后的线组在进行对应的漆包操作,在进行对应的收卷;

s4:在牵引机的作用下对多股线缆进行牵拉,牵引机前方进行对应的第一加强件的定距安装,同时进行填充处理,然后进而二次漆包,最后框卷形成柔性电缆。

实施例.请参照图2-4,s4中说到的牵引机包括升降支撑架1,所述升降支撑架1上设有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板2,上下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均设有皮带传送机3,所述皮带传送机3上均可拆卸连接多个气动牵拉结构4。

实施例.请参照图1-4,所述升降支撑架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腿11,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腿11上端均设有l型板12,所述l型板12上方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气缸13,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3上端可拆卸连接l型板12。

实施例.请参照图2,所述皮带传送机3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电机31,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两端,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轴承连接第一转动轮32,所述第一转动轮32外侧传动连接皮带33,且所述皮带3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

实施例.请参照图3,多个所述气动牵拉结构4均包括第一连接板41,所述第一连接板41可拆卸连接所述皮带33,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上设有多个第一滑槽411,多个所述第一滑槽411内均设有橡胶垫412,所述橡胶垫412中部设有第一连接杆413,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13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挤压板414,且所述第一滑槽411下方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管42,所述第一连接管4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421和第三连接管422,所述第二连接管421上设有单向阀423,所述第三连接管422上设有转动阀424,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侧边设有移动式加气结构5,所述移动式加气结构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21。

实施例.请参照图4,所述移动式加气结构5包括第一丝杆51和第一滑杆52,所述第一支撑板2侧边设有第二滑槽21,所诉第一丝杆51和所述第一滑杆52均轴承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21内,且所述第一丝杆51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3;

所述第一丝杆51和所述第一滑杆52均转动连接第二滑板54,所述第二滑板54一侧下方设有第一气泵55,所述第一气泵55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管551,所述第四连接管551可拆卸连接第三滑槽552,所述第三滑槽552内设有第一橡胶板553,所述第一橡胶板553中部设有第一导管554,所述第一导管554一端设有第二橡胶盘555,所述第二橡胶盘55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421,且所述第一导管554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盘556,所述第一连接盘556一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伸缩杆557,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55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板54。

实施例.请参照图4,所述第一导管554下方、所述第二滑板54上设有两个第二伸缩杆541,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541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盘542,所述第二连接盘542中部轴承连接第一转动杆543,所述第一转动杆543一端设有槽型管544,所述槽型管544滑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阀424,所述槽型管544上设有多个气孔545,所述第一转动杆543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滑条546,所述第二滑板54内设有空腔547,所述空腔547内轴承连接第五连接管548,所述第五连接管548内壁设有两个第三滑槽548a,两个所述第一滑条546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548a,且所述第五连接管548外侧设有第一齿形盘548b,所述空腔547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4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49驱动轴咬合连接所述第一齿形盘548b。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