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5811发布日期:2020-11-27 12: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容放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用于电网的无功补偿,是改善电网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的有效装置,因此配置在变电站中的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电容器是一种储能设备,当电容器停止供电后其内部仍然存储大量的残余电荷,需要对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普通接地线分别对各个电容器进行多次放电,仅凭借是否存在放电火花来判断电容器是否放电完成,可靠性较低,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及其放电方法,以确保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能够可靠的泄放,避免对同一电容器进行重复多次放电,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杆、放电导体、接地装置、验电报警模块和放电监视模块;

所述绝缘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嵌套连接;

所述放电导体与所述绝缘杆活动连接,所述放电导体用于对电容器进行放电;

所述接地装置通过接地线与所述放电导体固定连接,用于与所述放电导体形成放电回路;

所述验电报警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上,用于监测所述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

所述放电监视模块包括一贯穿通孔,所述接地线贯穿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放电导体连接,所述放电监视模块用于监视所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

可选地,所述放电导体包括底板、连接端子、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放电钩和第二放电钩;

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柱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放电钩连接,所述第二支柱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放电钩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放电钩与所述第二放电钩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放电导体还包括第一短接线和第二短接线;

所述第一放电钩通过所述第一短接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放电钩通过所述第二短接线与所述底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放电导体还包括第一验电钩和第二验电钩;

所述第一验电钩与所述第一放电钩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验电钩和所述第一放电钩通过第一绝缘子连接;

所述第二验电钩与所述第二放电钩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验电钩和所述第二放电钩通过第二绝缘子连接;

所述第一验电钩和所述第二验电钩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验电报警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放电钩、第二放电钩、第一验电钩和第二验电钩与所述电容器接触的一端均为弯钩状。

可选地,所述验电报警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显示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电源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放电导体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容器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两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向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地,所述验电报警模块还包括按键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输入端;

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键单元用于设定所述报警单元的预设电压。

可选地,所述放电监视模块包括电流采集单元和电流显示单元;

所述电流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所述电流显示单元与所述电流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放电电流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接地装置包括第一接线耳、第二接线耳和接地线夹;

所述第一接线耳用于压接所述接地线与所述放电导体连接的导体端,所述第二接线耳用于压接所述接地线的接地端,所述第二接线耳设置于所述接地线夹上,所述接地线夹用于将所述接地线连接至地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方法,该放电方法由第一方面所述的放电装置执行,所述电容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杆、放电导体、接地装置、验电报警模块和放电监视模块,其中,所述放电导体包括第一放电钩、第二放电钩、第一验电钩和第二验电钩;该放电方法包括:

将所述接地装置与地网固定连接;

调节所述绝缘杆的长度,将所述第一放电钩和所述第二放电钩分别挂接在所述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

当所述放电监视模块监测所述电容器的放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值时,将所述第一放电钩和所述第二放电钩脱离所述电容器;

将所述第一验电钩和所述第二验电钩分别挂接在所述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并根据所述验电报警模块的状态确定所述电容器是否放电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容器放电装置中设置验电报警模块和放电监视模块来实时监测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量以及放电电流的大小,以确保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能够可靠的泄放,能够避免对同一电容器进行重复多次放电,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绝缘杆采用伸缩杆设计的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容器放电需求,无需使用绝缘高低凳或绝缘体,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操作时的便利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验电回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监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监视模块的放电回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放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杆10、放电导体20、接地装置30、验电报警模块40和放电监视模块50;绝缘杆10包括固定杆101和伸缩杆102,固定杆101和伸缩杆102嵌套连接;放电导体20与绝缘杆10活动连接,放电导体20用于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接地装置30通过接地线31与放电导体20固定连接,用于与放电导体20形成放电回路;验电报警模块40固定连接在伸缩杆102上,用于监测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放电监视模块50包括一贯穿通孔,接地线31贯穿于通孔中,并与放电导体20连接,放电监视模块50用于监视电容器的放电电流。

具体地,绝缘杆10采用伸缩设计,由固定杆101和伸缩杆102组成,固定杆101和伸缩杆102可以为圆柱形状,固定杆101的直径大于伸缩杆102的直径。其中,固定杆101为中空结构,便于伸缩杆102嵌套在固定杆101中;伸缩杆102也可以采用中空结构,当设置有多根伸缩杆102时便于各伸缩杆102之间的相互嵌套,有利于减小绝缘杆10的占地面积。放电导体20与绝缘杆10中的伸缩杆102活动连接,如通过万向球头连接,能够实现放电装置的全方位旋转,满足放电时不同电容器摆放位置和角度的要求。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时,将放电导体挂接在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上,电容器、放电导体和接地装置之间形成放电回路,即可实现电容器放电。在伸缩杆102靠近放电导体20的一端设置有验电报警模块40,验电报警模块40通过导线与放电导体20电连接,能够监测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当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大于预设电荷值时,验电报警模块40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电容器未完全放电,其中,预设电荷值可以对应为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值。放电监视模块50通过通孔安装在接地线31上,用于监视电容器的放电电流,并监测放电回路的完好性,操作人员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时,可以通过放电监视模块50确定电容器是否正常放电。示例性地,变电站中配置一组并联电容器,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102的长度调节绝缘杆10的长度,以满足设置在不同高度的电容器的需求;将放电导体20与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接触连接,观察放电监视模块50中显示的放电电流值,若放电电流为零或者低于正常电流值,则检测电容器、放电导体20和接地装置30构成的放电回路的完好性,并重新进行放电操作。在放电电流在正常范围内时,证明电容器正常放电,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若验电报警模块40监测到电容器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则表明电容器中存在残余电荷,验电报警模块40发出报警信号,如通过扬声器发出告警声音或显示并闪烁告警指示灯等,当验电报警模块40监测到电容器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验电报警模块40停止报警,结合放电监视模块50显示的放电电流可以确定电容器是否放电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容器放电装置中设置验电报警模块和放电监视模块来实时监测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量以及放电电流的大小,以确保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能够可靠的泄放,能够避免对同一电容器进行重复多次放电,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绝缘杆采用伸缩杆设计的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容器放电需求,无需使用绝缘高低凳或绝缘体,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操作时的便利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操作人员的双手在固定杆101表面滑动而造成安全事故,在固定杆101下方设置有第一握手环111和第二握手环112,并在与握手环对应的手柄部分设置多条纵向分布的防滑纹,以增加操作人员手掌与固定杆10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强防滑效果。为了增加手掌的舒适度,防滑纹的材料为软体绝缘橡胶。在固定杆101靠近伸缩杆101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孔,可以通过锁紧螺栓113将伸缩杆固定,防止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过程中伸缩杆101上下滑动;其中,锁紧螺栓可以为蝶形螺栓,便于操作人员锁紧或松开锁紧螺栓,节省力气。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放电导体20包括底板201、连接端子202、第一支柱2031、第二支柱2032、第一弹簧2041、第二弹簧2042、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连接端子202设置于底板201上,底板201通过连接端子202与伸缩杆102活动连接;第一支柱2031和第二支柱2032设置于底板201远离伸缩杆102的一侧,第一支柱2031通过第一弹簧与2041第一放电钩2051连接,第二支柱2032通过第二弹簧2042与第二放电钩2052连接,第一弹簧2041和第二弹簧2042用于调节第一放电钩2051与第二放电钩2052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底板201为导体,用于固定第一放电钩2051与第二放电钩2052,底板201与伸缩杆102之间通过连接端子202活动连接,其中,连接端子202可以为万向球头。通过连接端子202可以灵活调整放电导体20与伸缩杆102之间的角度,以满足不同电容器的设置位置以及角度的要求。在底板201远离伸缩杆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柱2031和第二支柱2032,第一支柱2031和第二支柱2032均为导体,用于固定第一放电钩2051与第二放电钩2052。第一放电钩2051与第一支柱2031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041连接,第二放电钩2052与第二支柱2032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042连接,第一弹簧2041和第二弹簧2042均为扭曲弹簧,通过扭曲弹簧可以根据电容器正负极端子之间的距离将第一放电钩2051与第二放电钩2052分别向两侧弯曲,进而调整放电钩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之间的距离,能够兼容不同型号的电容器放电的需求。

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可以采用铝合金压铸制成,具有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能。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远离底板201的一端均为弯钩状,且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接触的一端的接触面的面积大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的面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时便于将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分别与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靠接触,进而保证电容器放电的可靠性。同时将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接触的一端设置为弯钩状,方便操作人员将放电钩与电容器的正负极端子精准接触,有利于提高电容器放电装置的可操作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放电导体20还包括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第一放电钩2051通过第一短接线2061与底板201连接,第二放电钩2052通过第二短接线2062与底板201连接。

其中,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均为可伸缩铜线,可以通过线夹和固定螺丝分别固定在放电钩与底板201上。示例性地,第一短接线2061的第一端通过线夹与第一放电钩2051固定连接,第一短接线2061的第二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底板201固定连接;第二短接线2062的第一端通过线夹与第二放电钩2052固定连接,第二短接线2062的第二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底板201固定连接。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25平方毫米,能够安全可靠的泄放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电容器分别通过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以及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进行放电,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第一弹簧2041和第二弹簧2042的电阻过大而影响电容器的放电效率以及放电可靠性。

进一步地,放电导体20还包括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第一验电钩2081与第一放电钩2051平行设置,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一放电钩2051通过第一绝缘子2071连接;第二验电钩2082与第二放电钩2052平行设置,第二验电钩2082和第二放电钩2052通过第二绝缘子2072连接;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分别通过导线与验电报警模块40连接。其中,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远离底板201的一端均为弯钩状,且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接触的一端的接触面的面积大于电容器正负极端子的面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对电容器进行验电时便于将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分别与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可靠接触,进而保证对电容器验电的可靠性。在通过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操作后,将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脱离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再将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分别挂接在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以对电容器内部存储的残余电荷进行检测。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分别与验电报警模块40电连接,当电容器正极端子和负极电子两端的电压超过预设电压时,验电报警模块40发出报警信号。第一绝缘子2071用于实现第一验电钩2081与第一放电钩2051之间的绝缘,第二绝缘子2072用于实现第二验电钩2082与第二放电钩2052之间的绝缘,防止在对电容器进行验电时,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将验电报警模块40短路而无法检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电气原理图。参考图3,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验电报警模块40包括控制单元401、电源单元402、显示单元403和报警单元404,控制单元401包括第一输入端a1、电源端a2、第一输出端a3和第二输出端a4;放电导体20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401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控制单元401的电源端a2与电源单元402连接,控制单元401的第一输出端a3与显示单元403连接,控制单元401的第二输出端a4与报警单元404连接;控制单元401用于在电容器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两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向报警单元404发出报警信号。

具体地,控制单元401可以为单片机,控制单元401的第一输入端可以为单片机输入接口,输入接口用于将放电导体20中的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内部设置有电压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容器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两端的电压。显示单元403可以为lcd显示屏,用于显示电容器中的残余电压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报警单元404包括蜂鸣器414、告警灯424、自检按钮434和电量指示灯444,电量指示灯444可以为led指示灯,由7个高度不一的长方形灯条组成,灯条内部安装有显示红光的led指示灯,7个灯条沿远离显示单元403的方向的高度依次递增。验电报警模块40还包括按键单元405,控制单元401还包括第二输入端a5;按键单元405与控制单元401的第二输入端a5连接,按键单元405用于设定报警单元404的预设电压。其中,按键单元405可以为键盘形式,由数字按键、确定按键、返回按键、复归按键等组成,可以采用机械按键或电触点式按键键盘,通过按键单元405可以对验电报警模块40的报警电压的阈值进行设置,以及查询验电历史记录等。验电报警模块40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06,太阳能电池板406除了为验电报警模块40提供电源电压外,还能够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单元403中的显示内容。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验电报警模块的验电回路的等效电路图,在图3和图4的基础上,结合图5,c为电容器,第一电阻r1为分压电阻,用于防止验电报警模块40输入端的电压过大而损坏设备;第二电阻r2为取样电阻,用于为验电报警模块40提供取样电压,其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远大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电容器上的残余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分压后,剩余电压经第二电阻r2采样后输出至验电报警模块40的输入端。验电报警模块40中的控制单元401接收到第二电阻r2输出的电压后,控制单元401根据采样电压、电容器的残余电压以及电容器的电容值计算电容器的残余电量,并将残余电量和/或残余电压与预设电量和/或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当电容器的残余电量或残余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单元401向报警单元404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单元404中的告警灯424显示红灯并闪烁,并根据残余电量的大小点亮电量指示灯444不同的灯条,以示意出电容器当前的残余电量,并在显示单元403上显示残余电量和残余电压的具体数值。此外,控制单元401还向蜂鸣器41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414发出连续的嗡鸣告警声音,以进一步提示工作人员。在对电容器进行验电操作之前,可以通过自检按钮434来检验验电报警模块40的功能是否完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监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6,放电监视模块50包括电流采集单元和电流显示单元503;电流采集单元设置于通孔501内,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容器的放电电流;电流显示单元503与电流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放电电流的大小。

具体地,通孔501贯穿整个放电监视模块50,在通孔5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流采集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采集流过接地线31的放电电流,电流采集单元可以为霍尔电流互感器。电流显示单元503可以为数码管或者指针仪表,用于显示放电电流的具体数值。放电监视模块50还可以包括放电指示灯502,用于指示放电电流。例如,当接地线31中有放电电流流过时,放电指示灯502常亮,同时电流显示单元503显示放电电流的大小,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电容器的放电情况。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电监视模块的放电回路的等效电路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7,c为电容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均为放电电阻,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起阻尼作用,用于防止电容器放电电流过大而损坏设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可以相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来调整电容器放电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放电时间。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1和图8,接地装置30包括第一接线耳32、第二接线耳33和接地线夹34;第一接线耳32用于压接接地线31与放电导体20连接的导体端,第二接线耳33用于压接接地线31的接地端,第二接线耳33设置于接地线夹34上,接地线夹34用于将接地线31连接至地网。

具体地,接地线31为带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为了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接地线31的截面积至少为25平方毫米。第一接线耳32通过螺栓与放电导体连接,第二接线耳33通过螺栓与接地线夹34连接。接地线夹34包括开口框架341、螺杆342和压板343,在开口框架341上设置有螺丝孔344,用于固定连接螺杆342和第二接线耳33。在开口框架34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半圆形凹口,便于将圆柱形专用接地桩卡入凹口中,将专用接地桩设置于压板343和凹口之间,通过旋转螺杆342使压板343将专用接地桩压紧,确保接地回路接触良好,接地线31通过专用接地桩连接地网。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放电方法,该放电方法可以由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容器放电装置执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放电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1至图9,具体说明电容器放电的具体工作流程。

s110、将接地装置与地网固定连接。

具体地,将接地线31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地线耳32固定连接,第一接地线耳32通过螺栓与放电导体20的底板201固定连接;接地线31的第二端与第二接地线耳33固定连接,第二接地线耳33通过螺栓与接地线夹34固定连接,将专用接地桩设置于压板343和凹口之间,通过旋转螺杆342使压板343将专用接地桩压紧,确保接地回路接触良好。

s120、调节绝缘杆的长度,将第一放电钩和第二放电钩分别挂接在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

具体地,根据待放电电容器的高度将伸缩杆102的长度调整到合适位置,通过锁紧螺栓113固定伸缩杆102与固定杆10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双手握住第一握手环111和第二握手环112,将放电导体20中的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分别与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挂接,此时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与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短接,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通过第一放电钩2051、第二放电钩2052、第一短接线2061和第二短接线2062,并通过底板201以及接地线31泄放至地网中进行放电。

s130、当放电监视模块监测电容器的放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值时,将第一放电钩和第二放电钩脱离电容器。

具体地,放电监视模块50通过通孔501固定在接地线31上,在通孔5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流采集单元,如霍尔电流互感器,当接地线31中有放电电流流过时,电流采集单元能够采集放电电流值,并将电流值在电流显示单元503上进行显示,同时指示灯502常亮。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指示灯502以及电流显示单元503的情况来确定电容器的放电情况。若电流显示单元503仍然显示有电流值,以及指示灯502为点亮状态,则证明此事电容器的放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值,则继续放电直到指示灯502熄灭,以及电流显示单元503显示的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值,其中,预设电流值可以为接近0的值。此时将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脱离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s140、将第一验电钩和第二验电钩分别挂接在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并根据验电报警模块的状态确定电容器是否放电完成。

具体地,当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脱离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后,将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分别挂接在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电容器上的残余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分压后,剩余电压经第二电阻r2采样后输出至验电报警模块40的输入端。验电报警模块40中的控制单元401接收到第二电阻r2输出的电压后,控制单元401根据采样电压、电容器的残余电压以及电容器的电容值计算电容器的残余电量,并将残余电量和/或残余电压与预设电量和/或预设电压进行比较,当电容器的残余电量或残余电压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单元401向报警单元404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单元404中的告警灯424显示红灯并闪烁,并根据残余电量的大小点亮电量指示灯444不同的灯条,以示意出电容器当前的残余电量,并在显示单元403上显示残余电量和残余电压的具体数值。此外,控制单元401还向蜂鸣器414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414发出连续的嗡鸣告警声音,以进一步提示工作人员电容器未完成放电。例如,验电报警模块40中的蜂鸣器414发出嗡鸣声音、电量指示灯444点亮的灯条较多且显示单元403显示的残余电压较大,则证明电容器未完成放电,再次使用第一放电钩2051和第二放电钩2052对电容器进行放电。继续使用第一验电钩2081和第二验电钩2082对电容器进行验电,若蜂鸣器414无嗡鸣声音、电量指示灯444无点亮的灯条且显示单元403显示的残余电压值为零或接近零,则表明电容器已放电完成。若此次验电时,报警单元404仍然发出报警信号,则表明电容器可能出现内部断线、内熔丝熔断等故障,需将该电容器做好安全措施进行检修更换处理。

在放电和验电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端子202可以灵活调整放电导体20与伸缩杆102之间的角度,无需手动调整即可满足不同电容器的设置位置以及角度的要求,当第一电容器放电完成后,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对其他电容器进行放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容器放电装置中设置验电报警模块和放电监视模块来实时监测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量以及放电电流的大小,以确保电容器中的残余电荷能够可靠的泄放,能够避免对同一电容器进行重复多次放电,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绝缘杆采用伸缩杆设计的方式,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容器放电需求,无需使用绝缘高低凳或绝缘体,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在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操作时的便利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