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6824发布日期:2021-03-26 17: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防雷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2.我国电力行业得益于科技进步,近些年来发展迅速,覆盖区域纵横全国,常穿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区域,尤其春夏季节雷雨天气频发,输电线路常常因雷击灾害而引发跳闸停电等故障,严重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3.针对线路防止雷击闪络,除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敷设避雷线和耦合地线、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等传统措施外,近年兴起了在易遭受雷击的输电杆塔上加装线路避雷器的方法,以消除该处绝缘子雷击闪络事件,提高电网防雷性能。根据现有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安装线路避雷器是最为直接有效的。
4.由于避雷器安装主要方式为在杆塔横担上与绝缘子串并联,需在横担额外增加避雷器挂点,同时因两者长度尺寸差异大还会增加安装难度,甚至需要对横担进行结构改造,经济性欠佳。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避雷器的灭弧效果,需要增加避雷器的高度,导致避雷器高度过高,进一步增大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身高度较小且能取代绝缘子的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
6.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它包括芯轴、防雷段和绝缘段,防雷段和绝缘段分设于芯轴两端;芯轴上设绝缘支撑件;绝缘段包括绝缘复合外套、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遮蔽板,绝缘复合外套同轴套于芯轴外,绝缘遮蔽板装配于绝缘支撑件外,上电极和下电极分设于芯棒上、位于绝缘复合外套两端关于绝缘遮蔽板对称设置,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相对距离和夹角可调。
7.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端座、支臂和放电头;端座为螺母座,支臂的内端与安装座铰接、外端与放电头相连;上电极和下电极均通过端座与芯棒螺纹连接。
8.所述放电头为绝缘球。
9.所述上电极的放电头与所述下电极的放电头之间的夹角为120
°

10.所述绝缘遮蔽板为方形绝缘板。
11.所述防雷段包括绝缘筒、电阻片、弹簧和防雷复合外套;绝缘筒同轴设置于所述芯轴外,多块电阻片堆叠与绝缘筒内,弹簧设置于顶部的电阻片与绝缘筒的顶板之间,防雷复合外套设置于绝缘筒外。
12.所述绝缘筒为圆柱型环氧筒。
13.所述电阻片为环形氧化锌电阻片,其内径匹配于所述芯轴的外径,其外径匹配于所述绝缘筒的内径。
14.所述防雷复合外套为均布伞裙;所述绝缘复合外套为大小交替布置的插花式伞裙。
15.本发明通过将芯棒贯穿防雷段与绝缘段,解决了目前现有避雷器难以承受机械受力的问题,从而能够取代线路上现有绝缘子;并通过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增设屏蔽绝缘板,上电极与下电极可自由调整相对距离和夹角,解决了现有避雷器结构高度过高以及难以灭弧而易引发工频续流,提升了避雷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17.图2为上、下电极相对夹角为0
°
时的放电可能途径示意图。
18.图3为上、下电极相对夹角为90
°
时的放电可能途径示意图。
19.图4为上、下电极相对夹角为120
°
时的放电可能途径示意图。
20.图示序号:
21.1—芯棒;
22.2—环形电阻片;3—绝缘筒;4—弹簧片;5—防雷复合外套;
23.6—绝缘复合外套;7—上电极;8—下电极;9—绝缘屏蔽板;10—绝缘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在下文中,以适用于35kv输电线路的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串联组合间隙避雷器由芯轴1、防雷段和绝缘段三部分构成,防雷段和绝缘段共用同一芯轴以提高受力效果,解决了目前现有避雷器难以承受机械受力的问题,从而能够取代线路上现有绝缘子。
28.芯轴1采用直径20mm的玻璃纤维棒。
29.防雷段由电阻片2、绝缘筒3、弹簧4和防雷复合外套5构成。电阻片2采用环形氧化锌电阻片,其外径为φ85mm、内径为20mm、厚度为20mm,多片电阻片同轴套于芯轴外依次堆叠于绝缘筒3内。绝缘筒3为圆柱型环氧筒,同轴设置于芯轴的下部,各个电阻片依次堆叠于绝缘筒的筒底上,并在电阻片与筒顶之间设置弹簧4防止电阻片晃动。防雷复合外套5包括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多个伞裙,防雷复合外套同轴设置于绝缘筒外。
30.绝缘段由绝缘复合外套6、上电极7、下电极8、绝缘屏蔽板9和绝缘支撑件10构成。绝缘复合外套6为大小交替布置的插花式伞裙,同轴设置于芯轴的上部。上电极7和下电极8结构相同,均包括端座、支臂和放电头,放电头采用直径2mm的绝缘球;端座为螺母座,支臂的内端与安装座铰接、外端与放电头相连;上电极和下电极均通过端座与芯棒螺纹连接;绝缘屏蔽板9采用大小为20mm
×
20mm的方形绝缘板,绝缘屏蔽板9通过绝缘支撑件10设置于芯
轴外,位于上电极7和下电极8的中间位置处;如图2—4所示,并调节转动上电极7和下电极8调整两者之间的夹角,使上电极7和下电极8的垂直间距为20mm,夹角不同时放电可能途径不同,当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20
°
时其放电可能途径最长。
31.本发明通过将芯棒贯穿防雷段与绝缘段,解决了目前现有避雷器难以承受机械受力的问题,从而能够取代线路上现有绝缘子;并通过在上电极与下电极之间增设屏蔽绝缘板,上电极与下电极可自由调整相对距离和夹角,解决了现有避雷器结构高度过高以及难以灭弧而易引发工频续流,提升了避雷器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