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8312发布日期:2020-08-14 19:3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微型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电池。



背景技术:

微型电池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蓝牙耳机、助听器等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常规的微型电池通常设计为规则的扁圆柱状。然而,由于电子设备独特的外形设计,使得电池安装空间呈现出各种不规则形状,导致电池安装不便,不能充分地利用电池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微型电池,使其可适配电子设备特定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微型电池,包括硬质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片、至少一个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正极片和所述至少一个负极片之间的至少一个隔离片;所述外壳呈异形柱状,以适配特定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采用螺旋绕组的形式卷绕并压扁后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采用叠片的形式,所述电芯的外形与所述外壳的外形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包括三角形、菱形、多边形、曲线形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贯穿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出孔的壁部,所述微型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出孔内的至少一个导电体、以及密封地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引出孔的孔壁和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体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密封体,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正极片或所述至少一个负极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下壳和与之相匹配的上壳,所述壁部形成于所述上壳上,所述壁部的周缘与所述下壳的开口边缘密封地结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还包括由所述壁部的表面朝向或背离所述电芯凸出的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至少一个引出孔依次贯穿所述壁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上壳与所述至少一个正极片和所述至少一个负极片二者之一电性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导电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正极片和所述至少一个负极片二者之另一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壁部的周缘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下壳的开口边缘密封地结合在一起;

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由所述壁部向朝向或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拉伸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远离所述壁部的一端向内凹设形成有挤压部,以挤压并锁紧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密封体。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微型电池的外壳呈异形柱状,可根据电子设备特定的安装空间灵活设计,以充分地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安装空间,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微型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微型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微型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微型电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微型电池,该微型电池可包括密封的硬质外壳1以及设置于外壳1中的电芯2。外壳1呈异形柱状,其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梯形、菱形、多边形、曲线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可根据电子设备特定的安装空间灵活设计,以充分地利用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安装空间,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型电池尤其适用于蓝牙耳机、助听器等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其可以为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或液态电池。

电芯2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片21、至少一个负极片22以及设置于该至少一个正极片21和至少一个负极片22之间的至少一个隔离片23。通常,正极片21可采用钴酸锂等半导体材料制成,负极片22可采用石墨等导体材料制成。电芯2可采用叠片的形式,叠置方向为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叠置方向也可以为沿外壳1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电芯2的外形与外壳1的外形相匹配,以充分利用外壳1内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正极片21、负极片22以及隔离片23均为菱形片状,其可通过冲压成型或裁切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芯2也可采用螺旋绕组的形式卷绕成圆柱状或椭圆柱状,卷绕完成后再压扁形成所需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大致呈扁平的菱形柱状,其可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直筒状下壳12和与之相匹配的上壳11,上壳11的周缘与下壳12的开口边缘密封地结合在一起。上壳11、下壳12的厚度可以为0.1-1mm。可以理解地,下壳12并不局限于呈直筒状,其也可以呈阶梯筒状、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化的筒状等其他形状。

外壳1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铝、铁等可激光熔接的金属材料制成。外壳1可包括贯穿设置有引出孔114的壁部111,引出孔114内绝缘地设置有一导电体4,导电体4可以呈柔性或刚性。导电体4可通过电极引线与正极片21电性连接,外壳1可通过电极引线与负极片22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导电体4通过电极引线与负极片22电性连接,外壳1通过电极引线与正极片2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地,该引出孔114、导电体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以适用。当导电体4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外壳1也可采用peek等可激光焊接的塑料制成,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导电体4分别与正极片21、负极片22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111形成于上壳11上。上壳11可包括一平板状壁部111、由壁部111的一侧表面背离电芯2凸出的突出部112、以及由突出部112远离壁部111的一端向内凹设的挤压部113。壁部111的周缘可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下壳12的开口边缘密封地结合在一起。突出部112可由壁部111向背离电芯2的一侧拉伸成型。突出部112与壁部11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0-1500,优选为900。挤压部113可由突出部112远离壁部111的一端向内旋压形成,便于加工制作。挤压部113向内旋压后,挤压压迫绝缘密封体3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绝缘密封体3锁紧并固定于引出孔114中,避免脱落。该锁紧固定方式具有结构简单、锁紧可靠、工艺制作简单等优点,且无需额外设置一个固定件来将绝缘密封体3固定,空间利用率较高。挤压部113与突出部1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方便旋压并锁紧绝缘密封体3。在一些实施例中,挤压部113与突出部112之间的夹角可在1200-1600之间,在此范围内,能保证具有良好的锁紧效果。

引出孔114依次贯穿壁部111、突出部112、挤压部113。引出孔114的孔壁与导电体4的外壁之间还密封地塞设有一绝缘密封体3,以将导电体4和外壳1绝缘隔离,并将引出孔114密封。绝缘密封体3可采用硅胶、橡胶等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其可过盈配合于引出孔114的孔壁与导电体4的外壁之间,可提高密封性和结合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部112也可由壁部111的一侧表面朝向电芯2凸出。

绝缘密封体3的两端可分别伸出引出孔114之外,绝缘密封体3的整体高度可以为0.5-5mm,其两端伸出引出孔114的高度分别可以为1mm以下。由于绝缘密封体3过盈地塞设于引出孔114内,绝缘密封体3位于引出孔114中的部分受挤压收缩,绝缘密封体3两端伸出引出孔114的部分膨胀复位,使该两端伸出部分的尺寸大于引出孔114的尺寸,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和锁紧效果。此外,绝缘密封体3与挤压部113相对应的一端伸出挤压部113之外,还可使挤压部113的该端嵌入到绝缘密封体3中,锁紧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绝缘密封体3和上壳11之间的结合力具有一定的强度值,当电池内部压力超过这个强度值后,绝缘密封体3和上壳11会脱开,实现开启泄压,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电池安全危害程度,提高电池安全性。

导电体4沿纵向穿设于绝缘密封体3中。导电体4背离电芯2的一端(上端)可伸出绝缘密封体3之外,另一端(下端)可与绝缘密封体3齐平或伸出绝缘密封体3之外。导电体4的下端与电芯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利于隔热,并提供电芯2热膨胀的空间。

当该微型电池外接电路板时,电路板上可对应突出部112开设有避让孔,通过该避让孔与突出部112相互插接,从而有效与电路板空间结合,提升电芯能量密度,此外,还可便于电路板的安装和定位。

该引出孔114还可用于向外壳1内注入电解液,通过引出孔114注液完成后,塞入绝缘密封体3进行密封即可,从而无需额外开设注液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壁部111上单独开设一个注液孔(未图示),用于往外壳1中注入电解液。该微型电池还可包括封堵件(未图示),用于在注液完成之后,将该注液孔封堵住。

图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微型电池。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横截面为曲线形,其可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圆弧段115、第二圆弧段116、第三圆弧段117、第四圆弧段118。第一圆弧段115、第三圆弧段117均为半圆弧形且直径相同。第二圆弧段116、第四圆弧段118同心设置且均为劣弧。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