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2078发布日期:2020-08-05 01:12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防火阻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



背景技术:

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型娱乐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及地下工程中等众多场所,往往电缆密集敷设,一旦发生火灾,火将顺着电缆处延燃而蔓延到其他部门和楼层。据消防部门统计,城市火灾中,其中2/3以上是由于电气装备故障或电缆负荷过载引起电缆燃烧蔓延造成的,同时在过去的许多火灾中,造成人身生命危险以及“二次危害”的往往主要是电缆燃烧后释放的酸气和有毒气体。

电缆的防火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电缆的绝缘性和阻燃性是电缆重要的工作性能,当前为了满足电缆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绝缘性和阻燃性稳定,矿物质绝缘电缆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发现,当前的矿物质绝缘电缆往往是在基于传统电缆绝缘结构及承载结构基础上为电缆增加了一层或多层均被阻燃效能的陶瓷复合包带、云母包带等结构,以达到提高电缆阻燃性能的目的。

前述结构电缆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电缆的阻燃防火能力,但由于陶瓷复合包带、云母包带等结构的结构强度较弱、因此一方面导致电缆的结构强度、承载能力、抗拉能力、抗腐蚀及抗干扰能力均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也导致当温度过高等情况下,陶瓷复合包带的阻燃效果下降,及因外力冲击导致陶瓷复合包带、云母包带等结构破裂而使电缆的阻燃能力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的电缆的阻燃能力、承载能力、抗腐蚀及抗干扰等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可显著电缆的阻燃能力、承载能力、抗腐蚀及抗干扰等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包括线缆芯和设于线缆芯外侧的绝缘阻燃组件,所述线缆芯包括若干环绕布置的导线芯,各个所述导线芯环绕布置形成内置有抗拉内芯的抗拉空腔,各个所述导线芯上包覆有由内向外布置的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所述绝缘阻燃组件包括与线缆芯同轴布置并由内向外布置的柔性承载层、矿物质防火层、钢丝铠装层、无卤外护套。

本技术方案中,在线缆芯外侧设有绝缘阻燃组件;使得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一方面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承载能力、抗冲击能力及抗拉伸能力强,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绝缘防护性能,抗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和防火阻燃能力,从而极大提高线缆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具体的,线缆芯的导线芯外设有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各个导线芯外设的第一绝缘层避免因导线芯间短路等造成电缆起火,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因其中一个导线芯起火而引燃其他导线芯,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在电磁屏蔽层的屏蔽作用下可提高屏蔽性能;各个线缆芯内侧形成的抗拉空腔内设有抗拉内芯,可确保整个电缆的抗拉性能。

绝缘阻燃组件的柔性承载层的空腔结构可有效的达到提高电缆承载能力同时,也可有效满足电缆柔韧性的需要,矿物质防火层能够确保电缆的防火性能;同时钢丝铠装层可有效提高电缆抗冲击、抗弯折及结构强度;无卤外护套可有效耐硫化。在燃烧时,也不会产生有毒致癌气体,特别适合于公共场合等人员密集等地使用,有效避免了二次危害。

优选的,所述柔性承载层与各个导线芯外侧的电磁屏蔽层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柔性承载层包括呈空心布置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内穿设有若干环绕线缆芯布置的柔性内芯,所述柔性内芯内填充有阻燃粉末。

优选的,所述矿物质防火层与柔性承载层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

优选的,无卤外护套外表面设有耐磨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矿物质防火层为氟云母带防火层。

优选的,所述导线芯采用软铜导体制成。

优选的,抗拉内芯为多股金属导线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采用多层结构进行保护,在各个结构层的作用下,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耐火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柔韧性能;在电缆着火后还可避免火灾迅速蔓延扩大;从而极大提高线缆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电缆燃烧,后可防止其产生有毒致癌气体,有效避免了二次危害。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导线芯100、第一绝缘层200、电磁屏蔽层300、第二绝缘层400、柔性套500、柔性内芯510、第三绝缘层600、矿物质防火层700、钢丝铠装层800、无卤外护套900、抗拉内芯10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包括线缆芯和设于线缆芯外侧的绝缘阻燃组件,本实施例在在线缆芯外侧设有绝缘阻燃组件;使得环保型柔性矿物质电缆一方面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承载能力、抗冲击能力及抗拉伸能力强,另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绝缘防护性能,抗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和防火阻燃能力,从而极大提高线缆运行时的稳定性、可靠性。

如图1所示,线缆芯包括若干环绕布置的导线芯100,各个所述导线芯100环绕布置形成内置有抗拉内芯1000的抗拉空腔,各个所述导线芯100上包覆有由内向外布置的第一绝缘层200和电磁屏蔽层300;线缆芯的导线芯100外设有第一绝缘层200和电磁屏蔽层300;各个导线芯100外设的第一绝缘层200避免因导线芯100间短路等造成电缆起火,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因其中一个导线芯100起火而引燃其他导线芯100,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在电磁屏蔽层300的屏蔽作用下可提高屏蔽性能;各个线缆芯内侧形成的抗拉空腔内设有抗拉内芯1000,可确保整个电缆的抗拉性能。本实施例中抗拉内芯1000为多股金属导线绞合而成,采用绞合构成的抗拉内芯1000能够防止电缆受外力被拉断,具有更高的抗拉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芯100采用软铜导体制成,铜制导体的导电效果更由于铁质及铝制导体。

如前所述,为了提高电缆的绝缘阻燃性能,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阻燃组件包括与线缆芯同轴布置并由内向外布置的柔性承载层、矿物质防火层700、钢丝铠装层800、无卤外护套900。绝缘阻燃组件的柔性承载层的空腔结构可有效的达到提高电缆承载能力同时,也可有效满足电缆柔韧性的需要,矿物质防火层700能够确保电缆的防火性能,本实施例所述矿物质防火层700为氟云母带防火层,氟云母带防火层可提高防火性能;同时钢丝铠装层800可有效提高电缆抗冲击、抗弯折及结构强度;无卤外护套900则可有效耐硫化。在燃烧时,也不会产生有毒致癌气体,特别适合于公共场合等人员密集等地使用,有效避免了二次危害。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线缆芯的绝缘效果,本实施例还在柔性承载层与各个导线芯100外侧的电磁屏蔽层30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400。第二绝缘层400可起到对线缆芯的绝缘作用。

如图1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承载层包括呈空心布置的柔性套500,所述柔性套500内穿设有若干环绕线缆芯布置的柔性内芯510,所述柔性内芯510内填充有阻燃粉末。柔性套500能够提高线缆的柔性度,同时柔性内芯510填充的阻燃粉末能够在电缆着火后溢出,一方面对外部火源进行扑灭,另一方面可直接包覆导线内芯在外表面,从而防止高温火焰蔓延,达到阻燃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在矿物质防火层700与柔性承载层之间设有第三绝缘层600。第三绝缘层600可起到对整个电缆的绝缘作用。

如图1所示,由于电缆外表面直接与安装面接触,为了防止电缆外表面磨损过快,本实施例在无卤外护套900外表面设有耐磨防护层。耐磨防护层能够提高电缆的耐磨性,提高电缆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