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478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起动机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起动机上的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起动机开关。



背景技术:

起动机在起动过程中通过开关连接起动机中的电机,导电后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同时开关启动后还会带动开关上的推杆向下运动,推杆驱动起动机上的拨叉使得单向器伸出与发动机的飞轮啮合,从而启动发动机,而开关的结构主要包括电磁组件和活动铁芯,电磁组件组件导电后驱动活动铁芯活动提供动力,而现有的起动机开关结构中在活动铁芯断电后回位不够可靠,导致单向器不能在发动机启动后及时回位,导致单向器与飞轮出现碰撞影响其齿面的质量,最终导致整个起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以及断电后可及时回位的起动机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动机开关,包括壳体、活动铁芯以及线圈绕组,所述的壳体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导线连接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活动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孔位置,在所述的活动铁芯上配置有推杆,在所述的壳体内固定有与所述活动铁芯相对应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朝向所述活动铁芯的弹簧槽,在该弹簧槽的槽底上设有穿孔,在所述活动铁芯的一端连接有导杆,所述的导杆一端从所述的穿孔穿过后配置有挡圈,所述的弹簧槽和所述的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弹簧槽和所述的导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活动铁芯的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推杆尾端置于所述的容置槽内,在所述容置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和所述推杆的尾端之间配置有第三弹簧。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活动铁芯外径相匹配的出口,所述线圈绕组的内孔和所述出口形成供所述活动铁芯活动的导向孔。

在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位于所述导杆行程方向的间隔位置。

所述的导杆包括外径较大的一侧和外径较小的一侧,外径较大的一侧和外径较小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台阶,外径较小的一侧从所述穿孔穿过,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在该限位台阶上,所述外径较小的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接触板和所述导杆端部之间的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线圈绕组通电后可使活动铁芯沿导杆方向活动,同时活动铁芯上的推杆轴向活动输出,断电后使得活动铁芯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复位,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活动铁芯的回位得到双重保障,且结构可靠,为起动机上的单向器输出得到有力的支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起动机开关,包括壳体1、活动铁芯2以及线圈绕组3,壳体1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4,接线端子4导线连接线圈绕组3,线圈绕组置于壳体1内壁上,活动铁芯2设置在线圈绕组3的中孔位置,在活动铁芯2上配置有推杆5,在壳体1内固定有与活动铁芯2相对应的限位座6,限位座6上设有朝向活动铁芯2的弹簧槽61,在该弹簧槽61的槽底上设有穿孔,在活动铁芯2的一端连接有导杆7,导杆7一端从穿孔穿过后配置有挡圈8,弹簧槽61和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9,弹簧槽61和导杆7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0。

活动铁芯2的上设有容置槽21,推杆5尾端置于容置槽21内,在容置槽21的开口端设置有封盖11,封盖11和推杆5的尾端之间配置有第三弹簧12。通过这个第三弹簧12,使得推杆5的输出力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在通过拨叉推送单向器的时候,一旦单向器和发动机飞轮出现接触碰撞,使得推杆5不会随活动铁芯2一起活动,可保持一定的弹性静止,在单向器和发动机飞轮啮合后,会持续输出力,提高了其结构的可靠性,有效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

壳体1上设有与活动铁芯2外径相匹配的出口,线圈绕组3的内孔和出口形成供活动铁芯2活动的导向孔13。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使活动铁芯2的运动中保持稳定,提高其传动的稳定性。

在壳体1内还设置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板15,接触板15位于导杆7行程方向的间隔位置。通电后活动铁芯2会回缩,使得导杆7伸入限位槽14内,最后会触碰接触板15,完成其行进的路线,这样的结构避免活动铁芯2行进过度,从而保证单向器和发动机飞轮啮合配合的紧密性。

导杆7包括外径较大的一侧71和外径较小的一侧72,外径较大的一侧71和外径较小的一侧72之间设有限位台阶73,外径较小的一侧72从穿孔穿过,第二弹簧10一端抵接在该限位台阶73上,外径较小的一侧72的长度大于接触板15和导杆7端部之间的间隔。导杆7的外径较小的一侧72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限位台阶73的设置可使第二弹簧10的安装更加可靠方便,使得进一步提高了其结构的可靠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绕组3通电后可使活动铁芯2沿导杆7方向活动,同时活动铁芯2上的推杆5轴向活动输出,断电后使得活动铁芯2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双重作用下复位,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设置使得活动铁芯2的回位得到双重保障,且结构可靠,为起动机上的单向器输出得到有力的支持。

最后其工作原理是:接线端子4通电后导电给线圈绕组3,线圈套组通电后产生磁力,驱使活动铁芯2向壳体1内侧缩进,推杆5受力拨动起动机上的拨叉,单向器上的输出齿轮如果遇到碰齿受力,推杆5可通过第三弹簧12会伸出容置槽21内,使得不会随活动铁芯2移动,导杆7可起到行程限位的作用,避免活动铁芯2行程过长,断电后,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活动铁芯2可及时回位,这样的结构使得起动机的开关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起动机开关,包括壳体、活动铁芯以及线圈绕组,所述的壳体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导线连接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活动铁芯设置在所述线圈绕组的中孔位置,在所述的活动铁芯上配置有推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内固定有与所述活动铁芯相对应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朝向所述活动铁芯的弹簧槽,在该弹簧槽的槽底上设有穿孔,在所述活动铁芯的一端连接有导杆,所述的导杆一端从所述的穿孔穿过后配置有挡圈,所述的弹簧槽和所述的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弹簧槽和所述的导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铁芯的上设有容置槽,所述的推杆尾端置于所述的容置槽内,在所述容置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和所述推杆的尾端之间配置有第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活动铁芯外径相匹配的出口,所述线圈绕组的内孔和所述出口形成供所述活动铁芯活动的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位于所述导杆行程方向的间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机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包括外径较大的一侧和外径较小的一侧,外径较大的一侧和外径较小的一侧之间设有限位台阶,外径较小的一侧从所述穿孔穿过,所述第二弹簧一端抵接在该限位台阶上,所述外径较小的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接触板和所述导杆端部之间的间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动机开关,包括壳体、活动铁芯以及线圈绕组,壳体一端连接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导线连接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置于壳体内壁上,活动铁芯设置在线圈绕组的中孔位置,在活动铁芯上配置有推杆,在壳体内固定有与活动铁芯相对应的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朝向活动铁芯的弹簧槽,在该弹簧槽的槽底上设有穿孔,在活动铁芯的一端连接有导杆,导杆一端从穿孔穿过后配置有挡圈,弹簧槽和铁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弹簧槽和导杆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活动铁芯的回位得到双重保障,且结构可靠回位及时,为起动机上的单向器输出得到有力的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友;张锋;李德喜;郭乐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纪龙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