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479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干粉灭火装置,主要有悬挂式贮压型和非贮压型干粉灭火装置、手提式灭火装置。小型的灭火装置有投掷型简易式灭火装置,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简易式的灭火装置大多为柱形或方形,且材质为容易破裂的特殊塑料做成。这类灭火装置的缺点是:一旦灭火装置跌落或受到撞击就会破裂,误爆,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它可以进行滚动、投掷或固定放置,使用灵活方便,灭火效率高,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灭火装置,包括球形壳体,球形壳体内填充有灭火剂、并安装有起爆装置,所述起爆装置连接有导火索,所述导火索缠绕在球形壳体的外表面上;球形壳体匹配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垂直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搁置件、固定件,所述搁置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间隔小于球形壳体的直径;所述搁置件包括连接杆和固定在连接杆上的连接环,所述连接杆垂直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杆、铰接在支杆上的固定杆以及固定在固定杆自由端的固定环,支杆的自由端垂直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连接环和固定环的直径小于球形壳体的直径、且所述固定环与连接环同轴线;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与固定杆、支杆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灭火装置即可手动投掷灭火,也可安装在火灾易发区自动灭火;手动灭火时,将灭火装置投掷在火源附近,导火索被点燃引爆起爆装置,进而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以及时控制火情。安装在火灾易发区的灭火装置,发生火灾时,可自动触发起爆装置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安全性更高。且灭火装置能通过安装架进行更为灵活的安装固定,使用范围更广。

灭火装置安装固定时,先将限位套管完全滑移到固定杆上,对固定杆的铰接点让位,然后驱使固定杆及固定环朝向远离连接环的方向转动,将灭火球放入连接环中,然后驱使固定杆及固定环回位,使固定环也抵触在灭火球上,而灭火球的直径大于固定环和连接环的直径,从而防止灭火球从固定环与连接环之间脱出,最后移动限位套管使其再次套设在支杆上,将支杆与固定杆之间的铰接点包覆,从而实现对固定杆的限位,完成悬挂固定,整个悬挂过程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套管套设在固定杆和支杆的铰接点上时,限位套管位于支杆上的端部吸附在磁铁上,磁铁对限位套管起到固定的作用,从而使搁置件和固定件之间的灭火球实现更稳定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球形壳体包括半球形的上壳体和半球形的下壳体,球形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网和四个均匀固定在支撑网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在上壳体、下壳体内;上壳体、下壳体扣合在一起后,两个支撑架的支撑网及支撑杆均相互抵接;所述支撑杆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与球形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起爆装置安装在支撑网内,所述导火索布置在导向槽中、并穿出球形壳体均匀缠绕在其外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网对起爆装置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而支撑杆从导火索的端部对其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导火索的稳定性,使其更均匀的缠绕在球形壳体上,均匀布置的导火索增大与火源接触的可能性,使导火索能够及时被点燃,引爆起爆装置进行灭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端面内径侧设置有一圈内凹槽,其外径侧形成一圈外凸沿,下壳体顶部端面外径侧设置有一圈外凹槽,其内径侧形成一圈内凸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上、下壳体扣合安装时,上壳体的内凹槽和外凸沿分别与下壳体的内凸沿和外凹槽相扣合,便于快速对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块,上壳体的定位块嵌入下壳体的定位槽内,定位块与定位槽底部之间留有空隙、设为穿线孔;所述导向槽与穿线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后上壳体的定位块嵌入下壳体的定位槽内,两者配合限制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相对转动,使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的更稳定;穿线孔以便导火索从壳体中穿出进行缠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球形壳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条呈十字交叉设置的限位槽,分布在上壳体上的限位槽、其始末端均为定位块;分布在下壳体上的限位槽、其始末端均为定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导向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支撑杆的导向槽中穿出的导火索可直接缠绕在限位槽中,限位槽对其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使导火索在球形壳体的外表面缠绕的更稳定;十字交叉设置的限位槽使导火索遇到明火之后,可以从四个方向的任一方向路径进行引燃,增大了与火源接触的概率,进行有效的灭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设置为波浪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火索缠绕在限位槽后,抵接在限位槽槽底的波峰处、与槽底的波谷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该部分的导火索处于架空状态;灭火器投掷后,处于架空状态的导火索易与火源全面接触,从而更易被点燃,以保证灭火球能够及时有效的扑灭火苗,控制火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中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形呈l型,弹性件一端沿壳体径向垂直固定在限位槽的底面上,另一端与限位槽的走向垂直设置,所述弹性件的阴角处沿限位槽的走向开设有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火索在限位槽内缠绕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将其自身卡接在弹性件的卡槽上,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对导火索进行约束,从而使导火索更加稳定的缠绕在限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球形壳体的外表面包覆有塑料薄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薄膜层避免导火索直接暴露在外部,对导火索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且塑料薄膜层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将封盖更紧凑的扣合在壳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为灭火球匹配安装架,使灭火球更灵活的进行布置,且发生火灾时,灭火球可自动触发起爆装置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安全性更高;

2、通过在球形壳体内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支撑网用于安装固定起爆装置,支撑杆用于布置导火索,使灭火球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且均匀布置的导火索增大与火源接触的可能性,使导火索能及时引爆起爆装置,进而释放灭火剂控制火情;

3、通过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限位槽,并将限位槽的底部设置为波浪状,限位槽对导火索限位的同时使导火索有一部分处于架空状态,更易引燃,以保证灭火球能够及时有效的扑灭火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11、内凹槽;12、外凸沿;13、定位块;2、下壳体;21、外凹槽;22、内凸沿;23、定位槽;3、起爆装置;4、导火索;5、支撑架;51、支撑网;52、支撑杆;53、导向槽;6、限位槽;7、弹性件;71、卡槽;8、灌装口;9、安装架;91、安装板;911、安装孔;92、搁置件;921、连接杆;922、连接环;93、固定件;931、支杆;932、固定杆;933、固定环;934、卡台;935、凸缘;94、限位套管;95、限位板;96、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灭火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由泡沫材料制成的球形壳体,球形壳体由半球形的上壳体1和半球形的下壳体2扣合组成,球形壳体内填充有干粉灭火剂,球形壳体内设置有起爆装置3,起爆装置3可选为高氯酸钾块;起爆装置3连接有导火索4,导火索4遇到明火点燃,引爆起爆装置3,球形壳体内部的干粉灭火剂被释放出来,迅速雾化,进行灭火。

如图2所示,下壳体2顶部端面外径侧设置有一圈外凹槽21,其内径侧形成一圈内凸沿22,下壳体2顶部端面上开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方形的定位槽23;相应的,上壳体1的底部端面内径侧设置有一圈内凹槽11(参照图3),其外径侧形成一圈外凸沿12,上壳体1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方形的定位块13。

当上壳体1、下壳体2扣合安装时,上壳体1的内凹槽11和外凸沿12分别与下壳体2的内凸沿22和外凹槽21相扣合,便于快速对接安装;同时上壳体1的定位块13嵌入下壳体2的定位槽23内,以防止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且定位块13与定位槽23底部之间留有空隙,设为穿线孔,导火索4从穿线孔中穿出壳体。

如图2、图3所示,球形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对起爆装置3进行安装固定的支撑架5,支撑架5包括呈半球状的支撑网51和呈半圆柱状的支撑杆52,支撑杆52设置为四个、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支撑网51的外周面上;支撑架5设置为两个,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架5,支撑网51通过支撑杆52固定在上壳体1或下壳体2的端口处,两个支撑架5相向设置,上壳体1、下壳体2扣合在一起后,两个支撑架5的支撑网51、支撑杆52均相互抵接在一起,其中两个半球形的支撑网51组合成一个与球形壳体同球心的球形网状结构;上下两个支撑杆52形成一个圆柱形的杆状结构。

位于上壳体1内的支撑架5,其四个支撑杆52的轴线分别朝向上壳体1的定位块13设置;位于下壳体2内的支撑架5,其四个支撑杆52的轴线分别朝向下壳体2的定位槽23设置。支撑杆52相互抵触的端面上均沿轴向贯穿开设有导向槽53(参照图4),上下抵接设置的支撑杆52的导向槽53配合形成一个走线通道,导向槽53的轴线端与穿线孔连通;起爆装置3安装在支撑网51内,导火索4布置在支撑杆52的导向槽53中,从穿线孔中穿出再缠绕在球形壳体的外表面上。

支撑网51对起爆装置3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而支撑杆52从导火索4的端部对其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保证导火索4的稳定性,使其更均匀的缠绕在球形壳体上,当发生火灾时,将灭火球投掷在火源附近,均匀布置的导火索4增大与火源接触的可能性,使导火索4能够及时被点燃,引爆起爆装置3,进而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以及时控制火情。支撑架5与壳体同材质,起爆装置3爆炸后,支撑架5随壳体一起裂开,以保证灭火剂的扩散效果。

如图1所示,上壳体1外表面设置两个半环形凹槽,两个半环形凹槽的始末端均为定位块13且在顶部相互交叉;下壳体2外表面设置两个半环形凹槽,两个半环形凹槽的始末端均为定位槽23且在顶部相互交叉,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扣合时,四个半环形凹槽组成两个环形限位槽6,从而使得球形壳体的外表面形成两个十字交叉的环形限位槽6,导火索4从穿线孔中穿出并缠绕在环形限位槽6内,限位槽6对导火索4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导火索4更稳定的布置在球形壳体上;导火索4遇到明火之后,可以从四个方向的任一方向路径进行引燃,增大了与火源接触的概率,进行有效的灭火。

将限位槽6的槽底设置为波浪状、并沿其走向分布,导火索4缠绕在限位槽6后,抵接在限位槽6槽底的波峰处、与槽底的波谷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该部分的导火索4处于架空状态;灭火器投掷后,处于架空状态的导火索4易与火源全面接触,从而更易被点燃,以保证灭火球能够及时有效的扑灭火苗,控制火情。

如图1所示,在限位槽6中设置有进一步对导火索4进行限位的弹性件7,弹性件7的外形呈l形,一端沿球形壳体的径向垂直固定在限位槽6上,另一端与限位槽6的走向垂直分布,弹性件7的阴角处开设有与导火索4直径相适配的卡槽71;弹性件7设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导向槽53中。导火索4在限位槽6内缠绕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将其自身卡接在弹性件7的卡槽71上,通过弹性件7的弹力对导火索4进行约束,从而使导火索4更加稳定的缠绕在限位槽6中。弹性件7的材料可选为橡胶或者泡沫;且弹性件7的尺寸小于限位槽6的内部尺寸。

如图1所示,上壳体1底部端面和下壳体2顶部端面均开有半圆形缺口,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扣合时,两个半圆形缺口组成圆形的灌装口8,从灌装口8向球形可体内装入干粉灭火剂。球形壳体的外侧包覆有塑料薄膜层(图中为显示),避免导火索4直接暴露在外部,对导火索4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且塑料薄膜层具有一定的收缩性,使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互扣合的更紧凑。

如图1所示,灭火装置匹配设置有对其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架9,安装架9包括安装板91和垂直固定在安装板91同一端面上的搁置件92、固定件93,安装板91竖直设置后,限位件位于搁置件92的正上方,限位件与搁置件92之间的间隔尺寸小于球形壳体的直径尺寸。其中搁置件92由一连接杆921和固定在连接杆921端部的连接环922构成,连接环922通过连接杆921固定在安装板91上,连接环922的直径小于球形壳体的直径。

如图5所示,固定件93包括垂直固定在安装板91上的支杆931,支杆931远离安装板91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杆932,固定杆932远离支杆9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33,固定环933与连接环922同轴线、且固定环933的直径小于球形壳体的直径;支杆931与固定杆932铰接的一端沿轴线延伸出矩形卡台934,相应的,固定杆932的端部沿轴线延伸出凸缘935,卡台934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凸缘935上穿设有转轴,转轴回转连接在两个连接耳上,从而实现固定杆932与支杆931的铰接,进而使固定在固定杆932上的固定环933沿转轴作靠近或远离搁置件92的转动;固定杆932处于静置状态时,固定杆932的铰接端、位于凸缘935下方的部分抵接在卡台934的竖直面上,此时,固定杆932与支杆931同轴线。

支杆931上沿其径向延伸出限位板95,限位板95上固定连接有磁铁96,固定杆932上套设有限位套管94,限位套管94可在固定杆932、支杆931上作滑移运动;当限位套管94套设在固定杆932和支杆931的铰接点上时,限位套管94位于支杆931上的端部吸附在磁铁96上,磁铁96对限位套管94起到固定的作用,而限位套管94位于固定杆932上的端部与对固定杆932进行限位,限制其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固定杆932与支杆931的相对固定。安装板9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911,安装架9通过在安装板91上穿设膨胀螺栓,既可以安装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也可固定在水平墙面上。

对灭火球进行悬挂安装时,先根据实际情况将安装架9固定在易着火的地方,如电气箱上方或家用灶具上方,安装架9固定好后,将限位套管94从限位板95的磁铁96上脱离,完全滑移到固定杆932上,对固定杆932的铰接点让位,然后驱使固定杆932及固定环933朝向远离连接环922的方向转动,将灭火球放入连接环922中,然后驱使固定杆932及固定环933回位,使固定环933也抵触在灭火球上,而灭火球的直径大于固定环933和连接环922的直径,从而防止灭火球从固定环933与连接环922之间脱出,最后移动限位套管94使其再次套设在支杆931上,并通过磁铁96吸附固定在限位板95上,完成悬挂固定,整个悬挂过程快捷方便,使灭火球通过安装架9能够更灵活安装在易发生火灾的地方,使用范围广,且发生意外火灾时,可自动触发起爆装置3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安全性更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