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6214发布日期:2020-09-15 19:2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测试用的大功率电源负载柜中的电阻丝型电阻器都是采用电阻丝贴着耐高温介质表面缠绕的,而其功耗往往是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因此对于大功率电阻器其散热不佳问题就往往制约了其向超大功率制造的方向。

采用电阻丝直接缠绕在耐高温介质表面的结构,其缺陷是电阻丝同介质表面完全包覆在一起,而耐高温介质又多为绝缘材料,不利于热传导,造成接触面温度高,散热效果不佳,极容易造成长时间工作后出现氧化而熔断。

以上所述电阻器由于单体功率都较小,而要制造大功率负载柜时,就需要大量这种结构的电阻器进行串并联,为了解决散热问题,就需要在柜内留出足够大的空气对流间隙,不但使负载柜的体积庞大,还造成制造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包括电阻丝、陶瓷管、螺杆;所述电阻丝以扁平长椭圆形状绕制呈上下对称的波浪状,其纵截面呈叠型花瓣状,并在中间形成圆形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入陶瓷管,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之间保持固定间距;所述螺杆穿入所述陶瓷管内;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两端均穿设有绝缘板,并锁有锁紧螺母;所述螺杆的左部和右部位于所述陶瓷管和所述绝缘板之间的位置均穿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板外侧的部分从内至外分别穿设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与所述陶瓷管的表面点切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由于每圈电阻丝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充分利用电阻丝之间的中空间隙增大了空气对流空间,电阻丝周围实现充足的热辐射气流空间,减少了障碍空间,便于空气对流散热,达到了非常高效的散热效果,实现单体电阻器满足超大功率的要求。陶瓷管中间采用穿过一整根螺杆,形成对整个陶瓷管的支撑,使陶瓷管不至于因局部受力导致断裂,避免组件下垂造成电气安全隐患。经过特殊绕制工艺形成的单体功率大、体积小、散热效果好、重量轻、性能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包括电阻丝1、陶瓷管2、螺杆5;所述电阻丝1以扁平长椭圆形状绕制呈上下对称的波浪状,其纵截面呈叠型花瓣状(即扁平长椭圆绕椭圆圆心每次旋转固定的角度形成的形状),并在中间形成通孔10,在所述通孔10内穿入陶瓷管2,所述电阻丝1的每圈之间保持固定间距;所述螺杆5穿入所述陶瓷管2内;所述电阻丝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8;较佳的接线端子8可采用螺纹式接线端子;较佳的所述电阻丝1可采用镍铬合金丝,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可以保证在高温下工作不易变形、氧化,且长期使用冷却下来后不会变脆,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杆5起到对整个陶瓷管2的支撑,使陶瓷管2不至于因局部受力导致断裂。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杆5的两端均穿设有绝缘板9,并锁有锁紧螺母4,将绝缘板9锁紧固定,较佳的可采用钢制螺母;所述螺杆5的左部和右部位于所述陶瓷管2和所述绝缘板9之间的位置均穿设有弹簧3。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8固定在所述绝缘板9上,所述接线端子8位于所述绝缘板9外侧的部分从内至外分别穿设有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较佳的电阻丝1两端头采用压接后再铜焊方式同带螺纹接线端子8连接,第一螺母6用于电阻丝1的安装固定,第二螺母7用于电阻丝1与大电缆电器连接,较佳的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7可采用铜制螺母。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阻丝1的每圈与所述陶瓷管2的表面点切面接触,使电阻丝1本体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在电阻丝1周围实现充足的热辐射气流空间,减少了障碍空间,便于空气对流散热,达到了非常高效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电阻丝采用扁平长椭圆绕制方法,使截面形成花瓣状,整条形成波浪状,每圈电阻丝之间均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与所述陶瓷管的表面点切面接触,使得电阻丝本体完全暴露在空气之中,充分利用电阻丝之间的中空间隙增大了空气对流空间,从而使电阻丝周围由充足的热辐射气流空间,减少了障碍空间,便于空气对流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

本技术:
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丝、陶瓷管、螺杆;所述电阻丝以扁平长椭圆形状绕制呈上下对称的波浪状,其纵截面呈叠型花瓣状,并在中间形成圆形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入陶瓷管,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之间保持固定间距;所述螺杆穿入所述陶瓷管内;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两端均穿设有绝缘板,锁有锁紧螺母;所述螺杆的左部和右部位于所述陶瓷管和所述绝缘板之间的位置均穿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上,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板外侧的部分从内至外分别穿设有第一螺母、第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与所述陶瓷管的表面点切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对流式散热的超大功率电阻器,包括电阻丝、陶瓷管、螺杆;所述电阻丝以扁平长椭圆形状绕制呈上下对称的波浪状,其纵截面呈叠型花瓣状,并在中间形成通孔,在所述通孔内穿入陶瓷管,所述电阻丝的每圈之间保持固定间距;所述螺杆穿入所述陶瓷管内;所述电阻丝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由于每圈电阻丝之间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充分利用电阻丝之间的中空间隙增大了空气对流空间,电阻丝周围实现充足的热辐射气流空间,减少了障碍空间,便于空气对流散热,达到了非常高效的散热效果,实现单体电阻器满足超大功率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伟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