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6659发布日期:2020-10-20 12:0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对称振子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天线,通常是由置于左右两边的两根等长的金属臂构成,在两根金属臂的中间位置馈电可以有效辐射。根据电磁场理论,只有当两根金属臂的长度适中时,对称振子才能有效接收或者辐射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目前,很多小型通讯设备中都有对称振子的应用,这种对称阵子的其中一个金属臂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由于对称振子辐射需要长度足够大的pcb板作为硬件支持,而小型通讯设备因产品尺寸限制,其pcb板的尺寸通常也比较小,因此,现有技术小型设备中的天线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天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小型设备中的天线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以及连接该第一辐射臂和该第二辐射臂的连接器,该第一辐射臂包括pcb板和导电布,其中,该pcb板的第一侧端与该连接器连接,该pcb板的第二侧端与该导电布连接,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沿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的,该pcb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板面上,该导电布设置于该第二板面上,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沿pcb板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的,该导电布与该第二板面之间包括设置于该第二板面上的支撑件。

可选的,该支撑件的高度为9mm-11mm。

可选的,该支撑件为电池。

可选的,该pcb板与该导电布之间通过导电泡棉连接。

可选的,该pcb板与该导电布之间的接触阻抗小于1欧姆。

可选的,该连接器为天线顶针或天线弹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第一辐射臂包括pcb板和与该pcb板连接的导电布。由于增加的导电布为第一辐射臂的一部分,因此,第一辐射臂的长度不仅包括pcb板的长度,还包括增加的导电布的长度,从而可以在不增加pcb板尺寸的前提下,满足了天线辐射所需的硬件尺寸,进而可以提高小型通讯设备中的天线性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件在天线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与导电布的连接方式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与导电布的连接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下面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些名词或者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对称振子天线:是指通过一段张开的开路传输线构成的通讯装置。根据微波传输线原理,平行传输线上的电流呈驻波分布,当两条传输线的末端张开时,辐射将增强,当两条传输线完全张开时,张开的两条辐射臂上电流方向相同,辐射强度最大。完全张开的两条辐射臂可以产生高频电流,从而形成辐射场。

根据微波传输线原理,对称振子天线的两条辐射臂的长度会对天线辐射性能,尤其是低频率频段的天线辐射性能产生影响。对于小型通讯设备,常规的解决方案通常为增加产品尺寸,但是这会使产品形态变得非常臃肿,从而失去产品竞争力。为了在不改变原始产品尺寸的前提下提升天线辐射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产品内部增加一块导电布,并将该导电布翻折到pcb板背面的方案,来达到增加pcb板尺寸的目的,从而可以在不增加pcb板尺寸的前提下,满足了天线辐射所需的硬件尺寸,进而可以提高小型通讯设备中的天线性能。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第一辐射臂10、第二辐射臂20以及连接该第一辐射臂10和该第二辐射臂20的连接器30。其中,连接器30的一端连接第一辐射臂10的一端,连接器3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辐射臂20的一端,该第一辐射臂10平行于第二辐射臂20。

继续参考图1,上述第一辐射臂10包括pcb板11和导电布12,其中,该pcb板11的第一侧端与该连接器30连接,该pcb板11的第二侧端与该导电布12连接,其中,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沿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pcb板的板面包括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的情况下,即pcb板的板面为长方形,上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的两侧包括两条长边;在pcb板的板面包括四条等长的边的情况下,即pcb板的板面为正方形,上述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的两侧包括四条等长的边中任意两条相对的边。

可选的,上述pcb板可以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电布是指以纤维布(例如,聚酯纤维布)经过前置处理后,施以电镀金属镀层,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的导电纤维布。

可选的,上述导电布可以为镀镍导电布、镀金导电布、镀炭导电布、铝箔纤维复合布中的一种。

可选的,上述第二辐射臂20可以为能够传输电流的金属导体。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上述pcb板11可以包括第一板面1和第二板面2,其中,第一板面1和第二板面2沿pcb板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以图1所示为例,第一板面1为pcb板11的上表面,第二板面2为pcb板11的下表面。第一板面1是指用于安装插件器件(如马达、喇叭等)的板面,第二板面2是指具有导线和贴片元件的板面。该连接器30可以垂直设置于该第一板面1上。为防止插件器件辐射的电磁波对天线性能产生影响,该导电布12的一条边可以设置于该第二板面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天线的空间足够的情况下,pcb板11和导电布12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此,可以更好的发挥天线的辐射性能。在安装天线的空间较小的情况下,该导电布12可以以导电布12与pcb板11的连接处为折线翻折导电布11,使导电布11不接触的覆盖在第二板面2上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导电布12与该第二板面2之间包括设置于该第二板面2上的支撑件40,其中,导电布12与支撑件40接触但不连接。该支撑件40可以为安装在第二板面2上的不导电的器件,例如,电池等,也可以为粘贴在第二板面2上的绝缘物体,例如,塑胶件或泡棉等。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布12与pcb板11的第二板面2之间的距离越远,导电布12上传输的电流受pcb板11上其他器件的影响越小,即支撑件40的高度越大,天线的性能越好。但是考虑到小型通讯设备的尺寸限制,该支撑件40的高度可以位于预设范围内。

可选的,上述支撑件的高度范围可以为9mm-11mm。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40的高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该预设范围内进行微调整。例如,该支撑件40的高度可以10mm。

可选的,如图3所示,导电布12可以为矩形,且导电布12的边a2的长度可以与pcb板11的边a1的长度相同,如此,可以避免微波传输的通路在pcb板11和导电布12的连接处产生突变,从而提高天线的辐射性能。

继续参考图3,导电布12的边b2的长度与pcb板11的边b1的长度之和可以与第二辐射臂20的长度相同,如此,可以使得经过延长的第一辐射臂10与第二辐射臂20的长度相同,从而提高天线的辐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导电布12的边长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微调整。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pcb板11与该导电布12之间可以通过粘黏剂13连接。例如,该粘黏剂13可以为导电泡棉。

可选的,上述pcb板11与该导电布12之间的接触阻抗小于预设值。例如,该预设值可以为1欧姆。

需要说明的是,粘黏剂13的导电性能和厚度会对pcb板11与导电布12之间的接触阻抗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降低接触阻抗,上述粘黏剂13可以为厚度适中,且导电性较好的粘黏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粘黏剂13的材质以及厚度,将pcb板11与该导电布12之间的接触阻抗控制在预设值之下。

可选的,上述连接器30可以为天线顶针或天线弹片。该天线弹片可以为直悬臂式片弹簧,弹片的材质可以为青铜。该天线顶针可以为由针轴、弹簧、针管三个基本部件组成、并通过精密仪器铆压预压之后形成的弹簧式探针。

可选的,在连接器30为天线顶针或天线弹片的情况下,连接器30可以包括弹性端和非弹性端。该非弹性端可以焊接在第一辐射臂10的一端;该弹性端可以与第二辐射臂20的一端接触但不连接,具体的,第二辐射臂20可以在通讯设备外壳体的支撑下按压在连接器30具有弹性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第一辐射臂包括印刷电路板pcb板和与该pcb板连接的导电布。由于增加的导电布为第一辐射臂的一部分,因此,第一辐射臂的长度不仅包括pcb板的长度,还包括增加的导电布的长度,从而可以在不增加pcb板尺寸的前提下,满足了天线辐射所需的硬件尺寸,进而可以提高小型通讯设备中的天线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