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872发布日期:2020-11-19 19:3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的总成。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时,电流越大,充放电越快,但同时发热也越大,在电流超过临界值时,锂离子电池发热量过大容易诱发爆炸等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在过载、过充、短路等情况下容易引起严重的发热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在电流过大时能够及时断开连接,安全性能好,排除故障更新后锂离子电池能够继续使用。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外壳内填充有电解液,外壳内还设有电芯,外壳的开口处固定有绝缘密封盖,绝缘密封盖与电芯固定连接;

电芯连接有第一电极耳和第二电极耳,第一电极耳远离电芯的一端凸出于绝缘密封盖外,第二电极耳远离电芯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绝缘插板和外电极耳,外电极耳凸出于绝缘密封盖外;绝缘插板内设有熔断丝,熔断丝的上下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触片和第二导电触片,第一导电触片与外电极耳的底端接触连接,第二导电触片与第二电极耳的顶端接触连接,绝缘插板中还设有限位插孔;

绝缘密封盖中设有插板通道,绝缘插板滑动连接于插板通道中,插板通道的上下分别连接外电极耳和第二电极耳,绝缘插板靠近第一电极耳的一端设有弹簧,绝缘密封盖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底部与插板通道连通,定位孔中接插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底端插入设于限位插孔中,定位孔的外围绕有卡位凹槽,定位柱外围绕有卡位凸环,卡位凸环位于卡位凹槽中。

进一步的,外壳为铝塑膜。

进一步的,第二电极耳与第二导电触片之间还连接有下弹性导电层,下弹性导电层与第二电极耳固定连接;外电极耳与第一导电触片之间还连接有上弹性导电层,上弹性导电层与外电极耳固定连接,下弹性导电层与上弹性导电层均凸出于插板通道中。

进一步的,下弹性导电层和上弹性导电层均为导电银胶层。

进一步的,熔断丝为银合金丝。

进一步的,弹簧与绝缘插板之间还设有推块,推块与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定位柱的顶部设有针孔,针孔位于绝缘密封盖外,针孔贯穿定位柱的侧面设置。

进一步的,卡位凸环为弹性胶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设置有特殊的熔断保护结构,在电流过大时,熔断丝能够及时断开线路,避免锂离子电池因电流过大而诱发火灾甚至爆炸,安全性能好,排除故障确定不是锂离子电池本身存在问题后,取出内部熔断丝已实现熔断保护的绝缘插板,插入新的绝缘插板后锂离子电池能够继续使用,资源的利用率高,绝缘插板的更换操作简便快捷,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绝缘插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外壳10、电解液11、电芯20、第一电极耳21、第二电极耳22、下弹性导电层221、绝缘插板23、熔断丝231、第一导电触片232、第二导电触片233、限位插孔234、外电极耳24、上弹性导电层241、绝缘密封盖30、插板通道31、弹簧32、推块321、定位孔33、卡位凹槽331、定位柱34、卡位凸环341、针孔3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0,外壳10内填充有电解液11,外壳10内还设有电芯20,外壳10的开口处固定有绝缘密封盖30,绝缘密封盖30与电芯20固定连接;

电芯20连接有第一电极耳21和第二电极耳22,第一电极耳21远离电芯20的一端穿过并凸出于绝缘密封盖30外,第一电极耳21与绝缘密封盖30固定密封连接,第二电极耳22远离电芯20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绝缘插板23和外电极耳24,第二电极与绝缘密封盖30固定密封连接,外电极耳24凸出于绝缘密封盖30外,外电极耳24与绝缘密封盖30固定密封连接;绝缘插板23内设有熔断丝231,熔断丝231的上下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触片232和第二导电触片233,第一导电触片232和第二导电触片233分别位于绝缘插板23的上下表面,优选地,第一导电触片232和第二导电触片233均为金属铜片,第一导电触片232与外电极耳24的底端接触连接,第二导电触片233与第二电极耳22的顶端接触连接,绝缘插板23中还设有限位插孔234;

绝缘密封盖30中设有贯穿其侧壁的插板通道31,绝缘插板23滑动连接于插板通道31中,插板通道31的上下分别连接外电极耳24和第二电极耳22,绝缘插板23靠近第一电极耳21的一端设有被压缩的弹簧32,弹簧32的两端分别连接插板通道31的端壁和绝缘插板23,弹簧32可以用于对绝缘插板23实现弹出,绝缘密封盖30上设有定位孔33,定位孔33的底部与插板通道31连通,定位孔33中接插有定位柱34,定位柱34的底端插入设于限位插孔234中,定位孔33的外围绕有卡位凹槽331,定位柱34外围绕有卡位凸环341,卡位凸环341位于卡位凹槽331中,能够有效确保定位柱34不会轻易脱离定位孔33,环形的卡位凸环341和卡位凹槽331能够方便定位柱34的插入动作,定位柱34无需旋转对位再插入,优选地,卡位凸环341和卡位凹槽331的表面均为圆弧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定位柱34实现拔插动作的顺畅度。

应用时,一旦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时,经过熔断丝231的电流过大,熔断丝231因产生大量热量而熔断,从而断开外电极耳24和第二电极耳22,从而实现电路保护的功能,避免电解液11气化而导致锂离子电池发生鼓包甚至爆炸,安全性能好。如图2所示,在排除锂离子电池本身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即短路问题出现在用电器时,锂离子电池本身是没有故障的,将定位柱34向上抽离限位插孔234后,被压缩的弹簧32将绝缘插板23推离插板通道31,抽离熔断丝231已被熔断的报废绝缘插板23后,向插板通道31插入新的绝缘插板23,并将定位柱34重新向下插入限位插孔234中对绝缘插板23实现定位,第一导电触片232和第二导电触片233配合熔断丝231配合实现外电极耳24和第二电极耳22的连通,锂离子电池能够继续投入使用,资源的利用率高,符合环保减排的理念。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为铝塑膜,包装壳,铝塑膜具有极高的阻隔性能,耐刺穿性强,耐电解液11稳定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耳22与第二导电触片233之间还连接有下弹性导电层221,下弹性导电层221与第二电极耳22固定连接;外电极耳24与第一导电触片232之间还连接有上弹性导电层241,上弹性导电层241与外电极耳24固定连接,下弹性导电层221与上弹性导电层241均凸出于插板通道31中,能够有效确保下弹性导电层221与第二导电触片233稳定接触,且上弹性导电层241与第一导电触片232稳定接触。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弹性导电层221和上弹性导电层241均为导电银胶层,导电银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熔断丝231为银合金丝,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避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32与绝缘插板23之间还设有推块321,推块321与弹簧32固定连接,推块321滑动连接于插板通道31中,通过推块321能够有效限制弹簧32的位置,能够避免弹簧32因卡位而失去弹性恢复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34的顶部设有针孔342,针孔342位于绝缘密封盖30外,针孔342贯穿定位柱34的侧面设置,设计时,定位柱34插入限位时顶部凸出于绝缘密封盖30的高度小,使用针插入针孔342后上提能够方便实现定位柱34的抽离。

在本实施例中,卡位凸环341为弹性胶环,能够确保定位效果以及拔插动作能够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