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6698发布日期:2021-01-23 08:1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用夹紧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可在密集的设置空间有效地配置天线设备,并且,容易调节天线设备的方向。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通信技术,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为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大大增加数据传输容量的技术,在发送器通过各个发送天线传输互不相同的数据,在接收器通过适当的信号处理,区分发送数据的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方法。
[0003]
因此,随着同时增加发送或接收天线的数量,频道容量增加,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例如,若将天线数增加至10个,则相比于现有的单一天线系统,使用相同的频带,可确保约10倍的频道容量。
[0004]
在4g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4g lte-advanced)中,使用8个为止的天线,目前,在pre-5g阶段中,研发安装64或128个天线的产品,预计在5g使用具有更多数量的天线的基站设备,将这称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技术。当前的单元(cell)运营为二维(2-dimension),若导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则可进行三维波束成形(3d-beamforming),因此,还称为全维度多输入多输出(fd-mimo)(全维(full dimension))。
[0005]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中,随着天线(ant)数量的增加,据此的发射机(transmitter)和滤波器(filter)的数量也一同增加。即使这样,由于设置场所的租赁成分或空间上的制约,需要将射频(rf)部件(天线(antenna)/滤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收发器(transceiver etc.)等。)制造得小且轻,并减少费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为了coverage扩展而需要高输出,这种高输出引起的耗电和发热量成为减少重量及尺寸的负面因素。
[0006]
尤其,当在限定的空间内设置实现射频器件和数字器件的模块以层叠结构结合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时,为了使设置容易性或空间利用性最大化,与构成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多个层有关的紧凑化及小型化的设计必要性突显,强烈需要与设置于一个抱杆(support pole)的天线装置的自由的方向调节有关的必要性。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806173号(2017年12月07日公告)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增进与空间制约较多的单一抱杆有关的设置自由度,并可提高可操作性。
[0011]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当设置天线装置时,可防止设置人员的摔伤风险。
[0012]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轻易吸收天线装置的外部设置引起的余振动,防止异音(异常噪声)的产生,同时,可容易调节方向性。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臂单元,与抱杆相结合,一部分可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结合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臂单元的一部分的前端;旋转单元,前端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结合单元沿着左右方向旋转规定角度的方式与上述结合单元相结合;以及倾斜单元,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式与上述旋转单元的前端部相结合,对天线设备的结合起到媒介作用,在上述旋转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动角度的转动调整部。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再一实施例包括:臂单元,与抱杆相结合,一部分可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结合单元,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臂单元的一部分的前端;倾斜单元,后端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结合单元沿着上下方向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式与上述结合单元相结合;以及旋转单元,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倾斜单元的前端部相结合,对天线设备的结合起到媒介作用,在上述旋转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动角度的转动调整部。
[0015]
其中,上述转动调整部可包括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中的至少一个,上述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用于调节左右方向的转动角度,上述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设置于上述倾斜单元,用于调节上下方向的转动角度。
[0016]
并且,上述转动调整部可包括:蜗杆砂轮,通过与上述旋转单元的旋转轴或上述倾斜单元的倾斜轴轴结合来进行旋转,在外周面形成有蜗杆砂轮齿;以及蜗轮,与上述旋转轴或上述倾斜轴以正交的方式相结合,以使上述蜗杆砂轮进行旋转,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蜗杆砂轮齿啮合的蜗轮齿。
[0017]
并且,上述蜗轮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的外侧或上述倾斜单元的外侧,可通过与上述蜗轮轴结合的至少一个调节杆盖手动驱动。
[0018]
并且,上述蜗轮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的内部或上述倾斜单元的内部,可通过与上述蜗轮轴结合的至少一个转动马达自动驱动。
[0019]
并且,上述转动调整部中的上述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可设置于上述结合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中的一个的内部,上述转动调整部中的上述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可设置于上述结合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中的另一个的内部。
[0020]
并且,上述结合单元包括:倾斜支撑块,支撑上述倾斜单元;以及,臂紧固块,从上述倾斜支撑块延伸,与上述臂单元相结合,上述倾斜单元包括:旋转支撑块,支撑上述旋转单元;以及倾斜块,从上述旋转支撑块延伸,以能够倾斜的方式与上述结合单元相结合,上述旋转单元包括:天线结合块,与上述天线设备相结合;以及旋转块,从上述天线结合块延伸,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倾斜单元相结合,上述转动调整部中的上述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可设置于上述旋转支撑块的设置空间,上述转动调整部中的上述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可设置于上述倾斜支撑块的设置空间。
[0021]
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转动防止部,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用于防止因急于外力的振动或冲击所引起的角度发生变更。
[0022]
并且,上述转动防止部可由旋转制动衬垫及倾斜制动衬垫构成,上述旋转制动衬垫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的旋转面,上述旋转制动衬垫设置于上述倾斜单元的倾斜面。
[0023]
并且,上述转动防止部可由一对旋转制动衬垫及一对倾斜制动衬垫构成,上述一对旋转制动衬垫形成于上述旋转单元的内部中的旋转轴上,上述一对倾斜制动衬垫形成于上述倾斜单元的倾斜单元的内部中的倾斜轴上。
[0024]
并且,上述结合单元包括:倾斜支撑块,支撑上述倾斜单元;以及臂紧固块,从上述倾斜支撑块延伸,与上述臂单元相结合,上述倾斜单元包括:旋转支撑块,支撑上述旋转单元;以及倾斜块,从上述旋转支撑块延伸,以能够倾斜的方式与上述结合单元相结合,上述旋转单元包括:天线结合块,与上述天线设备相结合;以及旋转块,从上述天线结合块延伸,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倾斜单元相结合,上述一对旋转制动衬垫可形成于上述旋转轴上,上述旋转轴设置于上述旋转支撑块的设置空间,上述一对倾斜制动衬垫可形成于上述倾斜轴上,上述倾斜轴可设置于上述倾斜支撑块的设置空间。
[0025]
并且,上述转动防止部还可包括:防转动齿轮,形成于上述旋转轴或上述倾斜轴上,以能够轴转动的方式设置,用于使上述一对旋转制动衬垫及上述一对倾斜制动衬垫相互紧贴或脱离;以及防转动马达,用于使上述防转动齿轮进行转动。
[0026]
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阻尼部,设置于上述旋转单元、上述倾斜单元及上述倾斜单元中的一个,在设置有上述蜗轮的设置托架的外侧端以板簧形态设置并弹性支撑上述设置托架,以使上述蜗轮与上述蜗杆砂轮啮合并不因基于外力的振动或冲击而被解除。
[0027]
并且,上述阻尼部可被形成上述旋转单元、上述倾斜单元及上述结合单元的各个外观的旋转外壳、倾斜外壳及结合外壳中的一个的内侧面的一部分弹性支撑。
[0028]
并且,上述阻尼部可包括:固定面,固定于上述设置托架的外侧端;弯曲面,从上述固定面朝向外侧以规定角度弯曲;以及弹性支撑面,从上述弯曲面延伸,与形成上述旋转单元、上述倾斜单元及上述结合单元的各个外观的旋转外壳、倾斜外壳及结合外壳中的一个的内侧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0029]
并且,上述臂单元可包括:安装臂,以与上述抱杆的外周面相结合的方式配置;水平固定臂,从上述安装臂沿着与上述抱杆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规定长度,在前端部设置有以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相结合的托架臂;以及水平移动臂,与上述水平固定臂的上述托架臂相结合,以能够沿着上述托架臂的长度方向调节长度的方式设置,前端部与上述结合单元相结合。
[0030]
并且,上述托架臂包括:下部托架,用于支撑上述水平移动臂的下端部;以及上部托架,用于支撑上述水平移动臂的上端部,在上述下部托架和上述上部托架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对角线部位可设置有用于防止当上述水平移动臂的移动使所产生的摩擦的至少一个引导辊。
[0031]
并且,在上述水平移动臂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固定孔,在上述托架臂形成有与上述多个固定孔匹配的至少一个固定销孔,上述水平移动臂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上述固定销可贯通上述至少一个固定销孔来贯通上述多个固定孔中的一个。
[0032]
并且,在上述水平移动臂的前端部可设置有移动调节把手。
[003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可实现如下的多种效果。
[0034]
第一,使所制造的臂单元的长度不同并设置适用,从而具有设置于一个抱杆的多个天线设备的空间配置设计容易的效果。
[0035]
第二,可通过倾斜单元及旋转单元容易进行天线设备的倾斜动作及旋转动作,因
此,具有可提高可操作性及天线设备的频率收益率的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设置例的立体图。
[0037]
图2为示出图1的结构中的臂单元的立体图。
[0038]
图3为图2的分解立体图。
[0039]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40]
图5为图4的分解立体图。
[0041]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42]
图7为图6的分解立体图。
[0043]
图8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44]
图9a及图9b为图8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及详细分解立体图。
[0045]
图10a及图10b为示出图8的转动防止部的再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0046]
图11为示出图8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的另一例的内部立体图。
[0047]
图12为图11的分解立体图。
[0048]
图13为图11的剖视图。
[004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50]
1:抱杆
ꢀꢀꢀꢀꢀꢀꢀꢀꢀꢀꢀꢀꢀꢀꢀꢀꢀꢀꢀꢀ
3:多个支撑杆
[0051]
5:支撑块
ꢀꢀꢀꢀꢀꢀꢀꢀꢀꢀꢀꢀꢀꢀꢀꢀꢀꢀ
10、10'、10":夹紧部
[0052]
30:结合单元
ꢀꢀꢀꢀꢀꢀꢀꢀꢀꢀꢀꢀꢀꢀꢀ
100:倾斜单元
[0053]
200:旋转单元
ꢀꢀꢀꢀꢀꢀꢀꢀꢀꢀꢀꢀꢀꢀ
250: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
[0054]
350: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
ꢀꢀꢀꢀ
1100:臂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而需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方面,即使出现在不同附图,但对相同的结构要素尽可能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有可能妨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理解,则将省略其的具体说明。
[0056]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要素的过程中,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这种术语仅用于区别一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结构要素的本质或次序或顺序等并不限定于其术语。并且,除非另行定义,否则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如通常使用的词典所定义的术语的含义与相关技术的文脉所具有的含义一致,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上的含义。
[0057]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设置例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结构中的臂单元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分解立体图。
[005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50的一实施例包括:臂单元1100,与抱杆1相结合;结合单元30,与臂单元1100相结合;倾斜单元100,以相对于结合单元30沿
着上下方向倾斜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结合单元30相结合;以及旋转单元200,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旋转转动的方式与倾斜单元100相结合,与天线设备a相结合。
[0059]
其中,抱杆1还可包括:多个支撑杆3,从抱杆1的下端部的外周面朝向下方倾斜延伸,以放射状隔开规定角度的方式延伸;以及支撑块5,设置于多个支撑杆3的下端,与设置场所的地面或墙面支撑结合。
[0060]
多个支撑杆3可通过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抱杆1的外周面的方式与抱杆1形成为一体,并且,还可单独制造来通过螺栓结合方式等多种结合方式与抱杆1相结合。多个支撑杆3可设置至少3个,以便从3处以上坚固地立体支撑沿着上下垂直方向或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抱杆1。
[0061]
并且,支撑块5执行使抱杆1坚固地放置于设置场所的地面(底面)的重量轴(或重量体)作用,但并不是必须以块形态设置,虽未图示,但还能够以形成有未图示的螺栓紧固孔的面板形态形成,从而利用螺栓等的紧固部件坚固地与地面(底面)或墙面相结合。
[0062]
另一方面,臂单元1100对与天线设备a的抱杆1有关的结合起到媒介作用。如上所述的臂单元1100实质上以螺栓结合方式与单一抱杆1的外周面的一侧及另一侧相结合,沿着与抱杆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及水平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延伸规定长度,从而能够以天线设备a从抱杆1隔开规定长度来设置的形态形成。如上所述的臂单元1100的至少一个以与抱杆1有关的单波束(single beam)形态相结合,执行可设置多个天线设备a的作用。
[0063]
进而,如图1至图3所示,当设置天线设备a时,在设置天线设备a的状态下,臂单元1100的一部分沿着前方或后方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调节距抱杆1的天线设备a的隔开距离。
[0064]
更详细地,如图1至图3所示,臂单元1100可包括:水平固定臂1120,与抱杆1相结合,沿着左右方向中的至少一侧(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为左右两侧)水平方向延伸规定长度;托架臂1130,与水平固定臂1120的前端部相结合,以沿着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水平移动臂1140,以能够沿着托架臂1130的长度方向调节长度的方式设置于托架臂1130。
[0065]
在水平固定臂1120的抱杆1侧的一端可形成有安装块1110,上述安装块1110对与抱杆1有关的结合起到媒介作用。在抱杆1的两侧分别设置水平固定臂1120的情况下,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105使一对水平固定臂1120相互固定,上述多个固定螺栓1105通过贯通以相向的方式设置于抱杆1的外周面左右的安装块1110来紧固。在仅在抱杆1的左右中的一侧设置水平固定臂1120的情况下,可利用与安装块1110的形状相对应的分离型安装块(未图示)使与安装块1110相向的抱杆1的外周面的另一侧与水平固定臂1120相结合。
[0066]
安装块1110与水平固定臂1120的连接部位可通过多个加强筋1115加强连接,以便承受基于重量的力矩。多个加强筋1115可通过焊接结合方式使安装块1110的外侧面与水平固定臂1120的外侧面相连接。
[0067]
水平固定臂1120大致以内部空的具有四边形垂直截面的管形状形成,优选地,需具有至少可承受后述的托架臂1130、水平移动臂1140、结合单元30、夹紧部10及天线设备a的整体重量的刚性。
[0068]
如图3所示,托架臂1130可包括:下部托架1130a,用于支撑水平移动臂1140的下端部;以及上部托架1130b,用于支撑水平移动臂1140的上端部。
[0069]
下部托架1130a及上部托架1130b包括:水平支撑凸缘1131,用于支撑水平固定臂1120的下面或上面;垂直支撑凸缘1132,从水平支撑凸缘1131的左右两端朝向上部延伸规定长度;以及结合凸缘1133,从垂直支撑凸缘1132的上端分别朝向左右外侧延伸规定长度。在下部托架1130a及上部托架1130b的结合凸缘1133分别形成有使多个紧固螺丝1136分别贯通紧固的多个紧固孔1134。
[0070]
下部托架1130a的前端部的下面紧贴于水平固定臂1120的前端部的上面,可焊接结合方式固定或通过螺栓紧固方式固定。
[0071]
若上部托架1130b通过多个紧固螺丝1136紧固于下部托架1130a的上侧,则可形成与水平移动臂1140的垂直截面外形相对应的内部空间,上述多个紧固螺丝1136分别通过结合凸缘1133的紧固孔1134紧固。
[0072]
当水平移动臂1140通过下部托架1130a与上部托架1130b之间并沿着前后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如上所述的托架臂1130可执行引导其的作用。
[0073]
同时,在下部托架1130a和上部托架1130b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的对角线部位可设置有用于防止当水平移动臂1140的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的至少一个引导辊1139。引导辊1139可固定设置于辊设置槽1138,上述辊设置槽1138设置于下部托架1130a及上部托架1130b的各个相应部位。
[0074]
更详细地,在水平移动臂1140在托架臂1130的一侧设置单波束形态,即,以偏心的方式突出的状态在前端部设置有夹紧部10,其重心朝向一侧偏重,在托架臂1130的内侧面与水平移动臂1140的外侧面之间形成规定的摩擦力,使其难以移动,从而可产生难以调节长度的问题。
[0075]
至少一个引导辊1139分别在上部托架1130b的后端部支撑水平移动臂1140的上面,同时,在下部托架1130a的前端部支撑水平移动臂1140的下面,当工作人员调节长度时,起到使摩擦力最小化来容易进行作业的作用。
[0076]
另一方面,在水平移动臂1140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固定孔1147,在托架臂1130形成有与多个固定孔1147匹配的至少一个固定销孔1135,水平移动臂1140可通过至少一个固定销1137进行固定,上述至少一个固定销1137贯通至少一个固定销孔1135来贯通多个固定孔1147中的一个。
[0077]
如上所述,在通过固定销1137进行固定的情况下,水平移动臂1140不能再相对于托架臂1130进行直线移动,可坚固地固定距天线设备a的抱杆1的隔开距离。
[0078]
另一方面,在水平移动臂1140的前端部可设置有移动调节把手1145。移动调节把手1145可通过紧固螺丝1144贯通移动调节把手1145的螺纹贯通孔1146而紧固的动作坚固地固定,上述紧固螺丝1144与形成于水平移动臂1140的前端部的螺纹紧固孔1143相结合。
[0079]
其中,普通工作人员在建筑物的屋顶或栏杆位置,朝向具有可安全地设置天线设备a的空间的方向拉拽移动调节把手1145,来移动设置水平移动臂1137的夹紧部10的端部,之后,可设置已设置于抱杆1的水平移动臂1137。
[0080]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使托架臂1130的下部托架1130a与上部托架1130b相互紧固的紧固螺丝1136从紧固孔1133略微松脱之后,利用移动调节把手1145拉拽水平移动臂1140来使其朝向设置作业安全的方向移动,并执行上述夹紧部10的设置作业及天线设备a的设置作业。
[0081]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分解立体图。
[0082]
如后所述,在臂单元1100的前端部可设置通过多种实施例实现的夹紧部10、10'、10"。夹紧部10、10'、10"以能够旋转转动或倾斜转动的方式设置,以便对天线设备a的设置起到媒介作用,同时,设定天线设备a的方向性,可以为统称如上所述的倾斜单元100及旋转单元200来定义的结构概念。
[0083]
更详细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中,夹紧部10可包括:倾斜单元100,以与臂单元1100的前端部相结合的结合单元30为媒介与上述结合单元30相结合;以及旋转单元200,与倾斜单元100相结合。
[0084]
尤其,如图4及图5所示,旋转单元200可包括:天线结合块210,在边角部位分别设置有螺栓凸缘212,上述螺栓凸缘212的前端部形成有与天线设备a螺栓结合的螺栓紧固孔213;以及旋转块220,从天线结合块210朝向一侧(尤其,后方侧)延伸。
[0085]
天线结合块210与旋转块220的区分仅为便于说明,在旋转单元200中,天线结合块210与旋转块220还可形成为一体。
[0086]
如图4所示,天线结合块210实际上为安装固定天线设备a的部位,可呈具有平坦的垂直面地四边形面板形状。在天线结合块210的各个边角部位可设置朝向外侧突出延伸规定长度的凸缘212。其中,在凸缘212分别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贯通的天线紧固孔213,天线设备a可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螺丝坚固地固定于天线结合块210,上述未图示的固定螺丝分别通过天线紧固孔213紧固。
[0087]
在旋转块220设置有与设置于后述的倾斜单元100地轴孔111插入结合的旋转轴227,旋转轴227成为旋转单元200的左右方向的旋转转动中心。
[0088]
同时,在旋转块220形成有使未图示的旋转引导螺栓贯通的旋转引导槽225,在其外侧面可印刷或附着有旋转角度标签226。
[0089]
旋转引导螺栓能够以分别朝向上侧露出的方式紧固于多个引导螺栓紧固孔115,上述多个引导螺栓紧固孔115形成于倾斜单元100与旋转块220的下部面面接的部位(参照后述的旋转支撑块110的上面)。旋转引导螺栓的上端部向旋转引导槽225侧插入,可在引导旋转单元200沿着左右方向的旋转转动的同时限制其转动量。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角度标签226来以视觉认知天线设备a的旋转转动量,可在准确的位置固定旋转块220。
[0090]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5所示,倾斜单元100可包括:旋转支撑块110,形成有与旋转块220的旋转轴227相结合的轴孔111,转动支撑旋转块220的下端面;以及倾斜块120,从旋转支撑块110延伸,以能够倾斜的方式与后述的结合单元30相结合。
[0091]
旋转支撑块110与倾斜块120可形成为一体,在旋转块110的内部可形成有设置后述的转动调整部250、350中的一个250的设置空间。更详细地,倾斜单元100可包括:倾斜外壳231,在内部形成有如上所述的设置空间;以及倾斜罩外壳232,与倾斜外壳231的下侧相结合,来遮蔽设置空间。
[0092]
倾斜块120的一侧面与后述的结合单元30的一侧面面接结合,在其一侧面,倾斜轴127朝向侧方向的结合单元30侧延伸设置,在结合单元30可形成有使倾斜轴127贯通的未图示的轴孔。倾斜轴127可与后述的转动调整部350相连接。
[0093]
另一方面,在旋转支撑块110和如上所述的旋转块220的面接部分可设置有以不被
任意外力进行任意转动的方式形成相互摩擦力的旋转制动衬垫(未图示),在倾斜块120和后述的结合单元30的面接部分可设置有以不被任意外力进行任意转动的方式形成相互摩擦力的倾斜制动衬垫129。其中,旋转制动衬垫及倾斜制动衬垫129可分别定义为防止旋转单元200及倾斜单元100的任意转动的转动防止部。
[0094]
同时,结合单元30可包括:倾斜支撑块31,与倾斜块120面接紧固;以及臂紧固块32,从倾斜支撑块31延伸,与臂单元1100相结合。
[0095]
倾斜支撑块31与臂紧固块32可形成为一体,在倾斜支撑块31的一侧内部可形成有设置后述的转动调整部250、350中的一个350的设置空间。更详细地,结合单元30可包括:结合外壳331,在内部形成有如上所述的设置空间;以及结合罩外壳332,与结合外壳331的一侧相结合,来遮蔽设置空间。
[0096]
在臂紧固块32可形成有向形成于臂单元1100的前端部的安装空间(未图示)的内侧插入并通过如螺栓(参照图3的附图标记142)的紧固部件紧固的多个螺栓紧固孔33、34。
[0097]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夹紧部10中,以结合单元30为媒介,倾斜单元100能够以倾斜轴127为中心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式结合,可使天线设备a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倾斜转动,同时,倾斜单元100与旋转单元200相结合,上述旋转单元200以旋转轴227为中心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旋转转动,可使天线设备a沿着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可调节方向性。
[0098]
其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部10还可包括转动调整部250、350,上述转动调整部250、350以能够进行旋转单元200的旋转转动操作的方式设置于倾斜单元100的旋转支撑块110的设置空间,或者以能够进行倾斜单元100的倾斜转动操作的方式设置于结合单元30的倾斜支撑块31的设置空间。
[0099]
更详细地,如图5所示,转动调整部250、350可包括: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设置于倾斜单元100的结构中的旋转支撑块110的设置空间,对旋转单元200的旋转转动进行操作;以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设置于结合单元30的结构中的倾斜支撑块31的设置空间,对倾斜单元100的倾斜转动进行操作。
[0100]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中,公开一同设置可对旋转单元200及倾斜单元100的各个转动进行操作的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和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但并不是必须一同设置两者。如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参照图6及图7),还可仅设置对倾斜单元100的倾斜转动动作进行操作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对此,将在后述内容中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101]
如后所述,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与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结构相同,以下,代表性地仅说明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说明分别通过相对应的相应结构的说明代替并省略。
[0102]
如图5所示,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以遮蔽旋转支撑块110的设置空间的内部的倾斜罩外壳232为媒介设置。
[0103]
更详细地,本实用新型包括:蜗轮253,设置于蜗轮托架252,上述蜗轮托架252固定于倾斜罩外壳232;以及蜗杆砂轮254,与蜗轮253啮合。其中,蜗杆砂轮254与旋转轴227轴结合,若蜗杆砂轮254通过蜗轮253啮合并旋转,则旋转轴227在进行转动的同时使旋转单元200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旋转转动。
[0104]
另一方面,蜗轮253的轴方向外侧(即,旋转支撑块110的外侧)可与设置有与蜗轮253轴结合的帽轴303a的旋转调节帽303相结合。
[0105]
因此,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调节帽303从外部手动操作,依次可通过蜗轮253及蜗杆砂轮254使旋转单元200通过手动进行旋转转动动作。即,在设置于倾斜单元100的设置空间的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250难以进行电驱动的情况下,旋转调节帽303用于使工作人员手动调节天线设备a的方向性。
[0106]
接着,在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中,除倾斜轴127与蜗杆砂轮354相连接之外,所有结构相同,因此,通过相关附图(图5)代替其具体说明。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在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中,在蜗轮353的一端和另一端侧,倾斜调节帽301、302分别以帽轴302a为媒介轴连接。
[0107]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图6的分解立体图。
[0108]
通过图4及图5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作为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即,结合单元30与倾斜单元100相结合,倾斜单元100与旋转单元200相结合,在旋转单元200安装有天线设备a。
[0109]
但是,如图6及图7所示,在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再一实施例中,旋转单元200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旋转转动的方式设置于结合单元30的前端,倾斜单元100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倾斜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旋转单元200的前端,在倾斜单元100可安装于用于设置天线设备a的螺栓凸缘112的螺栓紧固孔113。
[0110]
倾斜动作和旋转动作的区别在于,在以设置有天线设备a的位置为中心沿着上下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定义为“倾斜”,在以设置有天线设备a的位置为中心沿着左右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定义为“旋转”,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仅为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朝向90度方向旋转的实施例的区别。
[0111]
但是,如上所述,转动调整部无需设置于倾斜单元100和旋转单元200两者,如图7所示,仅在倾斜单元100设置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也可。
[0112]
通过之前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的结构中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说明代替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具体结构及结合关系。
[0113]
如上所述,转动调整部仅设置于倾斜单元100的理由在于,天线设备a自身重量,外加在风等吹的外部设置天线设备a的结果,由于从外部传递的余振动,更有倾斜单元100的上下任意倾斜的风险。即,在旋转单元200的情况下,天线设备a的自身重量的影响减少,相比于倾斜单元100,任意转动的余地减少。
[0114]
其中,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执行简单地对倾斜单元100进行倾斜转动操作的功能,进而,还执行通过蜗轮253及蜗杆砂轮254的啮合防止余振动引起的任意转动的作为转动防止部的附加功能。这可通过如下的新形态容易理解,即,在参照后述的图8至图10b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追加额外的转动防止部的结构。
[0115]
图8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a及图9b为图8的简要分解立体图及详细分解立体图,图10a及图10b为示出图8的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的再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0116]
如图8至图9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的另一实施例包括:旋转单
元200,以结合单元30为媒介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旋转转动的方式相结合;倾斜单元100,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倾斜转动的方式与旋转单元200相结合。
[0117]
其中,如图8至图9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的另一实施例中,作为转动调整部包括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转动调整部250、350均可通过借助电驱动的转动马达251、351自动驱动。
[0118]
同时,如图9a及图9b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还可包括转动防止部270、370,设置于旋转单元200及倾斜单元100中的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因外力的振动或冲击所引起的角度发生变更。
[0119]
其中,如图9a及图9b所示,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可通过与蜗轮252、352轴结合的至少一个转动马达251、351自动驱动。
[0120]
更详细地,如图9b所示,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可包括:旋转转动马达351;蜗轮352,通过旋转转动马达351轴转动;蜗杆砂轮353,与蜗轮352啮合;以及旋转轴359,与蜗杆砂轮353轴结合。
[0121]
其中,在旋转轴359的前端形成有与旋转单元200的旋转轴221轴结合的轴孔359a,旋转轴221可与轴孔359a插入结合来连动转动。
[0122]
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通过如下的动作使与其相连接的旋转轴221自动转动,即,沿着旋转转动马达351进行旋转驱动的方向通过蜗轮352及蜗杆砂轮353的啮合转动使旋转轴359进行转动,从而可使旋转单元200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旋转转动。
[0123]
另一方面,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的不同仅在于与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轴结合的倾斜轴111,具有与所有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相同的结构及结合关系,因此,将省略其具体说明。
[0124]
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10及再一实施例10'所说明的,转动防止部270、370可由设置于旋转单元200的旋转面的旋转制动衬垫或设置于倾斜单元100的倾斜面的倾斜制动衬垫129构成。
[0125]
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10"中,转动防止部270、370形成于使旋转轴221或倾斜轴111相连接的旋转轴359及倾斜轴259上,可由使以能够进行轴转动的方式设置的一对旋转制动衬垫374或上述一对倾斜制动衬垫274相互紧贴或脱离的防转动齿轮373、273构成。
[0126]
各个防转动齿轮373、273可通过设置于结合单元30及旋转单元200的内部的防转动马达371、271驱动。
[0127]
其中,如图9a及图9b所示,防转动马达371、271可使与马达轴直接结合来进行轴旋转的正齿轮372a、272a(正齿轮设置于马达盒的内部,未另行图示,以虚线指示线表示)与防转动齿轮373、273直接啮合。
[0128]
如上所述,转动防止部370、270在倾斜单元100的情况下利用一对倾斜制动衬垫274的相互摩擦力或在旋转单元200的情况下利用一对旋转制动衬垫374的相互摩擦力,来使倾斜轴259及旋转轴359不会任意转动,并可防止倾斜单元100及旋转单元200被外部环境引起的余振动受损。
[0129]
更详细地,在倾斜单元100的情况下,若转动防止部270的防转动马达371被电驱动,则设置于马达盒内的正齿轮372a进行旋转,同时,使与其啮合的防转动齿轮273进行旋
转,防转动齿轮273在倾斜轴259上进行旋转,同时,使一对倾斜制动衬垫274相互紧贴来生成规定摩擦力。在产生如上所述的摩擦力的状态下,即使从外部传递余振动,可在持续维持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的齿轮啮合的同时防止任意倾斜。
[0130]
在旋转单元200的情况下,也可相同地利用转动防止部370来执行与倾斜单元100相同的功能。将通过倾斜单元100的转动防止部270的说明代替其具体说明。
[0131]
图10a及图10b为示出图8的转动防止部的再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0132]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转动防止部270、370中,设置于马达盒的内部的马达轴(未图示)与蜗轮272、372相结合,在蜗轮272、372与防转动齿轮273、373之间设置直齿轮276、376来起到传动齿轮的作用。
[0133]
直齿轮276、376可包括:第一齿轮部278、378,与蜗轮272、372啮合;以及第二齿轮部277、377,与防转动齿轮273、373啮合。
[0134]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相比于仅设置现有的图9a及图9b所示的正齿轮272a、372a的情况,由于蜗轮272、372及直齿轮276、376的结构变更,可增进旋转单元200及结合单元30内的设置空间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在未设置蜗轮272、372的图9a及图9b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防转动马达271、371的旋转轴必须与正齿轮272a、372a的旋转轴同轴设计,但是,如图10a及图10b,被蜗轮272、372代替的情况下,在蜗轮272、372与直齿轮276、376啮合的限度内通过调节蜗轮272、372的长度来适用,从额可增进与防转动马达271、371的固定位置有关的设计自由度。
[0135]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如上所述,在未设置额外的蜗轮的情况下,由在与马达盒内的正齿轮272a、372a啮合的同时与防转动齿轮273、373啮合的2速变传动齿轮276、376设置,可使防转动马达271、371的旋转驱动力以正齿轮272a、372a及2速变传动齿轮276、376为媒介向防转动齿轮273、373传递。
[0136]
在本实施例的转动防止部270、370中,若防转动齿轮273、373也通过防转动马达271、371进行驱动旋转,则一对旋转制动衬垫374或上述一对倾斜制动衬垫274在相互紧贴的同时使摩擦力增加,由此,可防止外力引起的任意转动。
[0137]
另一方面,在参照图8至图10b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中,各个转动调整部250、350及转动防止部270、370需要转动马达251、351及防转动马达271、371的电驱动,因此,结合单元30与旋转单元200需要通过金属线电连接。为此,在旋转单元200的下端部额外设置金属线保护壳223,可通过形成于金属线保护壳223的电线结合孔224使旋转单元200与结合单元30通过金属线电连接。
[0138]
未说明的附图标记260及360分别为用于支撑以倾斜轴111及旋转轴22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倾斜轴259及旋转轴359的旋转的旋转支撑轴承。
[0139]
另一方面,在如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及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难以通过各个转动马达351、251驱动的情况下(例如,金属线的断线或转动马达351、251的故障等),以能够进行手动操作的方式还可形成有应急孔e1、e2。
[0140]
应急孔e1、e2可包括:旋转应急孔e1,可使规定的工具(tool)与工具固定槽352a贯通结合,上述工具固定槽352a在设置于结合单元30的旋转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蜗轮352的轴端形成;以及倾斜应急孔e2,可使如上所述的工具与工具固定槽252a贯通结合,上述工具
固定槽252a在设置于旋转单元200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250的蜗轮252的轴端形成。
[0141]
同时,虽未图示,但在设置有转动防止部270、370的结构中的蜗轮272、372的实施例中,还可形成有用于解除一对旋转制动衬垫374或一对倾斜制动衬垫274引起的相互摩擦力的应急孔。
[0142]
其中,工具为与参照图4及图5说明的倾斜调节帽301、302或旋转调节帽303相同的结构,可定义为工作人员便于携带的工具。
[0143]
图11为示出图8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另一例的内部立体图,图12为图11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为图11的剖视图。
[0144]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10、再一实施例10'及另一实施例10"中,作为如上所述的转动防止部270、370的代替结构,还可包括阻尼部370'。
[0145]
例如,如图11至图13所示,转动调整部250、350的结构中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蜗轮352与蜗杆砂轮353为在其结构上正交的轴相啮合的结构,在传递外部环境引起的余振动的情况下,各个轴隔开规定距离,使齿轮啮合解除,从而具有产生任意倾斜转动的风险。作为防止器的结构,提出了如上所述的通过齿轮啮合结构的转动防止部270、370,但在本实施例中,公开更简单的结构的可代替转动防止部270、370的阻尼部370'。
[0146]
更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阻尼部370'可配置于形成旋转单元200、倾斜单元100及结合单元30的各个外观的旋转外壳231、倾斜外壳131及结合外壳331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
[0147]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用于防止倾斜单元100任意转动的部件,以阻尼部370'设置于内置有倾斜单元100的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结合单元30的结合外壳331的内部为前提进行说明。
[0148]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阻尼部370'可在结合外壳331的内部由如下的板簧形态设置,即,附着于设置托架340的外侧部,上述设置托架340设置倾斜转动调整齿轮组350的蜗轮352,两端部紧贴于结合外壳331的内侧面的一部分,朝向蜗杆砂轮353侧弹性支撑所有设置托架340。
[0149]
更详细地,阻尼部370'可包括:固定面370a,固定于设置托架340的外侧端;弯曲面370b,从固定面370a朝向外侧以规定角度弯曲;以及弹性支撑面370c,从弯曲面370b延伸,与结合外壳331的内侧面的一部分相接触。
[0150]
固定面370a与弯曲面370b以相互形成钝角的方式弯曲,同时,可使弯曲面370b分别在固定面370a的两端对称。并且,优选地,从弯曲面370b延伸的弹性支撑面370c以与结合外壳331相接触的内侧面的一部分相对应的角度弯曲形成。
[0151]
如上所述,板簧形态的阻尼部370'持续地使设置托架340紧贴于蜗杆砂轮353侧,使蜗轮352与蜗杆砂轮353的啮合不被任意地接触,从而可防止如上所述的余振动引起的隔开现象。
[0152]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进行变形并可在等同范围内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真正的权利范围通过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定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