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翻转装置及应用其的USB接头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6475发布日期:2021-01-23 08:1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装配翻转装置及应用其的USB接头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装配翻转装置及应用其的usb接头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装配翻转装置及应用其的usb接头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usb接头生产均为人工为半自动,该种传统的生产模式加剧了人工的需求量,由于人工的需求量较大,间接性提高生产成本;且由于人工生产速率慢且的生产手法不一,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3]
由此,以上生产模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生产工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装配翻转装置,包括固定板、驱动机构、转盘、输料机构以及第一推料机构,转盘上设有若干工位,驱动机构设于固定板上,转盘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第一推料机构设于固定板且与转盘上的其中一个工位配合,输料机构位于固定板的一侧,输料机构的工作端能够远离或靠近第一推料机构的工作端。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usb接头产品进行转配的装置,将本装置应用至生产线中,能够对工件进行组装,以实现生产线的usb接头装置功能。本装置的具体生产过程为,第一零件从转盘的前端工位处输入,第一零件随着转盘进入第一推料机构的驱动端,第二零件放至输料机构处,由输料机构将第二零件输入第一推料机构的工作端,最后由第一推料机构将第二零件装配置工位上第一零件上,从而完成装配动作。本装置亦能够独立使用,亦能连线生产,工作稳定且高效,适用于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改造中。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推板,推板设于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推板上设有限位槽,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推板的限位槽端靠近或远离第一推料机构的工作端。
[0007]
由此,输料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推板移动,从而使得推板的限位槽端靠近或远离第一推料机构的工作端。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设于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推杆靠近或远离转盘上的其中一个工位。
[0009]
由此,第一推料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推杆移动,第一推杆将限位槽上的第二零件输入该工位中,从而使第二零件与该工位的第一零件配合。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配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固定板上且位于转盘的前侧,第一限位板对与第一推料机构配合的工位进行限位。
[0011]
由此,当第二零件输入该工位中,第一限位板对其进行限位,使其能够正确装配。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配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固定板上且位于转盘的后侧,第二限位板对与转盘的首端工位进行限位。
[0013]
由此,当第一零件输入该工位中,第二限位板对其进行限位,使其能够正确输入。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料机构、第一推料机构的垂直分布。
[0015]
由此,保证输料机构、第一推料机构能够稳定联动,将第二零件输入对应的工位中。
[00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配翻转装置还包括第二推料机构,第二推料机构通过安装板设于驱动机构的上方,安装板通过立板设于固定板上,第二推料机构的驱动端与转盘的其中一个工位配合。
[0017]
由此,第二推料机构配置为对已装配好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推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第二推杆,第二推杆设于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推杆靠近或远离转盘上的其中一个工位。
[0019]
由此,第二推料机构的工作过程中,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推杆移动,第二推杆将对应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usb接头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装配翻转装置,还包括机台、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装配翻转装置、第一进料装置均设于机台上,转盘上对应若干工位设有进料端、装配端以及出料端,第一进料装置位于转盘的一侧,第一进料装置与对应进端的工位配合,第二进料装置设于机台的一侧,第二进料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料机构的输入端配合。
[0021]
第一进料装置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第二进料装置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由装配翻转装置对两工件进行装配后出料,即完成usb接头的整个生产动作。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sb接头生产设备还包括机械手、料盘、调整装置,机械手、料盘、调整装置均设于机台上,调整装置设于装配翻转装置的一侧,第一进料装置位于调整装置、装配翻转装置之间,料盘上放置有若干第一零件;
[0023]
机械手配置为将料盘上第一零件输入调整装置中;
[0024]
调整装置配置为对工件进行调整并输入第一进料装置中;
[0025]
第一进料装置配置为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
[0026]
第二进料装置配置为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
[0027]
装配翻转装置配置为将第二零件与第一零件进行结合。
[0028]
由此,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动化程度,机械手将工料盘上的工件输入调整装置中,工件在调整装置中实现枢纽工作,调整装置将工件定位调整后输入第一进料装置中,由第一进料装置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第二进料装置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中,由装配翻转装置对两工件进行装配后出料,即完成usb接头的整个生产动作。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的具体体现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动作连贯,出错率低,能够降低人力需求、生产成本之余,能够提高出产效率和出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装配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图1所示装配翻转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图1所示装配翻转装置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图1所示装配翻转装置的应用的usb接头生产设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为图3所示usb接头生产设备的平面结构简图。
[0035]
图中标号:0-机台、1-装配翻转装置、11-固定板、12-驱动机构、121-驱动电机、122-联轴器、123-减速机、13-转盘、131-工位、14-输料机构、141-第一驱动件、142-推板、143-限位槽、15-第一推料机构、151-第二驱动件、152-第一推杆、16-第一限位板、17-第二限位板、18-第二推料机构、181-第三驱动件、182-第二推杆、191-安装板、192-立板、2-第一进料装置、3-第二进料装置、4-料盘、5-机械手、6-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7]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翻转装置1,包括固定板11、驱动机构12、转盘13、输料机构14以及第一推料机构15,转盘13上设有若干工位131,驱动机构12设于固定板11上,转盘13设于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第一推料机构15设于固定板11且与转盘13上的其中一个工位131配合,输料机构14位于固定板11的一侧,输料机构14的工作端能够远离或靠近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端。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usb接头产品进行转配的装置,将本装置应用至生产线中,能够对工件进行组装,以实现生产线的usb接头装置功能。本装置的具体生产过程为,第一零件从转盘13的前端工位131处输入,第一零件随着转盘13进入第一推料机构15的驱动端,第二零件放至输料机构14处,由输料机构14将第二零件输入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端,最后由第一推料机构15将第二零件装配置工位131上第一零件上,从而完成装配动作。本装置亦能够独立使用,亦能连线生产,工作稳定且高效,适用于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改造中。
[0039]
结合图1-3,驱动机构12包括驱动电机121、联轴器122以及减速机123,驱动电机121、减速机123均设于固定板11上,驱动电机121、减速机123通过联轴器122驱动连接,转盘13设于减速机123的输出端。驱动电机121通过减速机123对转盘13进行驱动,能够稳定地对转盘13进行旋转。
[0040]
结合图1-3,输料机构14包括第一驱动件141、推板142,推板142设于第一驱动件141的驱动端,推板142上设有限位槽143,第一驱动件141能够驱动推板142的限位槽143端靠近或远离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端。
[0041]
输料机构14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件141驱动推板142移动,从而使得推板142的限位槽143端靠近或远离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端。
[0042]
结合图1-3,第一推料机构15包括第二驱动件151和第一推杆152,第一推杆152设于第二驱动件151的驱动端,第二驱动件151能够驱动第一推杆152靠近或远离转盘13上的其中一个工位131。
[0043]
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过程中,第二驱动件151驱动第一推杆152移动,第一推杆152将限位槽143上的第二零件输入该工位131中,从而使第二零件与该工位131的第一零件配合。
[0044]
结合图1-3,装配翻转装置1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6,第一限位板16固定板11上且位于转盘13的前侧,第一限位板16对与第一推料机构15配合的工位131进行限位。当第二零件输入该工位131中,第一限位板16对其进行限位,使其能够正确装配。
[0045]
结合图1-3,装配翻转装置1还包括第二限位板17,第二限位板17固定板11上且位于转盘13的后侧,第二限位板17对与转盘13的首端工位131进行限位。当第一零件输入该工位131中,第二限位板17对其进行限位,使其能够正确输入。
[0046]
结合图1-3,输料机构14、第一推料机构15的垂直分布。保证输料机构14、第一推料机构15能够稳定联动,将第二零件输入对应的工位131中。
[0047]
结合图1-3,装配翻转装置1还包括第二推料机构18,第二推料机构18通过安装板191设于驱动机构12的上方,安装板191通过立板192设于固定板11上,第二推料机构18的驱动端与转盘13的其中一个工位131配合。第二推料机构18配置为对已装配好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0048]
结合图1-3,第二推料机构18包括第三驱动件181和第二推杆182,第二推杆182设于第三驱动件181的驱动端,第三驱动件181能够驱动第二推杆182靠近或远离转盘13上的其中一个工位131。
[0049]
第二推料机构18的工作过程中,第三驱动件181驱动第二推杆182移动,第二推杆182将对应工位131上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
[0050]
结合图4,将装配翻转装置1应用至usb接头生产设备中,具体如下:usb接头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装配翻转装置1,还包括机台0、第一进料装置2和第二进料装置3,装配翻转装置1、第一进料装置2均设于机台0上,转盘13上对应若干工位131设有进料端、装配端以及出料端,转盘13上对应若干工位131设有进料端、装配端以及出料端,第一进料装置2位于转盘13的一侧,第一进料装置2与对应进端的工位131配合,第二进料装置3设于机台0的一侧,第二进料装置3的输出端与输料机构14的输入端配合。
[0051]
进一步地描述,转盘13上设有四个工位131,其中一个为空工位,其他三个分别对应进料端、装配端及出料端。进料端位于转盘13上对应第一进料装置2一端,装配端位于转盘13上对应第一退料机构一端,出料端位于转盘13上对应第二推料机构18一端。第一进料装置2包括一通道和第三推料机构,第三推料机构为第一推料机构15相似的结构的机构,第一零件落入通道中,再由第三推料机构推入调整装置6中;第二进料装置3为振动盘进料装置,其输出端与输料机构14的输入端连接。
[0052]
第一进料装置2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第二进料装置3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由装配翻转装置1对两工件进行装配后出料,即完成usb接头的整个生产动作。
[0053]
结合图4,usb接头生产设备还包括机械手5、料盘4、调整装置6,机械手5、料盘4、调整装置6均设于机台0上,调整装置6设于装配翻转装置1的一侧,第一进料装置2位于调整装置6、装配翻转装置1之间,料盘4上放置有若干第一零件;
[0054]
机械手5配置为将料盘4上第一零件输入调整装置6中;
[0055]
调整装置6配置为对工件进行调整并输入第一进料装置2中;
[0056]
第一进料装置2配置为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
[0057]
第二进料装置3配置为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
[0058]
装配翻转装置1配置为将第二零件与第一零件进行结合。
[0059]
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动化程度,机械手5将工料盘4上的工件输入调整装置6中,工件在调整装置6中实现枢纽工作,调整装置6将工件定位调整后输入第一进料装置2中,由第一
进料装置2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第二进料装置3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由装配翻转装置1对两工件进行装配后出料,即完成usb接头的整个生产动作。
[0060]
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41、第二驱动件151以及第三驱动件181均为气缸,各装置均由工业电脑进行程序控制,以使得各装置能够联动有序地进行生产工作。
[0061]
结合图4-5,对usb接头生产设备的工作步骤进行说明,尤其是装配翻转装置1部分,具体如下:
[0062]
s1、取料:机械手5将工料盘4上的第一零件输入调整装置6中。
[0063]
s2、定位翻转:第一零件被输入调整装置6中,经进行定位调整后输入第一进料装置2处。
[0064]
s3.1、第一进料:第一进料装置2将第一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
[0065]
s3.2、第二进料:第二进料装置3将第二零件输入装配翻转装置1中。
[0066]
s4、装配翻转:第一零件输入至装配翻转装置1的转盘13的进料工位131处,第二零件输入至装配翻转装置1的第一推料机构15的驱动端;
[0067]
s4.1:第一驱动件141驱动推板142移动,从而使得推板142的限位槽143端靠近第一推料机构15的工作端;
[0068]
s4.2:第二驱动件151驱动第一推杆152移动,第一推杆152将限位槽143上的第二零件输入该工位131中,并受到第一限位板16的作用,使第二零件与该工位131的第一零件精确配合;
[0069]
s4.3:装配好的零件随着转盘13旋转,旋转至对应出料端的工位131处,第二推料机构18对已装配好的工件进行出料处理,第三驱动件181驱动第二推杆182移动,第二推杆182将对应工位131上的工件进行出料。
[007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