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0554发布日期:2020-12-22 10:5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式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冷却方式分为自然空气冷却(an)和强迫空气冷却(af)。自然空冷时,变压器可在额定容量下长期连续运行。强迫风冷时,变压器输出容量可提高50%。适用于断续过负荷运行,或应急事故过负荷运行;由于过负荷时负载损耗和阻抗电压增幅较大,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故不应使其处于长时间连续过负荷运行。

现有干式变压器大多设计有散热结构。中国专利(cn208298660u)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干式变压器结构,包括:干式变压器本体,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安装在干式变压器底座上,干式变压器底座两侧设有干式变压器固定板,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上端设有进出线端子,进出线端子通过顶部安装板安装在干式变压器本体上,所述进出线端子上端设有顶部防护板,所述进出线端子两侧的干式变压器本体上设有侧面防护板,所述干式变压器本体一侧设有散热风扇、另一侧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风扇与干式变压器本体之间设有风向调整装置。上述专利结构在对干式变压器散热时,散热风扇直接向干式变压器一侧吹风,使得散热不均匀,不能很好地对各个侧面进行散热;其次,还不能够根据干式变压器的温度进行启停,造成电能浪费。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更好,更加节能的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更好,更加节能的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固定结构并用于与安装面固定,在所述底座本体上表面还设有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与干式变压器对接固定;其特点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下端的水平的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竖向的且布置呈矩形的四个围板,在围板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底板、围板和支撑板整体构成扁平盒体结构以使得三者之间形成散热通风室;在支撑板上的且与干式变压器下端面对应的区域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出风孔;在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竖向的且布置呈矩形的四个导流板,且使得干式变压器位于四个导流板构成的矩形内部;并且导流板上端面位于干式变压器下端面上方;还包括散热风机,散热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散热通风室相连。

这样,上述的底座在使用时,将整个底座安装固定在安装面上,再将干式变压器安装固定在底座具有的安装结构上。设置的散热风机能够向底座自身具有的散热通风室供风,然后再从支撑板上具有的出风孔出风并作用在干式变压器底面上带走干式变压器底面具有的热量以对其散热降温。然后气流向四周流散,遇到导流板的阻挡后,向上流动并带走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的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上述的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孔使得出风均匀的吹向干式变压器底面,然后遇到导流板阻挡后向上流动,进而对干式变压器四周散热。整个结构能够更好地对干式变压器进行通风散热,提高散热质量和散热效果。通常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会设置散热翅,以增大散热表面并达到提高消热效率的目的。本结构能够提高干式变压器底面以及四周风的流速,更好地带走热量,使得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更好。

作为优化,在导流板内侧还连接有内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且在竖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

这样,通过在导流板内侧设置内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且在竖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使得出来得风能够更好地吹吹向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更好地将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优化,在支撑板上表面设有散热风机安装位置并安装固定有所述散热风机。

这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一体性更好,更加方便安装使用。

作为优化,在所述围板上设有进风口,在散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送风管,送风管的远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

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更好地向散热通风室送风。

作为优化,所述出风孔整体呈倾斜设置且使得出风孔上端朝向远离支撑板中心方向倾斜。

这样,使得从出风孔出来的风能够更好地向四周扩散开来,更好地将热量带走。

作为优化,在支撑板上设有呈矩形布置的四个支撑柱,在支撑柱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并构成所述安装支撑结构。

这样,整个安装支撑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对干式变压器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优化,底板四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至支撑板四周外部;且在底板的四个转角位置贯穿底板厚度方向设有安装孔并形成所述固定结构。

这样,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将整个结构固定在安装面上。

作为优化,还包括温度检测探头和控制器,温度检测探头的温度检测端用于与底座本体上的干式变压器接触并用于检测干式变压器的温度;且温度检测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散热风机的电控端相连。

这样,通过检测干式变压器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值(例如50摄氏度)时,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机工作并开始对干式变压器通风散热。能够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作为优化,所述温度检测探头为四个,且温度检测探头的温度检测端与干式变压器上端面的四个转角接触并用于检测干式变压器上端面的四个转角位置的温度。

这样,检测的温度更加准确,使得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干式变压器散热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在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固定结构并用于与安装面固定,在所述底座本体上表面还设有安装支撑结构并用于与干式变压器2对接固定;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下端的水平的底板3,在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竖向的且布置呈矩形的四个围板4,在围板上端固定有支撑板5,所述底板、围板和支撑板整体构成扁平盒体结构以使得三者之间形成散热通风室6;在支撑板上的且与干式变压器下端面对应的区域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出风孔7;在支撑板上表面固定有竖向的且布置呈矩形的四个导流板8,且使得干式变压器位于四个导流板构成的矩形内部;并且导流板上端面位于干式变压器下端面上方;还包括散热风机9,散热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散热通风室相连。

这样,上述的底座在使用时,将整个底座安装固定在安装面上,再将干式变压器安装固定在底座具有的安装结构上。设置的散热风机能够向底座自身具有的散热通风室供风,然后再从支撑板上具有的出风孔出风并作用在干式变压器底面上带走干式变压器底面具有的热量以对其散热降温。然后气流向四周流散,遇到导流板的阻挡后,向上流动并带走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的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上述的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孔使得出风均匀的吹向干式变压器底面,然后遇到导流板阻挡后向上流动,进而对干式变压器四周散热。整个结构能够更好地对干式变压器进行通风散热,提高散热质量和散热效果。通常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会设置散热翅,以增大散热表面并达到提高消热效率的目的。本结构能够提高干式变压器底面以及四周风的流速,更好地带走热量,使得散热更加均匀,散热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导流板8内侧还连接有内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且在竖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10。

这样,通过在导流板内侧设置内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且在竖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风板,使得出来得风能够更好地吹吹向干式变压器四周表面,更好地将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板5上表面设有散热风机安装位置并安装固定有所述散热风机9。

这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一体性更好,更加方便安装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围板4上设有进风口,在散热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送风管11,送风管的远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

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更好地向散热通风室送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孔7整体呈倾斜设置且使得出风孔上端朝向远离支撑板中心方向倾斜。

这样,使得从出风孔出来的风能够更好地向四周扩散开来,更好地将热量带走。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板上设有呈矩形布置的四个支撑柱12,在支撑柱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并构成所述安装支撑结构。

这样,整个安装支撑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对干式变压器进行安装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底板3四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至支撑板四周外部;且在底板的四个转角位置贯穿底板厚度方向设有安装孔并形成所述固定结构。

这样,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将整个结构固定在安装面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温度检测探头13和控制器14,温度检测探头的温度检测端用于与底座本体上的干式变压器接触并用于检测干式变压器的温度;且温度检测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散热风机的电控端相连。

这样,通过检测干式变压器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值(例如50摄氏度)时,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机工作并开始对干式变压器通风散热。能够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检测探头12为四个,且温度检测探头的温度检测端与干式变压器上端面的四个转角接触并用于检测干式变压器上端面的四个转角位置的温度。

这样,检测的温度更加准确,使得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可靠。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