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725发布日期:2020-12-11 15: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依赖于电池包的比能量提升和整个系统充放电效率的降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动力电池包结构复杂,需要先采用导线或导电片与电池焊接而使电池串联或并联,再将串联或并联后的电池稳固的固定于下壳和上盖围构形成的容纳腔内,装配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以简化装配工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包括:

壳体,于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两组限位组件,由绝缘材质制成,并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两相对侧;于两组所述限位组件之间围构形成有多个电池限位槽,且多个所述电池限位槽并排间距布置;于各所述限位组件上均构造有多个插装槽;

多个电池,分设于各所述电池限位槽中;

若干导电片,插装于所述插装槽中;

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以构成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对所述电池的夹紧,并因该夹紧而使所述导电片构成所述电池之间的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本体以及若干限位块;所述电池限位槽由所述限位本体和限位块拼构形成。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且所述定位结构构成所述限位块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定位柱,以及成型于所述限位块上的供所述定位柱插装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组件上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所述容纳腔的下壳,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敞口设置,并于所述下壳的一侧枢转连接有以封堵所述敞口的上盖,相对于与所述下壳枢转连接的一侧,所述上盖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一侧枢转连接有锁片,于所述锁片和所述下壳上对应开设有连接孔,对应于所述连接孔,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固设有螺母,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经由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的、且与所述螺母螺接相连的螺栓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被配置为抵接于至少其一的所述限位组件上,以构成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对所述电池的夹紧。

进一步的,于所述限位组件的朝向所述螺栓的一侧设有保护片,所述螺栓抵接于所述保护片上以构成对该所述限位组件的保护。

进一步的,于所述锁片上构造有薄弱连接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电极片以插装方式安装于插装槽中,并因紧固件对限位组件的紧固而夹紧电池,并使电池和导电片之间紧密可靠的连接,因而可省去电池和导电片之间的焊接工序,并且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本体和限位块的结构,便于整体布置,且装配方便。

(3)在限位块和壳体之间设置定位结构,可使限位块固定于容纳腔中,而便于稳定的限制电池的位置。

(4)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和定位槽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限位块拆装的便利性。

(5)在限位组件上设置减重孔,便于减轻动力电池包的整体重量,而满足车辆零部件的轻量化技术要求。

(6)下壳与上盖一侧枢转连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可进一步提高拆装便利性。

(7)使连接下壳和上盖的螺栓作为夹紧两组限位组件的紧固件,可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并进一步提高拆装便利性。

(8)在容纳腔内设置保护片,以有效保护限位组件,可防止限位组件在紧固过程中损坏,而提高本动力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寿命。

(9)设置薄弱连接部,可使动力电池包在因内部气压过大而导致壳体和上盖分离的过程中,有效防止上盖飞出伤人,从而提高本动力电池包的应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其一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壳,2-上盖,3-限位本体,4-限位块,5-导电片,6-电池,7-锁片,8-保护片,9-螺栓,10-螺母;

101-定位柱,102-下壳连接孔;

301-插装槽,302-减重孔;

401-定位槽;

701-锁片连接孔,702-薄弱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两组限位组件、由两组限位组件固定的多个电池和若干导电片,以及穿设于容纳腔的侧壁上以顶推两组限位组件夹紧电池的紧固件。

基于以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下壳1,于下壳1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呈长方体状,其一侧敞口设置,并于下壳的一侧枢转连接有以封堵敞口的上盖2,相对于与下壳1枢转连接的一侧,上盖2的另一侧与下壳1可拆卸连接。

上盖2的与下壳1可拆卸连接一侧枢转连接有锁片7,于锁片7上开设有锁片连接孔701,对应于锁片连接孔701,于下壳1上对应开设有下壳连接孔102。且对应于下壳连接孔102,于容纳腔的内壁上固设有螺母10,上盖2与下壳1可经由穿设于锁片连接孔701和下壳连接孔102中的、且与螺母10螺接相连的螺栓9连接于一起。

为了防止电池6内压力过大产生意外时,上盖2飞出伤人,于锁片7上构造有薄弱连接部702。具体来讲,薄弱连接部702为形成于锁片7中部的连接条,其尺寸相对较小,因而可在意外发生时首先断裂,由于上盖2另一侧枢转连接,因而上盖2不会飞出,可在意外发生时有效降低对周围人员的伤害。

前述的两组限位组件的结构可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两组限位组件由绝缘材质制成,且分设于容纳腔内的两相对侧。具体来讲,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本体3以及若干限位块4,两组限位组件的限位本体3和限位块4共同拼构形成有多个电池限位槽,且多个电池限位槽并排间距布置,于各所述电池限位槽中分别安装有电池6,且该电池6具有分设于自身两端的正极和负极。

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本体3的外形呈长方体状,与容纳腔的对应侧的形状一致。于限位块4和下壳1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且定位结构构成限位块4于容纳腔内的定位。具体来讲,由图1结合图2和图6所示,定位结构包括成型于容纳腔内的定位柱101,以及成型于限位块4上的供定位柱101插装的定位槽401,通过定位柱101和定位槽401的配合,可使限位块4定位于容纳腔中。

于各限位本体3上均构造有若干插装槽301,该插装槽301由成型于电池限位槽端部两侧的凹槽配合形成,以便于容纳导电片5。为了防止导电片5与外界接触发生漏电现象,于限位本体3的厚度方向上,该插装槽301可不穿透限位本体3设置,即插装槽301的底部设有绝缘材质,在将导电片5插装于插装槽301后,导电片5的上侧可插装一对应的绝缘片,以将导电片5稳定的限位于限位本体3厚度方向的中部,从而便于串联或并联电池6。

此外,于限位本体3上还开设有个减重孔302,以在保证限位本体3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自身重量,符合车辆的轻量化设计要求。

为了较好的使两组限位组件夹紧电池6,于容纳腔的侧壁上穿设有紧固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于紧固件穿设孔的内壁设有螺母10,紧固件亦选为螺接于螺母10中的螺栓9,因螺栓9的旋紧,可使两组限位组件较好的夹紧电池6,并因该夹紧而使导电片5构成电池6之间的串联或并联,从而可省去电池6和导电片5之间的焊接工序。

更具体来讲,为了简化结构,前述的连接下壳1和上盖2的螺栓9被配置为抵接于至少其一的限位组件上,如此可使连接下壳1和上盖2的螺栓9与使两组限位组件夹紧电池6的螺栓9共用一组螺栓9,从而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量,并减少装配工序,而简化装配工艺。

为了较好的保护限位本体3,于限位本体3的朝向螺栓9的一侧设有保护片8,螺栓9抵接于保护片8上以构成对该限位本体3的保护。由于电池6的正负极柱并非本实施例的改进点,因此本实施例并没有详细描述设于壳体外的极柱的结构,其可参照现有技术设置,并连通导电片5即可。

本实施例的便于拆装的动力电池包,电极片以插装方式安装于插装槽301中,并因紧固件对限位组件的紧固而夹紧电池6,并使电池6和导电片5之间紧密可靠的连接,因而可省去电池6和导电片5之间的焊接工序,并且拆装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