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1999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尘开关。



背景技术:

无刷信号开关在各种无刷电动工具中应用广泛,由于无刷信号开关属于弱电控制开关,其内部的开闭电路排列比较紧密,容易受到灰尘的影响,当开关内的开闭电路上积聚了灰层,容易导致电路的开闭失灵,而在电动工具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传统的无刷信号开关密封性能不强,因此灰尘容易进入壳体内,影响电路的正常通断,特别是具有换向功能的无刷信号直流开关,由于壳体上设置有拨柄摆动孔,因此灰尘很容易通过拨柄摆动孔进入壳体内,依附在开闭电路上,造成开闭电路的失灵,缩短开关的使用寿命。

还有活动架的密封,常规的密封是直接将密封圈固定在活动架和壳体上,当按压一定寿命时,粉尘会被压进开关内部,达不到很好的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直流无刷开关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防尘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尘开关,包括壳体、扳机、活动架、拨杆和电路部分,电路部分位于壳体内,所述拨杆位于壳体外侧,一端伸入壳体内控制电路部分的换向,壳体上开有穿出孔,活动架的主体设置在壳体内,活动一端伸出壳体与扳机连接,所述活动架能相对于壳体往复运动以控制电路部分的开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的伸出端上套有一筒状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上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与活动架密封连接,下端通过第二密封结构与壳体密封连接,密封圈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主体部分能随活动架运动而被压缩或拉伸。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活动架伸出部分外周的第一卡槽,密封圈上端的内壁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条,第一卡条对应卡设在上述第一卡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密封圈上端的外壁与扳机过盈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密封圈的主体部分呈连续反向弯折状。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上述穿出孔内壁上的多道第二卡槽,密封圈下端的外壁设有多条与上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卡接的第二卡条。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周还设有一圈遮沿,该遮沿的下端面与壳体的外侧贴合且将密封圈与穿出孔之间的间隙遮盖住。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多道第二卡槽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和基座,上盖和基座相互扣合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电路部分和活动架主体的容腔。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拨杆包括拨动部、转轴和驱动部,壳体上开有换向孔,转轴设置在该换向孔内并能自由转动,转轴的外端与壳体外部的拨动部固定连接,内端与壳体内的驱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换向孔孔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接结构,该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外侧部的至少两条环形的第三卡条,换向孔内壁上设置与上述第三卡条一一对应的第三卡槽。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开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限位孔,上述转轴的内端从该限位块处穿出并固定设有限位部,转轴与该限位孔之间设有第二卡接结构,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外侧的至少两条环形的第四卡条,限位孔内壁上设置与上述第四卡条一一对应的第四卡槽。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基座和上盖均为双层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防尘开关中,所述的限位孔、穿出孔和换向孔均是由上盖和基座扣合形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活动架上套有筒状密封圈,与扳机和壳体之间实现密封,并且活动架在活动过程中,密封圈上、下两端的连接不会发生松动,确保了整体的密封性。基座和上盖均采用双层结构,扣合后形成双层密封。换向孔与转轴的连接处也通过多道卡条和卡槽的配合实现多重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架、扳机和壳体的剖视图。

图3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拨杆与壳体的配合剖视图。

图5是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扳机;3、拨杆;4、电路部分;5、基座;6、上盖;7、穿出孔;8、换向孔;9、限位孔;10、推杆;11、活动架;12、密封圈;13、第一卡槽;14、第一卡条;15、第二卡槽;16、第二卡条;17、遮沿;18、限位块;19、拨动部;20、驱动部;21、限位部;22、转轴;23、第三卡条;24、第三卡槽;25、第四卡条;26、第四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防尘开关包括壳体1、扳机2、活动架11、拨杆3和电路部分4,壳体1包括基座5和上盖6,基座5和上盖6均为双层结构,基座5和上盖6上设置多个缺口,基座5和上盖6相互扣合后,这些缺口拼成了穿出孔7、换向孔8和限位孔9等,并且在壳体1内部形成容腔。

电路部分4和活动架11的主体设置在容腔内,活动架11上的推杆10部分从穿出孔7伸出并与扳机2连接,活动架11能相对于壳体1往复运动以控制电路部分4的开闭,拨杆3位于壳体1外侧,一端伸入壳体1内控制电路部分4的换向。

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架11的推杆10上套有一筒状的密封圈12,密封圈12的上端通过第一密封结构与活动架11密封连接,下端通过第二密封结构与壳体1密封连接。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推杆10外周的第一卡槽13,密封圈12上端的内壁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条14,第一卡条14对应卡设在上述第一卡槽13内,推杆10的上端紧插入扳机2内,使得密封圈12的上端被夹紧。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开设在上述穿出孔7内壁上的多道第二卡槽15,密封圈12下端的外壁设有多条与上述第二卡槽15一一对应卡接的第二卡条16,多道第二卡槽15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密封圈12的外周还设有一圈遮沿17,该遮沿17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外侧贴合且将密封圈12与穿出孔7之间的间隙遮盖住。

密封圈12的主体部分呈连续反向弯折状,该主体部分能随活动架11运动而被压缩或拉伸。

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的外部固定设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上设置限位孔9,限位孔9与内腔连通且与换向孔8处于同一轴线上,拨杆3包括拨动部19、转轴22、驱动部20和限位部21,转轴22设置在换向孔8内并能自由转动,转轴22的外端与壳体1外部的拨动部19固定连接,内端穿过换向孔8后与限位部21固连,转轴22的中部与驱动部20固定连接,驱动部20位于容腔内用于驱动电路部分4的换向。

转轴22与换向孔8之间具有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两个卡接结构分设在驱动部20的两侧,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22外侧部的至少两条环形的第三卡条23,换向孔8内壁上设置与上述第三卡条23一一对应的第三卡槽24,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轴22外侧的至少两条环形的第四卡条25,限位孔9内壁上设置与上述第四卡条25一一对应的第四卡槽26。

按下扳机2,通过活动架11的升降运动,控制电路部分4的开闭;换向时,拨动拨杆3,驱动部20转动,控制电路部分4的换向,由于电路部分4的换向和开闭功能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