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2984发布日期:2021-02-05 17:5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大多采用电阻耗能电方式吸收列车制动产生的电能,制造了电能的极大浪费,电阻产生的热量又会增加附近设备的制冷的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高校及企业对地铁能量回馈装置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逆变回馈方案的日趋成熟、稳定,因其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维护工作量小等显著优点,已在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应用。能量回馈装置由直流隔离开关柜、中压开关柜、逆变柜a-rpf、回馈变压器等组成,直流隔离开关柜内的主要设备为柜内直流隔离开关,现有能量回馈装置中的直流隔离开关一般采用控制柜和户外隔离开关联合操作的形式,增加了一定中间安装、控制环节的故障可能性;另外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设计需要更高的电气间隙,抗防紫外线风吹雨淋的功能,而且户外隔离开关的外形尺寸更大,价格也相对较贵;且为了保证隔离刀刀片与触头之间良好的接触,通过在每个隔离刀两侧均设置弹簧,通过螺母将两端的弹簧压紧固定在隔离刀两侧,每个隔离刀均采用此种方式压紧,安装于调节较为复杂且压紧力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本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触头基座,触头基座之间通过触头支板稳固连接,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隔离刀的更可靠接触,通过设置弹性压板,压紧力可均匀传递至每一个触头接触面,保证接触可靠性,安装及调节方便。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包括接线板和与接线板连接的隔离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触头支板和通过触头支板连接的触头基座,所述触头支板包括第一触头支板和与第一触头支板连接的第二触头支板,所述触头基座包括设置在第一触头支板一端的第一触头基座、设置在第二触头支板一端的第二触头基座和设置在第一触头支板与第二触头支板连接位置处的第三触头基座;
[0005]
所述隔离刀组件包括多个隔离刀和连接多个隔离刀的连接件,所述隔离刀包括两个平行的隔离刀片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隔离刀片外侧的弹性压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将多个所述隔离刀连接的螺纹连接杆以及套设在螺纹连接杆上的多个铜套,所述螺纹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压紧螺母。
[0006]
上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支板与第二触头支板通过之间锯齿状结构连接。
[0007]
所述锯齿状结构位置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第三触头基座通过穿过多个调节孔的螺钉与第一触头支板以及第二触头支板固定。
[0008]
上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基座、第二触头基座和第三触头基座分别与隔离刀连接,所述第一触头基座、第二触头基座和第三触头基座靠近隔离刀的一侧安装有触头。
[0009]
上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刀片之间。
[0010]
上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包括向一侧凹进的中间部位以及具有折弯角的两个端部,两个所述端部为多个依次连接的条状齿型结构,所述中间部位的凹面侧和两个端部的折弯角的内角侧为同一侧。
[0011]
上述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回馈装置柜用直流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角与触头位置相抵。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触头基座与第二触头基座之间通过触头支板连接第三触头基座,增大本装置的电流流通量,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隔离刀的更可靠接触,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多个隔离刀,连接件的两端设置压紧螺母,隔离刀片之间设置铜套,可通过调节两端的压紧螺母从而控制弹性压板的压力,压紧力可均匀传递至每一个触头接触面,保证接触可靠性,安装及调节方便。
[0015]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第一触头支板和第二触头支板连接的锯齿状结构上设置有条状的调节孔,避免了制造过程中触头支板过长或过短造成触头基座与底板安装孔位不对应从而影响装置稳定性的问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00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触头基座,触头基座之间通过触头支板稳固连接,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隔离刀的更可靠接触,通过设置弹性压板,压紧力可均匀传递至每一个触头接触面,保证接触可靠性,安装及调节方便。
[0017]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离刀组件与触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接线板;
ꢀꢀꢀꢀꢀꢀꢀꢀꢀꢀꢀ
2—隔离刀组件;
ꢀꢀꢀꢀꢀꢀꢀ
3—第一触头支板;
[0026]
4—第二触头支板;
ꢀꢀꢀꢀꢀ
5—第一触头基座;
ꢀꢀꢀꢀꢀ
6—第二触头基座;
[0027]
7—第三触头基座;
ꢀꢀꢀꢀꢀ
8—隔离刀;
ꢀꢀꢀꢀꢀꢀꢀꢀꢀꢀꢀ
9—连接件;
[0028]
10—触头;
ꢀꢀꢀꢀꢀꢀꢀꢀꢀꢀꢀꢀ
8-1—隔离刀片;
ꢀꢀꢀꢀꢀꢀꢀ
8-2—弹性压板;
[0029]
9-1—螺纹连接杆;
ꢀꢀꢀꢀꢀ
9-2—铜套;
ꢀꢀꢀꢀꢀꢀꢀꢀꢀꢀꢀ
9-3—压紧螺母;
[0030]
8-2-1—中间部位;
ꢀꢀꢀꢀꢀ
8-2-2—端部;
ꢀꢀꢀꢀꢀꢀꢀꢀꢀ
1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接线板1和与接线板1连接的隔离刀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1包括触头支板和通过触头支板连接的触头基座,所述触头支板包括第一触头支板3和与第一触头支板3连接的第二触头支板4,所述触头基座包括设置在第一触头支板3一端的第一触头基座5、设置在第二触头支板4一端的第二触头基座6和设置在第一触头支板3与第二触头支板4连接位置处的第三触头基座7;
[0032]
所述隔离刀组件2包括多个隔离刀8和连接多个隔离刀8的连接件9,所述隔离刀8包括两个平行的隔离刀片8-1以及设置在两个隔离刀片8-1外侧的弹性压板8-2,所述连接件9包括将多个所述隔离刀8连接的螺纹连接杆9-1以及套设在螺纹连接杆9-1上的多个铜套9-2,所述螺纹连接杆9-1两端设置有压紧螺母9-3。
[0033]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板包括进线板和出线板,隔离刀组件与出线板连接的一端可转动,隔离刀组件通过绝缘拉杆与电动操作机构所控制的主轴连接,主轴转动带动绝缘拉杆移动进而使隔离刀组件的一侧与进线板上的触头相抵,接线板设置在底架上的绝缘子上,第一触头基座和第二触头基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绝缘子,底架上还设置有手动操作位。
[0034]
所述第一触头支板3与第二触头支板4通过锯齿状结构连接。
[0035]
所述锯齿状结构位置设置有多个调节孔11,所述第三触头基座7通过穿过多个调节孔11的螺钉与第一触头支板3以及第二触头支板4固定。
[0036]
所述第一触头基座5、第二触头基座6和第三触头基座7分别与隔离刀8连接,所述第一触头基座5、第二触头基座6和第三触头基座7靠近隔离刀8的一侧均安装有触头10。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第一触头基座和第二触头基座之间增加第三触头基座,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隔离刀的更可靠接触,即三个触头棒与六个隔离刀片接触,增大本装置的电流流通量;通过设置触头支板将触头基座连接,增加了触头基座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触头支板包括第一触头支板和第二触头支板,第一触头支板和第二触头支板之间通过锯齿状结构连接,锯齿状结构上设置有条状的调节孔,第三触头基座可通过条状调节孔调节与第一触头基座、第二触头基座之间的间隙,避免了仅设置一块触头支板,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误差,触头支板过长或过短造成触头基座与底板安装孔位不对应从而影响装置稳定性的问题,通过触头支板的可调节固定方式,避免上述问题,增大触头与接线端导体的接触可靠性。
[0038]
所述铜套9-2设置在相邻两个隔离刀片8-1之间。
[0039]
所述弹性压板8-2包括向一侧凹进的中间部位8-2-1以及具有折弯角的两个端部8-2-2,两个所述端部8-2-2为多个依次连接的条状齿型结构,所述中间部位8-2-1的凹面侧和两个端部8-2-2的折弯角的内角侧为同一侧。
[0040]
所述折弯角与触头10位置相抵。
[0041]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隔离刀触头部位的压紧方式采用弹簧、压板及压紧螺栓来实现,且需在每个隔离刀的两端设置紧固螺母进行固定,这种难于保证触头部位接触压力均一,且安装调节较为繁琐。而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多个隔离刀,连接件的两端设置压紧螺母,隔离刀片之间设置铜套,可通过调节两端的压紧螺母从而控制弹性压板的压力,压紧力便可均匀传递至每一个触头接触面,保证接触可靠性,安装及调节方便。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