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4531发布日期:2021-01-23 10:3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蓄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storage battery),也称二次电池。现有的蓄电池的防水性不佳,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渗水现象则会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蓄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蓄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蓄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壳体顶端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外侧壁套接有密封圈,所述盖板四角均通过连接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顶端设有电极连接端口,所述电极连接端口顶端盖合有端盖,所述端盖底端连接有插入头,且端盖中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贯穿插设有弹性橡胶密封套,所述弹性橡胶密封套顶端设有凸环,所述弹性橡胶密封套底端设有凹形连接段,所述凹形连接段底端设有环形连接段,所述凹形连接段内侧壁设有条形槽,所述环形连接段底端开有槽口,所述凹形连接段外侧壁套接有扎带。
[0005]
优选的,所述连接圈插设于壳体内腔,且连接圈长宽与壳体内腔顶端的长宽相等。
[0006]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位于连接圈与壳体的连接处,且密封圈嵌装于连接圈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圈与壳体内腔为过盈配合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电极连接端口设有两个,且电极连接端口底端与壳体连通,所述电极连接端口的位置对应蓄电池本体的两个电极的位置。
[0008]
优选的,所述插入头通过螺纹插设于电极连接端口顶端。
[0009]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连接口的内径,且凸环位于端盖顶端。
[0010]
优选的,所述凸环、弹性橡胶密封套、凹形连接段和环形连接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环、弹性橡胶密封套、凹形连接段和环形连接段的外径依次递减。
[0011]
优选的,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呈环形阵列排列在凹形连接段的内侧壁上。
[0012]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呈环形排列在环形连接段的底端。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水蓄电池,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保障蓄电池本体与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设置端盖、弹性橡胶密封套、凹形连接段、环形连接段和扎带,可以保障蓄电池接线处的密封性,进而可从蓄电池接口处提高其使用时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极连接端口的剖视图。
[0016]
图中:1壳体、2盖板、21连接螺栓、3连接圈、4密封圈、5蓄电池本体、6电极连接端口、7端盖、71插入头、72连接口、8弹性橡胶密封套、81凸环、82凹形连接段、821条形槽、83环形连接段、831槽口、9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蓄电池,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设有蓄电池本体5,所述壳体1顶端盖合有盖板2,所述盖板2底端设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插设于壳体1内腔,且连接圈3长宽与壳体1内腔顶端的长宽相等,连接圈3用于增加壳体1和盖板2连接的密闭性。所述连接圈3外侧壁套接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位于连接圈3与壳体1的连接处,且密封圈4嵌装于连接圈3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圈4与壳体1内腔为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密封圈4与壳体1内侧壁的过盈配合可增加盖板2连接在壳体1上端的紧密性和贴合性,进而可提升盖板2的密封性,密封圈4可采用橡胶密封圈,且密封圈4侧壁可采用螺纹形或环形结构,可增加壳体1与盖板2连接的密封性,进而可提升蓄电池的防水性能。所述盖板2四角均通过连接螺栓21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盖板2顶端设有电极连接端口6,所述电极连接端口6设有两个,且电极连接端口6底端与壳体1连通,且电极连接端口6的底端焊接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底端与壳体1内腔的蓄电池本体5的电极接触,所述电极连接端口6的位置对应蓄电池本体5的两个电极的位置,通过电极连接端口6可将电极连接头与蓄电池本体5的电极对接。所述电极连接端口6顶端盖合有端盖7,所述端盖7底端连接有插入头71,且端盖7中部开设有连接口72,所述插入头71通过螺纹插设于电极连接端口6顶端。所述连接口72贯穿插设有弹性橡胶密封套8,所述弹性橡胶密封套8顶端设有凸环81,所述凸环81的外径大于连接口72的内径,且凸环81位于端盖7顶端,凸环81为弹性橡胶密封套8与端盖7的连接结构,保障弹性橡胶密封套8与端盖7连接处的密封性,凸环81可采用黏胶与端盖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橡胶密封套8底端设有凹形连接段82,所述凹形连接段82底端设有环形连接段83,所述凸环81、弹性橡胶密封套8、凹形连接段82和环形连接段8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凸环81、弹性橡胶密封套8、凹形连接段82和环形连接段83的外径依次递减,电极连接头依次穿过凸环81、弹性橡胶密封套8、凹形连接段82和环形连接段83与电极连接端口6底端的电极片接触。所述凹形连接段82内侧壁设有条形槽821,所述条形槽82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呈环形阵列排列在凹形连接段82的内侧壁上,条形槽821用于方便凹形连接段82的扩张和收缩。所述环形连接段83底端开有槽口831,所述槽口831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呈环形排列在环形连接段83的底端,用于方面电极接头穿过时的扩张。所述凹形连接段82外侧壁套接有扎带9,连接电极头时,先将端盖7分离,将电极头从连接口72的弹性橡胶密封套8穿出,依次经过凹形连接段82和环形连接段83后,将电机头旋入电极连接端口6内腔直至
与电极连接端口6底部的电极片接触,再拉紧扎带9使其牢固绑扎凹形连接段82,保障电极头连接处的密闭性,最后旋盖端盖7即可完成电极头的连接,且通过设置的弹性橡胶密封套8、凹形连接段82和环形连接段83即可保障电极头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可提升蓄电池接线的防水性。
[001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