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8104发布日期:2021-03-26 21:3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直流继电器是一种直流控制电器,其能够应用在电动商用车、电动乘用车或充电桩中。
3.目前,直流继电器的主触点负载为高压大电流,若直接通过采集主触点信号监控主触点的通断,会导致成本高,风险大。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为设置一对辅助触点通过低压信号来反馈并监控直流继电器主触点的通断状态。
4.现有技术中,辅助触点通过导线与外接的连接器进行连接。具体的,使用螺母将带有接线片的导线固定在辅助触点上,由于辅助触点离主触点较近,导致在导线安装的过程中较容易与主触点产生不可避免的干涉,不易于导线的安装与拆解,并且,导线在直流继电器内部无法固定,且在组装保护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的外壳时,需要将导线从外壳的出线孔中引出,且引出过程较繁琐,不易于组装,导线安装后较容易受外力硬性,导致出现导线松动、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无需手动安装连接结构或引出导线,进而防止了对主触头组件的干涉,还能够避免连接结构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使得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6.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
8.壳体结构;
9.主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上,且所述主触头组件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壳体结构的第一壁面;
10.连接柱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上,且所述连接柱组件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壁面;
11.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中,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结构,且能与外部连接器插接。
12.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插入成型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或者,所述连接结构组装于所述壳体结构中。
13.可选地,所述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一个所述连接柱组件及与一个所述连接柱组件对应连接的一个所述连接结构;或者,
14.所述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多个所述连接柱组件和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多个所述连接结构与多个所述连接柱组件一一对应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端、插接端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插接端之间的
连接段,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柱组件接触连接,所述插接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结构。
16.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具有供所述连接柱组件插入固定的通孔。
17.可选地,所述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多个所述连接柱组件和多个所述连接结构,多个所述连接结构的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同一侧。
18.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外壳组件、内壳组件和罩盖,所述内壳组件和所述罩盖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且所述罩盖设置于所述内壳组件顶部,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连接柱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内壳组件上,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所述罩盖上。
19.可选地,所述罩盖的一侧设有连接器座,所述连接器座上设有供所述外部连接器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插接槽中。
20.可选地,所述外壳组件上具有对应于所述插接槽的开口,所述外部连接器能穿过所述开口并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中,通过在壳体结构中固定连接结构,且连接结构与连接柱组件中的辅助触点电连接,无需手动安装连接结构或引出导线,进而防止了对主触头组件的干涉,还能够避免连接结构松动或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使得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连接结构的另一端外露在壳体结构外,便于与外部连接器的插接,简化了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组装。
23.并且,将连接结构注塑在壳体结构中,还能够避免导线切换的繁琐,便于后期的维修的方便快捷性,且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外形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罩盖的结构俯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a

a剖视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b

b剖视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c

c剖视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角度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角度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35.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
37.1、壳体结构;11、外壳组件;111、开口;12、内壳组件;121、主体部; 122、凸起部;123、屏蔽罩;13、罩盖;131、第一通孔;132、第二通孔;14、连接器座;141、插接槽;2、主触头组件;3、连接柱组件;4、连接结构;41、连接端;411、通孔;42、连接段;43、插接端;10、外部连
接器;101、插块; 20、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如图1至图12所示,该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壳体结构1、主触头组件2、连接柱组件3及连接结构4。
42.其中,主触头组件2设置于壳体结构1上,且主触头组件2的一端凸出于壳体结构1的第一壁面,具体的,主触头组件2穿设在壳体结构1上。连接柱组件3设置于壳体结构1上,且连接柱组件3的一端凸出于第一壁面,具体的,连接柱组件3穿设在壳体结构1上。连接结构4固定于壳体结构1中,连接结构4的一端与连接柱组件3电性连接,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外露于壳体结构1,且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能与外部连接器10插接,以使得外部连接器10能够通过连接结构4与连接柱组件3连接。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中,通过在壳体结构1中固定连接结构4,且连接结构4与连接柱组件2电连接,无需手动安装连接结构4或引出导线,防止了对主触头组件2的干涉,避免了连接结构4松动或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使得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外露在壳体结构1外,便于与外部连接器10的插接,简化了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的组装。
44.可选地,连接结构4插入成型于壳体结构1上;或者,连接结构4组装于壳体结构1中。
45.在连接结构4插入成型于壳体结构1上的情况下,在制造连接结构4和壳体结构1时,可以先制造连接结构4,以使连接结构4成型,然后将连接结构4 固定在制造壳体结构1的模具中,之后向该模具中导入用于形成壳体结构1的原料液体,待壳体结构1成型后即可完连接结构4与壳体结构1的制造,此时,连接结构4与壳体结构1注塑为一体。在连接结构4组装于壳体结构1中的情况下,在制造连接结构4和壳体结构1时,可以先分别制造连接结构4和壳体结构1,以得到成型的连接结构4和成型的壳体结构1,然后将该成型的连接结构4与成型的壳体结构1组装固定在一起,进而完成两者的制造与装配。
46.进一步地,当连接结构4插入成型于壳体结构1上的情况时,连接结构4 可以位于壳体结构1的上表面、侧表面或下表面,此时,连接结构4外可以包裹有绝缘套,以防止连接结构4发生漏电的情况;或者,连接结构4还可以位于壳体结构1中,也即是,连接结构4被壳体结构1包裹,此时,连接结构4 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47.本实施例中,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可以包括一个连接柱组件3及与该一个连接柱组件3对应连接的一个连接结构4;或者,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可以包括多个连接柱组件3和多个连接结构4,且多个连接结构4与多个连接柱组件3一一对应连接。
48.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4包括连接端41、插接端43及连接与连接端41及插接端43之间的连接段,也即是,连接端41、连接段42及插接端 43依次连接。其中,连接端41与连接结构4对应的连接柱组件3接触连接,插接端43的端部(具体为未与连接段42连接的端部)外露于壳体结构1,且插接端43能够与外部连接器10连接。
49.可选地,当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多个连接柱组件3和多个连接结构4时,多个连接结构4的插接端43可以间隔设置于壳体结构1的一侧,也即是,多个插接端43位于壳体结构1的同一侧,且多个插接端43间隔设置,此时,多个插接端43能够与同一个外部连接器10进行连接,而无需设置多个外部连接器10。示例地,如图6所示,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连接结构4,两个连接结构4的插接端43在壳体结构1上上下间隔设置,且该两个插接端43能够与同一个外部连接器进行连接。
50.可选地,当具有连接柱的直流继电器包括多个连接结构4时,为了在注塑过程中多个连接结构4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相邻两个连接结构4之间可以通过绝缘的连接条20连接。示例地,如图2所示,一个连接结构4的连接段42 与另一个连接结构4的连接端41通过连接条20连接。
51.可选地,连接端41可以呈块状,且连接端41的端部与连接柱组件3接触连接,或者,如图2所示,连接端41具有供连接柱组件3插入固定的通孔411,连接端41通过该通孔411套设在连接柱组件3上,以通过通孔411的孔壁与连接柱组件3接触,实现连接柱组件3与连接结构4的连接。
52.示例地,如图2所示,连接端41可以为环形接触片,其能够套在连接柱组件3上并与连接柱组件3接触配合,以使连接柱组件3与连接端41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插接端43为插针,以能够与外部连接器10插拔配合,或者,插接端43可以呈usb结构,此时,外部连接器10可以为与该usb 结构相配合的usb连接器,以实现与连接结构4的连接。
53.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壳体结构1可以包括外壳组件11、内壳组件12和罩盖13。内壳组件12和罩盖13均设置于外壳组件11内,且罩盖13 设置于内壳组件12的顶部,主触头组件2和连接柱组件3均设置于内壳组件12 上,且连接结构4固定于罩盖13上。可选地,罩盖13上设有由于供主触头组件2穿设的第一通孔131及用于供连接柱组件3穿设的第二通孔132。
54.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罩盖13的一侧设有连接器座14,连接器座14上设有供外部连接器10插接的插接槽141,连接结构4的另一端位于插接槽141 中,具体为插接端43的末端位于插接槽141中。可选地,连接器座14可以位于罩盖13一侧的边缘位置,以便于外部连接器10的插拔。
55.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9,外壳组件11上具有对应于插接槽141的开口111,具体的,
开口111正对插接槽141,以使外部连接器10能穿过该开口111并插接在插接槽141中。如图12所示,该外部连接器10的一端具有插块101,该插块101穿过外壳组件11上的开口111并插接在插接槽141中,此时,插块101 中的电子器件能够与插接槽141中的插接端43接触并连接。
56.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内壳组件12可以包括主体部121、位于主体部121水平两侧的凸起部122、以及设置于由主体部121和凸起部122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的屏蔽罩123。其中,主触头组件2和连接柱组件3均伸入容纳空间,屏蔽罩123用于分隔位于容纳空间中的主触头组件2和连接柱组件3,以防止主触头组件2在通过过程中对连接柱组件3中的微动开关的影响。
57.本实施例中的主触头组件2及连接柱组件3均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58.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