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6251发布日期:2021-03-30 20:1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和线缆在进行连接装配时,通常是采用人工或借助一些辅助设备来完成。例如,利用钳子或镊子将线缆与连接器进行装配。连接器和线缆在没有工装定位的情况下,难以施加轴向力将连接器与线缆装配。同时人工装配的生产效率低,装配质量差,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配机构,可以持续稳定地将连接器与线缆进行装配,提高了线缆和连接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定位组件和导向组件,夹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形成贯通的夹持槽,所述第一夹块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移动调节所述夹持槽;定位组件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为沿所述夹持槽的贯通方向相对于所述夹紧组件移动;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夹紧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往复移动;其中,所述夹持槽被配置为在夹紧状态与所述定位部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块包括第二侧面和与所述第二侧面底部连接的基面;所述第一夹块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夹块位于所述基面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夹持槽,所述第一夹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基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移动以调节所述夹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对称的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连接件和定位件,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积,所述定位件的外轮廓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固定槽适配连接;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定位件同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被配置为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子适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被配置为移动至所述夹紧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之间并将位于所述夹持槽内的线缆推到导正位置使得所述线缆与所述定位部同轴,且所述夹持槽被配置为夹紧所述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部与具有开口的导正槽,所述导正槽位于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且用于卡住所述线缆并将所述线缆推到导正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底座与位于所述底座上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侧向窗口,所述导向部从所述侧壁的内侧通过所述侧向窗口伸出至所述侧壁的外侧进行导向;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动力部,与所述导向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侧壁的外侧,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导向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块的移动方向和所述定位部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导向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定位部的移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动力部,与所述第一夹块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夹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移动;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部,与所述定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夹紧组件移动。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定位组件和导向组件,夹紧组件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移动形成大小可变的夹持槽,定位组件的定位部沿夹持槽的贯通方向相对于夹紧组件移动,导向组件位于夹紧组件和定位组件的一侧,可以相对于夹紧组件和定位组件往复移动以推动位于夹持槽内的线缆,并推动第一夹块使得夹持槽位于夹紧状态与定位部同轴,且夹紧线缆。该连接器装配机构可以持续稳定地将连接器与线缆装配,提高了线缆和连接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缆放置在连接器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组件将线缆推到导正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组件将连接器推到辅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6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连接器装配机构用于组装连接器b和线缆a,可以解决人工装配的问题,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如图1-图6所示,连接器装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1、定位组件2、导向组件3和底座4。其中,夹紧组件1、定位组件2和导向组件3均设置于底座4上。所述夹紧组件1和所述定位组件2相对设置,所述导向组件3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1和所述定位组件2的一侧。所述夹紧组件1用于夹紧或松开线缆a。定位组件2用于固定连接器b并受控带动连接器b向夹紧组件1移动,使得连接器b与固定于夹紧组件1内的线缆a连接。

具体地,所述夹紧组件1包括第一夹块11、第二夹块12和夹持槽13,如图1所示。夹持槽13的大小可调,用于放置线缆a,并通过调节夹持槽13的大小夹紧线缆a。其中,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相对设置于底座4上,两者之间形成贯通的夹持槽13。第二夹块12固定于底座4上,第一夹块11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4上。所述第一夹块11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12移动以调节所述夹持槽13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块11包括第一侧面111,所述第二夹块12包括第二侧面121和基面122,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第二侧面121的底部与基面122连接,且基面122向第二夹块12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夹块11位于所述基面122上,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1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夹持槽13。所述第一夹块11被配置为在所述基面122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12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夹持槽13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基面122为平面,所述第一夹块11的底面为平面,以使得第一夹块11可以在基面122上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对线缆a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为对称的弧形面。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在夹紧线缆a时,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1可以与线缆a的外表面以较大面积贴合夹紧,可以防止线缆a从夹持槽13的上方脱出。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在夹紧状态时,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完全与线缆a的外表面贴合,且第一侧面111的顶端和第二侧面121的顶端之间形成小于线缆a直径的开口。也就是说,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分别与部分线缆a的外表面相同。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还可以设置为平行的平面、具有夹角的平面或者波浪面等,两者通过移动可以实现对线缆a的夹持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块12还包括第三侧面123、第四侧面124、第一顶面125、第一底面126和第五侧面127,第二侧面121、基面122、第三侧面123、第四侧面124、第一顶面125、第一底面126和第五侧面127相互连接围绕形成的柱状结构,如图9所示。其中,第二侧面121的上下两侧边分别与第一顶面125和第三侧面123连接,第一顶面125和第三侧面123垂直。第三侧面123的下侧边与基面122连接,基面122与第一顶面125平行。第四侧面124的上下两侧边分别与基面122和第一底面126连接,第一底面126与基面122平行,第四侧面124与第三侧面123平行。第五侧面127的上下两侧边分别与第一顶面125和第一底面126连接,第五侧面127与第四侧面124平行,且分别与第一顶面125和第一底面126垂直。

第一夹块11还包括第六侧面112、第七侧面113、第二顶面114和第二底面115,如图9所示。其中,第一侧面111的上下两侧边分别与第二顶面114和第六侧面112连接,第二顶面114和第六侧面112垂直。第七侧面113与第二顶面114连接,且第七侧面113与第二顶面114垂直。第二底面115的两侧边分别与第六侧面112和第七侧面113连接,且分别与两个侧面垂直。

具体地,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为具有相同弧度的弧形面,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对称设置。第三侧面123的高度与第六侧面112的高度相同,基面122到第一顶面125的高度与第七侧面113的高度相同,使得所述第一夹块11在所述第二夹块12的基面122上移动时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形成的夹持槽13为对称结构,便于夹持线缆a。第二底面115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基面122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一夹块11可以在第二夹块12的基面122上可以较大范围的移动以调节夹持槽13的大小。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块12不包括第三侧面123,第二侧面121与基面122直接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夹块11不包括第六侧面112,第一侧面111与第二底面125直接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基面122到第一顶面125的高度与第七侧面113的高度相同。

在另一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夹块12不包括第三侧面123和基面122,第二侧面121与第四侧面124直接连接,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夹块11的第六侧面112与第二夹块12的第四侧面124高度相同,第五侧面127和第七侧面113的高度相同。也即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的结构完成对称。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夹块11位于第二夹块12的一侧的底座4上。第一夹块11在底座4上相对于第二夹块12移动。但是在本实现方式中,在对线缆a进行夹持时,需要人工扶持并在夹持时松开。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夹块11的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夹块12的第二侧面121还可以分别固定设置有缓冲垫,用于保护线缆a,避免第一夹块11和第二夹块12夹持线缆a时对线缆a造成挤压破坏。所述缓冲垫可以为由弹性材料或者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海绵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1还包括第一动力部1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动力部14位于第一夹块11远离第二夹块12的一侧。第一动力部14与所述第一夹块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块11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12移动以调节夹持槽13的大小进而夹紧或松开线缆a。第一动力部14与所述第一夹块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榫卯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14可以为直线气缸、直线丝杠或者直线油缸等可以驱动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

定位组件2位于底座4上,定位组件2是对应于夹持槽13的延长线或其贯通方向设置。具体地,定位组件2包括定位部21。所述定位部21用于固定并定位连接器b。所述定位部21带动连接器b可以向靠近或者远离夹持槽13的方向移动,使得连接器b可以与夹持槽13内的线缆a连接。也即所述定位部21可以沿所述夹持槽13的贯通方向相对于所述夹紧组件1移动。

本实施例的定位部21所固定的连接器b为现有的任意的同轴连接器b。例如,连接器b包括固定槽b1和连接端子b2,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连接端子b2和固定槽b1位于连接器b的一侧,连接端子b2位于固定槽b1内,且连接端子b2与固定槽b1为同轴连接。连接器b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孔b3,用于与线缆a固定连接,如图8所示。安装孔b3与连接端子b2同轴。也就是说,安装孔b3与固定槽b1分设在连接器b相对两侧。具体地,连接器b的外侧为圆柱结构或者圆柱轴状结构,固定槽b1为圆柱形槽,连接端子b2为圆柱形端子,安装孔b3为圆柱形孔。安装孔b3、固定槽b1、连接端子b2同轴,且均与连接器b的中心轴同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21包括连接件22和定位件23,如图1所示。连接件22和定位件23为同轴连接的阶梯轴结构。所述连接件2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定位件23的横截面积。所述定位件23的外轮廓被配置为与连接器b的固定槽b1适配连接。也就是说,定位件23为圆柱形结构,定位件23的径向尺寸与固定槽b1的径向尺寸相同。定位件23插入到连接器b的固定槽b1中与连接器b固定连接并对连接器b进行定位。连接件22与定位件23形成的轴肩,用于向连接器b提供阻力以将连接器b与线缆a连接。也即,定位件23的长度与固定槽b1的长度适配,当定位部21与连接器b连接时,连接器b的端部正好抵接在定位件23和连接件22形成的轴肩上。

所述定位件23具有与所述定位件23同轴的定位孔231。当定位件23插入固定槽b1内时,位于固定槽b1内的连接端子b2插入到定位件23的定位孔231中。所述定位孔231的孔径与所述连接端子b2的径向尺寸适配,且定位孔231的长度大于连接端子b2的长度,以使得定位部21与连接器b连接时,可以容纳连接端子b2,且定位孔231与连接端子b2适配连接,避免对连接端子b2造成损害,影响连接器b的正常使用。

定位部21与连接器b连接后,定位部21的中心轴与所述连接器b的中心轴同轴。连接器b的安装孔b3朝向夹持槽13。当线缆a放置于夹持槽13上,且被夹持槽13夹持时,线缆a与连接器b同轴。因此,驱动定位部21和连接器b向靠近夹持槽13的方向(轴向)移动,线缆a可以插入连接器b的安装孔b3内与连接器b实现连接。夹持槽13被配置为在夹紧状态时会与定位部21同轴,由于连接器b与定位部21同轴,夹持槽13在夹紧状态时因为与定位部21同轴,而对应使线缆a与连接器b同轴。

所述定位组件2还包括第二动力部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动力部24位于远离夹持组件1的一侧。第二动力部24与定位部2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定位部21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紧组件1的方向移动。第二动力部24与定位部21的连接件22外侧固定连接。两者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榫卯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动力部24与定位部21连接时,第二动力部24的驱动轴与连接件22同轴,以便于在安装时将第二动力部24放置于适当的位置,实现连接器b与线缆a的连接。

所述第二动力部24可以为直线气缸、直线丝杠或者直线油缸等可以驱动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动力部24的驱动方向和所述第一动力部14的驱动方向垂直。

导向组件3设置于所述夹紧组件1和所述定位组件2的一侧,如图2所示。具体地,导向组件3沿第一夹块11的移动方向位于夹紧组件1和定位组件2的外侧,沿定位组件2的移动方向位于夹紧组件1和定位组件2之间。所述导向组件3可以相对于所述夹紧组件1和所述定位组件2往复移动。所述导向组件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夹块11的移动方向平行,导向组件3的移动方向与定位部21的移动方向垂直,第一夹块11的移动方向和定位部21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导向组件3将放置于夹持槽13内的线缆a推到导正位置,以使得线缆a与连接器b同轴,以便于两者组装。

具体地,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导向部31与具有开口的导正槽32。导正槽32位于所述导向部31的端部,且导正槽32的开口沿导向组件3的移动方向朝向夹紧组件1和定位组件2。所述导正槽32移动时,用于卡住从夹持槽13伸出的线缆a部分并将所述线缆a推到导正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导正槽32的高度与线缆a的端部的尺寸适配,以便于卡住线缆a的端部,将线缆a推动导正位置。也就是说,线缆a放置于夹持槽13内时,线缆a的两端从夹持槽13的两侧伸出,且线缆a与连接器b连接的端部伸出的长度位置与导正槽32的位置适配,使得导正槽32移动时正好可以卡住线缆a的端部。

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导正槽32的高度与线缆a的尺寸适配,以便于卡住线缆a将线缆a推动导正位置。也就是说,线缆a放置于夹持槽13内时,线缆a的两端从夹持槽13的两侧伸出,伸出的长度位置使得导正槽32移动时正好可以卡住线缆a靠近端部的位置。

所述导向组件3还包括导向组件动力部33,如图2所示。导向组件动力部33位于导向部31的外侧,与所述导向部3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部31移动将位于夹持槽13内的线缆a推动到装配位置。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33可以为直线气缸、直线丝杠或者直线油缸等可以驱动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33的驱动方向和所述第一动力部14的驱动方向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底座4和位于所述底座4上的侧壁42,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所述侧壁42具有侧向窗口41。所述夹紧组件1与所述定位组件2同轴设置于所述侧壁42的外侧。所述导向组件动力部33位于所述侧壁42的内侧,所述导向部31从所述侧壁42的内侧通过所述侧向窗口41伸出至所述侧壁42的外侧进行导向。

所述侧壁42还包括侧向通孔。第一动力部14位于所述侧壁42的内侧,所述第一动力部14的驱动轴从所述侧壁42的内侧通过所述侧向通孔伸出至所述侧壁42的外侧与第一夹块1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夹块11移动以调节夹持槽13的大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部14、第二动力部24和导向组件动力部33的顶部还设置有盖板,用于防尘和防水。

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1、所述定位组件2和所述导向组件3同时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可,可以减少安装成本。

线缆和连接器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进行装配过程如下:

1)图2为线缆和连接器装配前的示意图,将连接器b固定在定位件23上,将线缆a放置于夹持槽13内,且线缆a的两端从夹持槽13的两端伸出,如图3所示;

2)控制第一动力部14推动第一夹块11向靠近第二夹块12的方向移动,夹紧线缆a;同时控制导向组件动力部33将导向部31向外移动以卡住线缆a,并将线缆a的端部推动到导正位置,如图4所示;

3)控制第二动力部24推动定位部21和连接器b向靠近夹持槽13的一侧移动;直到当连接器b移动到使得线缆a的端部刚刚进入到连接器b的安装孔b3内,且导向部31的侧壁与连接器b的端部接触时,控制第二动力部24停止驱动,如图5所示;

4)然后控制导向组件动力部33将导向部31向侧壁42的内侧移动,以使得导向部31与连接器b脱离接触;

5)最后控制第二动力部24推动定位部21和连接器b继续向靠近夹持槽13的一侧移动,直至将连接器b与线缆a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

当线缆a和连接器b连接后,控制第一动力部14将第一夹块11向远离第二夹块12的一侧移动,以松开线缆a,然后将连接器b从定位部21中拔下来即可将组装后的线缆a和连接器b取出;然后可以进行下一组线缆a和连接器b的装配。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装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定位组件和导向组件,夹紧组件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移动形成大小可变的夹持槽,定位组件的定位部沿夹持槽的贯通方向相对于夹紧组件移动,导向组件位于夹紧组件和定位组件的一侧,可以相对于夹紧组件和定位组件往复移动以推动位于夹持槽内的线缆,并推动第一夹块使得夹持槽位于夹紧状态与定位部同轴,且夹紧线缆。该连接器装配机构可以持续稳定地将连接器与线缆装配,提高了线缆和连接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